现在有些地方种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十年以后还有人种吗?你怎么看?

养殖龙哥


——美国,种地的农民平均年龄61.8岁,而且还在不断上升;日本,种地的农民平均年龄66.5岁。



我们国家:

——不是有些地方,而是多数地方种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若干年之后(十年不够),种地的老年人一定会更多。并且请放心,不仅会有人种地,而且会种得越来越好。

——年轻人追求的是时尚、机会、梦想、刺激、快捷、便利……。所以说,无论农业有多发达,年轻人向大城市流动和聚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的主要问题,不是种地的人年龄越来越大,而是种地越来越不挣钱。

——种地不挣钱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规模太低。一个农民一年种十亩八亩玉米,脸朝黄土背朝天,想挣钱,可能吗?!

——由于土地经营规模低,造成科技得不到普及、机械化无法推广、农产品产量低、销售难……。

——美国有200万个家庭农场,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耕地2400亩,年收入平均在65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在这200万个家庭农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多少呢?不到300万!平均一个家庭农场也就2—3人。

——有个叫约翰斯顿的美国农场主,经营者一个近2万亩的家庭农场。平均每年,约翰收获小麦3900吨,油菜2500吨,大麦1400吨……。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这个老头有点“抠门“,经营这么大个农场,包括他在内,只有3个人。


——所以说,未来我们国家种地的农民,肯定仍然是以年龄大的人为主。但是,彼年龄大可不是此年龄大。而是一个人可以经营管理几千亩土地的现代化的农民!

——只不过,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个未来恐怕要经历很长时间,至少不是十年之后。

不用担心十年之后会不会有人种地。即使没有人种了,未必就不是一件坏事。只有更多的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土地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经营。


二胡有话说


农村种地!

目前虽说是六七十岁的人多,这是事实,因为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去了!

至于说十年后,依我看,种地依然要种。只不过种地的形式不同罢了,估计有小型机械化或较大农庄化;也有可能将地集中起来,搞较大型农业机械化!

但不排除,以农业为主,搞些加工业,或城乡结合进行!年轻人又可能返乡创业或工作什么的。

估计开展较多的农家业务,如农家乐,以及养老业,和种植业等什么的!

个别地方,有可能干脆就搞起轻工业等。

综上所述,这要看国家政策,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了!

总而言之吧,有可能以后的希望,确实在农村!

以上属于个人看法,仅参考!









zc荣


杞人忧天!十年后肯定有人种,而且更专业,更科学。

'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碗里放上自己的粮食`,加上国际形势,无不说明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更何况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针对农村当时荒芜,弃耕现象,国家正在加速农村土地改革,确保粮生产。


十年后的耕地者,将是一支更专业,更科学的新型农民。眼下不是在加大土地流转,整合吗,为的是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化,以求效率最大化。为的是更好的实现专业化,以便提高品牌优势,增加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增大土地收益。

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现在每年都培训农民,学先进技术,经营管理。而且还在吸引和鼓励打工者回乡创业。所以说十年后种地不会缼乏人的。


随着政策不断倾斜,农业将会不负众望,农村将以崭新形态出现,农民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了。


我是位老农,但人老心不老。正在农村农业线上拼拼,以上浅见,你认同吗?


一树一世界刘


现在在家种地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我爸妈都60多了都愿意出去打工,老妈给人打扫卫生,老爸给人当门卫,一年也能稳定收入6万元,比在家种地强多了,种地一年累死累活的也挣不来这么多。

再过十年二十年由谁来种田呢,这确是个当前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虽然我国是粮食大国,但是很多粮食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安全的保障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关注三农问题。民以食为本。以后种植户养殖户往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零散户慢慢被淘汰了。

怎么办呢?

国家现在提供了很多扶持政策,包括各种补贴吸引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回乡种植,养殖,形成规模,既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吸引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现在农产品出现了卖难的情况,各地的青菜水果好好的就被扔在地里卖不出去,农民贱卖,市民贵买,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专业的合作社,提高合作化水平,建立更高水平的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的买卖。

由于现在种田的都是老人,给他们搞培训讲技术,他们都听不懂。要利用科技的手段,提高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化,技术化。有专业的机构进行教育培训,培养出新型农民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养殖龙哥


你说的是事实,但为十年后担心却不必!理由如下,你看有无道理?其一,科技在进步,现在的种田和十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目前农村的机械化程度已相当高,已大大缓解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何况再发展10年?其二,中央政策已出台,允许“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一政策,必促成未来农业向规模化大生产格局的形成。其三,三农一向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国家一定会随着形势的发展,出台政策引导,化解可能出现的粮食市场风险。其四,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只要粮食紧缺,粮价提升,会有大量资本流入,从而促进粮食产量提高。其五,十年后还会有打不动工的60岁以上群体,返回故乡,加入种粮行列,为国家粮食市场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盛世庸人


上次回农村堂弟说不用十年,过了五年就没有人种地了。

六至八十多岁人种地为了生活,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不愿种地,因为种地不赚钱还要亏本。

什么都涨价,唯一粮食不涨价,农产品在城市人吃不起,在农村不值钱。

五年时间不长,也许很多年龄大的老人很难活过去这五年,我原来也是希望十年还有农民种地,现实那些种地老农民能健在吗?

希望他们长命百岁,我们敬爱的种地老人。


王老歪49681976


凑热闹的搞笑神曲

不排除某个年份,再来一次到农村去的事情

这个从城市到农村有别于上次到农村去。

现在城里人想到农村去——— 农村空气好无污染……

现在城里想到农村去——- 不论男女老少是想往田园风光及川普的农庄

其实,某个年份,农村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机械化耕种、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特别需要男领工人………


颂戈44341677


二十年后。随着社会发展。那时的农业己不是现在的农业模式,而是现代化,集中集合化的农业。而且农业是产业工人。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会操作的年青人。象现代的德国一样,每一农业人口养活150非农业人口。而美国更不用说了。因而说不是二十年后无人种田,而是对从事农业的人要求更高了。而且会有更多有思想,知识的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会返回农村。进行农业生产。


手机用户61959222822


现在已经没人种地了,地已经租出去了而且租费每年下降。农作物不值钱,农村的贫福差距拉大6O岁以上农民种地留在农村,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年轻人在祖国的大地上东奔西跑,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成就了一个非常文明而光荣的名字“农民工"这部分人收入比留收农村的人好一点。但是不用担心十年以后没人种地,当然专家学者担心是有道理的,国家应该对农业重视投入,对农民及农民工重视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关于种地祖国的科技飞速发展,以后种地大型农场,机械特别先进用人地方少了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


沙漠绿洲74731318


小时候我们念“工人叔叔做工。农民伯伯种地”戏子不会来种地。明星不会来浇田。他(她)们唱戏。几千年了还是农民种地。牛永远吃草,虎永送吃肉。还是农民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