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

二米空間


嘉慶帝查抄和珅,第一是因為和珅在嘉慶帝繼位之後還在插手朝中大事,一點都沒有收斂的意思,嘉慶帝心中憤恨,積怨已久;第二是他要殺和珅立威,整頓吏治,安定民心。而和珅之所以不早做打算就是因為他一直以為嘉慶帝十分軟弱,而嘉慶帝平時也是裝作與他交好的樣子,讓他產生了誤判。

乾隆將皇帝之位給了嘉慶之後,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放權,在軍國大事或者任用官員上,乾隆依舊掌握著主宰權。因此,即便嘉慶上位,依舊不能動和珅。新皇剛剛登基的時候,和珅還是收斂了一些,審時度勢後,他發現嘉慶對他表現出的態度還算友好,就又專橫起來。

和珅在朝堂之上極力限制嘉慶培植自己的人。嘉慶即位之後,他的老師朱珪進頌冊,嘉慶寫了一首詩祝賀老師,和珅拿來做文章,詆譭朱珪,乾隆帝聽了讒言還真生氣了,將朱珪調回京城重用的事情就這麼耽擱了,還將朱珪降了職。

嘉慶也是能忍,和珅做到這份上,他依舊韜光養晦,事事順著乾隆的意思來,只將和珅做得所有事情牢記在了心理。有的時候嘉慶有事稟報乾隆,也會特意通過和珅代為稟報。有人在嘉慶面前說和珅的不是,嘉慶還反而去批評他們:“不要胡亂詆譭,朕還要依靠和珅來治國呢。”

如此一來,在和珅心目之中,他在朝中的地位已經是根深蒂固了,越來越忘乎所以。況且和珅的兒子娶了乾隆最喜歡的公主,有這層關係,他相信嘉慶不會將他怎麼辦。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嘉慶對他積怨已深。乾隆正月初三駕崩,嘉慶雖然沒有直接對和珅動手,但是第一時間就將老師朱珪召回了京城。

第二天,嘉慶就開始動手,他撤了和珅和福長安的職,將兩人安排給乾隆守喪,實則將他們軟禁在皇宮之中。初五當日,嘉慶授意朝中官員紛紛上疏彈劾和珅,牆倒眾人推,和珅已經毫無翻身之地。

初八,嘉慶命令將和珅收監刑部,並且查抄其家產。正月十一,嘉慶頒佈了和珅的二十條罪狀,乘著大喪法辦和珅。正月十八,文武大臣奏請嘉慶將和珅凌遲處死,嘉慶帝考慮到和珅曾經擔任過首輔,為了國體,加恩賜他自盡,並且讓福長安作為鑑斬,讓他親眼看著和珅懸樑自盡。

嘉慶帝在乾隆死後半個月就將和珅辦倒,除了急於洩憤,也是想要趕緊除掉乾隆後期吏治敗壞的大毒瘤。


木劍溫不勝


乾隆在位期間,一直對和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和珅的勢力是非常大的,也知道和珅是一個十足的貪官,但是乾隆沒有除掉和珅,對和珅又愛又恨,和珅的確精明,幫乾隆解決了不少大麻煩。就從乾隆與和珅的相處中,乾隆深知和珅是一個怎樣的人。

嘉慶殺掉和珅一是因為乾隆的聖旨。乾隆在去世之前就留這樣的聖旨,告誡嘉慶一定要除掉和珅,他深知嘉慶一定不是和珅的對手,他的狡猾奸詐與深謀老算一定會讓嘉慶吃盡苦頭,說不準江山就會斷送在這裡。

而是因為嘉慶與和珅有一定的仇恨。在乾隆讓嘉慶即位的時候,和珅就對其百般阻擾,從此兩人就結下仇恨,並且如果不殺掉和珅的話,就單憑嘉慶的資歷,一定會做一個傀儡皇上,所以一旦上位就會匆忙除掉和珅。


嗨爆太原


乾隆皇帝死後僅僅過了十五天,嘉慶帝就著急地處死了和珅,並查抄了他的家產。在嘉慶皇帝給和珅立的20條罪狀中,有8條都是致死的大罪,可見嘉慶帝是鐵了心要殺和珅。那麼年輕的嘉慶帝(清仁宗)為什麼急著要處置和珅呢?


第一、為了樹立威信,中央集權

眾所周知,和珅是乾隆留下的寵臣,他的存在不利於嘉慶皇帝親政。乾隆傳位給嘉慶皇帝后很長時間還一直掌握著實權,而和珅因為受到乾隆的寵幸,還掌握著朝廷中樞。

據說,太上皇乾隆在與嘉慶議事的時候,常常讓和珅在一旁侍候。這樣一來,許多要務都被和珅所知曉。而嘉慶皇帝礙於太上皇的原因,並不敢撤走和珅。所以民間都稱和珅為“二皇帝”,暗指他尾大不掉。1799年2月,乾隆剛死不久,嘉慶就地處置了和珅。一來是為了在朝中立威,二來是為了清除和珅的勢力,加強自己皇權。


第二、財政吃緊、補充國庫

由於乾隆後期揮霍無度,導致國家財政吃緊。在嘉慶即位之初,就已經面臨著嚴峻的財政危機。而和珅利用職權攬財的事,嘉慶又不是不知道,所以很早就盯住了和珅的家產。過去不敢動和珅,是因為有乾隆的緣故。然而乾隆在1799年病死,和珅也就失去了靠山。

在乾隆後期,和珅常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他甚至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了75間當鋪,300多間銀號,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13行都有往來,積累了鉅額財富。

嘉慶4年(1799年),嘉慶帝親自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並查抄他的家產,結果在清查和珅財產的時候傻眼了。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才七千萬兩白銀,而和珅積累的財富竟然高達八億多兩,再加上府中堆積如山的文玩、珠寶、書畫,總價值竟然相等於清政府10多年的收入。和珅的家產大部分被嘉慶納入了國庫,緩解了乾隆留下的財政危機,真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歷史的荒野


一對矛盾的提問

看了這個提問,前面半句問嘉慶為什麼這麼著急匆忙查辦和珅,後面半句又問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什麼不早做打算?這難道不互相矛盾嗎?不過雖然矛盾,但也較合理,畢竟是一場權力財富的取捨和君臣博弈。

誰先到?

談嘉慶和和珅的問題之前,先來看看《史記·留侯世家》中張良的一個故事。話說張良去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隱姓埋名。

某天在一座橋上,有一個老人走到張良身旁,然後把鞋子扔到橋下,對著張良說:小傢伙,幫我下去撿鞋子。

張良聽了之後,立馬有一種想揍這個老人的衝動,但是還是強行忍住了。張良跑到橋下,撿了鞋子上來,老人伸出腳說:來幫我穿上。張良便跪下來幫老人穿了鞋子。

老人看張良幫其穿好了鞋子,就大笑而去。張良這時候大驚,這是什麼人啊?眼光一直看著老人離去的方向。

不到一會兒,老人又走回來了。對著張良說道:“孺子可教矣,五天後天剛亮的時候在這裡和我碰面。” 張良感到奇怪,於是跪著說道“諾!”

五天之後張良趕來赴約,結果老人早已先到,老人看到張良就破口大罵:“和老人家約定日期還不先到,看不起我嗎?” 又說:“再過五天,還是在此見面。”

又過了五天之後,張良有了前面的教訓在雞鳴時分便去,不料老人還是先到。老人又生氣了,還是給了張良一次機會,約定再過五天再見面。

再過了五天之後,張良晚上十二點之前就在那裡等著了,這次老人終於沒在,是張良先到了一步。老人開心的說道“當如是”。於是便給了張良一本書,即《太公兵法》。

這個故事看嘉慶和和珅之間的爭鬥

這個故事,嘉慶也看過,和珅也看過。他們都悟出了一個“忍”和“先”的道理。但是為什麼和珅就無法做到先了呢?因為四個字-貪得無厭。

和珅的貪得無厭使其被財富一葉障目,而嘉慶這時候先是用好了“忍”字,再是用上“先”字。和珅焉有不被伏誅之理?



不看這“忍”和“先”就兩個字,但是要時時做到這兩個字,還真的不容易。這就是我從歷史故事看歷史故事的結果,僅供參考。


淡看天上月


嘉慶為何要匆忙查抄家和珅?

有三個原因

第一,記恨

乾隆在60年前登基時許下一個諾言,為感謝聖主康熙生前對他的厚愛和歷練,他在位時間決不能超過聖主康熙。康熙在位60年去世,乾隆在位60年仍身體力行。

是否兌現諾言?乾隆糾結猶豫,和珅是唯一說得上話的人,他堅決反對乾隆位禪,於公是繼續顯示對乾隆的忠誠,於私是乾隆決不能隱退,否則他無法再當“二皇帝”。

後來乾隆作出折衷,退位當太上皇,但仍然要調教新皇帝,並定奪朝廷大事。

嘉慶註定成為傀儡皇帝,他不敢違背父皇意志,但他會仇恨和珅。

第二、洩憤

老皇帝喜怒無常,廢立之事常常發生,他的祖上胤礽太子就是血的教訓。嘉慶雖接過玉璽當了皇帝,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嘉慶懼怕和珅在太上皇耳邊嚼舌根,斷送他的帝位。他不敢得罪和珅,還不得不違心向和珅示好表尊敬。皇帝居然懼怕奴才,這是嘉慶的奇恥大辱,但無可奈何,只能暫時隱忍,等待實時再發作洩憤。

第三、遮醜

嘉慶天資平平,缺乏想象力,難成有為之君。精明的和珅在乾隆、嘉慶父子之間周旋,看的最清楚。

有一次,嘉慶與和珅前去拜見太上皇,乾隆正在閉目打座,口中唸唸有詞。倆人不敢打擾,靜靜等了一個時辰。乾隆突然扭頭問和珅,“那兩個人叫什麼名字”?和珅馬上作了回答。乾隆點頭稱是。……這一幕令嘉慶丈二摸不著頭腦。他過後問和珅是咋回事?和珅說;太上皇在唸西部的一種咒語,他在詛咒誰?當然是西南為患的白蓮教匪徒。太上皇問我那兩個人的名字,當然是指白蓮教那兩個匪首,奴才就隨口答出了。

嘉慶大驚!深感和珅高深莫測,他要學習的還很多。

和珅知道嘉慶的愚鈍無能,這不利於皇帝樹威,也不利於皇帝駕馭群臣,更不利於管控和珅的黨徒勢力。必須讓他永遠閉嘴。

——這就是當太上皇剛閉眼,嘉慶就不是急衝衝、而是迫不及待要查抄和珅的原因。

和珅為何不早打算?

第一,和珅無法矯詔,也找不到其它人取代嘉慶。

乾隆雖然生了17個兒子,但乾隆還健在時已死了10個,還有2個過繼給了兄弟,在乾隆38年秘密立儲時,只有4個兒子可挑選,這就是第8子永璇、第11子永瑆、第15子永琰和第17子永璘。最後選中了愛讀書守本份的永琰。



乾隆健在就解密,公佈永琰是太子,並馬上讓他坐上皇位。和珅沒有斗膽,也沒有能力和機會將嘉慶趕下臺。即使他有給乾隆吹耳邊風的能耐,他也找不到能取代永琰的合適皇子,推薦給乾隆決斷。

第二,和珅也巴結過嘉慶,但嘉慶城府深,表面買賬,麻痺和穩住了和珅。

和珅得知乾隆決意讓位給嘉慶時,第一時間就上嘉慶王府送禮一對如意,暗喻恭賀之喜。嘉慶不卑不亢,沒有拒收,也沒有向乾隆告發和珅私自與皇子違規交往。和珅多少感到一點放心。

第三,和珅權傾朝野,富可敵國,貪婪本性決定他無法選擇急流勇退。

和珅即使感到嘉慶對他不地道,也只有硬著頭皮死撐,他擁有巨大的個人財富,還超控著巨大的腐敗關係網絡,沒有頭上的紅頂子段然不行,他無路可退。


第四,和珅心懷僥倖,嘉慶儒弱,不會動他

和珅與太上皇關係甚密,忠心耿耿,還是兒女親家,即使太上皇駕崩,他與新皇帝的關係會降溫,嘉慶也絕不會置他於死地。

聰明人也有犯糊塗的時候,和珅也不能例外。和珅的感覺雖然正確,嘉慶的確不是冷酷無情、心狠手辣之輩,不是成大事之君。和珅斷難想到,嘉慶一生非要幹出一件(唯一的)驚天大事,就是毫不留情殺了他


諶人


和珅是清朝乾隆帝的第一寵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鉅貪。他出身並不顯貴,卻因容貌俊雅、風度翩翩、精明能幹、極擅逢迎而深受乾隆皇帝的青睞與寵愛。

和珅極度崇拜權力與金錢,終其一生,他為追求這兩樣東西而費盡心機,獲得乾隆獨寵後,更是恃寵生嬌、擅權攬政、勢焰熏天、不可一世。他專權長達二十餘年,不斷培植黨羽,擴充勢力,他大開競奔之門,大肆聚斂錢財,恨不得將天下財富都蒐括到自己囊中。和珅在官場浮沉幾十年,因背靠乾隆這座大靠山,多次化險為夷,始終屹立不倒。乾隆死後,他立即被剛繼位的嘉慶帝賜死,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隨著他的敗亡,其使盡手段聚斂下的潑天也似的傢俬也都便宜了他人。

在乾隆的庇護下,和珅一人得志,家裡的雞犬都跟著昇天。他的弟弟和琳,官至總督,死後被加封一等公;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娶乾隆的掌上明珠和孝公主為妻,還任護軍統領、內務府大臣;和珅之女嫁給了康熙的重孫;和琳的女兒嫁給了乾隆的孫子。和皇室聯姻鞏固了和家的地位。和珅的家人倚仗其權勢,大肆搜刮,橫行霸道。

史載,和珅大權在握,各級官員們為保住頭上的頂戴花翎爭相向和珅進貢。即便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行賄,也會受到和珅和其手下人的百般刁難。至於升遷,則更需要用金錢鋪路 。在和珅那 裡,所有的官職按大小都明碼標價,出得起多少錢就能做多大官。


和珅利用權力攫取了驚人的財富,是當之無愧的大清首富,史料中說他“奢侈富麗擬於皇室”,和富甲宇內的皇室一樣過著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

據記載,和珅吃膩了山珍海味,每天要用價格昂貴的上等珍珠一粒磨粉服食。這些珍珠都是各地達官顯貴以每粒八千至兩萬兩白銀的價格買來孝敬他的。和珅妻妾成群,很多美人都是下屬、商人為巴結他而花大價錢從江南等地買來送給他的,還有從宮裡發遣出來的宮女。和珅的府邸富麗堂皇,極盡奢華,古董珍玩琳琅滿目 ,在京城權貴中也是無人能比的。

和珅以權謀私、驕橫跋扈的行為,引起了彼時還是太子的顒琰(後來的嘉慶帝)的極大不滿。

顒琰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被立為太子的。乾隆皇帝是個權力慾望極強的人,身體又非常健旺。時光匆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顒琰還呆在儲君的位置上。在這段漫長的日子裡,他被封為嘉親王,由一個弱冠青年變成了一個油膩中年。乾隆六十年(1795),自詡為“十全老人” 的乾隆帝終於感到自己敵不過歲月風霜,垂垂老矣的他決定舉行內禪讓出帝位,自己做太上皇。1796年正月,顒琰好不容易熬成了皇帝,改年號嘉慶。然而,他登基後的最初幾年,因為太上皇乾隆依然貪戀君權,而且身體依然健康,每天都不知疲倦的處理政事。所以一切軍國大事都由太上皇說了算,嘉慶根本談不上有何作為,只能“打打醬油”。直到嘉慶四年(1799) 正月,89歲高齡的乾隆一命歸天,嘉慶才得以親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天下之主。

嘉慶早已洞悉和珅的奸佞貪婪,只是有父皇罩著,自己手中無權,動不了他。和珅對顒琰對自己不滿已有所察覺,但卻沒有引起足夠的警覺,他不僅不去巴結、取悅未來的天子,反而在乾隆面前說他的壞話,顒琰知道後更加惱恨。

嘉慶從父皇手裡接過了一副爛攤子。乾隆朝是大清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限於篇幅,在此不作敘述)。 嘉慶從乾隆手中繼承的,不但有君臨天下的最高權力,還有夕陽西下、盛極而衰的動盪時局......

乾隆的去世給西風搖落的政局帶來了一場轉機。因為嘉慶對和珅的不滿由來已久,礙於乾隆帝之面,他一直強為容忍。如今已是名實俱符的一國之主,終於無須再忍了。

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慶就迫不及待地動了手。和珅被削去了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的職位,還勒令他的死黨福長安晝夜在乾隆殯殿外值守,不得擅自離開。初八日,嘉慶帝下旨革除和珅、福長安的所有職務,並將兩人軟禁起來。

御史王念孫、廣興等人此時紛紛站出來揭發和珅貪贓枉法的罪行,請求皇上將其嚴加懲處。嘉慶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在半月之內,他宣佈了和珅所犯的二十大罪狀,並下令將其逮捕下獄,隨後又將他賜死(自縊)。和珅的一幫親信死黨,如福長安、蘇凌阿、吳省蘭等人也被嚴懲。

和珅聚斂的鉅額家產也被嘉慶抄沒入庫。和珅在他權勢煊赫的二十多年裡,巧取豪奪,費盡心機廣蓄傢俬。《清史稿》載, 他被抄沒的家產共有109處,有83處沒有估價,僅算已經估價的26處,其價值就已達到2.2億兩白銀。還有堆積如山的金銀珠玉、藩國貢品、古董字畫沒有計算在內。

據梁啟超先生估算,和珅的所有家產加在一起可以折銀八億兩之巨。而清廷每年的財政收入約七千萬兩左右,和珅一人的財產就相當於朝廷十幾年的財政總收入還有富餘,真是財力驚人、富可敵國啊。

據說查抄和府財產清單公佈後,朝野瞠目,舉國譁然,甚至彼時在坊間流傳起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民謠。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辛苦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早做打算也沒有用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和珅再貪,再得勢,說白了,是當權者願意給他的。有來有往,有得有失,別人贈予的權利,隨時都可以收回的。和珅不就是乾隆皇帝的戲耍寵兒嗎?

沒人會覺得和珅傻,當然,乾隆也不是個傻子。兩個聰明人,難道會不知道對方在幹什麼?想要什麼?和珅終究為臣,有臣子的考量和思路,乾隆卻是帝王術,兩人處的位置不同,當然對待事情有不同的處理辦法。


任何人,都有其多面性,功過皆不可一語評斷。和珅也是個飽學之士,有過讀書人的通病,公正過,清廉過,激進過,應該也有過一朝臣子為民請命的念頭。抗得住厄運苦難,卻經不住糖衣炮彈,權利,財富,這些地和珅帶來的不僅僅是滿足感。慾望,永無止境。

和珅有才,有識,會為人,會做事……他只差一個機會。

反觀,乾隆呢?前有先帝掃平內憂外患,國民漸安,無論從政權還是民生而言,都是在上升期。悉心培育的幼苗,已成參天大樹,正是瓜熟蒂落的時候,乾隆繼位了……乾隆本身又是文武皇帝,絕非平庸之輩……雖然皇權的爭奪殘酷激烈,但是果實異常誘人。乾隆無疑是成功的。相對於之前的內憂外患而言,乾隆帝是“輕鬆許多”,物質條件充盈的情況下,當然開始關注起“精神世界”,也開始思慮一些別樣的帝王權術。

乾隆雄韜偉略,坐擁天下,卻仍免不了高處不勝寒的老套路……

於是,乾隆發覺了和珅,和珅傍上了乾隆,兩人可謂是一拍即合。乾隆人到中年,越發虛華,好大喜功,但他本身確實有真才實學,所以在挑選“寵兒”方面也極有準則。正如前面所說,和珅也是個人才,還是個眉清目秀的人才。乾隆這個人很有想法,寵信中也不會忘記利益的權衡,這是作為君主深刻進骨子裡的東西。所以,我從來不覺得乾隆善待和珅的一切是因為“不知”,也不是因為盲目寵信,而是他本身需要有人滿足自己的私慾,又可以有充足的利用價值。



就像圈養的寵物,能力範圍內,給足它食物和玩具,作為寵物的職責就是陪伴主人並提供樂趣,關鍵時候還可能捨己護主,給主人帶來利益。主人會老,會離開……至於下一個主人,是要繼續寵愛,還是送養他人,還是說將它換成可得利益……這是主人和下一個主人共同商討以後做出的決定。在影視作品中,和珅一直稱自己是奴才,可見他對自己的定位也非常清晰。

和珅謀權謀私到了極致,難道乾隆不知道他已經犯下大罪?難道不知道自己一死,和珅也會被打下神壇?乾隆知道,和珅也知道,嘉慶帝更明白。

說白了,和珅走上這條道路,自己本身心術不定,卻也少不了乾隆的推波助瀾;乾隆需要和珅投其所好,供己開心,卻從來沒有忘記他只是奴才;嘉慶帝登基帝位,急需要功績和支持,和珅就是乾隆就留給自己最大的禮物和財富……這三個人啊,都有自己的算計,每個人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

咱們不懂高處人的權術心機,但我覺得,乾隆,嘉慶,和珅這樣的人,遠比我們看的明白清楚。為何早早看到結局,卻仍奮不顧身?原因只有一個,誘惑足夠大,捨身前往,深陷泥潭又身不由己……


魚者佩之


這個問題其實挺有意思,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然後再來看第一個問題。

和珅為什麼不早作打算

早作打算主要有兩種選擇。

1、擁立其他阿哥,培養自己的勢力,這種方法在歷史上有很多權臣都這樣幹,但是和珅卻不能。

乾隆雖然兒子眾多,但是長大成人的卻沒幾個,而且還有兩個兒子過繼給了宗室,嘉慶看似資質平平,但也已經是剩下皇子中最優秀的了,乾隆不糊塗和珅就沒辦法。

2、示好嘉慶皇帝,和珅確實這樣做了,比如嘉慶公佈的和珅二十大罪狀,第一條就是和珅曾給還是皇子的嘉慶透露過皇位的底牌。

既然和珅示好嘉慶,為什麼嘉慶登基後還是急不可耐的處理了和珅呢?

這就是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乾隆死後五天,和珅即被捉拿下獄,第十天即公佈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審理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這種速度顯然是不正常的,那麼嘉慶處理和珅僅僅是為了他富可敵國的家產嗎,顯然也不是,當一個皇帝急著讓臣子去死,最大的可能就是大臣威脅到了皇權,很不幸和珅就是這樣。

乾隆退位時曾說過:“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意思就是把嘉慶扶上馬,再送一程

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由於乾隆上了年紀,處理國事有些力不從心,很多事情都交予和珅處理,而嘉慶則成了擺設,這一擺就是四年,嘉慶心中積壓的憤怒可想而知。

乾隆當太上皇的四年,是和珅權利達到頂峰的四年,儼然

凌駕於嘉慶之上,對於嘉慶來說也時刻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態,所以乾隆死後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和珅,這樣皇位才坐的穩。


一點點歷史


嘉慶賜死和珅的20大罪狀的第1條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居然是嘉慶被乾隆冊封為皇太子的前一天和珅很討好的來獻了一對玉如意,罪名是“洩露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由此可見和珅早不是沒準備,這麼個事兒能列為首罪,說明嘉慶很惱火,我都不知道你和珅居然先知道了。當然這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和珅之死的根本原因是當了4年“實習皇帝”嘉慶要立威奪權,殺和珅能得到最強的最好的效果和影響力,和珅仗著晚年乾隆的寵信大權在握貪得無厭排斥打擊異己,所謂“天下官吏,幾齣和門”,和珅的權力和勢力太大了,連朝鮮的使臣都知道和珅是“二皇帝”,和珅不死嘉慶始終對權力缺乏安全感,貪腐的和珅又富可敵國,“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所以和珅必須要殺


立志成蟲


這裡面前後兩個問題,一個個說明吧。

嘉慶匆匆忙忙收拾和珅

(晚年乾隆畫像)

嘉慶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讓和珅來總理喪事,但就在正月十三,嘉慶帝就宣佈了和珅二十條大罪,隨即抄家。

二十條罪研究一下會發現,前十二條講的是獨攬朝權,獨斷朝政,結黨營私,舉止僭越等,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講的也是和珅住處和陵墓逾制。十五條之後才是貪汙受賄之類的罪名。

由罪名可以看出,其實貪不是問題的核心,權才是重點。

(和珅畫像)

當初乾隆立下了自己不能超過康熙的在位時間詔書。所以退位了還繼續做著把持朝政的太上皇,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講政權一點一點歸於嘉慶,結果朝廷之上大臣們只認乾隆和“二皇帝”和珅。

垂暮之年的乾隆每逢上朝,身邊的是嘉慶和和珅。嘉慶本身才能有限,和珅能瞭解乾隆所思所想。故而連嘉慶對和珅都小心翼翼。甚至下令和珅除公開場合外不用三跪九叩。

試問一個君王對著臣子低三下氣,嘉慶也是忍無可忍了,權大欺主的和珅乾隆死後能活三天也是給足乾隆面子。

(嘉慶帝)

和珅為什麼不早做打算

按道理聰明的和珅應該不難想象自己的結局。

所以我們分析下和大人有哪些可能的選項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珅雖然富可敵國,但是那會兒資產不好帶走,金銀錢首飾房子一些商行的股份等等都不好轉移,哪怕心一狠稍微帶點直接逃也不現實 ,國內大部分地方不好去,湖南雲南正在鬧反清復明,一個滿人大官去了也下場很慘。海外呢?能北京逃到廣州也差不多半條命去了。

  • 擁立他人

連乾隆最後都只能選擇嘉慶,和大人自然沒有可以扶得動的對象。再次感慨下,乾隆實在是壽命太長,把兒子們都熬死了。

  • 造反
都知道和大人軍機處一把手,怎麼扶持自己的兵馬都做不到。先不說軍機處只是個文職,要是和珅在乾隆在位的時候搞這種手腳,不要等嘉慶了,乾隆先把和珅給收拾了。何況造反真的是要連累很多人的,代價太大。作為奴性很深的和大人,是沒有丁點這種雜念的。
  • 示好新君

這就是和珅選擇的方法,雖然後來被證明是一條必死的路。嘉慶繼位初,和珅也送過禮物去巴結過。但是無奈乾隆朝堂上只聽和珅的(晚年乾隆身體不行,很多時候都是靠和珅傳話。)


所以最後就是隻和珅一人被賜死,家產收掉,但是家人還在,這麼看最壞的結局也算是最好的結局。

總結下:嘉慶因權殺和珅,作為奴才的和珅本身是反抗不了的。


歡迎來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