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倉央嘉措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紙鶴食書


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門巴族,六世達賴喇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

倉央嘉措是寫愛情詩最好的出家人,但是自己一生月沒有獲得愛情

讀了很多關於他的詩後來才瞭解這樣一個人,讀他的詩有點悽美而又帶點溫馨,應該是我安慰吧。這是因為他的身份原因,在詩中寫到如何去約會,什麼樣的姑娘,卻每次都是遺憾,這些都是它自己想象寫成詩。

我最喜歡他這首詩,我手寫了一句。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讀這首詩有一種天下為公的情懷,為著這片土地的人民百姓謀幸福,心繫整個大地的平民百姓,同時,自己渴望愛情,自己是愛情的流浪者,把愛先給雪域高原。


他的詩認真的去讀,去體會,感覺到詩中的意境和哲理。下面就欣賞一首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玩學教育先驅者


從宗教的角度,從佛法的相對層面(世俗諦)去解讀,倉央嘉措固然稱得上離經叛道。然而,從人性的角度,以佛法的究竟層面(勝義諦)看來,倉央嘉措的叛逆,並不是叛逆。他的所作所為不單不能算錯,反而極具創意和勇氣。


後來,在拉藏汗召集的針對倉央嘉措的公審上,拉薩三大寺的高僧頂住壓力,對於倉央嘉措的行為給出的結論是:“迷失菩提”。顯然,高僧們對他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暗藏同情的。

是迷失,而非其他。他仍是活佛,仍是他們心中的雪域法主。


這少年從未脫去袈裟,從未背棄信仰,彼時的他只是在以激烈的方式反抗著人生的虛偽和不自由而已。局勢太複雜,他事事不能遂願,不能親政,一展抱負。他又學不來默默隱忍,靜待時機,就只能任性妄為,宣洩不滿了。

對於一個徒有虛名,天真失意的少年而言,愛情是最合理的宣洩渠道,是他唯一也是最稱手的反抗武器。

通透如他,不可能不知有愛皆苦,有漏皆苦,可他偏偏要從蓮座上下來,去走那刀刃路,親嘗世間苦。


愛戀幾次,情詩累牘,不是罪證,那是他的心跡。雪上的行跡,不是尋芳蹤,是他的證道路。

他走出布宮,跨出活佛的禁區,卻走進了自己的心。

這是對的。


佛說,人懷愛慾,不見道者, 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心都看不見,或是看見了卻不敢誠實面對,又談何證悟?又要到哪裡去證悟?


安意如


因為對佛教文化的興趣和對他的詩歌的喜愛,我最近也在讀關於央倉嘉措的詩歌和一些相關資料。剛好看見這個問題,也算是有緣了。倉央嘉措這位多情的僧人,一直被人們關注和爭論,彷彿從他誕生以來,這世間的因緣福禍就有了微妙的變化,也許他留給世界的一切,都是在世人的追思當中。在他身上發生的俗世情緣,多少人多少世都不見得經歷得過來。

至於題主問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則很難用一兩句話說得清楚,不妨在這裡說說他的身世和傳說,當然也包括那至情至性的詩句,也好讓我們在腦海中,為他描摹個大概的畫像吧。

小編的頭條號《問佛緣》簡介: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說明我對他的關注,由來已久了。

先說他的出生身世,這就是他一生的緣起。

“倉央嘉措(1683~1706)為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人,西藏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就是康熙二十二年,出生在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

瞭解藏傳佛教的人,應該對活佛繼承製度有一定的瞭解,活佛圓寂之後尋找轉世靈童,這位靈童就是這位活佛的來世。即使在今天也是藏傳佛教的最為盛大的事件之一。而這個制度發生在倉央嘉措身上,則顯得那麼命運多舛。《雜阿含經》說: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生死輪轉,生滅無常,也許他經歷的這一生,就是讓世人瞭解佛學文化中有情、多情的一面吧。世間法的修行也許是最難的一門功課了。

1、出生

公元1862年,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圓寂了。公元1863年的正月十六,倉央嘉措出生了。傳說當天七日同升,天降異象,被預言為蓮花生大士轉世,就是五世達賴的後世。他出生的這個地方是蓮花生大士曾經加持過的寶地,稱為“納拉沃域松”,今達旺一帶。門巴族人多信仰紅教,但因為紅教是可以結婚生子的,所以才有了倉央嘉措的誕生。

下面這首詩,多像是對他出生的思索感懷:

見你,
獨坐菩提樹下,
靜默不語。
前世,
今世,
來世,
一襲袈裟,
一縷梵唱,
一世別殤。
悠悠地,一切有了開始。

2、十五年的修學

可嘆的是,這位多情的活佛,出生在一個政教動亂的時期。五世達賴在圓寂之前囑咐弟子桑結嘉措,隱匿自己圓寂的消息,並暗中尋找轉世靈童,將其撫養成人後,接回拉薩,以防止其他勢力的阻撓。這消息一封鎖,就是十五年。

公元1864年,倉央嘉措才兩歲,他被桑結嘉措派人秘密安排再巴桑寺,由派來的高僧教習佛法,學習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十五年的潛心修習,讓倉央嘉措博學多聞,特別是他得遇《詩鏡》之後,使他對詩歌深度沉迷。

3、父親去世

公元1869年,倉央嘉措的生父扎西丹增去世,這是他生命中第一次如此的悲痛。也因此以其超越年齡的所學和悟性,勘破生死,了悟生命的無常。

4、雪域之王

公元1696年,桑結嘉措公開了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並公開了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藏曆十月倉央嘉措被擁入宮,正式坐床。康熙帝派章嘉呼圖克圖等參加了典禮。

此情此景,一定是讓他感嘆過生命的無常、命運的無奈,下面這首詩也為大家所熟知: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生活和生命的美,反倒要用痛來闡釋,這往往是最讓人感傷的。於是他說出了這句話: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

5、政治鬥爭

這裡再說一下背景,當時漢王是清政府冊封的西藏政治領袖。達賴和班禪是清政府冊封的西藏宗教領袖,兩股力量互相牽制。五世達賴以來,漢王勢力漸漸衰弱,到了拉藏王子繼任漢王的時候,便一心想取代格魯派的地位和影響力。

因此作為格魯派(黃教)所扶植起來的流逝達賴倉央嘉措,便是拉藏汗眼中的一枚釘子,必欲除之而後快。特別是在得知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被隱匿十五年之後,藉機在康熙皇帝面前一再挑唆,質疑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康熙無奈,派人入藏查實。而被派入西藏的相師認為:“大德是否為五世佛祖之轉世,我固然不知,但作為聖者的體徵則完備無缺。”,用現在的話說,應該就是又莊嚴又帥氣,沒毛病。如此一來,康熙也沒話可說了。

但世事變化,命運就是喜歡這麼捉弄人,公元1705年,桑結嘉措和拉藏汗爆發衝突,桑結嘉措兵敗被誅戮,此時倉央嘉措近二十三歲。回想我那個年齡的時候,剛剛畢業,連個穩定的工作都不想找,慚愧的不忍多說了。

最大的保護傘沒了,在加上倉央嘉措本身又有種種不合規矩的行為,拉藏汗便屢次上書康熙帝,請求廢黜倉央嘉措的活佛身份。基於當時政治環境的險惡,康熙皇帝當然不會聽信一面之詞,當然也是對拉藏汗有所提防,因此下令派人入藏押解倉央嘉措進京,實際上也沒有對倉央嘉措進行正式的處治。

6、魂歸何處

公元1706年5月,倉央嘉措被押解京城。史料記載,當年的冬天,一行人在到達青海湖畔的時候,尊者倉央嘉措,匿跡。此後身世成謎。留給世人的,是一首首情懷滿滿,感天動地的詩歌:

他如白色花樹,
融入夜色,
發出光芒。


一步,
又一步,
身後是,
青海湖水,
孤絕,
蒼茫。
我開始知道什麼是佛緣
在我胸口有一朵青蓮
那是經歷過塵世痛苦的印記
卻沒有想到那是你對我今生的召喚
我會去尋你
一定會的
等著我

還有這首: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7、多情的詩人

不可否認的,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民歌詩人。他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詩》,詞句優美,樸實生動,裡面收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他超越民族、時空、國界而成為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因為倉央嘉措不喜歡被人當做活佛供養在布達拉宮裡,呆板又沒有生氣,他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無盡渴望的年輕人,沒完沒了的誦經禮佛使他厭煩。有時候,他會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假髮,並化名唐桑旺布,在拉薩八角街或布達拉宮下的雪村去玩耍,享受快樂又無拘無束的世俗的生活。所以他的詩歌,很多反映了他的佛教與世俗的雙重生活。一個是嚴苛而不許越軌的活佛,一個是自由而隨心所欲的青年。他自己也拿捏不好哪個才是他最想要的、最應該過生活。也許多情本身就是個錯,只是你有了一顆無怨無悔的心。

那段時間,倉央嘉措認識了一個來自瓊結的姑娘,名叫達娃卓瑪,達娃卓瑪容貌美麗溫柔,歌聲甜美,一雙迷人的眼睛,看一下就能把人醉倒。倉央嘉措和她相愛了,他們經常在一起。倉央嘉措非常喜歡達娃卓瑪,認為是神靈的賜於,前世的因緣。也許下面這首詩,描述了他的內心感受: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只是,就在那一夜,
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
捨棄了輪迴,
只為,
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有沒有一滴眼淚,在心裡默默的流下,何處《問佛緣》,緣生何處,緣滅何處?讀這首詩,我曾經發呆過很久。人間有情,佛憫眾生。碼字不易,請多關注!


問佛緣


在白落梅眼中,他是西部最大的情郎。我也情願這樣解讀。
因為他的詩歌,大部分有關愛情。
《見或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成為西藏最大的王並不是他的選擇,他的命運一開始就被拉扯被安排被任命甚至被擺佈。最初戀人,無法尋回,回來厭倦那些“孤燈清佛”。更加讓他不願意的是他只是作為政治鬥爭的棋子。自由而未得,乃是心中呼喚自由,因而才出走布達拉宮——西藏最權威之所。在拉薩的街頭,他願意無人識。在瑪吉亞米的買醉才使感覺到真實,直至和波娃的愛情,才使這個男人完全成為自己。只可惜,時代不可以,政治不可以,尤其達拉喇嘛五世不可以。所以他的結局註定是悲劇,在不被出走流放開始,他的詩歌是熱情奔放充滿濃濃的愛意。直到落難,一路流放至青海湖,他吟唱已經開始低落而後有超脫。佛看這個多難人間,一切眾生相多是無常,唯放下才可以拿得起。我想倉央嘉措走到最後一定能夠了無一切,可以在青海的風沙裡走得無怨無悔——就如這風沙迴歸大自然一樣。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情歌聖手。高高在上接受萬人朝拜的他怎麼是人間流傳的多情詩人呢?既然是西藏最美的情郎,最深情之人與佛的清心寡慾和王的宏圖偉略斷然是兩種難以逾越人生角色。他不是出色的演員,他本身出演了前者,就無法在入戲後者。對於一個情深之人,他只能唯一本色出演多情的詩人


大江者


只想說

非常感激能留下他寫的那些文字。

非常感激能認識他,看到他的內心。

非常感激他把內心的感受描述得那麼細膩美麗。

非常感激他所有的感悟,所有的愛和掙扎

他讓我對拉薩有了無比的嚮往,對愛有了更深層的感悟,對人生有了更新的認識


軟糖51


還是那句話,讀倉央嘉措的詩,請先把好好了解他的身世,當時的歷史背景,不然容易曲解大師的作品,並且這種曲解代代延續……


Imagine龍Dragons


因為喜歡倉央嘉措,所以更向往去趟大西藏


FOREVER竹子1224


讀他的詩會掉淚!!唯美!!


萬水千山25534381


一個身不由己的心中無佛的喇嘛!

一個滿身金光的四大不空的凡人!


孤山人獨行


“倉央嘉措”沒怎麼聽說過,“開倉就錯”倒是經常聽人提起。據說,很多去過股市的人都有這方面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