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能从康熙的97个孙子中脱颖而出?

安子


这个正好是我下面准备写的文章,就把初期的草稿拿出来,资料搜集还没做到一半,就当先做个预告。先说一下康熙初次看到乾隆的印象。

对于这次见面,康熙一共见了雍正的两个儿子。弘昼和弘历(乾隆),弘昼没留下多大印象,对弘历那是印象太深刻。我把描述复制一下(我一定是问答最明目张胆复制的人,实在懒得不行):

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当时我是很震惊的,因为我正好读完了对于满族和汉族长相的区别,从基因等多个层次分析。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去找了一下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发现乾隆确实不一样,怪不得康熙会大吃一惊。

先把清朝前几个皇帝的画像拿出来,做个对比。虽然古人的画像是很难看出长相的,但是特点还是画出来了。尤其是作为满族人的长相特点。对比上面这几个清朝最初的最高统治者,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眼睛。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用专业术语解释真的做不到,但是今天一些偏远地区的满族的眼睛依然是这样的,形状就和长眉道人垂下来的眉毛一样,可以自行脑补(我是实在没本事描述)。和汉族人的长相是有明显区别的,很多时候是可以一眼认出来的。

但是在看看乾隆的画像

这个确确实实和描述的很像啊,有着大眼睛(至少比上面几个皇帝大多了)。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砍历史


其实乾隆的娘是钮钴禄氏,并不是旗人中什么特别显赫的家族,应该进去雍正王府的时候只是一个丫头而已,所以他的出生并不是特别好。

但康熙看到他过后还挺喜欢他的,就觉得这孩子挺大气的。康熙当时最喜欢的是太子的长子,康熙明白太子不咋滴,但由于对这个太子长子是真心喜欢,所以也就没有要废了太子的意思。雍正为什么要把乾隆带去给康熙见面呢?因为他觉得这盖孩子挺聪敏的,也是自己最出色的儿子了,想把他介绍给康熙以扳回一程。可以说康熙爷雍正是真心了解他,后来果然把乾隆带在了身边,跟以前太子长子样儿一样儿的待遇。


后来有一次打猎,乾隆遇到了黑熊,黑熊被康熙一枪就放倒了,乾隆好像一下子呆在那里懵逼了,康熙本来叫他去看一下死没死,结果他这一发呆可算救了他


黑熊又特么起来了,而且要扑像乾隆,康熙果断的补了一枪。这次过后康熙觉得这大概就是天意吧!所以就一直把他带在身边。

后来大家都知道咱们这位汉子雍正爷,虽然牛逼却突然就驾崩了,这个位子就理所当然的到了乾隆这里。

回答不精,海涵

网图侵删


杂说一通历史


这个问题提的太刁钻了,让人很容易误解,乾隆难道有97个竞争者?

(乾隆)

乾隆的皇位,是他爹雍正给的,所以他的竞争者主要是自己的兄弟。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其中4个早夭,不到10岁就死了。另外长子和次子未成年就死了,皇三子弘时在雍正五年去世,年二十四岁。

对于乾隆来说,还剩下两个竞争对手

:一个是皇五子弘昼,一个是皇六子弘瞻。

因为皇六子是雍正十一年才出生的,太小了,完全不具备竞争力。乾隆实际的竞争者只有皇五子弘昼。

而弘昼不管是情商还是能力,都比乾隆差远了。对于雍正帝来说,老四弘历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也有传说,雍正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康熙看上了幼年的弘历。这个说法,多半是夸张演绎的。

真要比康熙喜欢哪个孙子,弘历还真排不上第一。

当时的四阿哥雍正,是主动把自己的儿子弘历推荐给康熙,才得到了培养的机会。而这个时候,弘历已经快满11岁了。

相比较而言,八阿哥的儿子弘旺,9岁就被接到宫里培养;十四阿哥的两个儿子也是很小就在康熙身边玩,还被带到了避暑山庄休闲娱乐;当时三阿哥的儿子弘晟已经成年,被委以重任,也算是认真培养的……

说康熙是一眼就喜欢上了弘历,于是安排传位给他,太过于戏剧化了。自己的一群儿子都没搞明白呢,哪还有心思管孙子继位的事情?

所以,雍正的继位,应该和弘历关系不大。


而弘历能顺利继位,主要是他爹比较强,干翻了一众竞争者。同时,他也没有这么多的兄弟争抢皇位……


七追风


第一康熙决议传位老四,老四的儿子弘历又较为聪慧。

二是弘历本人得过霍乱(出天花),康熙当年也得过霍乱。

第三父子两得康熙青睐,是相辅相成的,决议传位老四,是看他儿子弘历有过相同的的出天花的经历,青睐弘历是因为决定了传位老四。

哈哈哈,有没有呀。




玉之溪


我觉得,首先乾隆有个好爹也就是雍正,所以康熙是先挑了自己的继承人是雍正,大家总是说康乾盛世但是没人关注雍正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雍正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其次,我觉康乾盛世雍正才是最大的功臣!首先在康熙年间雍正就在朝廷做事,好像是管户部也就是财政,雍正是极其讨厌贪污的,雍正继位时已经四十多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为了康熙王朝努力了二十多年,康熙六次南巡花费巨大,因此雍正勤政爱民,最后在位十三年把自己累死,乾隆继位后贪污又开始了,乾隆又来了个六次南巡,花空了国库。

因此,乾隆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是雍正的儿子!再来,雍正没有几个儿子,活到成年的更少,后来和亲王三十多也死了,乾隆的竞争者根本没有几个。

所以乾隆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有个好爹,其次竞争者不行!


PeonyDu


康熙的孙子有97个,并不代表乾隆有97个竞争者。虽说康熙孙子多,但是乾隆有个好爹,那就是雍正,雍正通过九子夺嫡,帮乾隆扫除了一个片障碍者,所以,乾隆的竞争者只有自己那为数不多的兄弟。

还有原因就是弘历从小就受到康熙帝的喜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弘历将会变成那个秘密立储的最佳候选人。

众所周知,雍正爷儿子少,自然乾隆的竞争者也少。雍正爷一共就10个儿子,而长大成人的也只有4个,等到雍正去世时只剩下3个还活着,所以乾隆只有四个竞争者。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咱们先来看看雍正的儿子们。

  • 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1704年),活了7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弘昐(1697—1699年),两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1710年),10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1727年),23岁。
  • 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初封宝亲王,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2—1770年)。
  • 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宜(1720—1721年),1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惠(1721—1728年),7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沛(1723年),不到一岁,白发人送黑发人。
  • 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

所以,乾隆只有三个弟弟可能跟他竞争皇位,再说说这两个弟弟。

弘曕,雍正去世的时候他只有两岁,他母亲是谦妃,这个妃位还是雍正死后乾隆封的,而且,弘曕还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所以弘曕是可以排除掉的。

爱新觉罗·弘时,生母齐妃李氏,也就是《甄嬛传》里面的齐二哈。弘时当年看到爷爷康熙帝对弘历那么器重,而自己也不差,母亲有居高位,也是有机会的,所以他也在拉帮结派,培养自己的势力,后被雍正惩罚。弘时与雍正弄的不可开交,父子之情差不多断绝了。并且弘时与雍正九子夺嫡时的大敌老八胤禩走的过近,弘时因此被雍正强令成为胤禩之子,因为老八胤禩在雍正四年被撤去黄带,所以他宗法上的儿子弘时也跟着被撤去黄带,之后由皇叔胤祹约束管教。同年,弘时变去世了,有人说是雍正杀死了,真相不得而知。

那么再次缩小范围,竞争者只剩下弘昼了。弘昼比乾隆小一岁,是乾隆的弟弟,生母是纯悫皇贵妃耿氏。看过《延禧攻略》的,可以对号入座一下。里面那个裕太妃,就是这位纯悫皇贵妃耿氏,他的儿子,曾经在戏中侮辱了魏璎珞姐姐的那个男人,就是我所说的弘曕。还有《甄嬛传》里面boss端妃,她的原型就是纯悫皇贵妃耿氏。这下大家都清楚了吧。

咱再看这个弘昼,在《延禧攻略》中,就是一个玩世不恭,荒诞不经,明哲保身的王爷。实际上,当年看到自己的老爹对三哥的处罚,又恐又惊,好多次上演了给自己办葬礼的荒唐事情,正因为如此,才得以保全自己。而如此的一位王爷,却把自己的政务处理的很妥当,可见他并不是真正的荒唐,而是生在帝王之家为保全性命,不让爹和哥哥猜忌不得已才做的事情。所以说,弘昼也并不想去争夺皇位,他只想保全自己姓名做个快乐王爷。


清朝历史小迷妹


康熙六十一年,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株牡丹群芳争艳,康熙皇帝受其四子也就是乾隆皇帝父亲雍亲王之邀赏花,就是在此时,乾隆见到了康熙。

其实弘历在康熙97个孙子中不过是很不起眼的一个。之所以在众多孙子中脱颖而出,应该得益于他的父亲雍亲王。在康熙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当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也没有参与任何与竞争储位有关的阴谋。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不过我认为正是这个雍亲王才不是平庸之辈。皇帝偶尔交给他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完成的迅速周到。也正是他的低调和邀约,才使康熙晚年经常去他的赐园中散心游玩。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雍亲王精心策划的一招妙棋,不过康熙并没有觉察到而已。

而乾隆的灵气与沉静,却给康熙留下来很深的印象。史载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行礼时的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全然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凭着丰富的阅历,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非等闲之辈。

康熙六十一年夏秋五个多月,在避暑山庄中祖孙俩几乎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康熙批阅奏章的时候,小弘历就在旁边磨墨写字。吃饭的时候,祖孙俩坐在一桌,爷爷不断给孙子夹菜。甚至接见大臣讨论军国大事,康熙也特批弘历可以留在身边。弘历此时总是懂事地“屏息而侍”,大气都不敢出。乖巧的孙子给晚年的康熙带来了巨大的欢乐,短短半年的时间,祖孙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应该就是这段时间,为乾隆的脱颖而出,以及后来的继承大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横BMW


因为乾隆的天资聪颖,因为他父亲雍正的特意安排,看似无心的安排,却成就了乾隆大帝。


华丽的乐章2


肯定是有才能,都有血缘关系,看的就是政治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