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天天晚上写作业到12点,早上六点五十到校,一天需要做试卷三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雪狼95463451


初一学生写作业要到晚上12点肯定是有问题的。虽然说,初一的科目会多了一些,作业也会增多,但也不至于每天要写到晚上12点。出现这样的现象,要么是孩子在写作业是磨蹭,不能静下心来完成作业,写写停停;要么是在学习的内容没弄懂,导致在写作业时遇到很多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与老师和别的家长沟通,看看作业量和难度,别的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如果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在作业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只是自己孩子的个例,那么就需要找到作业慢的问题,帮孩子去改正。

虽然说学习需要付出努力,但刚刚到初一也不至于这样,学习效果不是付出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还需要注意学习效率,低效率的努力是不可取的。

中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休息不够,身体肯定会受到影响,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心。很多学校一般都是要求住校的学生在10点半之前休息,中学生的休息时间一般不能低于7小时,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习状态就得不到保证,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那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即使不睡觉,一天也只有24小时,也不可能全用在学习上。

初中的学习一点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不能打疲劳战,需要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和完成作业时一定要改掉一些坏习惯,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胡老师数学课堂


初一学生天天晚上写作业到12点,早上六点五十到校,一天需要做试卷三张。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更相信孩子晚上时间绝对没有全部用于写作业。

初一固然比小学学习科目多,难度大,但哪个中学老师也不会给孩子留那么多的作业。三张试卷,正常学生半小时一张,一个半小时足可以完成。如果提问者不相信我的判断,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一下孩子是否集中精力写作业。

一是问同班家长和同学,孩子几点写完作业。如果多数人在十点前完成,那就是孩子自身存在问题;如果多数人反映十点前写不完,你们可以集中向老师要求减少作业量;二是统计孩子放学后时间安排,除了吃饭休息之外,孩子用于作业时间到底有多少。如果孩子作业时间不超过3小时,说明他时间安排不合理;三是观察孩子写作业状态,写作业时是否全神贯注,可否有中途找东西、玩手机等情况,如果孩子在作业过程中经常中断,说明他学不进去。

初一学生每天睡眠不到七个小时,很容易出现白天疲乏、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听讲现象。为避免后续学习烦恼,家长还是要找准原因,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入手,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学习秩序。


入青0601


我所居住的是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校区。这所重点中学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部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在重点班里,语文教材是不按教学大纲学习的,而是学《中国最好的语文》这套书。要求孩子自己完成课内语文学习,还要背诵学习这套难度较大的书籍内容,大量的古诗词以及超纲的文言文。每周不同的科目要进行小测验,每天布置的作业,即便是专注认真的优秀生,也需到10点钟才能完成。但是要完成全部的阅读作业,恐怕要到十一二点。早上7:30分准时到校自习后开始一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这所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重点班的孩子要到晚上6点钟放学。每周一次下午课后阳光体育,每周两次体育课。而普通班的压力相对来讲轻松许多,有些孩子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和打游戏。所以,我认为你所说的应该是发生在重点班的孩子身上。如果你孩子在普通班写作业到十一二点,我想你的孩子一定是玩儿了两个小时吃鸡游戏后再写作业。至于每天都刷题,那更是重点班的行为了,只有知识点掌握的足够扎实,才有资格刷题。对于普通班的普通学生要是这样做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你在描述上漏掉了重要细节,那就是你的孩子到底在哪种类型的班里,说清楚这点就不会误导大家了!


MiMiMao


过来家长告诉你,13亿人口的大国,考试选拔最公平!你可以与老师提出来,我家孩子只要平安渡过初中,进个技校就好了。可以不做。一天三张不多。现在不训练过后根本来不及。我家丫头在初中,光数学一天两张,中午饭前发,她一般在学校就完成。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但高中,除了周末卷子,平时笔头基本都是学校完成,回来就是背书。她说,她下课从来不休息,中午不午睡(他们初中学校,中午不午休)。直到高三,晚上11点半准时睡觉是!上课从不打瞌睡!!这些都是从初一培养的。做题特快而专心。高考还可以,我反正满意了,211。大一也不错进了教改班。

补充一下,技校也非常好,我家几个亲戚家娃娃是技校出生,30出头,三线城市,年薪有10几20万,一个在二线城市,40左右,年薪30。成绩好的,考上大学的,都是老师,公务员。工资平平!


豆豆家麻麻


好学校都是这样,我儿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当初他也很崩溃烦恼,我跟他说,大家都是这么多作业,你要是一味觉得苦不堪言抱怨连连结果只能是自己心情很糟。要积极的心态去正面看待和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谁能更好地管理时间,谁就可以取得优势。

于是我们一起分析环境、机会和对策。我们发现,因为每天都有课堂测验,所以每天的作业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改错题分析原因或者抄好几遍。这就将良性循环的孩子和恶性循环的孩子差距越拉越大。如果有一周中有几门考不到90分,每天的作业就得做到一点,上课就困听讲效率低下,然后就又会考不好,如此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所以必须绝地反击。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约好在当周的周末不去上任何课外班,不玩游戏,从早上开始把上周的知识梳理一遍,错题本再让他给我讲一遍然后预习下周的课程,跑到前面。特别是看周一考哪科就多加码在这科让孩子准备充分信心满满。周一开门红,孩子感受到自己努力的回报信心爆棚,后面几天就能乘胜追击。

可能这样过了几周,突然某一周又会跌一下,这时一定别急,其实孩子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但人的状态就像股市,牛市一段必须有个小幅回调。那就再来一次绝地反击!每一次有上一个台阶,三年看去就是震荡上扬,不知不觉适应了看似繁重的课业还已经把其他人甩在了身后。



跟孩子聊天


今年我弟家孩子上初一,近段时间他苦恼不已,为什么?因为孩子天天晚上写作业写到11点多。不仅孩子忙,家长也跟着忙,孩子写完了,要检查,要签字!

除了写的作业,还有很多背的任务,背会了,家长提问,签字,发群里,班级群天天都有人统计。如果孩子今晚完不成作业,对不起,第二天家长到校给老师解释原因。如果有两次是这样,那好,你的孩子老师不再管了!最后一排坐着,以后什么作业,也甭让老师操心!在这样的“大棒”之下,哪个家长敢松懈!每天无论再晚,都得陪孩子完成作业。


我侄女很听话的孩子,唯一的不足,就是写字有点慢,加上作业量大,天天晚上写到快12点。有一次,写完作业,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觉,急得只叫。不仅如此,每天中午,12点下学,学校离家很近的,可回到家基本都是12点半,因为老师拖课,吃完饭,一点二十必须赶到学校。近期,老师又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定,下午六点学校放学,教室断电,要求班上每个学生买个台灯,继续在教室里学习。老师的口号就是:向衡水中学学习。

不得不说,这老师真的是敬业!但是,不知老师考虑过没有,对于一个刚上七年级的学生如此“狠”,是不是有悖于教学规律。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现在就不说素质教育了,连孩子们的睡眠都不能保证,长期下去,学生精力不支,体力不行,会不会厌学?成绩真的能提高吗?


很多家长都有意见,但是没人敢提,当初都是费了好大劲才进的市重点中学,没想到孩子负担如此之重,真是苦不堪言!其实,作为老师,特别是初中的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快乐学习,而不是逼着、压着学。初中生还处在身体和心智双重发育的关键时期,大量的阅读,适当的玩耍还是必不可少的。弦绷得太紧,并不是好事。这也是很多重点初中的孩子,到了高中成绩下滑的一个原因。“风物宜将放眼量”,作为老师,也不可急功近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违背孩子身心发育,成长的规律。


国家明确规定,初中生的作业量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既然国家这么规定,肯定是有道理的。作为老师,合理布置作业,给孩子喘息着时间,放松的时间,未尝不可?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等花开2579


先说一下卢瑟福的故事,卢瑟福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他的实验室,包括他自己、助手和学生,一共出了11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是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师。他有次晚上去实验室,看到一个学生在做实验,他就问他几点回家,几点来。学生的回答大意是整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然后卢瑟福就问他:你什么时候用来思考?


再说下西南联大,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大学,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无数的学术大家。很多人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进行研究,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涌现出了这么多的大师?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的回答极为简单:要有仰望星空的时间。当时,课程不多,杨振宁和黄昆等天天讨论,他们自己把海森伯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等全部看完了。后来杨振宁回忆说,他对物理某些领域的偏爱就是昆明时期形成的。


再看一下,一位院士,他的学生遍天下,很多都是一流专家。他写给我的话:如牛负重的学习,家长帮做的作业,导致没有快乐的童年。以跑百米的办法跑人生马拉松?这种不持久、不终朝的疯狂,最后一定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他山石家长部落


感到出离的愤怒。

初一,在上海孩子大约11-12周岁左右,正是生理和心理高速发展的关键期。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你让小朋友如何正常发育?睡眠不足会影响身高、影响大脑发育,伤害视力,造成情绪暴躁,进而影响性格形成。这些问题,难道不比作业、考试成绩重要得多?

第二,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体系,以记忆背诵和熟练度为考核重点,培养的不是孩子的独立探索、项目合作、思辨思考能力,这样的知识,只能称为资讯,而不是智慧。对成人后的工作、思考和人生能力都没有任何用处。这样的作业,不做也罢。条条大路通罗马,请家长认真考察全球、全国合适的教育,给孩子更好的选择。


独立人养成号


我一直反对学校给学生留太多作业。

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是制造做题机器的地方,可是初中生每天晚上做作业到12点是一个普遍现象。晚睡早起,天天学习,卷子成堆,成了中学生的生活常态。

学校这样做一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因为题海战术确实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方法。二是为了与其他学校竞争,升学率高的学校,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在竞争中就占优势。一个学校升学率高,口碑就好,家长们就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去那里上学,尽管可能会离家千里。比如河北唐山某县的学生不远千里去石家庄二中上初中。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其实是家长需要,因为很多家长把作业多不多,学校管的严不严,升学率高不高,作为评判好学校和差学校的标准。升学率高的学校都是作业多,管得严的学校。



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并不高。

我们知道,初中孩子毕业时都要填一个综合素质评价表,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等等。

面对这样一个素质评价表,再看看那些日常生活完全被上课、做作业、刷题、上补习班占据的孩子们,学校和家长,你们怎么给孩子填这个综合素质评价表。


整天被作业围困的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从何谈起。

邻国日本能连续18年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晚上会做题到12点吗?


安宁晋福家长汇


还怎么看?太累了,原来在上学的时候初一初二初三过得比较幸福,初四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个状态,每天都睡不醒,有的人会说为什么上初四呢?因为复习的呗。

当时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开始起来读书,读到七点左右简单的吃一点饭,然后晚上一天熬到十点左右睡觉,天天如此,后来就能练到老师在上面讲课,手托着腮帮子都能睡着的境况。

那就是一个字累,但是那时候累,仿佛自己还有一股力量的支撑,就是累也不能说累,必须坚持,毕竟全班都是这样,都是这么努力方法,从来没有一个人提出过疑问,提出过反驳。

当然现在初一就这么累的话确实有点过了,毕竟现在不是我们当时有很多的努力需要自己去完成,现在的生活又比较享受。孩子的家庭也不是那么困难,即使有些开支困难,也不至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针对这个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除非你主动放弃学习,否则的话只能坚持,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加快自己的做题速度,把自己的成绩搞得越来越六,那么做试卷的速度越来越快,学习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遇到这种没法改变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要么放弃,要么坚持,坚持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方案来解决,一种是应付,一种是主动积极向更高更快更强进发。

梁启超老先生曾经说过很简单的几句话,少年强则中国强,诸如此类的词语,其实没有付出的背后没有任何成功。

如果觉得累的,也可以适当的休息休息,如果您觉得还能坚持,那就咬紧牙关努力吧,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