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公元369年11月,中國北方大地天氣蕭肅。

彼時北方的兩個大國之一---前燕發生了一件大事:前燕功勳宗室

吳王慕容垂出逃。出逃的原因也很簡單:前燕太后可足渾氏(慕容垂的嫂子)及主政的太傅慕容評(慕容垂的叔父)都容不下他。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慕容垂出逃路線

慕容垂與長子慕容令商議準備北逃到燕國舊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十一月,慕容垂以外出打獵為名,離開前燕國都鄴城開始北上。隊伍走到了邯鄲時發生了意外,一直不被慕容垂喜歡的庶子慕容麟跑回去向太傅慕容評告密,慕容評以此發難,說動皇帝慕容暐派兵追擊。

領兵的是慕容垂的堂叔慕容強,到范陽(今北京)時,慕容垂派長子慕容令斷後,慕容強不敢追趕。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慕容令對慕容垂說:“本欲保東都以自全,今事已洩,謀不及設。秦主方招延英傑,不如往歸之。”慕容垂說:“如今之計,舍此安之。”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人才濟濟的慕容家族

於是,慕容垂一行折往了西邊的前秦。同行的還有慕容垂之子慕容令、慕容寶、慕容農、慕容隆、慕容垂四哥慕容恪之子慕容楷,舅蘭建,郎中令高弼,

這一去,開啟了新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金刀計---英雄惜英雄,英雄識英雄

慕容垂的離開,對於前燕國來說是極大損失,主政的太傅慕容評根本沒有侄子那般能力,前燕國勢下降。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北方的秦燕對峙

而對於前秦國主苻堅來說真的可謂喜從天降。自從前燕慕容恪死後,苻堅便有伐燕之意,但一直沒進行,一是因為內亂,二是忌憚慕容垂之威名。苻堅聞慕容垂來歸,大喜,親自到郊外迎接,執其手說:“天生賢傑,必相與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數也。要當與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還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國不失為子之孝,歸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苻堅對於慕容垂的信任是無以復加的,對其多次賞賜。

但前秦還有一個人更得苻堅的信任:丞相王猛。王猛與苻堅的君臣佳話,古往今來能夠相比的估計也就商鞅之於秦孝公、諸葛亮之於劉備。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三位英雄

時年45歲的王猛,作為當世一等一的謀略家,自然知道天縱奇才的慕容垂非寄人籬下之人,早晚必成為前秦的敵人,於是他力勸苻堅除掉慕容垂,以絕後患。

然而宅心仁厚的苻堅就是不同意,在多次進諫不成的情況下,王猛橫心設計了歷史上有名的離間計---“金刀計”,目的就是促使苻堅殺掉慕容垂。

公元370年,前秦以王猛為統帥發兵伐燕,王猛在率軍出征時,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長子慕容令作為嚮導,出任參軍。此時,王猛的計謀開始醞釀。

出征前,王猛親自到慕容垂府上拜訪。對於王猛的到來,慕容垂很是歡迎,一是王猛在前秦位高權重,深受苻堅信任,二是慕容令在王猛帳中,自然也是希望王猛能夠好好照顧他。於是慕容垂盛宴為王猛踐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猛話鋒一轉,說了一句話“今當遠別,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慕容垂隨手解下腰間金刀送給了王猛。

大軍出征開撥,王猛買通慕容垂親信金熙。金熙手拿慕容垂的金刀來到慕容令帳中,帶來了所謂的慕容垂的口信 “

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秦國,無非是避禍而已。如今王猛心胸狹隘,數次想排擠我們,而苻堅表面上對我們禮讓有加,但其心實在難測。估計我們父子仍然難免一死,況且最近聽說燕國皇帝於我們走後頗有悔意。我現在已經在逃亡路上了,你不走更待何時?事起倉促,來不及寫信,特派人傳口信,以金刀為證。”事關重大,加之行軍途中和慕容垂沒有聯繫,思前想後,慕容令想燕國畢竟是凝聚祖上數代心血,父親一定不忍見它滅亡,決定追隨父親回到燕國。於是慕容令借打獵為名,重回前燕。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反間計的完美應用---金刀計

消息傳回長安,慕容垂如五雷轟頂,倉皇出逃,卻被秦軍追上押回長安。但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苻堅未降罪於慕容垂,相反還安慰慕容垂,對慕容垂的信任仍如之前一樣。

如此種種,讓王猛也徒呼奈何。

而逃回燕國的慕容令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回到燕國之後,燕國對他這個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心存芥蒂,乾脆流放到遙遠的沙城,最終慕容令英年被殺。

慕容令的死,蝴蝶般的效應

王猛的金刀計,雖然沒有成功,但慕容垂卻失去了他最優秀的嫡長子---慕容令。

公元375年,王猛病逝。臨終前遺言苻堅“晉朝雖然僻處江南,但為華夏正統,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後,陛下千萬不可圖滅晉朝。鮮卑、西羌降伏貴族賊心不死,是我國的仇敵,遲早要成為禍害,應逐漸剷除他們,以利於國家。”

公元383年,前秦東晉淝水之戰後,前秦大敗,國內紛亂四起。慕容垂率部成功東歸,復建鮮卑燕國。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淝水之戰

不得不說,王猛還是有識人之明的,奈何苻堅沒有聽進去。

公元384年,慕容垂建立後燕,並立慕容寶為太子。

此後,在慕容垂的率領下後燕不斷攻城略地,在消滅翟魏、西燕後,後燕漸漸復興成為北方強國。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後燕

但慕容垂年歲漸長,其太子慕容寶才大智粗,不堪其任。後燕國內慕容家族人才濟濟,太子慕容寶根本壓不住陣,如果那個文治武功皆是上乘的長子慕容令在,慕容垂估計早就可以放心了;對外,拓跋魏逐漸崛起,隱隱成為後燕北方大患。

在這種情況下,公元395年,已經古稀之年的慕容垂下令征討北魏,以太子慕容寶為主帥率領八王燕軍出征。此戰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打擊北魏,二是為了給太子慕容寶攢夠威望。

王猛並未全功的“金刀計”,卻不經意的影響了後世歷史進程

參合陂之戰

可惜,參合陂之戰燕軍大敗,慕容寶逃回都城並嚮慕容垂請兵再戰。為了挽回聲勢,已經71歲的慕容垂親自出徵北魏,也算為了這個不成器的太子再擦一次屁股。

這一次,後燕軍初戰初捷。慕容垂率軍路過參合陂戰場時,看到那裡依然屍骸堆積如山,燕軍將士放聲慟哭,慕容垂見此慘狀,心裡既慚愧,又憤怒,因而吐血得病,被迫停止進軍。但慕容垂病情未見好轉,後燕軍開始班師回朝。公元396年四月初十,一代豪傑慕容垂在班師途中病逝。

慕容垂死後,慕容寶繼位,後燕內部互相傾軋,國力漸弱,被北魏不斷蠶食,最終後燕亡國於北魏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