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代的帝王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呢?

83191975


欢迎关注、订阅报刊荟萃杂志,我们专业为您解答文史类问题。其实,我们的杂志上,内容更丰富。


在历朝历代,盗墓都是下三滥的营生,并不是小说中说的一样,是探秘发掘寻宝历险,盗墓贼这个职业,在任何时代,都是受到极端的鄙视,作为皇帝自身而言,鼓动盗墓和亲自去盗墓,都是属于他们的阶层想做也不能做的事情。


从历史上看,发掘古墓,主要是为了泄愤、报仇,单纯为了获取利益这种非常少见。实际上,每一个封建王朝在奠定统治基础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前朝皇帝的陵墓上坟,以表达是正统传承和对他的暗暗嘲笑。

历史上最著名的盗墓贼,伍子胥、黄巢、项羽、曹操,在盗墓之后,无疑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嘲讽和鄙视。


至于始皇帝的坟墓有没有被盗掘,这个问题历史界也都有争议,有一部分人认为,秦始皇陵已经被项羽挖掘,也有的人认为没有挖掘,这些谜题,只有等以后考古技术发达之后,才会有定论了。


报刊荟萃


对于秦始皇陵打心思的帝王肯定不在少数,特别是后来几个对盗墓颇有研究的几位帝王:曹操、朱由校、李自成等等,谁也说不准他们是否暗地里派人去探过秦始皇陵的虚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去挖掘。

秦始皇乃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历代帝王都是承接着他发明的皇帝名号,走着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对于这位帝王,他们可以内心不敬,但是去挖人坟,不就是告诉别人挖帝王的坟墓是合情合法的吗?曹操不知道挖了多少皇亲贵族的墓葬,最后死的时候都不敢厚葬,下令72顶棺材大摆迷魂阵一同出丧,他们不知道是有多怕自己的坟被后人给掘了呢。

另外一点就是挖掘秦始皇地宫的确难度太大,秦始皇地宫之中以水银为山河大海,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说。帝王们可以不信这个邪,但是整个地宫上面覆盖的土就足够壮观了。据现代的考古专家勘测计算,就是挖完地宫上的土就要花费600亿人民币。放在古代,这得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还不如花钱养兵去打打周边的小国敲诈点朝贡回来比较合算。

最后一点是秦始皇除了地宫之外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史记、汉书之中都有记载,前206年,在项羽攻入关中之后,曾经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这是秦始皇陵遭遇的最大一次破坏,项羽一把火将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建筑烧了个精光。

当年我国考古学家正式开始挖掘兵马俑,他们发现一号坑二号坑由于后来的人为破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还有黑色木炭的痕迹,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项羽烧毁秦始皇陵的真实性。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中曾有记载,项羽搬运咸阳的财物,30万人用了30天都没有搬完。

这件事情还曾经被刘邦拿出来数落项羽,说项羽到了秦地,竟然做出挖秦始皇陵、私吞财物的恶行。汉书·高帝纪之中记载着,刘邦曾经下了一道诏令,明令保护秦始皇陵等数个皇家陵墓。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之中,历代帝王对秦始皇陵都按照刘邦的保护政策,可能有所增减,但大致精神不变。

不过在晋书之中也有记载,五胡乱华之时,赵帝石虎曾经挖过秦始皇陵,还偷出了其中的铜柱。不过石虎这种人网友们大约都听说过,他是屠杀汉人的头号“名人”。况且当时羯族文明开化程度不高,连个文字都没有,叫他们去遵守历来相传的礼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木剑温不胜


历史记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历代帝王均没有对秦始皇陵采取过任何发掘的举措。

秦始皇陵卫星摄像图

发掘秦始皇陵,具有空前的难度。这固然是帝王有所忌惮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综合考量。关于这一点,不能不提到刘邦。是他,给后世君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刘邦与秦始皇,年龄虽只差三岁,但却是世仇。

刘邦祖籍大梁,其曾祖父刘清战国七雄相争时为魏国大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前225),“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魏亡,大梁亦成为废墟。刘清被迫带全家东逃,“由大梁徙丰”,隐于丰邑西北隅离城12里的力村疃(今丰县金刘寨村)。

刘邦

得天下后的刘邦,没有图一时之快,去掘毁秦始皇陵,以报家仇。而是吸取秦朝的教训,以天下苍生为重,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废除了秦制的酷法严刑,采用休养生息的方针,实行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士兵复员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等措施,有力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为大汉事业长盛不衰奠定很好的基础。

推翻一个王朝,便对陵墓大肆发掘;如此循环反复,掘墓之风何时了。况且,前世皇陵对自身王权并不存在任何威胁,动辄得咎。刘邦对秦始皇陵不予发掘,反而加以保护,不但在道义上是值得称道的,在风水上也是十分明智的。

事实上,引致王朝速亡的秦始皇陵,风水上早已不击自垮。

骊山,以其独有的张扬与伟岸崛起于咸阳塬之东,雄踞于关中平原东南部,并以温泉和风景闻名于世。尽管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也尽管秦始皇建陵于骊山之北,造成了二世而亡的悲剧,但骊山确实是草链岭起祖的西部龙脉尽结,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骊山秦陵地形图

史载,秦始皇从即帝位时就开始营建临潼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7年。

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特布局。骊山两处秦陵,芷阳陵园本该坐东朝西,秦公、太后却逆葬东向;临潼陵园应该坐南朝北,秦始皇陵却拧面向东。方向上,两陵统一,保持了与祖先陵园东向的一致性,但却与风水原则背道而驰。“势与形逆者凶。”不管其有多少条理由,结果只有一个,顺水东向,面对一去不回的倾倒败局,骊山风水得而复失。

西首东向的秦始皇陵

骊山开屏,始皇负扆。负扆,要点在“负”,不可须臾离。负扆之“负”,又为双关。本该背负列屏开帐的骊山,因为秦始皇葬式西首东向,转身离去而脱扆,有负背靠之义,使其空有“负”形,“负扆”名存实亡,致皇陵吉凶性质彻底蜕变。

公元前210年秋,当芷阳陵园风水错误铸成40年,秦始皇正式迁入临潼地宫后,秦王朝覆灭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内容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三章“秦陵东向”。)

让风水穿越时间隧道,展现历史烟云中的文化机秘。

更多桐源文化资讯,请关注桐源居士头条号。


桐源居士


秦始皇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要知道秦始皇可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皇帝一词便是其根据“三皇五帝”为基础,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各取一字合起来就是皇帝。所以秦始皇对于后来的中国历代帝王,都有其正统性。

比如:秦朝认为自己的国祚五行属水,因此尚黑,认为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因此你会发现,在宋代以后的各个朝代,皇帝的龙袍中最顶级的不是明黄色,而是上半身纯黑色玄衣,下半身赤黄色的龙袍,如下图:

还有,自从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把这点当做衡量千古一帝的标准之一,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见注释1)。

因此除了项羽那样对秦朝有着灭国之恨的人以外,此后历代帝王对前朝的皇帝陵墓都是采取保护的。毕竟都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谁还会去干那么有损阴德的事情!

当然这是和平年月,乱世大家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比如曹操就是干起来不手软的住,但也许是秦始皇早就提防了这一点,秦皇寺皇陵不论是规模还是防盗措施(巨量水银)上,都和他本人一样,是千古一陵,至今仍有无数未解之谜。



注释1:宋真宗赵恒是中国历史上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但正是在他在位期间,明明在宋战胜辽国的情况下,不顾宰相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其封禅泰山用去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种下了祸根。前五位封禅泰山的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


瓦尔登的船夫


历史上至少有两位正史中的帝王,破坏过秦始皇陵。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个是后赵皇帝石虎。

根据《史记》的记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广武涧当面数落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第四条罪状就是,“怀王约定到秦地不要残暴掠夺,而你项羽不但火烧了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的坟墓,还私自聚敛了秦朝财物”,直接指责项羽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结果项羽大怒,给了刘邦胸口一箭。

《汉书.刘向传》中记述了,“项籍(即项羽)烧了他(指秦始皇)的宫室建筑,到那儿的人都去挖掘。后来有牧童丢了羊,羊进入藏室,牧童举火照明找羊,失火烧了葬椁。”推测秦始皇陵建成的时候,其上应该还有宫殿之类的建筑,被项羽烧了,而牧童又烧过放棺椁的藏室。

根据现在考古发现的证据,秦始皇陵除了地宫之外,周围还有很多陪葬坑或者殉葬坑。而兵马俑坑等陪葬坑确实有被焚烧的痕迹,印证了项羽当时毁掉并焚烧了除地宫之外的其他建筑和陪葬品,并且拿走了其中贵重的器物。而牧童所烧的棺椁,应该是陪葬者的。项羽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去打开始皇帝的地宫。根据现在的考古探查,所有进入地宫的甬道都没有被扰乱的痕迹,只是发现了很少的并没有打通到地宫的盗洞。经金属分析,地宫内可能真的存在大量水银。

项羽把秦始皇陵墓上面的建筑还有周围的陪葬品做了破坏,并且带走了其中贵重的物品,虽然没有把始皇帝的棺椁从地宫挖出来,但是不能说项羽没动过秦始皇陵吧。

根据《晋书》记载,五胡十六国时的赵国皇帝石虎(石季龙),也曾挖掘过秦始皇陵,并且盗出了墓中的铜柱。

至于其他很多的帝王,没有去盗掘秦始皇陵,应该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始皇地宫中的财物和天下的财物相比,还是天下的财物多。特别是刘邦等西汉皇帝,很清楚的知道秦始皇陵除了地宫以外,其他的财务都已经被洗劫一空了,相比全天下的财物,地宫中的财物微乎其微了。

二、挖掘秦始皇的地宫,是当时的礼制不允许的。明目张胆的挖掘秦始皇地宫,等于自己破坏了礼制,而礼制在当时相当于社会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法律。如果帝王自己都违反了,那岂不是更不容易进行统治了,想以礼制治天下的帝王是不会轻易破坏的。

三、从周武王时期开始,帝王都已经知道善待前朝重要人物的墓葬可以笼络前朝遗民的人心。很多理智的帝王是不会为了陵墓中的区区一些财物,就丢弃了民心和整个国家的。

秦始皇陵毕竟太久远了,除了穷疯了之外很少再有帝王去挖了。但是,挖其他人坟墓的帝王还是很多的,著名的魏太祖武帝曹操,还有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闯王李自成等等一大票帝王都干过,不过挖坟的目的各不相同。如果你知道他们的光辉事迹,欢迎讨论。


奕天读历史


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私自盗墓是什么罪吗?

在古代的历朝历代都有规定,盗墓是要被灭族的大罪。盗取一般的墓都是要被灭族的,更何况是盗取皇陵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因为人的认知有限,以为人死了可以轮回,去了另一个世界带走一些东西,还有可能会继续享受。

所以,这就是历代帝王选择厚葬,甚至用“人殉”的办法,来供自己死后继续享受的原因。

因为这种认知观念的存在,皇帝特意的颁布了法律,来保护祖先的坟墓。而且早在秦汉的时候,这个法律就开始实施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发生在汉朝汉文帝时期,关于刘邦的墓地被盗的故事。

这个事件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就是刘邦墓前的门上的铁环给丢了,要清楚人家根本就没有挖刘邦的墓。

汉文帝得知后大怒,觉得让祖宗蒙羞了,他让管理这件事的张释之来处理这件事。再给盗墓贼判刑之前,汉文帝特意给张释之使眼色,让他给自己一点面子,必须要严惩这家伙,也就是要灭盗环人的族。

张释之是个耿直大臣,他做事全部都是依照法律来,皇帝的面子他也不给。

所以,他直接给了这个盗墓贼判了一个死刑,仅仅是让他一个人去死而已。

汉文帝觉得不行找张释之,再改。

张释之坚决不改,皇帝让你改,你不改的话,总有原因吧?

张释之告诉汉文帝,按照法律他犯得罪,他的罪顶多,也就是斩首。

但是,你要是灭人家族,就太不像话了,我问你,这个人只是偷了陵墓前的一个门环而已。若是以后再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直接把高祖的墓地给掘开了,你该怎么判?还是灭族吗?

若是偷一个门环和盗墓一样的处罚,那人家以后谁还偷门环,索性就直接盗墓就行了。所以,你的命令我不能执行。

汉文帝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张释之的做法,只把那一个人给杀了。

同志们看到了吗,只是偷了一个门环就被杀了头。更不要说去盗墓了,这也就是古代的墓地大多不会被盗的原因。

当然,动荡年代就另说了,比如说三国时候的曹操,那是个乱世,他就是靠盗墓得到的宝贝,变卖之后,来养活自己军队的。

盛世的时候,一般皇帝都是会立法保护别人的墓地的。

保护别人的墓地,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坟墓。因为一个王朝总有结束的时候,这样的话,到了下个王朝成立之后,他也会派人去保护你的皇陵的,就像刘邦当了皇帝,特意让几十户人家去给秦始皇看皇陵。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帝王不对秦始皇陵下手的原因。


史学达人


这个问题问的,历代的帝王?我想说他们为什么要对秦始皇陵动手?他们自己都是帝王,难道不要做个好的表率,不怕以后自己的陵墓被挖吗?

既然问了还是要讨论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对秦始皇陵墓动手?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作答:

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所有的朝代都在复制秦朝的模式,是秦始皇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从而后世无论是开国皇帝或者帝王都是在用同样的形式,有了统一国家的意识,觉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么面对这样的千古一帝,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崇拜,对于自己崇拜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始皇谁会去挖他的陵墓?

第二:就帝王而言,历史的进程来看,帝王不由得要说:“我吃饱了撑得,挖他陵墓干嘛?”是我缺钱吗?是我缺心眼吗?我既然啥也不缺我挖他干嘛?还留个不好的名声,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己也做个好陵墓,这也算对得起自己了,绝对不能做那种遗臭万年的事!

第三:历史上也有对秦始皇陵墓的人,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为了要军饷以及武器,说项羽把兵马俑里所有的武器都拿走了,把兵马俑劈开的时候看见了白骨,所有士兵都吓跑了,但这也没动秦始皇陵墓的根基。所以说不是逼不得已哪个人会挖秦始皇陵墓的。

第四:虽然这么说,但肯定也有好奇的帝王,想一探究竟,可关键问题来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有挖掘骊山墓,不说墓地之大,面积之广,结构极其复杂,里面暗藏各种机关,最主要的是里面有巨大的危险毒物:水银。 到现在为止,尚未有一个专家敢保证发掘坟墓时不会发生毒气泄漏。里面的毒气一旦泄露,附近40公里的植物生物都会难逃一劫----全部死亡!所以在科技尚未达到能防止毒气泄漏的情况下,专家们不敢轻易发掘该古墓。面对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都没敢挖,古代帝王就敢?他们可能有完整保护遗体的方法,但谁会冒险做这个?



羽评郡主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历朝历代的帝王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主要以下的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秦始皇陵的挖掘难度系数太大。秦始皇陵从开始修建到修建完成,总共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就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都未能完全挖掘出秦始皇陵。

那么在科学技术落后的中国古代,即使历朝历代的帝王有心去挖掘秦始皇陵,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汉代,即使是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之后都没有去挖掘秦始皇陵,反而是很好的,将之保护了起来。

那么汉代自汉高祖以后的皇帝就更不可能去挖掘始皇陵。

汉高祖刘邦为后世帝王,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而在汉代之后,社会的舆论已经控制在儒家的手里。

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的是死者为大。

即使历朝历代帝王想要挖掘秦始皇陵,也要考虑考虑儒家的感受。

而且如果帝王挖掘了秦始皇陵,也会害怕后世的帝王会效仿,挖了自己的皇陵!

第二个就是考虑到秦始皇所做出的功绩!为了笼络民心。这是天然的政治原因。

秦始皇虽然在位时期做出了许多的暴政。但是仍然不可磨灭他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所作出的功绩。

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等等。

一旦帝王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去挖掘秦始皇陵,就会失去民心!

不得不说是一个得不偿失的措施。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历朝历代的帝王根本是没有必要去挖掘秦始皇陵。

为什么呢?因为盗墓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发生在天下大乱的时候。

在天下歌舞升平,处于太平盛世的时候,没有哪个帝王会脑子抽风,会去吃力不讨好的挖掘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纵然里面宝贝很多,但又怎么可能能够与坐拥天下的皇帝拥有的宝物相比呢!

而在战乱的时候,诸侯选择盗墓充盈军饷,大多会选择一些比较好盗的皇陵墓葬。

始皇陵的难度系数太大,一般都会为诸侯所排除。


相思非酒岁月成空


你以为谁都和今天的专家一样?

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去打着考古的幌子去挖掘先人坟墓。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忠孝为先的国家,而且自古以来,对祖先坟墓看的无比重要,我们经常可以在小说或者电视里面看到,当与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时,会选择挖人坟墓,比如伍子胥,但也因此遭人诟病。可见,这种事情是极其无耻不道德的。



尤其是秦始皇这种人物,作为中国始皇、一代祖龙,秦始皇一统天下、外御匈奴、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可谓功在千秋。即使因为过于残暴为人诟病,但历代君王没有不承认秦始皇地位的,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而在古代,封建帝王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皇陵正是代表帝王权威的一种方式,历代帝王都是这种权威的拥护者,自然不会去做这种事。并且,古人道德观念强,如果哪个君王胆敢挖掘前人陵墓,必然遭天下人唾骂,更何况还是秦始皇的陵墓。最后,每个君王死后都会有陵墓,如果挖了别人的皇陵,自己的会不会被别人挖呢?而且,一个帝王为什么要去做挖皇陵这种事呢?缺乏主观能动性。

最后,想问一下大家对现在专家挖坟考古的情况怎么看?


盛唐小民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08年,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结构奇特内涵丰富堪称世界之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秦朝灭亡后,从汉朝开始,几乎每代王朝的皇帝都对始皇陵采取了保护措施,这才让这个世界奇迹得以保存下来。

最初下令保护始皇陵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占关中,秦始皇陵墓遭遇了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劫难,地面建筑几乎全部损毁,陵墓也遭到挖掘,始皇陵差点毁于一旦。

刘邦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后,建立了西汉,定都长安,为了树立形象笼络人心,刘邦下令保护秦始皇陵,并且专门派遣了守陵人。

然而由于始皇陵中埋藏的巨大财富,所以一直为人所觊觎,先后多次被挖掘破坏,幸亏历代皇帝对始皇陵的保护工作都比较重视,否则今天的我们也许无缘得见这一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伟大奇迹。

那么历代王朝的皇帝们为什么要保护秦始皇的陵墓呢?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对帝王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史书如何评价他的是非功过,但是统一天下的壮举无疑让他成为了帝王们的楷模,偶像的陵墓自然要妥善保护。

当然,保护秦始皇陵墓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出于政治目的。

秦始皇是完成华夏统一的千古一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为皇帝的帝王 ,他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他的陵墓不仅仅是陵墓还是一种皇权的象征,保护它就是保护皇权。

保护秦始皇陵还能够彰显帝王胸襟,树立仁义的形象笼络天下人心,这样的面子工程向来是帝王们喜欢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即使贵为帝王但仍然难逃一死,每个帝王都会修建自己的陵墓,帝王死后最大的恐惧大概就是自己陵墓被挖掘,如果帝王们任由秦始皇陵被盗,那么将来他们的陵墓或许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所以保护秦始皇陵潜意识中也是在保护他们自己的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