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危機主要不是唱戲的危機,而是看戲的危機”

今日推送之《“京劇危機主要不是唱戲的危機,而是看戲的危機”》錄自《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3月25日,作者馬明捷,原題為《經營需有道》。 

 什麼是京劇危機?舞臺上沒人唱戲,舞臺下沒人看戲,就是京劇危機。

“京劇危機主要不是唱戲的危機,而是看戲的危機”

 二十世紀將盡,二十一世紀即臨,京劇形勢如何?從1990年紀念徽班進京始,隔幾年熱鬧一陣,比如京劇藝術節,各種賽事,紀念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周信芳等等。熱鬧過去,立即沉寂,平日裡還是舞臺上很少有人唱戲,舞臺下很少有人看戲。

 京劇危機主要不是唱戲的危機,而是看戲的危機,也就是觀眾的危機。京劇觀眾是很難侍候的,他們最大的毛病是喜新厭舊。多好的戲、多大的角兒也不能老看,百看不厭不過是個形容詞,事實上是誰也做不到的。梅蘭芳也不敢老在北京唱,他老人家當年也得往來於南北各大城市,才唱出個梅大師。

 在舊中國,各大城市的戲園老闆是很會侍候觀眾的,上海、天津及東北各城市的劇場班底制便是一種很靈活的管理體制和演出機制。各園子都有配套的班底,傳統戲、連臺本戲調劑著唱,怕觀眾看厭,老闆們老早就從其他地方把角兒邀到了。對京劇觀眾來說,看戲和看角兒是一碼事,因為戲都在角兒身上,有什麼角兒,就有什麼戲,角兒到哪兒唱戲不過帶著幾個實在離不開的傍角的,其餘便由劇場的班底配合演出。觀眾還沒看夠這個角兒,下一位又快來到了,觀眾心滿意足,角兒名利雙收,老闆財源茂盛,京劇自然興旺。有人說這種體制不能出新戲,其實不然,程硯秋的《鎖麟囊》當年就是由上海的班底配合演出的。老劇作家翁偶虹也曾在上海當駐班編劇,戲園子老闆很懂抓劇目創作。

“京劇危機主要不是唱戲的危機,而是看戲的危機”

程硯秋之《鎖麟囊》

 現在的劇團,有些一年到頭在一個城市待著,別說沒那麼多戲,就是真有本事,觀眾也早沒新鮮感了。誰都知道多走幾個碼頭好,但是,走得動嗎?精簡再精簡,壓縮再壓縮,六十至九十人算少的。桌、椅、板凳、箱子、櫃子全帶著,武行、上下手、龍套全跟著,人吃馬喂,一天得多少耗費?天天滿堂也掙不回成本來。這麼一算,還是在家耗著吧。

 京劇觀眾確實在減少,但是,還沒到沒人看的地步。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哈爾濱、河北、山東的許多地方,甚至浙江南部的溫州地區,真有了好角兒、好戲,還是有人看的。

 面向二十一世紀,首先要改革當前的管理體制和演出機制,特別應對當年的劇場班底制要加以繼承和發展,這是一種極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之道,假如全國各大城市都有一家養著班底的劇場,表演藝術家們,豈不都可以活起來了嗎?全國各地的觀眾、戲迷不就經常有戲看了嗎?臺上有人唱戲,臺下有人看戲,京劇興旺、發達也就有希望了。

(《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3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