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否有“内部”资料?对此你怎么看?

catcatkk


不知题主所谓的内部资料是什么意思?

从我理解的角度说说研究生考试都有哪些资料?

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一般需要考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有些专业不考数学,另加一门专业课。有的专业联考,如法硕、MBA、医学硕士等。但是,不论怎么考,所有的科目都有复习资料。

1、研究生考试大纲

每年8、9月份,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发布下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公共科目(政治、英语、数学)以及统考专业课的大纲大纲规定了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试卷结构等,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考生必备的权威考研工具书。对于非统考专业课,由各高校自行公布,时间一般集中于6-9月。当然,也有部分高校不公布非统考专业课考研大纲,仅仅指定复习参考书。

2、研究生考试真题

历年的研究生考试真题是价值非常高的资料,也是备考阶段最重要的资料。根据很多考生的经验,把统考科目的10年真题刷几遍,全部弄懂练熟,考试通过国家线是没什么问题的。

3、各类辅助复习资料

经过多年发展,考研辅导机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辅资料、资源体系。从基础学习教材、强化训练题目、测试题库、模拟试卷,到各类押题试卷,可谓应有尽有。这类资料由于太多,不可能全都那来用。可以从中选择经过历年考研实践的大浪淘沙、在考生中口碑好的作为复习资料。

4、非统考专业课资料

非统考专业课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资料。也许只要非统考专业课资料能称得上是“内部资料”了。因为非统考专业课是由招生学校独立命题,所以即便相同的科目、相同的参考书,不同学校的出题方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比如题型、难度、覆盖面等都不尽相同。如果学校发布考试大纲还好,如果连大纲也没有,考生自己琢磨可就麻烦了,费时费力,可谓事倍功半。

解决这个问题的做好办法就是找到一个该校该专业在读的师兄师姐,通过他们获取往年的专业课复习资料,了解专业课考核的特点和难度等信息。

实在找不到师兄师姐,至少也要把专业课的真题找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


考研那些事,雷哥跟你实话实说!

点击头像关注,私信雷哥,帮你解答考研问题。


雷哥漫话


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前你有练不完的题,周考月考期末考,各种形式的模拟考试,已经让你对高考要考的题型和内容烂熟于心。



考研则不然,除了公共课英语和政治以外,且不说不同的专业方向,即使同一门专业课,不同的学校,考察的重点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在考研的初期,收集考题和复习资料是当务之急。

那么问题来了,考研的话,有没有针对性强的内部资料呢?这是不少考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简要做一回答。

首先,市面上一切所谓有内部资料的保过班,都是骗钱的。所谓的保过,无外乎是机构压的概率。就目前的考研制度上,几乎可以杜绝泄题的可能。即使有渠道泄题,坦率的说,你最好也不要去用,否则得不偿失。所以,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但也不用太绝望,有的资料不是内部资料,却胜是内部资料。



先说专业课。目标院校历年该门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题,以及历年专业课的考研真题,绝对算得上内部参考资料。需要好好收集,细细揣摩,真正做到烂熟于心,举一反三,那考研专业课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于公共课英语来说,历年的真题非常好找,将真题进行精练精做。一般来说,七八十分的英语成绩就有保障了;公共课的政治,别的都不说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要是都还不算内部资料的话,那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没有内部资料了。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如真正吃透课本来得重要。毕竟万变不离其宗,题可以千变万化,但课本永远都是大爷。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这里所说的“内部”资料,我觉得应该分两种,一种是从内部拿到试题,第二种是拿到内部带有指引性的复习参考。

对于第一种拿到试题,首先这属于泄题,违法的,没有人敢这么干!至于每年考研结束都有人反应泄题,去年的数学更是直指某李老师泄露数学题,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甚至开始拷问我国教育的公平性,虽然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某李老师并没有泄题,但这出事的发生对当事人,对我国教育的质问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试问谁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泄题的严重性直接决定了教育部的零容忍以及严监管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事几乎不会发生。至于每年都会有人说提前看到过类似的题,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考研的知识点也是有范围的,每年都在这个范围内出题,全国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也会根据多年的经验预测题,知识就只有那些,基于知识的题变来变去,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恰好碰上,加之其有一定的影响力,预测卷流传给一些学生,就变成了后来有些人说的泄题!

第二种拿到内部带有指引性的复习资料,我觉得针对专业科目的考试的话,应该非常普遍,各个高校应该都有。当然,这个不是出题的老师在做利益交换,恰恰是很多本校生干的,要说清楚的话,还得从考研的专业科目说起。现在考研基本上四科中有一门专业课(有的学科还会有两门),这种专业科目基本上在大学里面是作为一门课来学的,但是每个学校由于老师的理解不一样,可能学的有点差别。如果考研的目标高校的本校生曾上过这个课的话,恰恰考研出题老师也是那个老师,那么出的题很有可能会在本科课程中找到影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考研的学生都要去找本校生要资料,有些甚至不惜重金也要拿到本科学习资料和考试题的原因。第二种拿到带有指引性的复习资料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的,我曾经的同学就是参考那些复习资料实现了高效率的学习,取得了高分。在这里也给将要考研的同学提供点策略吧,找本校同学要课程资料,效率高很多哟!

一行纯属个人见解,没有特指!请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