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意境好,但是不符合平仄的诗句,算好诗吗?

寒天飘雪_


意境好远比格律重要,这毋庸置疑。再工整格律,无内容白纸一张!读无可取,何须要读,不合格律个稍有调整词句,可另成一脉,请问十三行诗原来有吗?徐志摩,汪国真诗不好吗?就古诗词而言,李白的忆秦娥不就是独辟溪经创出来的吗?所以意境重于格律,我们文化艺术有很多精英才俊就是被扼杀在八股文先生的手里了这是文化的进步冲的悲哀,当然我们写联语时还是有必要讲对韵的,联语就两句话不能读着使人别扭,要自然合谐美感舒意兼顾。这与诗歌不同,诗歌较长可以从结构上调整布局,还可利用或借用许多复句及修辞技巧,而对联就缺少这些或很多的优越条件了。这是浅见,只供参考。


风声浪子84


本来诗的好坏不在于格律,但在我推广诗词知识两年来,发现几个现象:

一.没有学过格律的人,句子不合平仄,[意境好]多是个人看法而已

二.写诗格律工整,意境不一定写的好

三.意境真正写得好之人,即使偶尔不合平仄,但没有几个是不懂格律的

原本意境与格律并无联系,这令我有一段时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



决定意境好坏的因素不是格律,而是作者的底蕴。

底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通过不断学习积累而来的。而真正有好学之心的人,根本不会排斥格律,只是把格律当做写诗的另一种选择。

我们看唐人的诗作,除了格律诗之外,古体诗所占也为数不少。这也验证了我的观点,古人写诗既知格律亦不拘泥于格律,只要有足够深厚的底蕴,不论写古体诗或格律诗,都能写出好的意境

诗的关键在于人,不在于形式。

我们如今写诗,也应当师古之心,尝试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博采众长为己用,如此何愁写不出好诗。


以上便是我的观点,有劳各位诗词同道关注与交流——诗词补习班


诗词补习班


诗之优劣,以意境佳否为最高标准。且举一例谢: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描述了登上黄鹤楼时的所思所见,前四句登临怀古,后四句描述登临所见的山川风光。首句鹤字出律,空悠悠之空字;颔联亦欠对,诗虽略欠恊律,却是吊古怀乡之名作也。

这首诗在当时就广泛流传,据说李白稍后来到黄鹤楼,有人请他也留下笔墨,李白却感慨万千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高度赞扬了崔颢的就首诗作。严羽《沧浪诗话》评首:”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绮阁书生


当然算!李白的《静夜思》符合平仄吗?不符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首意境极佳、流传千古的好诗。



还有他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貌似也不符合平仄吧!



我最反感那种专在平仄上钻营卖弄,明明别人写了一首意境优美的好诗,他却以某些词句不合平仄为由一笔抹杀的伪学者。



林黛玉说得好:“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非白非黑


针对问题,说点个人看法

本人认为好的诗词应该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意境契合、不拘一格。而不是用一些生僻字、词,非要讲究什么“平仄”,什么“格律”,让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看不懂,在那故弄玄虚。试问:写出看不懂、记不住、只有作者自己能懂的诗词算好作品吗?“平仄”啊,“格律”啊,本人并不反对采用,不过那是“研究”者用的,对于广大诗词爱好者而言,不能过高去苛求他们,很多人既没时间也没过多的精力去推敲研判某一字某一音的“格律”或“平仄”,对于多数人来说,只要“喜欢”就可以了。为此,建议那些“诗人”、“词人”、诗词歌赋“研究者”,还是多一些大众化的作品,让更多人参与进去,供广大民众欣赏、娱乐为好。

个人见解,不妥之处见谅!谢谢!


中不中看看才知道


我从上小学起,就喜欢诗,以我看,好诗第一应是立意好,亦即意境好,第二是遣词用句好,第三是合乎格律。我自己写的诗,自认为有感而发,而非堆集词藻,从不自标律待,如严格按古风要求,也算不上,只能说是靠近古风类的诗。作诗过程中,按平仄首次蒙不对,也可以说是水平未到,但诗成后再改使之合乎格律,多数情况是还不如原先的,还是不改的好。例,前几天回老家,偶遇一当年学生,谈论甚多,那年我入师行,年十七、八岁,学生亦就十二、三岁,而今四十年过去,师生都年过半百,双鬓已斑,回想过去,作此诗。

步入桑台执教鞭,十八风茂正当年。寻常等闲生五十,蕙质兰心子 二三。勤学柳荫避酷暑,问惑陋室顶风寒。无情岁月催人老,四十春秋已恍然。欢迎爱诗人士从立意、用词、押韵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若从合否平仄改,恐怕就是另一首诗了。


白马骑士13


只要境意好,朗朗上口就是好诗,真正能合平仄的诗,是没有几篇好诗的,不按平仄的好诗在唐宋时期大有人在,好诗绝句流传至今,例如:崔颢的这一首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沥沥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就是没有按照平仄格律写出来的绝世好诗,就是朗朗上口的诗,就能醉人魂魄!

如果按照平仄格律来写,恐怕就成了平淡无奇的平庸之作了吧!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空wwyeye


意境好,但不符合平仄的诗,算好诗吗?

体裁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是好诗的根本标准。

就律绝和律诗而言,意境好,是思想内容要求,平仄押韵规则是体裁形式要求,二者不可偏颇。

如果表示为律绝或律诗的,或古科举考试的,或当今诗赛要求写律绝或律诗的,意境好,但不符合平仄的诗,就不是好诗!特别在古科举或律绝和律诗诗赛中,应该连“入围”资格都没有!

平仄、押韵、粘对、对仗是律诗基本规则要求。具体要求是什么呢?具体分享如下供参考交流。

一、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两两交替”的用字组句原理,是律绝和律诗基本规则。因此,律绝和律诗应严格遵守正格平仄格式来创作,在规避“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的前提条件下,诗句中的“一三五”才可“不论”,“二四六”必须“分明”。

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片孤城万仞山。

仄仄平平仄仄平

羌笛何须怨杨柳,

平①仄平平仄平仄

春风不度玉门关。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①诗句中,单数位置的汉字在满足避免“孤平”的条件下不论,可平可仄。②诗句中,双数位置的汉字,二四“六”必须分明,不可不论,即“杨”字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不符合平仄规则,因此将此诗标示为“七绝”就不是一首好的律绝诗,只能是一首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体好诗!《唐诗三百首》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体诗多得是,不一定非律绝和律诗不可!

步韵王之涣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黄河此去惠千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押韵)

润绿新城碧水环。

仄仄平平仄仄平(押韵)

古圣何须嗔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风竟入玉门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押韵)

——时代不同了,古时荒凉之地如今“换了人间”,荒漠变绿洲,高楼拔地起,改革创新,让浑浊的江河变为碧水清波,实现碧水蓝天环保中国梦,造福炎黄子孙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思想内容与体裁形式尽可能达到完美统一,应是每个律绝和律诗创作者的毕生追求。

总而言之,思想意境与体裁形式的完美统一,才是好诗的评价标准。


诗联创作审美


谢谢你的提问。格律和意境不是对立的,纯粹的格律肯定不是诗。

中国诗歌发展也是从没有严格格律到有格律的。

但是,把格律摆在写诗的第一位,这个是本末倒置。

格律是为诗歌服务的,六朝从开始重视格律问题,唐代发展到了高潮。但是,唐代大诗人都没有被格律束缚。

就是格律最严密的杜甫,有些好诗也没有严格的格律。例如他的《题壁画马歌》就不是一首格律诗,而且也出了一个名句“戏拈秃笔扫骅骝”呢!当然,文学功底好,加上善于使用格律,可以把诗写得更工稳一些。一定要记住,格律本身不是诗。

下面是我在《微头条》修改诗的一次实验,看看格律与意境的关系。

谢谢大家支持60万阅读,1200多个点赞。也谢谢大家批评没有押韵。

这两首诗都没有押韵,我怎么改?

改诗,先找写得比较差的句子入手吧。

原《诗二首》

倾城春色满目风,

雨过斜阳与燕飞。

南苑牡丹数不尽,

谁是花边咏梅心?

去年看花雪如梅,

今日蔷薇雨霏霏。

故园欲别舍不得,

只是思花花未知。

改诗:

第一首的第二句,这个句子不是太好,通过修改,可以提炼语言,也可以找到韵脚。

我改为“雨过花落飞不轻”,理由是,前一句说,春色有风,第二句是,雨过燕飞,显然,这是一个风雨的日子,所以有落花,因为花在雨中,所以比平时要重一些,那么,飘落的花也就没有那样轻盈了,这种飞不轻的沉重感,也与最后一句“谁是花边咏梅心”的沉重感呼应上了,韵脚也找出来了。

所以,我一直说,写诗首先要把意思表达出来,然后修改就好办多了。

第二首诗,我把最后一句的“未知”两个字颠倒一下就押韵了,而且意味也更好了。谢谢大家批评指正。

修改后的《诗二首》

倾城春色满目风,

雨过花落飞不轻。

南苑牡丹数不尽,

谁是花边咏梅心?

去年看花雪如梅,

今日蔷薇雨霏霏。

故园欲别舍不得,

只是思花花知未?





千千千里马


诗好不好与平仄无关。

但我觉得你的意思可能是:意境好但是不符合格律算不算好诗吧?

这里有些问题初学者一定要清楚。老街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一、格律诗与非格律诗

格律诗用南朝的永明体演变而来,到唐朝成熟并达到高峰。

唐朝开始古诗分为格律诗和非格律诗。

1.格律诗

又叫作近体诗,平仄、押韵(平声韵、首句外单独韵部)、对仗、粘连。

例如黄庭坚的七律《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2.非格律诗

叫做古体诗,近体诗以外的诗都是古体诗,即使是唐朝的诗人,也做了大量的非格律诗。

所以说,是否好诗与平仄无关。

例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非格律诗要注意的问题

古体诗也是有规矩的,押韵不能乱押,比如绝句的古体是不能换韵的,平声韵与仄声韵不能混用。

篇幅长的古体换韵也是有规矩的。

我有一篇文章可以看看《老街诗词闲话08-古体诗可以不讲平仄只押韵吗?》

三、分清是否格律

1.律诗可以标“五律”、“七律”、“排律”三种。另外绝句有古绝句、律绝句之分,这两种都可以叫做绝句。

2.古体诗可以标题“绝句”、“古风”、“五古”、“七古”、“七言”……等等。

3.如果写得不是格律诗,标题上却写作“五律……”、“七律……”那就不对了。

结语

当然,即使您不懂格律,不耽误您写出优秀的诗篇。

即使标题闹了笑话,好诗还是好诗。

……

@老街味道

2018-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