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下齐国七十城的乐毅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河苦


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那都是影响和决定了一个时代的名将。

白起,在数次大决战中,灭掉了三晋韩、赵、魏的有生力量,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秦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

王翦,白起之后,直接负责秦统一六国战争的主要将领,完成了秦统一六国大业,亲手灭掉了六国。

廉颇,从赵秦争霸一开始,到李牧登上赵国政治舞台,为赵国守了一辈子,五十多年,虽然没能在长平之战中选择担当,但那也是时事的选择,阻止了秦军灭亡赵国的步伐,是唯一能够打败秦军的将军。

李牧,继廉颇之后登上战国舞台,是六国将军中唯一能够打败秦军,让秦军知道痛的将领,可惜,赵王听信谗言,杀了李牧,否则,秦统一六国,又得等到李牧死后了。

而乐毅,只是一国将领而已,而且,攻齐也是以强攻弱,痛打落水狗了,虽然乐毅文能安邦定国,武能打战,但跟以上四位比,差了不是一点两点了。


董江波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的四位名将,分别是

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是按照实战经历来排名的,并无军事理论著作流传于事。他们都有典型的特征:(1)从基层军官做起,凭借战功一步步晋升。(2)实战经历多,以兵团作战为主。(3)准确的说他们都处于战国后期,几乎是同一个时代,代表着战国实战的最高水准。

先和小编看一下乐毅的生平,乐毅文武双全,既能治理国政,又能统帅三军。文能安邦定国,武能上马提枪,这是四大名将不具备的能力。与其说乐毅是名将,不如说是名士。一人率领五国联军在半年内攻取齐国七十余城,几乎灭亡齐国,军事指挥才能是没的话说。但是,他并不是以弱胜强的案例,带着五个国家打一个国家,和其他四位名将相比,说出来都有点丢脸。但是,乐毅依旧是诸葛亮的偶像

白起篇

白起是战无不胜的秦国第一代军神,他的战绩可以彪炳于史册,先后为秦国统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石,因为山东五国在他的手下元气大伤,先后斩杀五国有生力量145万人。但是,白起为人太骄傲,不懂得谦虚,处于高位很容易翻车。同时,白起以歼灭兵团有生力量为核心目标,并不讲究国之大势。同时,他多次坑杀降卒,在道义和人伦上历来受到诟病。原本是武庙十哲,后来被移除。

从《史记》中,小编未发现其生年,只从公元前294年开始,以左庶长的身份进攻韩国,开始出道。他的实战是其他三位所不能及的。

生平大事记:

公元前293年,以左更身份率领秦军在伊阙击破韩魏联军,斩首24万,攻城5座,俘虏主将。此战白起晋升国尉。

公元前279年—278年,以大良造率军攻破楚国别都鄢,楚国首都郢,这一战占领楚国西北地区长江以北的大量地盘,楚国被严重削弱。白起晋升武安君

公元前273年,率领秦军在华阳击败赵魏联军,斩首魏军十三万俘虏赵军两万,共斩首十五万。魏国在此战中元气大伤,无力争霸。

公元前264年,率领秦军在陉城攻韩,斩首韩军五万

公元前262年—260年,秦赵在长平对峙三年,最终

坑杀赵军45万人,从此赵国一蹶不振,被打回原形。

公元前257年,白起在杜邮被秦王赐死。

王翦篇

秦国第二代名将当属王翦,还有他的家族。起于微末,后期的战绩主要在统一六国上,是秦始皇的老师。但司马迁评价不高,虽然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却不能辅佐秦始皇实行德政。关于王翦,他还是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始祖。王翦是四大名将中

唯一一位同时具备政治智慧和军事智慧的人,也只有他和他的家族下场都皆地善终,功成身退。

王翦不像其他三位名将,不干屠灭之事。不过,历史总是风水轮流转。王翦杀死了楚国名将项燕,而项燕的后代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俘虏了王翦的孙子王离。

王翦生平大事记;

公元前236年,王翦在

阏与之战出道,攻取赵国九座城池。

公元前229—228年,王翦攻赵,与另一大名将李牧较量,使用反间计除掉对手,灭亡赵国。

公元前227年,王翦率军在易水河击败燕代联军,攻破燕国首都,燕国名存实亡。

公元前224—223年,王翦率军与楚国一决雌雄,楚国名将项燕自杀,楚国灭亡。随后乘胜追击,南征百越。这一战,王翦功封武成侯

廉颇篇:

战国的另外两位名将,大家都很熟悉。负荆请罪的主角廉颇、大破匈奴的李牧。相对来说,廉颇出道早,资历比较老,在诸侯中名声比较响亮,先后在赵、魏、楚任职,但一生念赵,最终在楚国在悲凉中客死他乡。廉颇的野战能力在四大名将中最弱,但在防守堪属第一人,连秦军都攻不破其三年的防御。

生平大事记:

公元前283年,廉颇作为赵国主将,参与了“五国攻齐”的大事件,长驱齐国,攻取阳晋。回国后封为上卿。

有趣的是,蔺相如也在这一年出道,完璧归赵是他的政治首秀。

公元前279年,廉颇再度攻齐

公元前276、275年,廉颇率军攻魏,取得胜利。

公元前269年,廉颇率军在阏与破秦

公元前262—260年,廉颇在长平坚守三年,秦军不能胜。此时,是战国两大名将的对垒,一个是秦国的战神白起,一个是赵国的上卿廉颇。

公元前251年,廉颇以少胜多,大败燕国,一直打到燕国首都,燕王被迫割地求和。这一仗是廉颇出道以来展现其军事素养最强的。同时,廉颇被封信平君,持假相,可谓是位极人臣。

公元前245年,廉颇破魏,是其人生中最后一次被记录的战争。同年,

赵王解其兵权,发生军事冲突,廉颇出逃魏国。一代名将的生涯走到了尽头。

李牧篇:

李牧是战国末期最优秀的将才,也是能在赵国力挽狂澜的人物。他的一生,战役不多,但足以彰显其名将之风。他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塞外对抗匈奴,一个是秦赵最后大决战。塞外对匈奴是李牧军事生涯中最经典的战绩,创造了

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但是,李牧的政治智慧不高,长期在塞外的习惯到了朝中是行不通的,在使者面前反抗,最终被冤杀。如果他不反抗,最多像副将司马尚一样,被弃之不用罢了。

生平大事记:
公元前246年之前,李牧长期驻守雁门关对抗匈奴,创造了歼敌十万的骄人战绩(步兵对骑兵)。


公元前245年,名将赵奢、蔺相如相继去世,廉颇出逃魏国。赵国朝中已经无人可用,李牧赵国仅存的良将。

公元前243年,李牧攻燕取胜,这是他在六国中首秀。

公元前233年,李牧第一次对阵秦军,在肥之战中创造出经典的歼灭战案例,秦国败退,因功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李牧再次破秦

公元前229年,李牧第三次对抗秦军。赵王听信谗言,捕杀李牧,一代名将终结了此生。

战国四大名将,都有各自所擅长的领域。白起是凶神,主杀,似乎数据是他所关心的,他是三思而后行的典范。王翦在军事指挥上并不比其他三人高明,但是他深谙为将和为臣之道,功成名退,得以善终。廉颇野战能力不足,防守有余。但时运不济,赵王昏庸,最终客死楚国。李牧是军事打法的鼻祖,步兵围歼骑兵、歼灭战两大案例够后世学习很久。但也同样不懂为官之道,最终被冤杀。

白起被秦王赐死,廉颇被赵王逼走,李牧被赵王冤杀,三者不得善终,成为了战国名将中的遗憾。其实,战国的名将还有很多,比如孙膑、吴起、庞涓等是战国第一代名将。孙膑成废人,吴起被楚国贵族射杀,庞涓战败而死,似乎战国的名将们结局都不太好


慵懒国王




如果当时没有秦军在河东死死咬住头号强国齐军的主力,乐毅破齐无从谈起。一直以来,在这场战争中,人们忽视秦军的作用了。在当时齐国与秦国并强于世,没有秦国的参与单凭燕赵这些二流的诸候国是根本不敢惹齐国这只铁老虎的。

秦将蒙骜率秦军首先向齐国河东进改,夺齐国河东九城,齐军主力在河东迎战秦军,被秦军牢牢围困在河东战场上。

在齐军主力被秦军纠缠脱不开身的情形下,由乐毅统帅的另一支联军从赵国出发改向齐国的济西之地。齐湣王在齐军主力无法回援的情况下,急忙从民间征兵组成一支抵抗乐毅联军的军队。由于这是一支临时由平民组建起来的军队在与乐毅联军正面接触时,统兵大将触子首先逃跑,很快,因为没人指挥,齐军全军溃败,战线彻底崩溃,乐毅联军在秦军纠住齐军正规军于河东的情形下,横扫齐国,连克齐国七十二城。

乐毅能率领燕赵联军攻克齐国七十余城是在秦军在河东咬住齐军主力军的前提下做到的。乐毅联军是五国攻齐联军中的一支奇兵,只是整个攻齐战役中的一部分,如果将破齐功劳全归于乐毅所率的燕赵联军,明显不公允了。



要知道,齐湣王时期的战国格局是秦、赵、齐三强并立于世,其它诸候国称不上强国,“东齐西秦”更是两大超强,当时只有秦国与齐国的国力相当,也只有秦国敢跟齐国硬碰硬,也可以说,秦军与齐军硬碰硬的情况下,乐毅所率的燕赵联军只是替强国秦国对付齐国打打下手而已。

五国攻齐之后,燕昭王一死,乐毅就遭新王猜忌离燕而去,再无其它能与战国四将所能并肩的战绩。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并不足为奇。


海马叔叔说史事儿


乐毅运气好,应该感谢骄横的齐愍王,因为齐愍王的愚蠢成就了他。

284年,乐毅统帅的是一支复仇之军,齐愍王由他掌控着燕国全部的主力,还有赵、楚、魏、韩4国军队。赵军是唯一能与秦军抗衡,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让他指挥赵国的军队;楚军历来骁勇善战,只是缺少名将,归到乐毅手下最能发挥战力潜能;魏军武卒威震天下,其战力不可小觑;只是韩军实力比较弱,可谓强强联合,战无不胜。

当时连年战争,齐军将帅厌战,士卒疲惫。乐毅率领的5国联军,同仇敌忾,声势浩大,出兵6个月就攻下70多座城池,济水一战,齐军主力消亡殆尽,乐毅一战成名,创造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

其实,这场战役无论由哪个将领指挥都会打胜仗的。

乐毅名声大振。他遣退了赵、楚、韩、魏的军队,独自率领燕军继续与齐国军队作战,奋力拼杀了5年,仍有莒城、即墨没有拿下。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燕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为: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笔者认为,战国时期有许多名将或军事家,历史还是公正的,乐毅列入“武庙10哲”中,还是合情合理的。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天宁阁


我是历史中穿越过来的侠客,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约定俗成的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白起和王翦,赵国李牧以及廉颇。

提问问的是乐毅为什么没有四大名将的份。

其实如果把这五人稍微分析一下答案应该就出来了。

首先,这五人当中,战功最高的当属

白起,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官兵20几万,"杀神"的称号不是白取的。白起尤其擅长野战,正面交锋犹如无人,也只有同时期的赵国廉颇才能利用城市据点防御反击才能抵御。白起对敌心狠手辣,又能体恤下士,身先士卒,战功赫赫,为秦灭六国,统一华夏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白起勇而残暴,不修德政,最后被秦王赐死,不得善终。

白起

白起之后,秦国以

王翦为主帅讨伐东方六国,王翦与白起相比,勇而多谋,尽管战功赫赫,但是并不残暴,情商很高,君臣和睦,急流勇退,得以安享晚年?他的主要战功集中在灭楚国,灭赵国,灭韩国和魏国,基本上替秦国扫清了统一障碍。王翦一生鲜有败绩,直到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克星,赵国名将李牧。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广为人知。在赵国国力微弱的情况下,廉颇能够抵御白起的强力进攻,证明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如果不是赵国换将,我相信按他的部署,赵国不会那么快灭亡。



而到了李牧手中,赵国已经岌岌可危。此时李牧已经是东方六国中抵御强秦唯一的希望,从抵御匈奴的边关回国,硬是将一手烂牌打成了同花顺,战胜了王翦,赢得了肥之战的胜利。如果不是后来王翦使用反间计除掉李牧,可能历史会改写。所以有了"李牧不出,谁与争锋!"的感慨。


最后开说说乐毅,乐毅一生主要的对手就是征伐齐国,作为战国末期最弱的燕国,感燕昭王的知遇之恩,燕国在乐毅的带领下,产生了连克齐国72座城池的奇迹,当然最后,乐毅有所考量,没有一举灭亡齐国,为了保持六国与秦国的战略均势以及同化齐国的民心,乐毅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但是最后被人冤枉,回国之后,招到燕惠王的排斥和加害,最后不得不逃亡魏国。最后,齐国在大将田单的带领下,很短的时间内收复了丢掉的城池。


最后,燕惠王又不得不要求乐毅回来,但是被乐毅拒绝了,最后乐毅不再参军议政,终老他乡。

综上所述,乐毅与前面四位相比,在军事上不够闪亮,军事活动不多,最重要的是没有灭国行动。以及像李牧一样对于赵国犹如擎天一柱的作用。但并不是说乐毅比不上上面诸位,我觉得乐毅比白起和廉颇更有大局观。不仅仅限于军事,从他对伐齐胜利之后的处理态度,就说明他在政治和外交上更甚一筹,所以与其说最著名的战将白起是罕见的将才,不如说乐毅更是一名帅才,能文也能武,军事政治两不误,只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过多的机会表现。单评伐齐毕竟缺乏说服力。

还有一点就是,乐毅情商很高,从他拒绝为报答燕昭王的知遇之恩伐齐,以及面对昏庸的燕昭王的虚情假意的解释,决绝的态度可以看出。乐毅对入世和出世这两码事看的很透。进忧国忧民,退独善其身,绝不愚忠,所以他能善终,而前面四位,除了王翦,都死于非命。

所以,我认为,四大名将主要是根据军事方面来评的。而乐毅的评价应该和管仲一起,即"管乐"!突出的是治国和政治。

后来有一个仰慕乐毅的超级粉丝,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修身齐国治天下!他就是诸葛亮。


历史中穿越过来的侠客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名将,但四大名将集中于秦赵的原因,是其他国家实力不足,再好的将领也能独自战斗。秦经商鞅变法,秦昭襄王稷在位数十年,国力雄厚,内有名相范睢在外交领域纵横捭阖,外有白起攻伐有力;之后不过几年,秦王政与李斯王翦又是一组三驾马车黄金组合,因此才有白起王翦灭国之功。赵自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强大,名将辈出,赵奢、李牧、廉颇、乐毅、乐乘、庞暖、剧辛都是赵国人或在赵国出仕。可惜赵国贤君名相较少,沙丘宫变武灵王饿死,奸臣当道,十年时间国力不增反退,后赵惠文王励精图治,忍辱负重不亚于勾践,幸有蔺相如辅佐,能与秦一战,又从燕齐身上刮下很多肥肉。但战国末期,赵国国君和朝臣比起嬴政和李斯来就差远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牧难度最高。


月下645


战国四大名将的提法,来自南朝梁周兴嗣所写的长韵文《千字文》。

用今天的话来说:

《千字文》就是我们的小学和初中综合性教科书

战国四大名将在《千字文》中的词语是: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周兴嗣为什么只写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而不提及吴起、乐毅等人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篇教育小孩子读书识字的教材——押韵就非常重要,小孩子就非常容易朗读和记忆。

宋徽宗所写的草书千字文


这里顺便说下中国历史上的小学教科书:

最早的是李斯和赵高所撰写的《倉颉篇》、《爰历篇》;汉代就有较多了: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期有《埤苍》、《广苍》、《始学篇》。

《千字文》最早创造的人是三国时期的钟繇,只是在西晋的战乱中被毁。于是王羲之自己重新写一篇,只是王羲之字虽然写得好,但文章做得不好,文理和押韵都不好。

南朝梁武帝时,为了教育后代,梁武帝下令殷铁石从王羲之的碑石字迹,拓印出1000个不重复的字出来,然后让周兴嗣用这1000个王羲之拓印字迹去编造成为有意义的句子。周兴嗣用了一夜的功夫,就编成了,这就是《千字文》。

《千字文》四字一句,合计250句,合计千字,内容却包含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伦理等,完全是一部综合性教科书。

因此,乐毅不能成为进入《千字文》成为四大名将,只能怪他爹妈没有给他娶个好名字,或者怪王羲之干吗不多写几个毅字!


战国四大名将不如武庙十哲正式和隆重

唐玄宗开元19年,公元731年唐玄宗设置太公尚父庙,供奉11位历代武将:太公望为主祀,张良为副祀,还有其余9人。在每年的中春和中秋进行祭祀,规格和孔庙祭祀一样。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进行了一些改动:尊太公望为武成王,和孔子,成为一文一武的代表,因此被简称为武庙;太公望作为主祀在中间,张良等10大武将分列两旁:

左列:秦国白起、西汉韩信、三国诸葛亮、唐朝李靖、唐朝李勣

右列:西汉张良、春秋齐国田穰苴、春秋吴国孙武、战国魏国吴起、战国燕国乐毅


乐毅虽然不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列,却在武庙十哲之中。武庙十哲是国家正式的祭祀,每年都要祭祀,评定考虑更为全面。比起为了押韵而拼凑的战国四大名将,更让人有严肃感和尊重感。

白起、韩信、乐毅,都因为长平之战、垓下之战、五国伐齐而改变整体局势,三人都是实战大家;

田穰苴、孙吴、吴起 ,实战成绩固然斐然,但更重要的是三人都是兵法大家:《司马法》、《孙子兵法》、《吴子兵法》——赫赫有名。

张良、诸葛亮,一代军事谋士,几乎无人不识!

李靖、李勣,除了战功赫赫之外,最主要的特点是他们不参与内部派斗(玄武门之变),就是纯粹的保家卫国、开拓疆土的武将,简单说就是忠诚而让人信任的职业武将。

这就是唐朝时对胡人、汉族庶族之人在武将方面的引导:要做这样的将军:

一战而天下安;

一法而天下扬;

一计而天下定;

以忠以战而无他。


最后,乐毅是否在《千字文》的战国四大名将之列无所谓,进入武庙十哲才更有含金量。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已有24个历史问题首页推荐,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关注我。

连下齐国七十城的乐毅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连下七十城的原因更多在于联盟发齐的策略而非战场指挥。

公元前284年乐毅拜为上将军,联合秦、赵、魏、韩、楚五国,共六国伐齐。打败齐国军队于济西,后来更是连下70城。这场战役看似辉煌,但实际上前期的胜利是由于6国联军实力本身就比齐国强,这里面有和齐国同样强大的秦国,还有单论军队不弱于秦齐的赵国军队。这样的联盟理应战胜齐国,毕竟连占据地理优势的秦国也打不多六国联军。而后期因为齐军已溃败,无法组织像样的阻击军力,所以才被乐毅连下70城。因此这连下70城的辉煌战绩背后先是联盟的策略正确,后面才是乐毅的战术指挥能力。



2、战国四大名将都有多次辉煌战绩,而乐毅只有一次。

白起就不用说了,杀了100多万人,占了整个战国末期死亡人数的一半。而王翦帮助秦国灭了除韩之外的所有国家。廉颇除了楚国没打过外,其他国家包括秦国都打败过,战功比起白起不遑多让。至于李牧大破匈奴十万骑兵,打得匈奴不敢犯境,并多次打败秦国联军。而乐毅战绩只有伐齐一次。



3、战国四大名将主要活跃在战国末期秦强六国弱的年代,乐毅要早几十年。

乐毅伐齐是在公元前284年,白起最后一仗在公元前260年,王翦直到公元前221年还有战役,廉颇最后一仗在公元前236年,李牧是最后能抗击秦军的将领,在公元前228年还领兵打仗。


三分钟历史角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白起、廉颇、李牧、王翦,准确地说,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并没有把战国中前期的名将算在内。其实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将星最为闪耀的时代,除了以上四人外,还有许多。例如魏国之吴起,齐国之孙膑、匡章、田单,燕国之乐毅,秦国之樗里疾,赵国之赵武灵王、赵奢等等,都可以算是一等一的名将。

在这些名将里,有一个人特别为后人所推崇,此人便是乐毅。

乐毅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原是赵国人,是魏文侯时代名将乐羊的后代。由于出身将门之家,他自小便刻苦研究兵法,富有谋略。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道德素养很高的人,年轻时就以“贤能”闻名于赵国。后来,有人把乐毅推荐给赵武灵王,成为其麾下的一名参谋人员。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中被赵成、李兑害死,当时国内无人敢为其喊冤。乐毅不想与弑君者共事,便离开赵国,前往魏国。后来出使燕国,受到燕昭王礼遇,遂留在燕国。他

帮助燕昭王打点军事上的事务,而这正是燕国军力得以崛起的主要原因。

在乐毅的主张下,燕国联合赵、秦、魏、韩,共同伐齐,而燕军是伐齐的主力。乐毅率领燕师入齐,两战两胜,歼敌五万人,重创齐国的军事力量。之后,他联合其他四国联军,在济水、秦周两地复大败齐军。

有人以为乐毅伐齐,主要是借助五国之力量,其实不然。秦、韩两国由于与齐国不接壤,战斗的动力不足,早早就退出战争。剩下三国,魏国主要攻略宋地,赵国主要攻略河间,燕军主力则直捣齐都临淄。

就凭燕国自身的力量可以攻破临淄?

乐毅的计划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部将更是纷纷反对。因为当时齐国可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连秦国都得敬畏三分啊。

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乐毅却认为是可能的。没有人相信燕国的军队可以攻下齐国的都城,怎么可能呢?但乐毅并不这样看,他分析说:“齐王以伐宋之功而沾沾自喜,心骄气傲,自以为智慧天下无双,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他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暴戾,百姓怨忿。如今我们刚击破齐国的精锐部队,如果乘胜追击,民众必然会起来造反,这样一来,齐国是可以征服的。如果不乘胜追击,日后齐王要是悔悟从前的过失,痛改前非,安抚百姓,那么我们就无能为力了。”

三十年前,燕国亡于齐国之手;三十年后,乐毅要逆转乾坤,一雪燕国之耻辱。

乐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是逐城逐地争夺,而是采取蛙跳战术,大胆从齐国城池间穿插而过,直接向临淄挺进。齐湣王并未意识到临淄城面临的危险,他显然还自认为是强国中的强国,对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并没有去深刻反思,也没有从其他地方紧急调军队入援临淄。当乐毅的军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抵达临淄城下时,齐湣王这才慌了。

乐毅一鼓作气攻下临淄城,齐湣王落荒而逃。攻陷临淄的消息传到燕国后,燕昭王欣喜若狂。燕昭王亲自动身前往济西,慰问前线官兵,设宴大庆。同时,封乐毅为“昌国君”,并授权他继续指挥三军将士,征服齐国的其他城邑。当初燕昭王伐齐时,肯定没有想到竟然可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伐齐之战的第一阶段,即燕国出兵至攻克临淄城,史书所叙颇详。但到了第二阶段,即乐毅如何逐一扫荡齐军据点,则史料缺乏。人们通常的印象是,乐毅仅仅花了数个月的时间便攻略齐国大部分的土地,仅剩下即墨、莒等几座城池未能攻下,《资治通鉴》即是采纳此说。然而此说令人狐疑不解,既然乐毅能在数月内征服齐国绝大多数土地,何以在之后五年的时间里,不能攻克即墨与莒城呢?这似乎不能体现乐毅的水平吧。

笔者认为,乐毅并非是仅用数月就扫平齐国,而是用了五年时间,才击破齐国绝大多数的反抗力量。其实在《史记》中的《乐毅列传》中就写得明白:“乐毅留循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倘若不是燕齐苦战五年,那么试想想,其他诸侯国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国吞并齐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诸侯国之所以并不干涉乐毅,是因为在这五年里,燕、齐仍在不断地战斗,各国就乐得坐山看虎斗,让这两个国家去相互消耗实力。

公元前279年,即燕国伐齐的第六年,齐国的土地多数已落入乐毅之手,他攻占了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未被攻陷,即莒城与即墨。莒城是齐国政府所在地,即墨则是齐国东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

莒城与即墨的抵抗十分顽强。大约在公元前284年或283年,燕国兵团便发动对此二城的进攻,但耗时一年多也未能攻破。乐毅改变战术,把军队驻扎在距离城池九里外的地方,监视两城的一举一动。在此后三年里,燕军也多次进攻,可仍然未有实质性进展。到了公元前279年,齐国其他军事据点基本上都已沦陷,乐毅加大了对莒城与即墨的攻击力度,他把右军、前军的主力调到莒城前线,把左军、后军的主力调到即墨前线。

齐国的形势已是空前严峻,大的城池只剩下莒城与即墨,而这两座城池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莒城与即墨是是齐“五都”中的二都。五都包括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前三都已经沦陷。由于这两座城池久攻不下,乐毅身上的压力很大,于是他确立先集中力量攻克即墨的战略方针,如此一来,即墨的生死,便直接关系到齐国的存亡。

在这个节骨眼上,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在当太子时,就与乐毅有过节,他怀疑乐毅久攻莒城/即墨两城不克,实是故意放水,目的是想自立为齐王。于是,燕惠王

撤掉乐毅总司令之职,派一位名叫骑劫的将领顶替乐毅,并召乐毅回燕。

乐毅知道自己被怀疑了,他没回燕国,而是去了赵国。

乐毅伐齐之前,齐国与秦国并列为第一等强国,而燕国则是七雄中最末流的国家。以最弱国击破最强国,这个奇迹,只有乐毅做到了。后来诸葛亮想效法乐毅,以弱破强,但是他就做不到。在乐毅离开后,同样还是那支军队,突然变得不会打仗似的,被齐国人大举反扑,最终不得不彻底退出齐国。由此可见,乐毅的作用是何等之大。与后期四大名将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君山话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