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倌”摇身成了生物公司老总 这名海宁人57岁二次创业种起“软黄金”

2018-12-10 16:11 |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褚晶君

61岁的姚生良,袁花谈桥人,在当了16年的“猪倌”后,毅然放弃自己的养猪场,在自己57岁的时候选择二次创业,从普通农民转型成为高科技生物公司老总。

改革开放40年,如春风吹遍大地,人富了,水清了,天蓝了。在波澜壮阔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史中,姚生良不仅见证了海宁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变化,还在思路上、行动上成为乡村的“美化人”。

“猪倌”摇身成了生物公司老总 这名海宁人57岁二次创业种起“软黄金”

展示桑黄

“第一桶金”用来装电话机

1978年,安徽小岗村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以此为起点,中国农村,坚冰融化,大地回春,开始富起来。

“把农田包产到户,大家都有了积极性,干起活来也卖力!”生活在海宁农村的姚生良深刻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带来的好处,家家粮食仓满,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无工不富,要发展还得办企业。村子里也开始有了企业,有的年轻人选择打工,有一些做起小生意来,大家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

18岁那年,姚生良去自家附近的窑厂干活。凭着不怕吃苦的劲头,不出一年,他就当上了厂子里的小领导。后来,口袋里钱多了,姚生良就用积蓄给自己家“装”了一部电话机。

“上世纪90年代时,农村人家里有一部电话机并不多见。”姚生良笑着说,当时村里有些人知道后,都很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农村人没必要装电话机,纯属浪费钱。

姚生良却不以为然,他用工作赚的钱,开起了一个百货小商店,正好利用电话机,每天和外面的商家联络进货、卖货。这一来二去,赚回了电话机的本钱不说,姚生良还给自己积攒了不少人脉和资金。

1999年,正值尖山海涂围垦二期完成,姚生良便去承包土地从事养殖行业,接着又回到袁花继续养殖。多年的发展,使得姚生良的养殖场一度升级为国家畜禽标准化规模示范养殖场,年产商品猪近两万头,成为海宁最大的生猪养殖户。这期间,姚生良更是探索了水稻和猪混养的新模式,在海宁和嘉兴都小有名气。

关闭养猪场谋划二次创业

在当时,像姚生良这样自己创业富裕的屡见不鲜,也印证了我市农村经济高增长。但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011年,海宁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契机,全面推行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对全市进行生猪养殖减量提质。为了响应全市生猪提质减量的号召,姚生良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头关停养猪场。2014年3月开始,姚生良主动退养,两个月后1.8万头生猪全都卖掉了。

“不养猪,我能干什么?”面对空荡荡的猪棚,姚生良心底燃起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掺杂着对未来的迷茫。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一大把年纪了,趁着这机会提前退休吧,别再折腾了!”不光是街坊邻居,就连老姚的妻子和儿子,也都这么劝他。可姚生良却不这么想。就在这时,市农经局牵线搭桥,向他推介了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人工种植桑黄项目。姚生良对桑黄的认知,只限于知道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别怕,我们给你找专家,手把手教。”看出了他的犹豫,农经部门工作人员告诉他,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路演拍卖、转让、作价入股等,使科技成果与市场、产业有效对接,从而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如果愿意尝试,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会给你提供技术支持。”

这之后,姚生良数次赶到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参观考察。专家告诉他,桑黄是一种寄生于腐烂桑树上的真菌,被称作“软黄金”,市场前景可观,就是人工栽培技术很难掌握,国内才刚起步。有挑战,才有动力。2014年底,姚生良注册成立了“海宁宏欣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初与省农科院蚕桑所签订了“桑黄人工栽培技术合作协议”,他自己也从一个“猪倌”成了生物科技公司的总经理。

“猪倌”摇身成了生物公司老总 这名海宁人57岁二次创业种起“软黄金”

展示菌棒

办起千万元规模桑黄基地

2015年,与省农科院蚕桑所合作的第一年,姚生良就尝试培养起了1万棒桑黄菌。然而,万事开头难,桑黄菌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这就对大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姚生良不惜血本投资了1000多万元,改造大棚、添置设备、引进人才……此外,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专门指派了研究人员给予全程技术指导,姚生良则像学生一样,不停地向专家请教培育菌棒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这样的转型值得吗?姚生良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养猪,行情最好的时候年产值可以达到2000万元,但也会遇见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会亏本。而现在,基地里的桑黄年产值已达数千万元,而且他计划3年内种植规模再翻两番,前景十分广阔。

在他心里,还有一笔环境账:以前人们经过养猪场时都是掩鼻而过,而现在种植桑黄,不仅没有臭味,还没有污染。“桑树枝以前用来当柴烧,我们现在每年会向周边农户收购1000吨桑树枝,大大缓解了这一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同时,我们采收后的桑黄菌棒还能用来做花卉基质,每吨可以卖200元。”姚生良自豪地说。

如今,在姚生良的基地里,80多个温室大棚连体成片,120亩面积的棚顶实现光伏发电;一个个“神奇”的桑黄菌棒通过流水线离开菌种培养室,大棚里控温控湿生产加工全部实现自动化;菌棒规模从1万棒到40万棒再到2017年的90万棒,产量从2015年的几十公斤到2018年的1万公斤……姚生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其产品已在浙江、东北、广西、四川等地逐渐打开市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前我理解得不是很深,现在我知道,护美绿水青山,才能做大金山银山!”姚生良笑着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