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北京、天津是中国相声发展的摇篮,除了京津两地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城市就是济南。在这里孕育了中国三大茶馆相声之一的晨光茶社。上了年纪的老观众都知道,天津的连兴茶社、北京的启明茶社和济南的晨光茶社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可谓交相辉映,无数名家大蔓儿在此登台献艺 。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连兴茶社是马家置下的产业,第一位“掌穴”的即是马三立的父亲马德禄,后来周德山、尹寿山也相继接任过连兴茶社的“穴头”。位于北京西单商场附近的启明茶社是常氏家族兴起的标志,由老常爷常连安一手创办,常家众蘑菇都曾在此学艺卖艺。而济南晨光茶社的创始人就是今天要聊的这位已故相声名家孙少林。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当年创建晨光茶社的想法是由其恩师最先提出的,孙少林的师父是名满京津的捧哏老前辈李寿增。最初是希望在济南创办一处曲艺、相声的表演场所,后由孙少林一手组建并由李寿增担任晨光茶社的首任掌穴。其实孙少林并非是济南人,1923年出生在天津。9岁那年正式拜师李寿增,学艺和初次登台也都是在天津,甚至孙少林这个名字还是相声泰斗马三立亲自给他起的。在此之前他只有一个乳名“大莱子”。18岁那年跟随恩师来到济南的青莲阁演出并从此一炮而红,后来便定居在了济南。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晨光茶社的创办也带动了济南曲艺行业空前的火爆,马三立、李寿增、高德明、刘宝瑞、郭全宝、王世臣、罗荣寿、白全福......这些相声界响当当的人物都曾在此登台献艺。这也让初创的晨光茶社场场客满,曾一度有观众在园子外排队排到深夜十一二点钟还不肯离去。久而久之,在相声界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由此不难看出,济南观众对于相声的欣赏水平和懂行程度并不亚于京津两地。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如果说在济南创办一所茶社是孙少林对于当地相声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那么能维持住这块招牌则需要给观众拿出真本事来。由于恩师李寿增在教徒弟方面格外严格仔细,这也促使了孙少林在表演时追求尽善尽美。毕竟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想吃这碗饭就要精进业务,不断创新。孙少林根据山东观众性格直爽豪迈的特点,将表演风格适时调整,并总结出了“文活武使,温活火使,文不怯,武不野”的使活路子。审时度势的创新也满足了济南观众对于相声的欣赏要求。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孙少林在宝字辈艺人中属于活路比较宽的,四门功课没有短板,其中尤为擅长使《汾河湾》这类腿子活,在舞台表演中以仿学神形兼备,台风热情奔放著称。举个例子,《怯剃头》这块传统活张寿爷曾经使过,由于怹的技艺早已炉火纯青,故而在使这块活时没有太多的身段模仿,单纯靠说功,用细腻的铺纲就能拢住观众的耳音。而孙少林使《怯剃头》时又是另一种风格,考虑到观众对包袱理解的差异,孙少林在“说”的同时会辅以手势、身段、表情、眼神,用适度的形体动作来刻画剃头师傅的心理活动,夸张有度而又合情合理。因此他在晨光茶社表演时从不会出现使温了甚至泥了的情况,该响的包袱一个都落不下。当然这与孙少林平日对生活观察研究和对相声段子的推敲打磨是密不可分的。

相声泰斗马三立为他赐名!与侯宝林、张永熙齐名的晨光茶社创始人

  “北侯南张中少林”的说法是相声同行和观众人所共知的,北京有侯宝林、南京有“小张麻子”张永熙、居中的则是济南这位孙少林。三位宝字辈相声艺人各自代表着三座城市的相声发展,而几十年前创办的晨光茶社如今在济南府依然是一块不倒的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