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1941年苏德爆发全面战争前,都做过哪些准备工作?

历史长流水


其实早在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以前苏联就一直在防备德军对苏联发动战争。当时苏联刚刚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结盟德国的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是由德国向苏联提供工业生产技术,而苏联向德国提供粮食跟石油。苏联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从外交上去努力,尽量不跟德国站到对立面去,因为当时的德国除了本身很强大以外,英国跟法国也有借力法国打苏联的想法,苏联的做法是避免英法连同德国一起打苏联。

第二阶段则是在德军入侵波兰阶段。当时的德国由于已经跟英法决裂,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对波兰发动进攻,而英法则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这时候苏联的求和德国抗击英法德联盟策略已经成功,但是鉴于德国占领波兰后会跟苏联接壤,所以苏联直接出兵波兰,与德国共同划分波兰。这是为了将边境线往前推移,增加防御纵深。

第三阶段是在法国战争结束以后,由于德国已经占领了整个西欧,这时候斯大林有一种想法可以避免战争,那就是加入德国领导的轴心国。但是当时苏联试探性提出了要求德国承认苏联对芬兰的控制以及中东土耳其的控制遭到了德国的拒绝,这时候斯大林已经意识到苏德战争无可避免,于是斯大林赶紧摆平跟日本的纠纷,跟日本签下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大量西伯利亚守军向莫斯科集结,解放苏联西部守军。


优己


斯大林对世界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早在1926年他就断言会有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1934年在联公布中央会议上,他又重申了自己的观点。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苏联在建国以后把发展重工业放在优先位置,并且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就将半数重工业资金用于东部地区,大量与国防关联的工厂迁移到喀山以东,这对后来的战争准备具有巨大意义。

外交方面苏联也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在30年代广泛出击,1933年苏联与美国建交,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并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5年苏联与法国签订《法苏互助条约》,随后又与捷克斯洛伐克签订《苏捷互助条约》,从东西两侧对崛起的纳粹德国施压。

“慕尼黑会议”后苏联深深感受到了英法的不信任,出于自身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通过这一条约稳固了岌岌可危的苏德关系,并通过瓜分波兰,侵占波罗的海三国获取了大量缓冲地带。

当年苏联还通过苏芬战争抢夺了卡累利阿地峡、芬兰湾的多个岛屿、雷巴奇半岛等,并租借了汉科半岛,这一系列行动将战线进一步外延。

东方同样是苏联防备的重点,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防计划多是基于东西两线作战,1939年苏联在诺门坎对日本大打出手,用绝对军事优势摧毁了日本入侵苏联的野心,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这一协定极大降低了东线风险。

1940年下半年,苏军开始在西方新的边界地区构筑堡垒,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副国防人民委员会主席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领导的建设指挥部,遗憾的是,直到战争爆发这些堡垒也没有修筑完成,同年春天,苏联还计划在边境地区修建190个机场,后来也没有完成。

除了这些工程,苏军还修建了大量铁路、公路以及各种仓库和通信线路。

应当说苏联在战前还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但由于斯大林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时间估计有误,许多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加之斯大林认为德国的进攻重点应该在乌克兰和顿巴斯等西南地区,对西部方向上准备不足。

除此以外,斯大林对军队的清洗也极大影响了苏军战斗力,大量有经验的指挥官被撤换处决,导致战争开始后,许多新上任的军官无所适从,这也是战争初期苏联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慕乡关


虽然苏德两国于1939年就已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苏联对德国仍然没有放松警惕。希特勒的这招缓兵之计,苏联并非没有看懂,纳粹德国依然是苏联最大的威胁,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政府也做了一定的准备。

▲两国代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组建新的集团军

1941年春,苏军组建了八个新的集团军,并将其中的28个师秘密派往了西部边境。除此之外,苏军还组建、扩建了一批坦克军、航空军以及空降军部队。苏军前参谋总长什捷缅科曾回忆:苏军在战前已经建成了一支能适应大纵深作战的军事力量。

▲斯大林

大规模向西调动部队

从1941年初开始,苏军就开始秘密向西部边境大规模调动部队。到了苏德战争正式爆发的前夕,苏联已经在边境地区集结了23个集团军和30个独立军,其中光战略第一梯队就足足有179个师。在乌克兰地区,斯大林更是部下了重兵,用以保护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安全,而这也一度让后来的南方集团军群吃了苦头。

▲德军计划进攻路线

虽然苏联已经开始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但由于苏联高层错误估计了德国进攻的时间,所以直到战争爆发苏军的准备还没有完全就绪。德军突然越过边境线发起进攻时,苏军的很多装备还在运输的路上,而这也就导致了苏军的失利。



关注历史文斋,看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历史文斋


真正的历史都活在历史的长河的尘埃里。苏联从建立之处都一直被西方世界进行着各种的排斥与不认可。曾经西方媒体更是将苏联描述为红色魔鬼。可想西方对方苏联是多么的痛苦,而作为一个一直饱受外国势力虎视眈眈的国家,苏联的情报部门一直都在密切的关注着时刻对自己存在威胁势力的各类情报。而这其中就包括德国从若到强,再到双方直接进行交战。而对于其从什么时刻开始准备,惜花从当时的时局、情报及军事动员等方面进行浅谈。

当时的时局

在一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刻,沙皇国内发生震惊西方世界的大革命,那就是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共产主义从诞生,到进行尝试与探索。都是被西方世界进行强烈压制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巴黎公社”运动就是其最好的证明。而沙皇俄国的突然变化,让西方世界的政治家们一阵恐慌,所有的舆论媒体都用着一种非常仇视的语气与字眼对其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攻击与讽刺。而后德国的不断反抗与侵略,才使得这一切变的淡薄。而那时的苏联就开始对其各行业进行着改造与科技升级。同时,在其前线建立一套防御体系。而是由于其国内的“大清洗”运动的影响使得很多工作进行了隔阻。

情报部门

从007走进我们的视野开始,掀起一波间谍热。让我们感受到间谍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与充满传奇。同时,也反映了情报系统时无处不在,各类情报系统无论何时都是被优先优先在优先的单位。而苏联可是有着非常有名的“克格勃”间谍机构国家,对于情报工作是更加的重视。也许,在希特勒上台到西方战局的各类变化,苏联最高层的办公桌上一定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记录,并且对于后来局势发展的各类分析报告。苏联也许在德国刚刚收复曾经的国土就已经有了一些方面的准备。

军事动员

苏联也是较早的进行工业文明的国家之一,但相对德国的工业实力就有所差距,各类军事武器、军事训练、作战思想等等都非常的不够成熟与落后,不然不会在战争初期就被德军俘虏了高达300多万的俘虏。在进行各类权衡后,苏联在与德国一起吞并波兰后。签订了《苏联互补侵犯条约》对于这个条约,双方都知道。其就是对于开战给彼此一个准备更加充分的时间表而以,于是,在大清洗中没有被迫害之死的苏联各类军事将领们、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再次的被重用与重启。投身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里,不然苏联的最为著名的朱可夫将军及各类先进的军事装备不会被设计生产出来,武装到每一位苏联士兵手中,从飞机、坦克、各类火炮枪械等等。也不会有那么有名的T34主战坦克与库明斯克大会战。

也许,在德国刚刚开始收回自己被割让出去的领土开始,苏联就开始着手准备应付可能会面临的战争,只是调动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危险等级也没有那么高。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让从苏联从背地里悄悄进行,转为开始看得见的进行动员。而由于战局与国家利益的原因,让苏联在开战前期一败涂地。


惜花公子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党和政府就对战争事态的发展密切关注。关于帝国主义向苏联发动侵略战争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斯大林曾多次指出,号召苏联军民要有所准备。

争取和平的环境

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苏联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积极争取和平共处,建立友好关系。1934年,苏联成为国际联盟一份子;1935年,签署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互不侵犯条约;1937年,同中华民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4月,开始同英法谈判,8月谈判破裂。接着,同德国的互不侵犯条约也被签订。

占领西部邻国领土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不久,希特勒德国对波兰采取大举进攻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开始对西部邻国领土进行占领,扩大西部边界。

1939年9月下半月波兰东部被苏联占领。1939年11月30日夜,苏联租借汉科半岛和交换卡累利阿地峡被芬兰拒绝,苏联对芬兰发动了战争,经过3个多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求和。1940年3月12日,芬苏两国的和约在莫斯科签订。

1940年6月,正当希特勒进攻法国之际,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政府被苏联政府分别照会,提出重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苏军进驻获得三国政府同意。同年7月,三国被迫并入苏联。

在东部,为了避免两线夹击,苏联在同日关系上主动争取正常化。1941年4月13日,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双方对维持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作出保证。

加强经济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总的方针,以便为加强战备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在第3个五年计划认真执行之下,苏联的工农业与十月革命前相比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此外,苏联还对工农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在东部地区加紧进行经济建设。机器制造、石油加工、化学等一些重要工业部门,都先后建立了第二套企业。与此同时,苏联还迁移西部地区的一些国防工业到东部地区来。

军事建设

在军事方面,主要是加强红军中的政治工作,广泛进行战备思想教育,大力发展军工生产,扩充军备。1939年9月1日,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被最高苏维埃通过。到1941年6月,陆海空三军总数发展到5373000人。其中,陆军4553000人,海军344000人,空军476000人。从1939年到1941年,红军人数增加了1.8倍。

随着红军人数的增加,苏联的国防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极为迅速的有航空、坦克、军舰、大炮等部门。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到1941年6月22日,增加了7000多辆坦克;共有92578门大炮和迫击炮;17745架作战飞机,其中有3719架新式作战飞机;另有600艘作战舰艇。

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也相应增强了苏联的武装力量。据统计,这一时期,苏联有303个坦克师、步兵师,79个航空兵师、摩托师和骑兵师,属西部边境军区的有170个陆军师,在海军编域内有276艘主要舰种的战斗舰。


历史长流水


苏联高层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关于德国军队即将大规模地展开对苏联的入侵情报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驻日本东京的佐尔格间谍小组,通过德国驻日本外交秘书处弄到了几乎完整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军集聚地军队规模,军事装备数量,部队番号都一一报告给了莫斯科;中国的“红色特工”阎宝航通过与国民党上层关系,掌握了德国驻中国武官的口讯:各位,德国军队将大举进攻苏联,红色苏联马上要完蛋了!阎宝航受苏联共产国际委派打入国民党重庆上层,与冯玉祥、宋子文、宋美铃等人交往甚密得到情报,火速报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转报延安,再通过大功率电台紧急发往莫斯科;莫斯科间谍机构早已打入柏林盖世太保总部情报处,苏联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真实地反应了苏联间谍适其尼茨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情况,将德军进攻苏联的情报即时准确地发报到莫斯科;捷格共产党员己加入德军,帽着生命危险涉水过河穿越边境将德军即将进攻苏联情报报告给苏军方面……莫斯科斯大林在这个情报判断上是犯了严重战略预判错误:他个人根本不相信这些所谓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是“无稽之谈”,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专门戏弄苏联的微情报;目的是离间苏联与德国的友好关系。苏联前线部队未做任何大战来临的准备,有些部队有抢但未配发子弹,德军打过来纷纷找军需官领子弹,军需官劫说:没有上级命令,不能发放子弹!多么荒唐的处境!面对德军550万精锐装甲大军的强势“闪电战”攻势,苏军仓促应战,惊慌失措,节节败退,丢盔御甲,遭到惨重的损失:被俘红军五百多万人,斯大林的儿子也被俘遭抢杀!


荐商12345678


苏联基本上没有对西线做什么特别的战争准备更没有将防御的等级提升,就是平常的驻防。

在德军进攻的一个星期内,苏联国防部接到过几次东线侦查小分队怀疑德军进攻的消息-但因为这份报告不是西方面军最高统帅-巴普洛夫向国防部报告的,国防部的秘书们怀疑消息准确性,因为他们知道苏德有刚刚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不会做出尔反尔的蠢事,所以这几次消息都被秘书处扣下了,并没有上报,而这时的巴普洛夫正如丧家之犬一般向莫斯科撤退,连他的几十万部队都被他远远抛在了身后,根本没想起来向国防部报告。

但凡西方面军在德军第一次总攻惨败的情况下,依然还有近三十万部队可以重新集结,并建立第二道防线,但就因为这个贪生怕死的统帅,苏军才一溃千里!

战争失败的原因就是多个的偶然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好在苏联还有位朱可夫


策牧银河


准备是有的,但是,那是两三年以前的事。

现在,只两个字:轻松。

怎么准备法?慕尼黑协定,英法德意把苏排除在外,苏联当然感到非常紧张。随后,希特勒顺风顺水,合并奥地利,收纳捷克斯洛伐克,这不断东进的势头,斯大林只好有所应对。军事上,往西部边境调兵,建设要塞,建立防线,当然,清洗将军是不会了,而且还下放了一些兵权。外交上,主动与英法及德国接触。刚好,纳粹德国的战略是先击溃英法,占领西欧,所以必先安抚好东边。所德俄一拍即合,两国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除两国互相友好,互不侵犯,德国向俄提供技术和低贷,苏联向德按时出口粮食和矿产。据案记,两国还签订有瓜分波兰的附约。

有了这么好的外交成果,而且德国与英法又在遥远的西边打得不可开交,苏联似乎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了!

那么,又怎么轻松法呢?列举几例:

1、眼睁睁看着德国一列列往东部调兵,苏联似乎不闻不问,偶尔问一下,很快就被糊弄过去。

2、两国边境都有重兵,但大家非常亲热打招呼,甚至有互称同志的。

3、临近开战,苏边境甚至听到了对面隆隆的坦克声,但常发生士兵找不到军官,下级军官又找不到上级军官,上级军官又找不到大官的现象,很多不妙信息无法上达。

4、中国破译高手已掌握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准确时间,从通过中共高层直接通报苏联大本营。但似乎是大臣急而皇帝不急,这十万火急的准确情报,并没能引起苏联大本营重视。

5、德国突袭苏联当天,即1941年6月21日,苏方仍有满载粮食和矿物的列车正常发往德国。

6、当然,苏克格勃也不是净吃素,也传了不少情况严峻的情报到大本营,斯大林似乎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德国会这么快进攻苏联。

斯大林不笨吧,苏联高层不笨吧,一个强国大国,进攻另一个强国大国,不会三两个月甚至三两天就准备好吧,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鬼使神差就发生了,而且是令对措手不及的突然突袭!

重复一遍:简直令人不可置信!


庆阳亲王


首先苏联的备战不仅仅是防范德国与日本,而是为了对付整个欧洲。因为社会制度上的根本对立,让苏联与西方世界格格不入。

德国与苏联关系诡异,虽然一战让德俄两国兵戎相见,但在战争结束后两国关系却又迅速回暖,因为德国是战败国,而苏联却因为提前退出战争外加社会制度等愿意同样遭到了欧洲的敌对,因此德国与苏联虽然在意识形态方面对立,却因为现实愿意走在一起报团取暖。但必须说明,苏联与德国从一开始就只是互相利用,因为希特勒的纳粹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共反苏。

大清洗,虽然现在的人受西方影响,喜欢黑苏联,特别是大清洗,但大清洗运动的积极意义远远发现消极因素,大清洗虽然冤枉了不少人,但也清理掉了那些叛乱分子,使全苏联都团结在了斯大林身边,能坚定不移的贯彻领袖的意志,这是苏德战争,苏联取得胜利的最基本保障。

对新式武器的实验与对日本侵华的干涉。苏联与我们日本早在日俄战争就借下仇怨,虽然俄罗斯帝国已经灭亡,但斯大林是记仇的,他清楚,与德国相比,日本的威胁要小的多,因此他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承认满洲国,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另一方面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为的就是让中国拖住日本,为他的争取更多战备时间。在西方苏联入侵了波罗的海三国,瓜分波兰,这一方面是收复俄罗斯帝国旧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缓冲区。

入侵芬兰,虽然苏芬战争让苏联损失惨重,但也让苏军及时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了在二战中的惨败,也可以说,苏芬战争苏联虽然付出的代价极高,但是值得的。


李天宇


斯大林以继续大清洗大屠杀来迎接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行动!苏联的援德物资直到“巴巴罗萨”行动前一刻还在付运中!希特勒、斯大林本来就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分脏不均才导至两魔相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