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日本的经济都停滞20几年了,德英法还是没有追上,对此你怎么看?

集团目测部部长


说日本经济曾停滞20年,是指GDP类宏观指标陷入近乎0增长,但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的其他指标、层面也同样停滞,比如日本经济在停滞中升级换代没停步,日本的科技进步、教育投入没停滞(不断获得诺贝尔奖就是证明)。

所以,看到经济指标停滞了就认为日本经济不行了的观念、太片面。

而奇怪德英法为啥没追上日本的问题就更缺乏常识了。

一个社会的发展质量,不是只有经济的GDP,更有其他很多很多的物质、精神方面的追求。

脱亚入欧是日本近2百年来的民族追求,至今你问日本人是想成为德法国籍还是德法人愿意加入日本国籍,答案都是肯定的——日本人更愿意变成欧洲人。

所以是日本始终在追赶欧洲,即使日本的GDP已经比几个欧洲强国加起来还多、日本社会的整体还是追不上欧洲(比如幸福感差、劳工待遇低、过劳死、妇女地位低,等等)。

因此,即使日本经济发展降速了20年,也不代表日本经济在变差;现在日本经济的持续恢复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无论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多么快,可预见的时间里,只有日本从文明上追赶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份,整体上欧洲强国是不需要“追赶”日本的。

最后,必须摆脱唯GDP之类指标的锦标主义,社会进步不是靠几个指标来完成的,必须是全面、整体的协调进步才是真正实质的进步、百姓受益的进步,幸福生活能更长久持续的进步。


理得心安



这个问题很简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还是世界第2,与美国的差距已经缩小,而与法国,英国,德国的差距非常巨大,几乎是这德国与法国国家GDP的总和。但是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进入萎缩期,经济总量在所小,并且每年的经济是负增长,所以到了20110年代,中国经济迎头赶上了日本经济,并且超越了日本经济。就在日本经济萎缩时,德国经济趁机进入中国市场,德国的企业也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r


目前在G7西方工业国GDP排名中美国的GDP最高,之后就是日本,然后是德国。本来德国与日本GDP相比只有55%,随着日本的经济萎缩,德国经济增强,现在德国是日本GDP的80%,所以在日本原地踏步时,其时德国是在进步,而法国虽然进步但进步幅度不大,如果再把这两个国家GDP相加,就已经超越了日本的GDP。


最近还有一份数字,因为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日本劳动人口的数量不断下降,到2025年日本的GDP只有现在的75%,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改变,到了2020年以后,德国的GDP就要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3,不是德国作的有多么好,而是日本不断退步,让对手们有超越的机会。所以现在日本政府准备开发国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市场,加快人口结构的调整,不让日本GDP继续下滑。


桥本看日本


很多人都说日本停滞了20年,其实反过来讲,不如说日本“维稳”的20年。日本在上个世纪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工业体系,遭受到美国的广场协议以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缓解这些冲击,日本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但这些年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

这一点从日本的GDP比例变迁上就可以看出

上图是来自联合国的材料(日文版),1970年的时候,日本占据了世界GDP的6.2%,是当时世界上的第四位,中国只占了2.6%。(米国是美国)

再看一下现在的,其中较大的变化有两个,俄罗斯减少,中国陡增。而日本是多少,6.1%。看到这个数据你还能说日本停滞了吗?现在经济极大发展,依然占据了6.1%之多,和三十多年前只差了0.1%,如果这也是衰退,那好吧,你赢了。

“失去的20年”

为何称为日本是失去的20年?怎么不是10年或者更长时间呢?90年代进入经济泡沫期,企业陷入长期低迷,到2000年是10年的时间。进入2000年以后,日本企业依然没有减少低迷,又是十年的时间。

不过广场协议带给日本的也并非全部是坏事情,日元汇率升高,对于日本的出口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拉动了日本对国外公司的布局!因为日元汇率高,相对应的外国汇率就低了很多,所以在日本1990~2000年的时候有一股海外投资的潮流,很多日本企业也选择在这个时期在中国成立公司。虽然日本本国企业有些冲击,但是国外的企业的现地生产现地销售的模式也得以确立。

2018年12月2日追加

俗话说人言可畏,当真如此。日本GDP怎么变化,下一张图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期间除了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有所下降,几乎都是稳重有进的态势。很多人说为何不放上日本80年代末的GDP占比,该怎么说呢,并不是手中没有这样的资料,而是这个时期的日本真的有可比性吗?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美元汇率一路走高,日本大幅度增额,处于泡沫阶段,非要和这个时期去比,那可谓是一叶障目,比较就要在平稳时期,这样才有可比性。

上图是日本1990年的GDP占比,占据了世界13.7%的份额,你们觉得这个数字可信吗。GDP发展如何,国家发展如何,始终觉得从外界来对比是一个方面,也要从看其内部如何。荷兰瑞典这样的国家,GDP占比微乎其微,但是国民幸福值那么高,或许这才可以称作,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度吧。


部分文章介绍:

《天猫双11两分钟100亿“吓坏”日本网友:一天超过日本一年!》

《雷克萨斯豪车随意换!丰田即将推行新业务,汽车界变革来临》

《贫穷是一种“遗传病”,岛国人民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有钱》


日本二三事


现在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日本在90年代有多辉煌,当年中国一个城市家庭的逼格全靠日系家电,一台34寸松下电视居然可以卖到1万多人民币还供不应求!日系品牌索尼,松下,东芝等在中国乃至世界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当年只要一提日本游客都知道富得流油,购买力全球第一,以至于美国人都慌得一逼!日本那时候的经济实力已经直追美国,人均收入比美国高得多,遥遥领先德国,法国,英国,而且日本的人口本来也比德法英多,所以现在没追上很正常,但差距确实已经大幅缩小,人均收入日本也被美国远远甩在后面,所以日本确实停滞了,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当年给人的印象是日本企业根本不可能失败,谁能想到松下,东芝等会落到今天的地步?


吐贺吐罗


日本那么牛逼,为何人均GDP从曾经九十年代一度达4.3万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下降到现在的3.8万美元,被二十几个国家超过呢?我们不说与英、德、法国比了,就与落后的中国比吧。为何日本支线飞机试飞了哪么多年总是失败,而中国支线飞机已量乡村并出口、干线大飞机也已试飞成功了?为何日本卫星发射成功率不如印度高?为何日本曾经是世界造船老大,现在世界造船市场被中韩垄断,LNG船也要出高价请中国造?为何开採可燃冰那么多年总是失败,而中国成功了?为何超级计算机中国总是世界第一,而日本的运算速度只有中国的八分之一?为何中国的特变高压技术世界第一,而美日只能依靠中国?为何中国能垄断世界光伏产业而日本也只能向中国买?为何日本所有的核电站都是二代技术的,而中国已掌握四代技术,并为英国建世界最贵的核电站?为何中国的大型海洋勘探设备能批量出口,而日本几乎是零?为何中国量子通讯已经应用,而日本还在试验?为何日本从曾经的造船、生物科技、材料、电子、家电、造车强国,沦落到现在30亿美元利润的企业只剩下汽车企业了? 去年日本政府下属科学振兴机构承认,当今世界科技已进入中美两强时代,日本已落伍于世界,最多排四、五位。随后不久,美国媒体刊登美国学者文章,要日本接受亚洲中等强国(二流国家)的事实[捂脸]


我是小广东



提到日本经济,就绕不开“广场协议”。一纸《广场协议》有很多种解读。最盛行的观点是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薅日本人的羊毛,将日本经济“薅”垮了!使日本失去了“二十年”。果真如此吗?我们来推测一下,日本GDP最巅峰时期,也就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前达到了美国GDP的69%,以当时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来计算,早在十年前日本就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试想一下,以日本自己的消费市场,以日本的国土资源,以日本的教育和科技体系,它撑得住这个世界第一吗?奇怪的是,当这个观点盛行时,历届日本首相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日本经济的停滞是拜美国所赐。只有福田康夫在一次论坛上谈起此事时说日本要接受《广场协议》的教训。


福田康夫口中的“接受教训”并没有明说是什么样的教训,是美国的“薅羊毛”还是日本经济的“非理性”呢?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广场协议》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对日本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德英法至今没有追上日本的原因。广场协议是指美、英、法、德、日五国于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署的干预外汇汇率的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是美国提出来的,不否认美国的自私成分,因为那时的美国遇到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外汇和预算“双赤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提出了“美元”贬值的请求。目的是拯救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和特朗普上台前的美国经济有点相似)。英法德日四国都同意。因为美国经济如果垮了,这四国的经济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日本当时最积极,原因是以日本当时的产品、市场来分析,日元升值更有利于出口和扩大市场。于是,日本人痛快的签署了协议。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是自愿的,而且这份协议对英法德三国及日本是一视同仁的。这就出现了另一个疑虑,即倒下去的为什么偏偏日本呢?


在广场协议签署后的那几年,确实如日本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出口大增,GDP猛涨,日本经济进入了井喷期,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疯狂期”。在通常情况下,日本贬值才会刺激出口,但日本却恰恰相反,一是由于日本产品的质量,二是由于美元对日元贬值的反作用力。美国对日元的贬值速度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达到了50%的惊人比值。那时候的日本有钱了,那份骨子里的“疯狂”也暴露无疑。日本人那时对GDP的渴望绝对比现在的印度强烈,而在日本GDP的增长方式中不可避免的有了房地产,那时的日本人在世界各地到处购置房地产。日本曾张狂的要买下美国。而美国呢?美元贬值逐渐恢复了国内凋零的制造业,也在经济缓慢增长中解决了“双赤子”问题,经济恢复了。而到1990年代后,日本的经济泡沫捂不住了。首先破灭的自然是房地产。当时的日本房地产占GDP的比重达到了接近40%。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日本自己的责任还是美国的责任?如果说日本升值使出口下降,那是美国在薅羊毛,可日本当时的出口并没有下降啊!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了,既不怨美国,也不怨日本,而是GDP惹的祸!

有人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这个说法不辩证。应该是日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的将泡沫清洗干净了。虽然经济总量没有增长,但日本用二十年的时间完善了经济有关的所有体系。使自己回归了理性发展理念。这才是福田康夫口中的“教训”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们用二十年的痛苦经历稳定了上世纪90年代的GDP。实际上日本人在这二十年中的付出远比战后到泡沫经济崩溃前的付出大。至于英法德这三个国家追了二十年也没有追上日本的问题,有一个原因和一个“可想而知”。首先,英法德都在这二十年间实现了良性增长,正因为是良性增长,所以非常缓慢。其次,二十年都没追上,也就“可想而知”当年的日本经济增长有多“疯狂”!以现在为例,GDP第三的日本是4.87万亿美元,而第四名德国是3.67万亿美元。可以看出德国还需要再追很多年,能因此说德国经济不行吗?感悟:良性增长最靠谱!


卞竞婉


1995年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从此停滞增长。如果按照美元的标准计算,日本的GDP总量甚至出现了下滑。1995年,日本GDP总量为5.45万亿美元;2017年,日本GDP总量为4.87万亿美元。看似日本GDP总量在下滑,实际上不准确。因为,按照日本本币,也就是日元来计算,日本的经济实际上是在缓慢增长。此外,日本经济在1995年之前有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这也是导致德英法迟迟没有追赶上日本的原因。

欧盟与日本

日本经济在缓慢增长

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经济曾经取得非常辉煌的成绩,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1995年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造成了增长停滞。直到今天,日本经济也没有恢复元气,被称为“失去的20年”。那么,日本经济再者23年里面是不是没有增长呢?事实上,日本经济也在缓慢增长,只不过不同时期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不同,导致了以美元计算的GDP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安倍晋三为何能够坐稳首相宝座,关键就在于“安倍经济学”效果不错。例如,2013年日本经济增长了2.0%,2017年日本经济增长了1.71%,年均增长在1.5%以上。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经济曾经遥遥领先德英法

日本经济最巅峰时期,GDP总量达到了美国的69%,人均GDP是美国的160%,这个成就至今没有任何国家达到。即使是现如今的我国,GDP总量也仅相当于美国的65%。1995年,日本的GDP总量是5.45万亿美元,德国的GDP总理是2.59万亿美元,英国的GDP总量是1.34万亿美元,法国的GDP总量是1.6万亿美元。即使三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德国,GDP总量在1995年的时候也不足日本的50%。巨大的差距摆在那里,德英法在20多年里面没有能够追赶到日本,并不奇怪。

德英法经济增长乏力

日本经济失去了20年,德英法三国经济也没有快速增长。德英法已经是发达国家,增长潜力已经用尽。只不过相对于日本偶尔出现负增长,三国经济一直在正增长。以三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为例,1995年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是2010年,增长了4.08%。但是,这份成绩却是建立在2009年增长-5.62%的基础之上。正常情况下,德国经济增长率在1%-2%之间,并没有比日本强多少!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欢迎大家讨论,德国经济有可能超过日本吗?


美国观察室


说日本停滞20年,这是大部分国人甚至是一些经济学家的极大误解,也是很多浮躁媒体的误导,用GDP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偏差和谬误。

每年到过日本旅游的800万旅客和80多万长期在日本工作定居的中国人,他们对日本的发展状况有切身的感受和真正的发言权。我有机会到日本去旅游和考察交流,我来说说自已对日本的真实感受:

日本发展没有停滞,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发达不是靠金融的泡沫,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日本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日本购买的美国国债仅次于中国,在全世界还有大量的实体企业,每天源源不断的为日本国民创造财富;日本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仅次于瑞士,日本一个东京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一个长三角的经济总量,日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人的十倍,农民的人均收入是中国农民的50倍。

日本是世界上社会治理最好的国家。很多中国女性到日本旅游旅游,对日本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安全有序,日本人犯罪率非常低,孩子上学从来不需要家长接送,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后,在养老院得到精心的照顾,孩子和老年人是最幸福的人群。

日本人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日本人的信仰就是奋斗精神、团队协作的精神,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还在勤奋工作,全国的失业率几乎为零,1亿人口靠流浪乞讨为生的人不到2000人。

日本是社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人是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民族。

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日本的军事实力在这世界上仅次于美俄中法。

欧洲大部分国家已陷入高福利社会的陷井,国家负债累累,很多年轻人却只想清闲喝咖啡,又想拿着5万欧元的收入,失业率高达20%,这样的国家怎么发展?怎么和日本去竞争?当我们看到“黄马甲”在巴黎大街上肆意放火,很多国家陷入恐怖危机、难民危机、社会动乱的时候,日本仍然是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国家,这是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永远赶不上日本的真实状况。


牛哥的天空


日本经济确实停滞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又是为何?不过英法德经济总量还是不如日本,难道日本就比英法德三国任何一国都要强大吗?这其中的缘由我来浅述一下。

这是世界主要几个国家GDP排行榜,日本是排第三,德国第四,后面是英法(中间多了个印度)。德国和英国差距不大,同时德国和日本又是比较接近,总体来说德英法三国经济不如日本。很多年来,德日英法排名基本上都是这样。



日本在1995年后,GDP总值就开始逐渐保持4万亿美元上下不大的波动,基本趋近于停滞状态。日本经济之所以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还是和一些因素有关的。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处于贫困交加的地步,不过后面日本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全力发展经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增长非常迅速,连美国都非常害怕,担心日本这么增长下去,后面会取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于是后面美国对日元进行大幅度升值,抑制了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后面又对日本进行经济把控,使得日本不能肆无忌惮的发展下去。美国对日本经济的调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日本的社会福利还是不错的,基本的医疗保险,还有退休金什么的,在世界上都是处于上游水平。不过这些年来日本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日本的财政支出逐年加大,而日本财政收入每年都不是特别稳定,这就造成了日本二十年来经济呈波动状态。虽然波动不是特别大,但这足以让日本政府提心吊胆,最近日本政府正在着手对外引进人才政策,弥补老龄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当然,除了人口结构问题,也许日本三十年前发展太猛了,接近饱和的缘故吧。

英法德三国近二十年发展什么情况呢?英法德这几年发展低迷跟这几个因素有关:国际经济形势,它们国内经济结构(主要是制造业比重)。

德国和日本很相似,都是战败国,二战后德国被分裂四十多年,而日本国内环境比德国好很多,德国被分裂的那些年,东西两德发展水平完全不一样,因此德国和日本差了这四十多年的发展时间。德国统一后,也在大力发展,后面不断追赶日本,到了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德国乃至整个欧盟都处于低迷状态,这段时间亚洲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没有欧洲那么大,因此德国和日本又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德国和法国都是属于欧元区国家,英国之前也是欧盟成员,德国比这两个国家更为特殊,因此把德国单独拿出来讨论。

这是欧元区国2008年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和德国基本相吻合,因此英国,法国这几年发展也是不给力,这两年英国一个劲的脱欧就是想摆脱欧元区经济负担,投靠更强有力的盟友,发展自身经济。英国法国已没了二战前的发展规模了,后面被日本甩在后面不足为怪。

法国作为一个浪漫国家,制造业占经济比重不如服务业多,法国制造业占比大概为20%。

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占比非常接近,基本在23%左右,因此德国和日本经济差距是最小的,法国则比较排后。

这是英国二十年来制造业走势,英国曾经作为世界霸主,主要就是它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时的英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不过二战后英国一年不如一年,主要就是英国的制造业越来越不行了,和日本差了近10%的比重,目前英国算是吃老本了,不久英国将被日本远远甩在后面。可以说,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活泉,制造业不行,经济都是虚幻的。

所以呢,德国和日本有差距,主要是二战后德国发展时间比日本短,并且这些年欧盟越来越不行了,德国受到很大影响,好在德国制造业比重并没有下滑,因此德国和日本还有的一拼。至于法国,制造业不如日德,英国制造业更糟糕,英法德日这四国,照这种趋势下去,后面排名最后的注定是英国。


国际时评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不是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20年的时间都没有增长吗,怎么排名之后的德国、英国、法国等没有追上呢?

个人都没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日本经济陷入停滞增长之前,已经大幅度领先德英法等国。

我们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变化为例。1995年是日本经济的顶峰期。该年日本有世界500强企业149家,仅比世界第一的美国少2家。同年,德法英三国分别是44家、44家和29家,三国合计117家,还比日本少32家。23年后的2018年,日本500强企业减少到52家,但仍然是高于英法德等国。


我们再来看GDP。1995年日本GDP是5.4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7.7%。该年,德国、英国、法国GDP分别是2.59万亿美元、1.34万亿美元和1.6万亿美元,分别近相当于日本的47.5%、24.6%和29.4%,均远远落后于日本。

第二,德英法等国的近20年的发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作为中国人,我们习惯了两位数的增长,低于7%那就属于低增长了。但是,对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来说,能达到2%的增速就不错了。

1995-2017年,德国GDP从2.59万亿美元增长到3.68万亿美元,增长了42%;英国从1.34万亿美元增长到2.62万亿美元,增长了95%;法国从1.6万亿美元增长到2.58万亿美元,增长了61%。(2017年,日本GDP占全球比重为6.13%,高于德英法)

同期的日本GDP则从5.45万亿美元下滑到4.87万亿美元,降幅11%,增速远低于德英法三国。但其GDP绝对量依旧是领先于德英法的,2017年GDP分别是德英法的1.32倍、1.87倍和1.89倍。

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日本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计苏联),直到2010年,才被我国超越,退居世界第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