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现在农村人的外出的欲望没有前些年强烈了?

冬语夏说


小编认为,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主要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地方经济的发展,与沿海地区的差距缩小,地方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许多农村人更愿意就近找个工作,同时还可以照看自己的家庭。

2、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及各类农业补贴,现在许多农村人喜欢自己做一点小生意。

3、外地就业困难,现在许多沿海地区已经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除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许多岗位已经人满为患,甚至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已经转型,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工劳动力。因此,沿海地区的就业形势没有内地好。


Power泡儿


本人高中只读了一年 当时16岁,因为各种原因不想读书了

刚出社会跟我哥做点小生意 批发水果和冷饮 生意时好时坏,后面熟人介绍进了一家自来水公司 曲江水厂 上班,工作很轻松 06年的时候工资1200元 管吃管住 平时也不怎么花钱 工资基本都存下来了,干了三年 感觉太无聊了就辞职了。



后面跟着我堂妹来到了东莞的一个鞋厂 也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单位,一干就是八年 ,上班就像机器人 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在这里也谈了几个女朋友 也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走到一起,今年过完生日就29岁了,感觉好迷茫!










在这里看不到任何前途 ,每个月拿着不到4000块钱的工资,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就是为了生存,住着一个月150块钱的房子,和家人相隔几千公里 ,过年才能回去几天,在这里找不到任何的归属感,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 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身,肉体和灵魂互相绞撕,

过了今年就要下定决心离开这里了,最好的青春都浪费在这里了 这里有太多的回忆……


陕南小范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这是我在外面漂泊十几年的总结。

俗话说,广东赚钱广东花,没有余钱寄回家。事实确实如此,在广东的这些年没有存到一分钱,大致算了一下,赚了几十万,也花了几十万,回来还是一个穷光蛋。

在城里,天天面对的是钢筋水泥丛林,冷冰冰的毫无生机;路上塞车塞的都怀疑人生,在路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房租贵的让人心疼,一年几个月都是为房东在工作;春运的时候让人抓狂,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费尽心思,如今想想都后怕。每当孩子通电话的时候问的那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心中的愧疚感油然而生,眼泪打湿了我的眼眶。

如今我已经回来了,在家附近上班,感觉还好,工资跟广东差不多,开支是以前的三分之一,一年还是要余几万块钱。虽然发不了财,但过点小日子还可以,最重要的是经常跟家里人在一起,我的父母亲不是留守老人,我的孩子没有成为留守儿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回来以后再也不想去外出打工了,我很乐意在农村自由地呼吸着纯净的空气,看着湛蓝的天空,听着鸟语闻着花香,人生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roboce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农村人外出欲望强没有前些年强烈。

只要原因有这几点:

01.农村人在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能照顾家庭

现在的城镇化进程加速,尤其是各地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各地的工业园区,喜欢招本地人务工,有些在外面学习了技术的农村人,开始转移到家乡做贡献了。

另外,一些农村人考虑在家乡工作,既能赚钱,也可以照顾好家庭。农村人就开始盘算自己的工作安排,还有一些农村人,一边种地,一边也做些小生意,或做些手艺活,也比外出打工赚的多。

02.外出打工的工资实际计算不如在家收入高

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回家后会发现,自己辛苦在外奔波,有时工资会高点,但是,相对一些在当地发展的农村人来说,似乎没有赚取更过的钱。因为在外地打工的各种开支大,比如租房,吃放,乘车,人情往来,有很多的浪费,细算下来,和当地一样技术和年龄的人来说,付出的多,收入不成正比。所以这些人,就开始不再外出打工了。

03.很多人希望回家创业,厌倦了漂泊

一些农村人,外出打工或经商过程中,感觉外面的环境不如早些年那么好了,竞争激烈,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不多的工作,在外地经常没能赚到多少钱。在家里务农或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反而更能养家。

还有一些在外赚了钱,赚技术和经营的能人,他们开始想自己创业了,家乡的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年轻人的拼劲,让这些厌倦了在外漂泊的人群,开始回流。

所以,农村人在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能照顾家庭,外出打工的工资实际计算不如在家收入高,回家创业,厌倦了漂泊。现在的农村人,相比较前些年,外出的愿望在淡化,不再那么强烈了。


抚州乡情


不仅你个人感觉农村人口。外出欲望没那么强烈了。(个人理解问题是指,农村人不出省,开始在本省找工作,而不是去外省省找工作)
事实上是中国外出务工人员普遍由沿海渐渐转移到中西部了,整个中国的沿海地区人口增长都在放缓,而中西部的人口增长正在不断上升。
为了做一个标准化,专业化的回答,找了很多的数据,
因为我确实想知道,中国的外出务工人员是否越来越想回老家发展了?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越来越靠向中西部了?
也算同时回答了以上问题。
第一个原因:经济怎长,导致农民工进入城市,外出务工越来越少。
中国农民外出务工,路线大范围的基本如下。
大量中西部人群向沿海转移,其原因是不外乎,沿海有钱,发展好,机会多。
那么如今中国全国常驻人口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数据总结:
北,上,广,依旧程上升趋势,而其他沿海地区,东莞,大连,等其他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水平,远低于全国,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来自中国统计局的官方人口数据。
以下是数据表格:(不想看数据,的可直接跳过)
2015年至2016年各大城市人口变化与过去十年人口对比(备注:本表格至选取了部分大城市,表格中增量指的是2016年年末,常住人口减去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年增幅等于16年比15年常住人口增加的百分比。近10年平均年递增率指一个城市近10年常住人口年化几何平均增幅,以广州为例,具体算法(1404/1005)^0.1-1=3.4%)
通过数据总结分析:
2015至2016年,全国人口年增幅为0.46%,不少大城市同期人口增幅低于全国水平。例如沈阳、东莞、大连、苏州、无锡、北京、上海、佛山都低于全国同期总人口增幅。
2015~2016年常住人口年增幅高于本城市过去10年的平均年增幅的大城市有:广州、深圳、长沙、济南、重庆、杭州、西安、南宁。人口发生了略倾向于中西部大城市的迁移。
这种转移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沿海地区的常驻人口增长率减少了,这种减少源于,进入沿海地区农民工渐渐减少,大量的农民选择在自己省市谋求工作,在自己省市进行工作。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以前大量农民工进入北上广,就是因为北上广,发展好,赚钱多,机会多。但是在最近的一篇数据,告诉我了答案。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

北上广,常年位居前三暂且不说,而其余的沿海城市厦门,福州等等,甚至不如重庆,成都等等西部城市,可以看出在国家发展中,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渐渐超越一些沿海城市。

也就说明,大量农民工的老家省份,中西部经济也好了起来,在自家门口能够挣到钱,那么何必要去更远的外面呢?

而还有一个农民外出减少的原因,在于中国之前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预售大量国外工厂涌入中国沿海,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也就吸引了一大批农村人挣钱。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高,导致国外大工产纷纷撤离中国。

2016年6月,苏州紫兴纸业宣布停产解散。

2017年1月,希捷苏州工厂也正式宣布解散,裁员规模涉及上千人。
2017年上半年,住友电工苏州FPC部门关闭。
2017年7月底,JDI苏州厂宣布计划关闭,或裁员数千名员工。
2018年1月,偏光片龙头日东电工苏州厂宣布关闭,裁员近千人。
2018年5月,友达光电关闭上海松江工厂。


沿海地区机会减少,自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家。

以上经济原因导致的,外出的人,越来越少,留在本省份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我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作为一个四川人,呆在老家简直是享受,周末放个假就可以回老家。

闲的没事打麻将,泡茶馆,朋友家人都在附近,为啥还愿意去外省工作。

因为钱?

虽然成都地区的工资确实没有沿海高,但是过生活还是可以的,自然也就不愿意往太远的城市走。

出去?是串串吃的不够爽了,还是麻将打的太少了?


桔优保农业


最近几年农村人外出的欲望确实在减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速发展的速度减缓,形势影响了对农民工的需求。2013年,是国家高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GDP降速,银行贷款收紧,城市建筑项目压缩,八项规定出台,重大反腐行动起步等,整个宏观政策都在全力压缩盲目扩张、乱挖乱建、房价攀升的经济泡沫。形势影响了就业;

2、大规模建筑项目逐年缩小,用工数量随之下降。城市建筑高峰期已过,尤其2013年以来,城市建筑规模下降很明显,作为建筑行业主力军的农民工面临失业的境地,很多民工进城找不到活,只有空手而归,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的2018年;

3、以县城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将部分农民工从外地吸引了回来。高速发展造成省会以上城市人口大爆炸,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人口膨胀程度已超出了城市负载,于是出现了“疏解人口”这个说法,河北的“雄安新区”就是为了疏解北京人口,

同时产生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发展思路,2015年出台了专项扶持县级企业和县城乡镇民营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当年银行专项扶持县级中小企业、拓宽贷款渠道、放宽贷款政策的专项融资措施,就是发展县城,吸收农民进县城的重大举措,由此,县城建筑业又一次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农民工。|头条原创|

农民工在家乡务工的好处在于:白天去县城上班挣钱,晚上回家休息吃饭,日子比在外地甜蜜很多。


时代轩评


现在的农村外出来到大城市里谋生和发展的人依然很多,但是,也有许多农村人不再外出。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的发展和经济水平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特别靠近城市周边的村子,相比一些偏远的村子来说,发展的情况要好得很多。

2.国家扶持,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扶持农村,从住房,用车,再到生产建设。还有许多非常惠民的政策,鉴于处在这样的趋势下,那么就在家乡发展确实是一种好的选择。

3.一些在城市里发展的农村人,日子过得很挣扎,有些农村出来的人,他们没有学历,视野狭隘,没有技术,只能做些社会底层的工作,处于环境和心理的压力,只能回到农村。

4.思乡之情,哪里都不如家好。

5.有的人外出打工还是拖家带口的,或是把孩子,留在村子交给父母照顾。这带来的问题就更多了,首先是有的老人是没有能力照顾孙子和孙女的。甚至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迫于对家庭,也只好,留在家乡发展。

6.有的人,在家乡发展甚至比在城市里的收入还要好,那么就更没有必要在外出务工。


农人阿Q


在过去,出门打工能赚得到钱,现在出门打工,要是没有特长的话,根本就赚不到钱,而且出门在外,又要租房,个人生活又贵,一年到头赚的钱除了个人的消费,都消费在路上了,为交通运输部门的贡献倒不少,剩下到家的却寥寥无几。

现在有好多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在家门口打工就能赚到钱,还省去了一些像租房一样的不必要的开支,赚到的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同时也能照顾到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儿女,夫妻也不分居两地。这样不仅家庭富裕了,并且也稳固了夫妻的感情。

古语云,远走不如近爬。现在好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意识里已经从崇拜务虚逐渐转变为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了。外面的世界再美好,但它永远不属于你,不如在家里面务实,才切合实际。


老蒋闲言


有点觉得。

随着国家不断的扶持三农发展,农村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高度化。农村城市话进程不断的进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农村的范围不断的缩小。许多的农村的人们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工作了。

二、我国三农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许多呢人们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就业。

三、外出打工进厂的机械化工作。在外面工作一般都是流水线工作,哪里的工作环境,还有工作范围大大的影响了人们工作的信心。

四、外面打工长年在外,因为外出在外打工是常年在外的。只有过年才能回来几天。家人之间的的感情降低了,对儿女,家庭等等有巨大影响。

五、常年在外面的人会产生思家的念头。在加上进几年外面打工的收入也不是生活的唯一的道路。所以人们就开始选择在家里打工创业。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有什么三农问题、了解最新三农资讯就关注我,一个在三农加自媒体上有追求有梦想有情怀的不入流的潜力股。


不入流的潜力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提高,相比以前的外出务工潮,现在农村人外出务工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我总结了一下,大概就是:第一,现在外出务工的大多是年轻人,相比老一辈来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那么吃得了苦;第二,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家乡办企业的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外出务工不断减少;第三,很多农村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外出照顾不了家庭,所以选择不外出;第四,现在是信息时代,交通越来越方便,农村人在家就可以网上卖当地特产,节约成本,所以外出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