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膠州西南鄉有個村子,住著一戶姓丁的人家。夫妻二人過日子,因祖上傳下一份家業,日子過得還算富裕。

只有一件事,老兩口整天悶悶不樂。就是兩口子都已年近半百,膝下還沒有一男半女的,日子雖好,總得有個繼承家業傳宗接代的,再說老來老去總得有個依靠。因此,老兩口天天求神拜佛,求醫求藥。

有一年的秋天,丁張氏還果真有喜了,夫妻倆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轉過年來就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取名“丁郎”這下老兩口知足了,恨不能把兒子放在口裡含著,真是吃飯怕噎著,走路怕跌著。老兩口恨不能上天摘星星,下海撈月亮給丁郎玩耍。街坊鄰居都說:“丁郎是個福孩,是在甜水裡泡大的。”

「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丁郎長到十二歲,老夫妻送他進了學堂。因丁郎在家嬌生慣養,不安心讀書,和學友不是打,就是罵,先生說也不聽,管也管不了。他三年沒讀完一本書,可學會了抽菸、賭錢,又饞又懶。這樣,丁郎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討債鬼”。他沒白沒黑的賭錢,輸了錢,一次兩次回家要,三次四次回家偷。天長日久,丁家的地叫他輸光了,房子也賣了替丁郎還債了。

丁老漢兩口子,只得搬進場院屋,拿起了要飯棍。丁郎賭友們見丁家窮光了,再沒有油水可撈了,就和丁郎斷絕了交往。

丁郎看著這個破家,吃著父母討來的剩飯,還整天沒事找事。看著父母不順眼,不是打就是罵,不是摔,就是砸。丁老漢連氣帶餓,兩眼一閉歸了天。

丁老漢一死,張氏更是苦水往肚裡咽,一天到晚在僅僅剩下的三分地裡累死累活地幹,丁郎卻懶得針扎不動彈,整天躺在地頭的樹下看螞蟻羊上樹,看累了,就地呼呼睡大覺。

「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就在這塊地邊的樹上,住著一窩喜鵲,天天叫喳喳的先壘窩後打食。丁郎躺在樹下,看夠了螞蟻羊上樹,兩眼又轉在了這個喜鵲窩上。他看呀看呀慢慢地看出了一個門道。原來老喜鵲抱了一窩小喜鵲,老喜鵲飛出去嘴裡含著食飛回來喂小喜鵲。這樣每天飛來飛去,小喜鵲慢慢地長大了,老喜鵲又領著小喜鵲學飛了,今天飛近,明天飛遠,慢慢地小喜鵲翅膀硬了,也能飛出去含回食來孝敬老喜鵲了。梧桐樹上老喜鵲小喜鵲一家,朝夕相處,老養少,少敬老……

丁郎躺在樹下,看呀看呀看得入神了,瞅呆了。他想:“我的爹孃不也是像樹上的老喜鵲一樣把我扶養大的嗎……我這不是還不如一隻燕毛畜牲嗎?”丁郎越想越不是味兒,越想越悔恨自己,他醒悟了!呼地起來,呆呆地坐著……

「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忽見遠處,母親提著個瓦罐子,挎著個破籃子給他送飯來了。丁郎他好象第一次看到母親,滿頭的白髮,破爛的衣裳,瘦瘦的身影,一步一顛磕磕絆絆地走著走著……丁郎好像第一次感覺到母親這麼蒼老,這麼可憐,又是這麼可敬可親……他想著想著,眼裡充滿了淚水,身不由己地向母親奔去!……

「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張氏平日常挨丁郎打罵,今日突然看到兒子朝自己跑來,以為丁郎又要打她,連恨帶氣加上害怕,頭暈眼花,就一頭扎到路旁的深溝裡去了。

丁郎慌忙跑到溝邊一看,見母親躺在溝底,一動不動,一隻手抓著摔破了的瓦罐子。另一隻手裡緊緊攥著破籃子。丁郎此時捶胸跺腳,兩眼一閉也跳進溝裡,摔破了頭跌斷了腿。他緊緊抱住已經嚥氣了的母親,心痛欲絕。幾天幾夜後,丁郎懷抱著母親慢慢地閉上眼睛也死去了……

「膠州瞎話故事」丁郎溝的傳說

從此以後人們就叫這溝為“丁郎溝”。年長日久,也不知到了那個年代這條溝不見了,卻住上了人家,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村子,“丁郎溝”的村名叫到如今,丁郎的故事也就流傳至今。

▍孫鳳蘭蒐集整理 | 欄目顧問:髙敘成 | 編輯:一壺好茶 、紅塵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