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從市場分析,各家車企車機的技術路線並不相同,使用邏輯更是千差萬別。在此背景下,智能車機標準的確立就顯得極為重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任何事物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變革,汽車行業也不例外。當互聯網從2C時代進化到2B時代,工業互聯網正在催生著汽車行業的變革,尤其是車機系統。

自從特斯拉出現後,汽車車機系統迎來一股革新的浪潮,不管哪家車企在推出新車時,總會留有“液晶大屏”的一席之地,將“大屏幕+車機系統”作為產品賣點,甚至於無數的廠家給外界留下了“大屏即車機”的莫名錯覺。

在消費端車機發展有著不容迴避的問題:為什麼一個手機上已經用了三年的功能放在汽車上都顯得極為困難?為什麼都這麼多年了,車機上的導航依舊無法時時更新?

一方面是廠商費時費力的研發,一方面是消費者的並不買賬。二者似乎在兩個平行線上越行越遠。汽車車機發展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汽車預言家採訪了眾多的消費者與專家,聽聽他們眼中的智能車機的存在的問題與突破的方向。

誰都想控制的車機源頭

近兩年移動端APP的風生水起,在汽車的大屏幕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種類繁多、趣味各異,打著定製化旗號的車機系統也出現在市場之上。

“不習慣使用車機系統,”多位消費者面對汽車預言家的採訪,對車機系統表現出了較強的陌生感,並且近乎一致的表示,習慣於用車機和手機進行連通,還是藉助手機的功能實現相關需求。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大部分消費者依賴CarPlay、Carlife實現手機與車機的連接

為什麼有現有車機的功能不用,而要通過與手機的連接來實現相關功能?隨著汽車預言家的調查逐步深入,一些客觀的現實令人觸目驚心。

根據資料,目前車機系統比較主流的有QNX,Linux和安卓系統。基於上述三種最基礎的開發邏輯,汽車製造企業衍生出了數百種樣式迥異,功能不同,操作邏輯扦插萬別的數百種車機系統。

QNX研發廠家是黑莓,這是一種類似於商用的類Unix實時操作系統,這是目前汽車領域的最大的操作系統供應商。經過多年發展,QNX有著豐富的實際裝機經驗,從操作和裝機難度來看,比較成熟和穩定。根據此前媒體調查顯示,QNX在車用預轉載市場佔有率達到75%,是廠家出廠裝載車機的主流,目前全球有超過230種車型使用QNX系統,主流的大眾、福特、BBA等都是使用的QNX。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QNX

相比於QNX的廣泛覆蓋量,Linux由於其開源性有著不錯的穩定性,而且非常適合做二次開發,正在成為預裝車機的首選。資料顯示,國內相關汽車廠商深度定製的智能車機系統都是基於Linux開發。但該系統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問題:應用開發難度高,每一個應用都要專門去開發。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Linux

除了上述兩者廠商偏愛的預裝載的車機系統,另外市場上佔據主流的是車載安卓系統,約有50%及以上的市場,這其中包含汽車後市場的選裝車機。該系統由於和手機的通用性,相對來說可安裝的應用是最多的,應用開發成本也最低。但該系統同樣存在著應用適配問題,手機上能正常打開的程序,到了汽車上就頻繁出現BUG,核心原因在於安卓系統為藍本的車機系統缺少統一標準。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後市場低端安卓車機系統

資料顯示,目前主流車機能夠完成的任務基本和手機無異,但差距在使用的便捷度上,用戶接觸手機時間長,已經有了使用習慣。有媒體測試,相同功能的操作在不同車機系統上的呈現方式五花八門。

“這正是車機系統面對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前端開發企業需要適應不同的車技系統重複適配,另一方面消費者在使用端需要不斷學習不同形式的應用方法,”有行業觀察專家對汽車預言家表示,車機系統的本質是方便,但是現在顯然離本質越來越遠,諸多的製造邏輯,缺乏統一標準的模式,讓車機系統變得更加的複雜,反而沒有手機簡便,也讓“手機+大屏“成為最主流的車機形式。

車機系統從70分到90分的革命

“隔行如隔山,汽車製造廠商在車機系統方面的短板不得不正視”,一位智能科技企業創始人透露,和手機開發週期不同,一輛汽車的開發時間至少需要3年,包括智能系統一般在3年前已經和車輛研發準備完畢,過去使用手機電腦一樣的系統作為車機開發系統模板,無論如何技術是要滯後的。

因此,聯合其它供應商,共同打造專門圍繞智能汽車雲湧的車機系統,成為了現在汽車廠商在現實下的新選擇。資料顯示,目前國產廠商多數選擇和供應商共同打造車機系統,例如吉利、長城等企業,都選擇和供應商聯手開發車機系統。這些基於互聯網的原生供應商,在運營和交互設計等方面的技術儲備都優於汽車製造企業。

車機未來發展的通用路線是什麼?在汽車預言家的採訪中,有專家指出,應該在安卓標準上持續努力。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安卓系統應用廣泛

他認為,作為世界上最主流的移動設備開發基礎之一,基於安卓系統的車機系統相比其它車機有著三大先天優勢:1)安卓目前技術成熟穩定,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手機基於安卓標準開發(包括後市場);2)得益於移動設備的發展,安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開發體系團隊,應用開發難度、成本低;3)安卓操作邏輯符合用戶使用邏輯。

資料顯示,安卓最初是谷歌針對移動設備而設計的,但是由於其自身的移動互聯網屬性、強大的擴展性和開放性,以及Google從發佈至今的不間斷版本升級賦予它的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無限的競爭潛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終端電子設備採用開放的安卓平臺作為其操作系統。

儘管安卓目前成熟穩定,但是過去基於傳統安卓系統打造所做的車機系統,仍然有著諸多的困難,突出表現在:如何對原有系統服務裁剪和去除bug專門針對車機的UI框架設計、車載專用應用的開發、車輛運行狀態的讀取與控制、海外版本的支持、多產品動態配置等等……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多家企業都將智能車機的互聯網化作為研發方向

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移動互聯網服務在車載領域的拓展。一個成熟的安卓車機方案不僅要和傳統車機保持一致的用戶體驗,更要有能力引領安卓車機發展,給車機行業帶來的產業革命樹立行業標準。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其開發工作將不僅僅是侷限於應用層,同時也需要對汽車系統底層的架構進行重寫和二次開發,其難度和工作量都是很大的,這就對能夠勝任該任務的安卓團隊的水平和規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對汽車廠商和車技系統開發合作的關係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車機發展的核心是開放

“如果沿著原先的思維,單純的從交互和硬件方面思考,各家單打獨鬥,將永遠不能滿足用戶的期待,”行業觀察人士對未來車機的發展提出了見解,並認為車機系統必須要堅持三個方面,一是堅持聯合大發展的核心思維;二是堅持融合智能學習超越發展;三是制定統一的標準。“其中,融合大發展是趨勢,智能科技發展是方法,而安全標準則是底線,”該人士認為。

在面對安卓車機市場機會的時候,車企的頭腦要更加的清醒和明確:安卓車機首先必須是一個車機,採用安卓是為了發展車機技術,是安卓來適應汽車,而不是反過來讓車機去將就安卓,絕不是車機去削足適履變成一個大號的手機或者其他不倫不類的東西。

安卓本身是一個手機操作系統,不對安卓進行深度開發,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的車機,車機相關行業人士則認為,目前很多所謂的車載安卓開發還僅僅侷限於應用層的開發,和“深度定製”還相差較遠。而如果要實現深度的開發,安卓車機必須要實現互聯網的線上服務的高度智能化。

無論是從線上服務的拓展,還是車機人機交互系統的開發,安卓車機的開發都不是汽車企業單打獨鬥能夠完成,聯合多家汽車製造行業外企業共同參與成為了行業的新趨勢。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GKUI新一代生態系統

以吉利為例,吉利GKUI是吉利打造的新一代生態系統,根據此前新聞,吉利GKUI合作企業高達數百家,涵蓋了互聯網出行,娛樂方面的諸多企業。無獨有偶,比亞迪在不久前也宣佈開放,並一口氣開放了66項控制權和341個傳感器,所有第三方都可以在DiLink平臺上自由創作,打造智能汽車生態圈。

有行業人士表示,手機上十幾個傳感器,就產生了300多萬個應用APP,而汽車上有300多個傳感器。如果能夠用安卓,結合汽車傳感器,將能實現更多跨時代的應用。

此外,有聲音認為,建立安卓智能車機標準,不僅是服務的標準,還有底層安全標準。

起底智能汽車系統幕後:脫離汽車開發,底層系統壁壘嚴重

美國社交網絡上流出有黑客嘗試通過車機遠程控制汽車

2015年,在一輛切諾基行駛過程中,兩名黑客Charlie Miller & Chris Valagek,聯手通過軟件工具,遠程向克萊斯勒Uconnect車載系統發送指令,成功啟動了車上包括緊急制動、轉向等功能。菲亞特克萊斯勒美國公司就這一危險事件公開回應,宣佈召回約140萬輛存在軟件安全漏洞的汽車,這是全球首例因黑客風險而召回汽車的事件。

除了整車廠的封閉,汽車安全也是導致車機系統發展緩慢重要原因。行業人士認為,車機系統一旦打通車內電氣儀控系統,就有可能因為車機系統的安全漏洞,而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但凡涉及安全事故,99分也是不及格。所以未來車機系統,如何保證車輛及行駛安全,確定車機標準,是需要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有專家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