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導讀:停牌近10個月後,上海萊士終於復牌了,而且是有備而來,隨身攜帶391億海外併購。

但是,資本市場並不買賬,上海萊士復牌即跌停,近229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封板資金超過40個億

此後,上海萊士開啟一字跌停模式,在股價跌跌不休的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391億海外併購

上海萊士是國內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最高市值曾達到1321億,是A股當之無愧的“血王”。

2018年2月23日,上海萊士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為由開始停牌,這一停就是9個多月,巧妙避開了A股今年以來的震盪調整行情。

但監管層不能放任不管。11月6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被稱

“史上最嚴停復牌新規”。大批以停牌護盤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復牌接受市場的考驗,上海萊士便是其中之一。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12月6日,上海萊士發佈復牌公告,同時面世的還有公司正在籌劃的海外併購。上海萊士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天誠德國100%股權

據悉,GDS是全球知名血液製品企業基立福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檢測設備和試劑生產的血液檢測公司,主營業務是核酸檢測、免疫抗原和血型檢測。

天誠德國下屬實際經營主體為Biotest,也是一家全球性產業鏈血液製品公司,主營業務為血漿採集以及生產和銷售血液製品,並於1987年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

除了標的資產享譽全球,更吸引人眼球的是,海外併購的交易價格合計高達391億元人民幣,是截至目前中國醫藥界最大的海外併購案

上海萊士本想靠400億海外併購演繹王者歸來,卻被資本市場打了個措手不及。12月7日,上海萊士復牌即一字跌停,近229萬手賣單封死跌停板,需要40多個億才能打開跌停。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炒股鉅虧13億

上海萊士之所以不受資本市場待見,很大原因是公司不務正業所致。多年來,公司迷戀炒股致富,原有主業遭受冷落。

今年10月29日,即復牌前不久,上海萊士發佈2018年三季報。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09億元,同比下滑3.99%;歸母淨利潤為虧損12.93億元,同比下滑237.51%;扣非淨利潤為4.08億元,同比下滑16.76%。

面對鉅虧13億的事實,上海萊士對外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經營穩定,由於資本市場波動,公司證券投資產生較大損失,這是導致淨利潤虧損的主因。同時預計公司2018年度歸母淨利潤為虧損9.6億元至12.11億元。

用大白話解釋,上海萊士鉅虧13億根本不是主業不濟,而是炒股失敗的結果。這裡就不得不回顧一下上海萊士轟轟烈烈的炒股史了。

2015年1月,正值A股牛市,上海萊士踩點入場,投資的第一隻股票就在5個月內盈利接近300%,炒股當年就賺了8.65億,堪稱“股神”

嚐到甜頭後,上海萊士在股市繼續加註,甚至不惜藉助信託通道加槓桿操作,也曾獲得不菲收入:2016年靠炒股賺了6.72億,2017年又賺了2.49億。

眼看著炒股收入一年不如一年,上海萊士卻像紅了眼的賭徒,根本不想離開賭桌。殊不知賭場有一條鐵律:賭桌上最後輸得最多的人,往往也是開始贏得最多的人。

2018年還沒結束,上海萊士就受到了衝動的懲罰:炒股虧了近13億!基本上把這幾年炒股賺的錢又還回去了。而且,在炒股幾乎取代主業的背景下,公司基本面大不如前。

有句話叫“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放在股市更是如此。如今回望,

2015年上半年,正是上一輪大牛市的上升期,滬指從3000多點一路飆漲至5000多點,乘著牛市的浪潮,隨便一隻股票都能上漲,上海萊士只是恰好趕到了點兒上,不信放張圖自己感受。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2015年上證指數走勢圖

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上海萊士經歷了股市的大喜大悲。復牌3天,跌停3天,上海萊士的市值從最高點1321億下跌至708億,幾乎腰斬。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古人誠不我欺也。

57億商譽壓頂

除了熱衷於炒股,上海萊士還是併購重組的高手。在出海併購前,上海萊士在國內資本市場早就練熟了手。

2014年,上海萊士接連收購了鄭州萊士和同路生物,分別形成14.83億元和39.37億元商譽。鄭州萊士和同路生物也分別作出相應業績承諾,但每年的實際完成情況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鄭州萊士僅在2014年實現業績承諾,之後連續兩年業績不達標;同路生物2014年、2015年都實現了業績承諾,但最後一年還是差了一哆嗦,沒能如願達標。

即便如此,幾年下來,上海萊士僅對此前收購計提了677.69萬元的商譽減值損失。截至2018年三季報,

上海萊士的賬面商譽高達57.05億元,佔淨資產的一半

677.69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相較高達57.05億元的商譽總值,幾乎就是九牛一毛。況且,上海萊士目前正在籌劃高達391億元的海外併購,一旦成功,公司商譽更是大得驚人。

臨近年末,上市公司商譽問題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也成為監管的重中之重。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旨在加強會計監管,擠幹上市公司商譽水分。

在此背景下,A股大批商譽畸高的上市公司成為眾矢之的,上海萊士卻“頂風作案”,一出手就是高達391億的海外併購,一旦集中發生大規模的商譽減值,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股權質押危機

上海萊士出手闊綽,但公司賬面卻捉襟見肘。2018年三季報顯示,上海萊士賬面總資產為115億,其中57.05億的商譽佔了絕對大頭兒,貨幣資金僅有8.7億,391億元的海外併購簡直就是“蛇吞象”。

沒錢怎麼玩併購?上海萊士給出的答案是股權質押。這裡簡要介紹一下上海萊士的股東結構,RAAS CHINA LIMITED(以下簡稱“萊士中國”)和科瑞天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瑞天誠”)是上海萊士的控股股東。

創始人黃凱通過萊士中國合計持有上海萊士36.28%的股權,資本大佬鄭躍文通過科瑞天誠合計持有上海萊士38.69%的股權。二人合計持股74.97%,且股權旗鼓相當,其他股東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截至2018年三季度,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合計持有上海萊士31.05億股。其中,科瑞天誠質押股15.11億股股票,萊士中國質押14.61億股股票,合計質押29.71億股股票,佔其持股總數的95.68%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按上海萊士停牌前19.52元/股的價格計算,質押股總市值大約580億,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如此大規模的股權質押,也對公司的穩定經營形成嚴峻挑戰。

12月7日晚間,上海萊士發佈控股股東被動減持公告。原來,萊士中國分別質押給開源證券、國海證券的8800萬股、3240萬股的公司股票因部分金額逾期構成違約。若公司近期不能與對方達成協議,可能遭遇強制平倉

在此之前,已有機構對上海萊士提出質疑。11月6日,華安基金對其持有的上海萊士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為12.67元。較上海萊士停牌前價格19.52元調低35%,相當於4個跌停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在上海萊士停牌之前,公司股價走勢已經相當魔性了,延伸來看就像一根長長的拉鍊,人為控盤跡象十分明顯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停牌前4個月裡,上海萊士的日平均換手率大多在0.10%以下,最大換手率也不過0.22%,是極低的水準了。在股價長期橫盤之後的暴跌中,已有機構踩雷,損失慘重。

2018年三季報顯示,在上海萊士的十大流通股東中,鵬華基金旗下兩隻資管產品分別持有6700萬股、6498萬股,位居第6、第7大重倉股,

12月7日當天均損失過億。上海萊士股價再跌下去,恐怕要哭暈在廁所了。


炒股鉅虧13億算個啥?這家公司還要花400億搞海外併購才是重點!


結語

回顧上海萊士的炒股史發現,公司先後投資的個股分別為萬豐奧威、富春環保、興源環境,三者分別歸屬於汽車製造、環保新能源、環保工程領域,與公司主業風馬牛不相及,概念炒作嫌疑大

在炒股鉅虧13億之後,上海萊士大概意識到炒股不是長久之計,開始向原有主業血液製品靠攏,兩個海外併購標的均屬於同行業知名企業,迴歸主業的意圖明顯

上海萊士也對外宣稱,本次重組成功後,公司可通過技術合作方式獲得對方先進技術,改善公司現有產品結構,擴大國內市場佔有率,佈局全球重要血液製品市場,提升盈利能力,大有重整山河的氣勢。

中國有句老話叫“浪子回頭金不換”,但炒股失敗的上海萊士還能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嗎?目前來看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