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宦官大夥都知道就是太監,缺少作為男性最重要的一部分人體器官,他們在封建時期地位是低下的,但是在有些朝代,他們卻是權力至高、將皇帝玩弄於股掌、令人聞風喪膽的一個群體。明朝時期的宦官專權大夥都比較熟悉,提起東廠西廠都不陌生,但是在唐朝中後期,也是宦官專權很嚴重的歷史時期,甚至比明朝更甚。宦官專權幾乎貫穿了唐朝的整個中後期,橫行霸道的宦官是一茬接一茬,從未間斷,他們逼宮、弒君、謀害大臣,無惡不作,高高在上的皇帝、宰相、后妃、大將軍統統都要看宦官的臉色,不敢逆他們的意思行事。歷史上這些無惡不作的宦官大部分都不得好死,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但是唯獨有一位權傾朝野、作惡多端、罪不可赦的大宦官卻得以壽終正寢,一生榮華富貴、享受極高的威望和待遇。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仇士良,字匡美,今廣州人,唐朝中後期宦官,他經歷了唐順宗、唐憲宗、唐文宗、唐武宗等一共六代皇帝。最一開始,他只是東宮伺候太子憲宗的小太監,沒有實權,後來到了唐文宗即位,唐文宗對當時的宦官首領太監王守澄不滿意,想改變一直以來宦官專權的形勢,就看中了仇士良,想利用他扳倒王守澄。唐文宗先是給當時的宦官首領太監王守澄升了官,但是明著是升職,實質上是沒了實權,奪去了王宗澄的統率禁軍的軍權王首成,然後任命仇士良接替王守澄,成了當朝太監第一人。唐文宗就這樣借仇士良與王守澄的抗衡,幹掉了王守澄。

唐文宗並不是單純的想除去王守澄,而是要收回大權,掌握寂寥專權的局面,所以仇士良只是他的一顆棋子,等幹掉了王守澄,下一個就是仇士良了。於是就與宰相李訓一起謀劃如何除掉大權在握的仇士良。雖然大太監王守澄死是被賜毒酒而死,但是他死後的殊榮都在,於是唐文宗和李訓就合謀了一計調虎離山,就是將王守澄葬於鳳翔,命所有的太監都去進行遺體告別,這樣宮裡的太監都去了鳳翔,提前在那守株待兔,將太監們一網打盡,讓他們有去無回。但是這事計劃好卻沒能成功,這是怨李訓起了私心,臨時變了卦,心想這鳳翔節度使若親手手刃了這些太監,就成了第一功臣,哪天還不爬到自己的頭上,威脅到自己。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於是李訓想辦法說服唐文宗改了計劃,在長安城內,找大將軍韓約跟他一起幹,除掉仇士良。朝堂上,大將軍朝約向皇帝報告說,宮中石榴樹上天降甘露,是吉兆。想一想當時的京城西安,11月末,樹上露水不上凍,在樹上掛著,這怎麼可能,唐文宗一聽很興奮,但是一想這事有點不靠譜啊,還是先派身邊的大太監仇士良去看下吧,結果仇士良就去了。到了那之後,仇士良一看哪有什麼天降甘露,這時也不知道哪來的一陣風,把簾子吹了起來,仇士良一下看到了埋伏在那的大將軍韓約和好多金吾衛士兵,大將軍韓約因為緊張還滿頭汗珠瑟瑟發抖,還聽到有兵器磕碰的聲音。仇士良立即反映過來,這哪是天降甘露是要殺人啊,於是轉身就跑。

要說這是甕中捉鱉,仇士良必死無疑啊,哪還能跑得出去啊,可是他就是這麼命大,這大將軍不但心裡素質不過硬,就還組織打仗也不行,沒有提前安排心腹在那把門,堅決不能讓仇士良跑出去。仇士良一邊往外跑一邊喊開門,衛兵就把開門,仇士良就跑了,刺殺失敗了。宰相李訓在大殿門口一看見仇士良跑出來了,就大喊快來護駕,金吾衛士兵快來保護皇帝,結果金吾衛士兵與仇士良掌管的禁軍,也叫神策軍打了起來。要說這太監們也真聰明,趁亂一把抓住了皇帝,塞進轎子裡,抬起就跑,不管前面刀光劍影,以身體為盾,一溜煙的跑得賊快,金吾衛士兵最後也沒能把皇帝給追回來。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這回徹底完了,仇士良天子以令諸侯,有了皇帝,他們就能以皇帝的名義下詔了。一看這種情況,宰相李訓就跑了,仇士良下令捉拿李訓一干人等,殺無赦,得令後神策軍就開始拿刀砍向大臣。當時有四位宰相,這事只有李訓知道,其他三位都不知情,但是神策軍哪管那些,屈打成招,把這些重臣都定了謀反的罪,在京城被處以腰斬。李訓逃跑哪跑的掉啊,也一刀被砍掉了腦袋。這件事的結果是四個宰相全都被殺,唐文宗這回完全成了傀儡了,仇士良徹底掌握了軍政大權。

變成傀儡後的一天,唐文宗與大學士聊天問道:我是不是就像周乃王、漢憲帝啊。大學士一聽立馬跪地說:陛下怎麼能這麼說呢,即使陛下比不上那些政績卓著的君王,也不能貶低自己,和周乃王、漢憲帝這些亡國之君比啊。唐文宗聽了說:我還不如他們呢,人家都是受制於強藩,我是卻是受制於自己的家奴啊。說完二人抱頭痛哭起來,從此之後唐文宗再不朝見大臣,最後鬱鬱而終。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皇帝死了,仇士良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時期。由於當時四個宰相都死了,又任命了新的宰相叫李石,李古時分看不慣仇士良,公開和仇士良作對,說仇士良藉著掃清李訓餘黨,亂殺無辜,李訓為當朝宰相,誰能不和他都有點關係,難道都要抓起來嗎。仇士良心想你算老幾,四個宰相都被我弄死了,由得你在這對我說三道四。於是,一天李石騎馬上朝,被冷箭射中,但是沒射中要害沒死,後來又出現刺客,幸虧李石的馬受驚了,一路瘋狂的往家跑,刺客這才沒追上逃過一劫,這之後李石就上書要堅決辭職,再當這宰相就要出人命了,最後被外放出京。

唐文宗駕崩後,本應太子監國,但仇士良不同意,偽造詔書,立唐文宗的弟弟繼位,即唐武宗。唐武宗繼位後,仇士良又以要保住正統大位斬草除根,攛掇唐武宗殺了太子和唐文宗的妃子。唐武宗是靠著仇士良才當上的皇帝,當然要封賞仇士良,封仇士良為驃騎大將軍,升任為楚國公。但是唐武宗當了皇帝后,慢慢就看不慣仇士良了,畢竟自己才是一國之君,怎能容一個太監掌握大權,對於仇士良的話他也不願意服從了。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唐武宗和唐文宗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唐武宗能震得住軍隊,自登基後展現了自己在軍事方面的才能,令許多人對他產生了敬畏之心,一時間威望大增。一次,仇士良造謠上奏說新任宰相苛扣軍餉,唐武宗聽了就派使者去查,查完之後說沒有這回事,仇士良不願意了,於是使者說所有的旨意都是皇帝下的,你們都別再鬧了,所有宦官們都傻眼了,漢想到皇帝現在如此強硬。仇士梁開始擔心了,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禁軍,但現在禁軍都聽皇帝的了,以後皇帝想要殺自己不是輕而易舉嗎,想來想去決定該撤了,於是請求辭官,換一個安享晚年。

唐武宗也順水推舟,批准了他退休,還給了他金錢和榮譽,讓他衣錦還鄉,但是要求就是從此不要再興風作浪。仇士良在告老還鄉臨走之前,還向一從宦官們傳授自己駕馭天子的理論,說一定要讓皇帝享樂於美色、美食、歌舞之中,讓他沒空幹正事,這樣我們宦官才有發跡的可能,千萬不要讓他接觸讀書人,不要讓他接觸前朝政事,一旦接觸了他就會對現實的有思考、對未來有憂慮,就該排斥我們宦官了。仇士良還鄉沒多久就死了,終年63歲,唐武宗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這樣一個無惡不作的大宦官,殺了兩個王爺、一個皇妃、四個宰相、挾持過皇帝,攬政20多年,貽誤朝政、禍害朝堂,活著的時候掌握國家大權,最終得到了榮華富貴、壽終正寢,這命真是好啊,這在中國歷史上從沒有過,仇士良作為一個弄權的宦官來說是非常厲害啊,雖然他的不法行為在他死後有人舉報,他的爵位榮譽都被收回了,但是人已經死了,他該享受的都已經享受過了,對他來說已經毫無意義了。

厲害!經歷六代皇帝的宦官,挾持皇帝殺太子殺宰相,還能壽終正寢

如果喜歡歷史格子鋪的文章,可以點贊、關注、評論、分享;如果有感興趣的歷史人物或事件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