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券在握的林黛玉,为何会输给薛宝钗?



宝玉和黛玉本来是众所周知的一对,别看宝玉有时看起来“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甚至跟大丫鬟袭人都有过“云雨情”,但真正爱的就只有黛玉一个人,连兴儿都知道“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而且大家都知道,贾母是支持宝玉黛玉婚事的,只是暂时还没明说罢了。那么,为什么最终林黛玉反而输给了薛宝钗呢?

一、王夫人支持的是“金玉良缘”,反对“木石前盟”

王夫人其实一直都是不喜欢黛玉的,从很多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黛玉刚进府的时候,王夫人就趁贾母不在的时候警告黛玉离宝玉远一点;贾宝玉说了个药名,王夫人就粗鲁地喊出“放屁”,听起来很像指桑骂槐;后来撵晴雯之前,还说了句“眉眼有点像你林妹妹”,可见王夫人对黛玉厌恶到了什么程度。

薛姨妈也早跟王夫人说过“金锁配玉”的事情,后来“金玉良缘”在贾府里流传实际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合作的功劳。其实论亲疏,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自然王夫人跟宝钗更亲近。而王夫人跟黛玉不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更是因为贾敏的缘故,对黛玉一直很是忌惮,所以80回后贾母去世,黛玉再也没有为她做主的人,和宝玉终于有缘无分。


二、黛玉体弱多病,不是最合适的“宝二奶奶”人选

黛玉“从饮食时便吃药”,刚进贾府的时候凤姐就问过她“得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而且众人很快就知道她有“不足之症”。身体状况在后期更是与日俱下,即便贾母仍然觉得黛玉和宝玉两小无猜更适合结合在一起,王夫人也是极为反感的。因为王夫人会觉得黛玉身体不好,必然也会影响未来出生的孩子。而宝玉作为贾府未来的继承人,没有健康的后代对于贾府来说,后果是最严重的。


三、王夫人更喜欢宝钗的性格

黛玉多愁善感,而且经常“使小性儿”。不仅对宝玉常是如此,连周瑞家的都被黛玉怼过,周瑞家的虽然当时“一声儿也不言语”,但是从此之后,黛玉小性子的名声也因此传开了。

虽然是周瑞家的有错在先,而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对待下人就显得友善的多,即便遇到不喜欢的人也会做到礼让三分,这些王夫人其实一直都看在眼里的。虽然宝玉可以低声下气给黛玉赔不是,但是这些是绝对不可能被王夫人接受的。

即便最后宝钗赢得了婚姻,却输给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宝玉后来的离家出走,宝钗实际是一个比黛玉还要悲惨的结局。


少读红楼


黛玉没有输给任何人,她得到了宝玉的心。她有高贵的出身,出众的容貌与才华,她第一次进贾府时只是走亲戚,没想过会长待下去,作为贾府第一贵客,她得到了最高的礼遇,她怎么着还是探花千金,所以她此时是依着自己的性子活着,没事欺负欺负宝玉,讽刺讽刺宝钗,我想王夫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不去惹她,早点把她送回娘家去就好,对她也还过的去。就算心里不喜欢她,但是毕竟她的父亲还是官运亨通的时候,做媳妇也是足足的配的上。而且此时的宝钗还在宫选之中。对贾母与林探花而言,让宝黛先相处着看能不能相处融洽,再做打算。本来按着这个样子下去黛玉是早晚成为宝二奶奶的。可是打算不如事情的发展,林探花死了,黛玉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最最可怕的事情是元春封妃了,王夫人有了挺直腰板说话的后台。这个远远的出乎了老祖宗的意料,黛玉从此就是以孤女的身份客居与此,可以说是从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一下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我在想按着宝黛爱情的加深,宝玉的几次要死要活,贾府的领导者们不可能不清楚。元春也不会听信母亲的一面之词,非要违逆祖母,牺牲弟弟的幸福,强赐金玉良缘,要是能强赐早赐婚了,不会拖到宝钗快到了老姑娘了才赐婚,应该是默许了宝黛爱情,黛玉与宝钗比,两个都是优秀的姑娘,容貌才华不相上下,都爱着宝玉,黛玉输就输在太爱宝玉,爱的胜过了自己的生命,可能是宝玉出了什么事,黛玉误以为宝玉已死,伤心泪绝而死。宝钗虽然爱他但是没有爱到这样的地步。宝玉碍着种种原因不能随黛玉而去。但是他曾经两次承诺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最后他做到了。她从来也不曾输过,在最好的年华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带走了宝玉的爱


可可177954905


我们先从出身,外貌,才情,家庭,处事等各个方面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对比一番

1、出身

林黛玉的父亲学富五车,高中探花,后出任巡盐御史,这是个有钱有权的肥缺,而且他学识渊博,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又是贾母最疼爱的贾家嫡出大小姐,这不仅是一个豪门贵族,也是一个书香世家



反观薛宝钗的家庭,虽然有着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美称,富甲一方,但是在古代,士农工商啊,商人的出身,终究只能算富,却不能算贵

这一局,林黛玉胜



2、外貌

黛玉婉转,宝钗莹润,黛玉风流,宝钗端庄,两个人在外貌方面可以说不分伯仲了,算平手吧



3、才情

林黛玉的诗清雅脱俗,薛宝钗的诗沉稳练达,黛玉在落花中哀叹着葬花吟,遗世独立,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让人眼前一亮,震撼不已。在大观园的诗社里,两个人也曾分别夺魁,也算是不相上下惺惺相惜了



4、家庭

林黛玉虽出身极好,可惜父母早逝,她就好像雨打的浮萍一般,没有父母疼爱,更无姊妹扶持,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家族庞大的贾府里,只有年迈的外祖母真心疼爱她为她着想,可以说无依无靠了



宝钗也是可怜人,父亲去世留下复杂的生意,哥哥顽劣,惹是生非,只有慈母相伴,但相比林黛玉,却好了很多,至少她有一个家可以依靠,有巨大的财力支撑,更有母亲姨母悉心为其打算

这里宝钗明显胜于黛玉了



5、处事

黛玉本就多愁善感,更因为寄人篱下而敏感多思,她是典型的外冷内热的性格,外表孤傲,内心热忱。给很多不熟悉的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在熟悉的人面前,她却是爱挑刺儿,爱讽刺挖苦人。她的率真,也是她的刺,她的骄傲,让她离世俗太远



宝姐姐大方懂事,体贴稳重,八面玲珑,上懂得恭恭敬敬,下懂得宽容大度,做任何事情都妥妥帖帖,让人安心。她就像一个内外兼修的大家闺秀,像一个知心大姐姐,且最会笼络人心



宝钗的处事,比黛玉要高明许多

宝钗对比黛玉,五局两平两胜,谁更加胜券在握,显而易见



就算宝玉不喜金玉良缘,只念木石前盟,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大环境下,一个女孩子的综合条件好才是真正的胜券在握


莜浅儿


我是晨曦小荷,我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

胜券在握的林黛玉,为何会输给薛宝钗?

我想这个问题要掰开揉碎了看看。

在“木石之盟”上林黛玉从来没有输过,宝玉也没有实质上辜负她。

在精神层面、在爱情上、在互相的吸引上,黛玉从来不输宝钗。

在这场三角的爱情追逐游戏中,三人都是“可怜人”,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某种意义上薛宝钗更可怜、值得同情。

那么黛玉输在哪里了?

无非一个婚姻!

为什么众人会选择宝钗作为宝玉的夫人而不是黛玉呢?

这个问题我们简要的分析一下。

从出身、性格、容貌、身体、才情、家庭、为人处世等方面看

一、出身

林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薛皇商家庭,林优。胜

二、性格

林多愁善感、刀子嘴豆腐心、单纯;薛心思机敏,沉稳刚毅。林弱。输

三、容貌

林病西施,薛体态丰盈、端庄秀丽,两人各有千秋。平

四、才情

表面看半斤八两,实则黛玉必胜一筹,基因因素(黛玉应该是文理全优),黛玉心思单纯,自然才情更胜,只是众人不能欣赏。在众人眼中,平。

五、家庭

林父母双亡,最后最大的支持者贾母去世,唯一可以慰藉的就是宝玉的始终如一。

薛虽然哥哥不中,可是有她母亲和姨妈两朵姐妹花一直精心谋划。最后取决定胜利的因素也是这两个女人。薛胜。

六、身体

身体两人都有病,而黛玉忧虑成疾更甚一层。薛胜,从传宗接代上考虑。

七、为人处世

黛玉真诚不虚、孤傲清冷但不失善良,薛谙于世故,老成持重。各有千秋,平。

这就是世俗众人眼里的宝黛二人的优劣。

所以黛玉在这场婚姻和爱情的追逐游戏中赢在爱情、输在婚姻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角的红字“关注”,谢谢!


晨曦小荷


林黛玉从来没有胜券在握过。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宝玉黛玉会在一起,第一是因为他俩相爱有感情。第二是王熙凤的一段话。五十五回,平儿和凤姐谈到家里还有几件大事需要用钱,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

这句话被很多人认为凤姐儿说出来的代表了已成事实的宝黛婚配。可事实是王熙凤只陈述了一个事实。做为贾母最疼爱的孙子和外孙女。贾宝玉和林黛玉无论谁结婚,都会由贾母包办,不用出官中的钱。

林黛玉在贾府这些年,名义上是寄居贾府。其实一直是贾母抚养。挂在贾母的名下。所以才说林黛玉结婚贾母会负责。

而贾府日渐没落的时期,家族联姻做为饮鸩止渴的自救手段,是经常使用的。林黛玉在父亲去世那一刻起,就已经失去了真正的靠山。贾母,全书没见过一次说要把外孙女嫁给贾宝玉。反倒两次提到给贾宝玉找媳妇。第一次清虚观打醮,和张道士说不拘什么人家,只要模样端正就可以。第二次看到薛宝琴喜欢的不得了。透露要做媒的意思。很多人觉得是给别人。也有人觉得是贾母对王夫人势力的反击,我们这里不揣测。但都没有提林黛玉。只有一次贾宝玉和林黛玉闹的不可开交,贾母气的说了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可这和小时候祖父母骂小辈们“冤家”也没什么区别。



林黛玉最大的问题是她的身体。贾母是疼她的,林黛玉也绝对是贾母心中的一个孙媳妇人选。可再疼爱,林黛玉自己身体不争气。贾母也就只能犹豫着。毕竟孙子一辈子的幸福,换谁也都不可以草率。王夫人又表现的自己的儿子要自己做主。贾母虽然是贾府最高辈分者,可王夫人才是最权威决策者。尤其对贾宝玉,母亲比祖母要更名正言顺。抄检大观园,贾母一定也门清,却只说了几句就揭过了。就是限于身份,不好深说。这和贾政打宝玉不同。贾政是贾母的儿子,贾母怎么骂都行。同样,王夫人对宝玉,也有这样的责任关系。贾赦要鸳鸯事件,贾母骂了王夫人一通,随后还让贾宝玉代她道歉。这都是那个时代的身份和规矩。谁也无法逾越。



所以林黛玉从来都没有胜券在握。其实一开始就输了。如果她父亲还在,如果她身体像宝钗一样好,贾母一定早都支持了。而假设都不存在,林黛玉只有贾宝玉的感情,那个时代,爱情是最靠不住的一层关系。


君笺雅侃红楼


林黛玉和贾宝玉是木石前盟,这个盟不是林黛玉要嫁给宝玉,而是来感恩还泪的。林黛玉这短暂的一辈子就是为贾宝玉报恩而来,为恩人笑为恩人哭,做恩人的知音,最终为恩人流尽眼泪、泪尽而逝,她的使命完成,哪里有输。



至于薛宝钗和贾宝玉的金玉良缘是真的、还是和史湘云的金麒麟能配成一对,于林黛玉的作用,不过都是促其为贾宝玉流泪,加速还泪过程而已,早还完早报完恩,回归警幻仙子处消号。



现实里,薛宝钗确实最后与贾宝玉成婚了,这时候黛玉已经仙去了,贾宝玉不过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贾宝玉仍旧在人世间继续他的姻缘,却已是索然寡味,无心尘世。薛宝钗不过是空得了个宝二奶奶称号,却没有赢得贾宝玉的心,贾宝玉的心已经随着林妹妹走了。



林妹妹这才是釜底抽薪,自己报完恩上天做神仙去了,徒留下满腔思念的贾宝玉不知所措的活在尘世,贾宝玉要是不出家,这下半辈子的思念成疾,说不定还要与绛珠仙子再来一世情缘才能了结,这生生世世的纠缠,怕就是红楼梦续集了。



徒增一笑而已,手下留情不要拍砖。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所谓的输是指宝玉和黛玉没有成婚吧,得到心的是黛玉,林妹妹没有输。

作者一早命定黛玉是来还灌溉恩的,泪尽而亡是结局。


宝钗使尽心机,“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宝钗圆滑世故,一切只为金玉良缘,目的达到了。她以为能实现青云志,谁知却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然而,贾宝玉婚后不久出家,她成为一个年轻的孀妇。

宝玉和黛玉的真情是第三者无法插足的,他们有着前世缘,今生初见似曾相识。


他们相知、相爱,封建社会不接受自由恋爱,他们爱得很苦,黛玉过着风刀霜剑的日子。然而,他们懂得对方的心,心心相印的一对情侣,被宝钗釜底抽薪了。

黛玉泪尽而亡,绛珠草魂归仙界。他们是彼此的魂,彼此的魄,黛玉走了,宝玉舍下一切出家了。


八宝粥传奇



林黛玉胜卷在握的是“情”。

宝玉为“宝黛爱情”所作的谶语是“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在封建时代包办婚姻制度之下,“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并不需要一定有“情”,并且婚前的“儿女私情”很可能成为缔结良缘的最大障碍。

第五十四回、贾母“掰谎”斥“儿女私情”是犯了王法的“贼情”,有了“宝黛私情”在婚姻选择上就成为了林黛玉的一大劣势了。

“草木人儿”黛玉除了在“宝黛恋”上胜出之外,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样样都不如薛宝钗。贾府的长辈们包办婚姻,“宝二奶奶”最终会选择谁,那还用说吗?

因为贾府决策贾宝玉婚姻的长辈们,的确找不到选择林黛玉做“宝二奶奶”的理由呀!

如果在《红楼梦》后40回里,最后“宝二奶奶”只能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中选出一个来,贾府长辈们当然也只能选薛宝钗了,这是个毫无悬念的结果。


阿丹151014015


世上多情的少男少女,眼中只有宝玉、黛玉二人的纯洁感情,似乎两人是仅仅为情感而生存、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物。实际上,不管是不愿仕途闻达的宝哥哥,还是见花落泪、见月伤心的林妹妹,离开金钱一天也活不下去。且金钱是他们俩最初得以亲近、最后又不得已分手的决定因素。   所谓“木石前盟”,我以为不仅指宝、黛二人相爱至深,还应该包含着当初贾家和林家有某种契约——其实在那个年代,男女的婚姻结合,感情是最不用考虑的因素。不论是宝玉、黛玉自己,还是贾母、凤姐等人,当初几乎都认可宝、黛将成为夫妻,这决不是贾府的人有现代人这样开明,认为感情是婚姻的基础。而是有某种远远超过感情的因素在里面,决定着当初人们认为宝玉娶黛玉理所当然。后来贾府出现重大变故,为了家族更大的利益,才有宝钗代替黛玉嫁给宝玉的结局。   这个原因我认为就是林家的财产全部归了贾府。这一财产的转移是林如海临死前同意的,但条件不仅仅是贾府将黛玉养大成人,还包括答应黛玉最终成为林家的媳妇。   有人也许认为宝玉、黛玉的情感掺杂金钱的因素,似乎亵渎了两人的情感。我认为正相反,因为有贾、林两家的财产混同,开始贾府长辈才默许甚至鼓励两人情感的自由发展——否则的话,钟鸣鼎食的贾府,怎能允许两个青春期男女那样接近?毕竟男女大防的礼法不可能对贾府不起作用,何况宝玉有贾政这样一个道学楷模般的父亲。而最后黛玉人、财两空,则更有种受欺骗的感觉,悲剧感更强烈。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林如海有没有遗产?遗产有多少。   



林如海不可能是海瑞那样死的时候连棺材钱也没有的穷官。我此说不是在断定林如海贪污。他最后担任的一个供职是巡盐御史。这个职位多么重要不用我啰嗦了,明清两代管盐的官员是公认的肥差,而朝廷派出来巡查天下盐政的官员,其含金量有多大?这样的职务,不用特别贪得无厌,只要符合当时官场的“潜规则”,按场面通行的规矩收点炭敬、冰敬、节敬、生日庆贺等等常例钱,积年下来就是个叫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这样的常例钱,林如海可以不要么?我认为不可以,连常例钱都不要的官员是海瑞这样凤毛麟角的异类,如果林如海这样做他就不可能在这样要害位置上坐稳,因为他不收下面盐官、盐商的钱等于得罪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阶层。他推荐一个“貌似有才、性实狡猾”而被参革的贾雨村给贾府,从而重新起复,可见他深谙官场那一套。曹雪芹学富五车,非得给林如海安这么一个和钱打交道的官职,而不是礼部那些穷官,也许是有所暗示:林家有钱。   林如海长期占据巡盐御史这个肥差只是林家有钱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林家四代为侯,到了林如海这一辈,没了侯位,然而由科甲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这祖荫和功名系于如海一身,在那个时代便是强强联合。五等爵位中,贾府从宁、荣二公开始,到宝玉这一辈是第四代,公只比侯高一等。因此可以说林府不见得比贾府差到哪里。还有一个因素要考虑,林家人丁不兴旺,到林如海这里是几代单传——这说明几代中没有析分过家产,不像贾家那样人员众多,日常支出繁重。  


 五代的家产都归林如海所有,这份产业比贾史王薛任何一家都不会逊色。这份家产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累代置办的房屋、田地,另外则是金银珠宝等等。   说林如海的遗产几乎都归了贾府,决不是我无端的猜测,很多朋友都有和我类似的看法。现在需要分析的是,这部分钱财如何合法地由“林”变成“贾”,这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障碍。林如海死了,按照当时的一般原则,这笔巨大的遗产归谁继承?林如海属于绝户,帝制时代,女儿虽然没有和儿子同等的继承权。但据唐《丧葬令》规定:“绝户”之家,在室女可分得未婚兄弟财产之一半,作为自己的嫁妆费用。南宋的绝户财产继承的办法是:绝户指家无男子承继。绝户立继承人有两种方式。凡“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立继”。凡“夫妻俱亡”,立继从其尊长亲属,称为“命继”。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但只有在室女的(未嫁女),在室女享有3/4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4的财产继承权。只有出嫁女的(巳婚女),出嫁女享有1/3的财产继承权,继子享有1/3,另外的1/3收为官府所有。这种传统,到了明清两代如何变故?尽管明清两代女性的财产继承权不如两宋,但黛玉按当时的习惯法应当还能分到相当多的遗产——因为黛玉是不折不扣的在室女。   那么贾府要完全处置林家遗产,最重要的便是取得黛玉的监护权,并阻止林家宗族为林如海立嗣。   林如海有没有可能从宗族侄儿辈中过继一个继嗣?第五十七回中,紫鹃试探宝玉,谎称黛玉要被林家接回苏州,宝玉不相信,紫鹃说:“你太看小了人!你们贾家独是大族人口多的,除了你家,别人只得一父一母,房族中真个再无人了不成?”紫鹃的这番瞎编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   林如海立嗣最好的时机是自己的儿子死去后,决意不再娶继室的时候,最后的时机则是病重中——此时林如海要过继族中侄子辈继嗣,贾府几乎没有理由阻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侯门之后的林如海为什么主动放弃立嗣呢?——要想给他承接香火的林家人恐怕挤破头了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贾府的变故,“木石前盟”越来越脆弱了,原来看上去板上钉钉的事情好像危机重重。黛玉这种带着巨额财产的“寄人篱下”更为难受。如果完全是一无所有的投亲靠友,那就低姿态吧,反正是仰人鼻息。可那份家产养自己十辈子都有余,一下给了外婆家。如果黛玉是个俗气的人,她倒可以没事张扬一下,我可不是来吃白食的,贾府里有我家的钱,反而不很痛苦。问题是至洁至纯的黛玉不愿意提这些事,如果提这些事,那就等于将金钱和自己与宝哥哥的感情连在一起,有了铜臭味。而把感情看得高于一切的黛玉,显然更愿意相信,自己和宝哥哥是因为心心相印才走到一起。可她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确实又存在呀,父亲也有过用这份钱换一份婚约的考虑在里头,她又不能将这些完全忘却。   这个套要彻底解开,只有林妹妹成为宝二奶奶。可是结局竟然是那样的。混同在贾府的林家财产,都完蛋了。连疼爱黛玉的贾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也决定让宝贝孙子娶皇商的女儿薛宝钗,而这时张罗婚事的,正是最了解林家财产转移内幕的王熙凤。   黛玉焚稿断情、伤心而死后,贾母最痛心的话是:“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忒傻气。”还有“并不是我不想来送你”云云,尽管是高续写,但这段得曹公真旨。贾母后悔“弄坏了”黛玉,看起来指宠坏了她,实则是后悔当时因为有对林如海的允诺,而允许两人的情感自由发展,搞得最终这种凄惨的结局。不愿最终去看一眼含恨而死的黛玉,说是宝玉更亲,扯淡,离开宝玉一会宝玉就会死掉?宝玉的病是老太太能治好的?说白了老太太内疚,她不敢见黛玉。如果仅仅是因为黛玉个人爱情梦的破灭,贾府不需要背道义上的债。   因为他们曾经用一种宝、黛成婚的诺言,使林如海宁愿不继嗣,而将财与人一起托给贾府,而今人财俱亡,贾府当年派贾琏去苏州所做的一切,在看起来似乎像个精心策划的骗局——这对出自名门的一品诰命史太君来说,是最大的羞辱。

黛玉的死让贾府的人,有至死也难忘的负罪感,林黛玉不是一个人,结婚在古代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昭烈名臣


并不能说是林黛玉输给了薛宝钗,根本不存在输不输。红楼梦是一本在开头就告诉大家结局的小说,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开头就告诉大家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但是宝玉也说他偏不信金玉良缘,他喜欢的是木石前盟。黛玉就是来还泪的,她的前世是绛珠仙子,受了神瑛侍者的恩泽,今世来还泪,泪换完了自然就走了,黛玉是仙子。如果说因为薛宝钗嫁给了宝玉就输了其实并不能这么说,但是为什么最后嫁给宝玉的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呢?贾母和宝玉都喜欢黛玉,认为黛玉就胜券在握了,其实不然。黛玉虽然聪明有才华而且还很漂亮,但是黛玉为人较为清高,作为管理人的话,可能宝钗更加的合适。下人姑娘中没有说薛宝钗不好的,由此可见薛宝钗是有心机的,但是硕大的贾家如果没有点手腕也不会被人所信服,而且薛宝钗也热衷于管理事情。

黛玉平时也是病怏怏的身体不是很好常年吃药,王夫人本身也就不是很喜欢,王夫人最满意的还是薛宝钗,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之后,王夫人借王熙凤生病之名就将管家的权力给了薛宝钗。

加上薛宝钗还有神助攻,袭人喜欢薛宝钗,可能认为薛宝钗做了宝二奶奶与她更好相处,她就建议王夫人请求元妃赐婚,最终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薛宝钗自身比较有能力城府有比较深,再加上神助攻,大家也都觉得金玉良缘想要促成婚事,嫁给宝玉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