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的样子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的样子


【平专栏】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的样子

原创作者|平(全职妈妈,爱好种花写作)

一、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里都把孩子奉为了家庭的核心,甚至让孩子成为家里的“小霸王”。这绝对是家庭教育的败笔,同时也将是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我们的每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是和谐的家庭环境与氛围,这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和谐快乐的家庭关系,会渐渐形成一个积极阳光的氛围,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乐观向上,也是一个懂得欣赏他人,对他人尊敬有爱的一个孩子。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镜子。夫妻之间的相处,是给孩子上的“修养课”。夫妻间平时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在外面与小朋友的相处模式也一定是你的样子。经常吵架,爱慕虚荣的夫妻,你的孩子在外面也一定是个小老虎,是个攀附荣贵的人,我见过太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人说人话,鬼说鬼话,表里不一,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的样子。相敬如宾的夫妻,孩子自然也彬彬有礼,富有爱心、乐观自信。孩子长大后,由内而外养成的气质和言行举止,都会散发着积极和友好,更容易受人亲近和尊重。

我们要知道,只有父母相爱,才能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对于一个男孩子,他会努力向爸爸靠拢,他会觉得爸爸是他的偶像,他要变得像爸爸一样,才能有妈妈更多的爱。而女孩子也会以妈妈作为榜样,成长为体贴、善解人意的姑娘。这种心理的转变,也是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我所知悉有这么一个家庭,爸爸是生意人,从平时的穿着打扮,和家里面的几部好车来看,家庭条件是很优越的,但夫妻关系却一般,夫妻间吵架是家常便饭,爸爸成天忙于工作,赚钱养家,回来就是一张苦瓜脸,妈妈埋怨爸爸除了工作不管家务事,爸爸斥责妈妈自己辛苦挣钱妈妈应该把家里搞好,就这样,每天基本都在争吵中。

妈妈全职在家,她总不满足于现状,觉得自己活的不够好。她把自己的所有不幸归结在了学的不够,所以嫁的不好,挣的也是辛苦钱。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孩子身上,总听见她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爸爸妈妈多辛苦,都是为了你,爸爸妈妈才这么累的,你要多学习,才不会像爸爸妈妈一样赚钱赚的这么辛苦。

她给孩子从小就灌输了因为你,爸爸妈妈才这么累的,却没有告诉孩子因为你,爸爸妈妈即使再辛苦也很快乐。

她的宝贝才几个月大时,就开始上幼托所学习了。刚刚上幼儿园小班,就又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绘画,舞蹈,音乐,英语,主持,体能等等,每天的行程排的满满,上课的时间点也掐的死死的,这边一结束赶那边,那边一结束又匆匆赶往另一堂课。每天看他很赶,周围的人都说: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不得了,太全能了。

听说,孩子睡觉的时间她都规定的很死,早早起床,多睡一分钟也不行,她说,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

这叫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看着孩子睡觉睡的那么香,我是一定不忍叫醒的。

但她说做个虎妈,孩子才能成为人上人。

我每次从妈妈那张成天绷得紧紧的一张丧气的脸来看,我想,这孩子迟早有一天会疯掉的,会崩溃的。

孩子确实很努力,画的好,芭蕾舞交谊舞也跳的很好,小小年纪还弹的一手好钢琴,弹的一手好琵琶。老师常表扬她,她说:妈妈说了,我要学习好,才能挣大钱,才能把别人压在身下,如果什么都不会,会变成叫化子的。学习不好不听话,爸爸妈妈会不高兴,他们会吵架,我不想爸爸妈妈吵架,所以我要好好学习。

可见,孩子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而是为了讨父母欢心才学习,这样的成长,必定多了一份压抑。

孩子一路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是学习尖子,但她的性格很孤僻,不善言语,不与人交际,更谈不上合群。

她成天除了啃书本,就是往返于各个培训班,表情木纳。

老师反馈给妈妈,说这孩子最近有些精神面貌不好,要适当让孩子多玩一玩,放松下。妈妈说不会的,年轻人不要太贪玩,就是对他太松懈了,学习上还要再紧一紧。

终于,唯独的一次成绩没有达到前三,孩子在妈妈的一次责骂中,从所住的楼顶跳了下来。

这个孩子的成长是值得我们所有家长深思的,一个孩子该有的快乐没有,在不该的年纪承受了比大人还要多几倍的压力,家庭给他的也只有争吵和冷漠。父母的样子最终让他成年后变的不善言谈与交际。

你想让你的孩子变的最好,却忽视了以夫妻关系的美好来让你的孩子变的更好!

父母不恩爱的家庭一定也是不幸福的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必定是压抑的,沉重的,他们转换到孩子身上的希望也沉甸甸的压垮了孩子,你希望孩子不要像你那样活的苦活的累,但你忘了给他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没有幸福的感召,同时也忽视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与范围。你一味的要求孩子,就像家庭中的你的一方,习惯中只有要求,索取,争吵,唯独没有爱。

爸爸的责任在于,他成天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以及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妈妈的责任在于,即使家庭条件再好,她仍不满足,想要活的更人上人,她要求自己的老公出色,她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色,却唯独没有审视过自己,要求过自己。

这样的家庭注定是悲剧的。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要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父母甜蜜,心里就会生出莫名的喜悦和满足。看到父母吵架,就会胆战心惊,害怕得很。

父母相爱,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勇敢,学会独立克服困难和恐惧,因为他明白身后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他的幸福和依靠。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路上,内心是安稳并充满自信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的样子


二、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恩爱的样子

我有一个朋友,夫妻俩都不是什么高官要职,但教育出来的孩子却是礼貌有加,阳光有爱。夫妻间平时总是恩恩爱爱,相敬如宾的样子,他们家里还有一个长年卧病的老人,两口子平时有什么吃的一定是老人先吃,将传统的孝为先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孩子小小年纪,便也学会并运用了尊老爱幼。

孩子上小学了,除了报了个绘画班,什么兴趣班也没上,孩子妈妈说:我不想给孩子太多压力,绘画是他喜欢的所以一直在上,他不喜欢的,我不强迫他,他虽然是我的孩子,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平等。我也不要求他多出色,学习中上就好了,人的一生,不必太出色,因为能力在那,不必透支,他快乐,他平安,就足矣。

但即便是没有过多的要求孩子,他们的孩子直至上中学,学习上也是一直保持中上,当别的孩子都在参加各种作业补习,但他们的孩子每次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当别的孩子在参加各种培训与补习班,他正在快乐的打篮球,按照自己的喜好而生活。孩子很友善、阳光,是学校积极活跃的体育分子,平时学校策划组织个活动与节目,都是孩子在牵头组织。他还经常组织班里甚至整个学校的同学加入义卖,用于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

好的孩子一定是言传身教的,你给他爱,给他正确的人生观,他一定会将爱放大并传递。反之,你给他的是恨是愁是苦是埋怨与争吵,他也一定会将这些放大并影响改变着自己的人生。

家庭里,夫妻关系里爱的核心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欣赏。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孩子必定也是优秀的。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不休,充满冷漠的家庭里,这个孩子必将是缺乏自信与安全感的,甚至是极度自卑的。

冷淡的夫妻关系,多伴随着吵闹、冷战,甚至会破口大骂。而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压抑了太多的负面情绪。孩子那些仇恨情绪、暴力倾向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那些孩子不安的家庭关系,才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问题。

做为爸妈的我们,要明白父母间的款款爱意,互相间欣赏是珍贵的感情滋润剂,也滋润了孩子,这样才会为孩子编织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快乐的天地。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爱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