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之后,民营银行推出灵活、高收益的“智能存款”,这会引发银行业巨变吗?

时髦丽人


民营银行灵活多变,不用发力,光存在就能搅动银行业,一个支付宝,一个微信,支付端口基本攻占,前有余额宝,后有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这种思路也是非常有趣,我们以前在传统银行的存款,零零碎碎都是按照活期存款来定利息,即使你动用了随时可以提取的理财产品,大概也就是2%不到的收益。而智能存款是后置结息。也就是说,钱存着,如果你三个月后使用,那么按照三个月定期存款的利息,如果你一年后动用,那么你就按照一年定存的利息来计算。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之前有个新闻,有位老先生,28年前存了2000元,如今去提取,收回2514.48,利息总共514.48元,因为整笔钱28年都是按照活期计算的。这说明智能存款方面未来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个老龄化社会。传统银行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产品,其实就是定活两便,但是问题在于,传统银行的定活两便依然是定位在整存整取,不够灵活便捷。民营银行直接省去了各种限制和环节,按照累计金额灵活计息。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智能存款另一个好处,请注意这是存款,存款是可以享受国家50万底线的保障。当然大银行诸如民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等本身也不太会出问题,其实质上安全性要超过理财产品。因为众所周知,理财产品很大部分是在银行表外的。

传统银行一定会受到冲击,同时会抬高存款利率门槛,我觉得可能更加合理的方法是国家尽量放开存贷款的限制,传统银行也可以设计类似产品。我在以前经常说一个观点,民营企业之所以贷不到款,不是利息太高,而是利息弹性太小,或者说,好企业贷款的利息太高,而坏企业贷款的利息太低。大家都知道,高收益匹配高风险,如果银行贷款承担了高风险,你却让他一定要压低利率,传统银行不会乐意做这样的事情,民营银行就更不用说了。

民营银行开展智能贷款,个人认为是其灵活性的体现,是好事情。不过还是那个顾虑,选择民营银行,要选择有靠山的民营银行,背靠BAT的最好。


凯恩斯


智能存款的推出,实际上从储户的角度出发,既可以提升存款灵活性,也可以或多或少提升存款收益率,可谓一举多得。实际上,从最近一段时期内,我们可以发现民营银行率先推出了智能存款的产品,而民营银行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优势,有时候为了达到揽存的目的,要么从收益率的优势下功夫,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收益率产品;要么就是从流动性的角度下功夫,而智能存款的推出,既满足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也可以满足了投资者提升存款收益率的需求,不会再像以往存款还会担心提前取回资金损失大量利息的风险,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模式。

随着智能存款的推出,对传统银行的冲击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存款转移的影响,不过,对于传统银行而言,也会因此倒逼创新,智能存款一旦形成了趋势,那么将会逐渐推广,而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也将会逐渐得到解决,这也是为投资者带来了福音。


郭施亮


智能存款能否搅动银行业,还要看客户未来一段时间针对新产品的反映。余额宝年化收益率持续低迷,目前也就2.6%左右,而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此时问世,大有取代余额宝之势。

第一,民营银行智能存款的概况。以亿联银行、振兴银行、蓝海银行、三湘银行、众邦银行为首的民营银行,纷纷推出了一些灵活存取、收益率还挺高的个性化产品,比如“振众邦宝”、“蓝宝宝”、“灵活存”,灵活支取的利率为4.3%,“振兴存”一年期就有5.1%,提前支取3.8%……这些智能存款差不多一样的特点,存取不受限,靠档计息,甚至按天计息,流动性强,堪比活期存款,利率是活期的十倍。

第二,智能存款利率性价比高的原因。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收益之所以特别高,提前支取利率平均下来都有4%,活期存款利率才0.35%呢。一是因为这些民营银行存款产品挂靠互联网金融平台,省去了网点投入的成本费用,用来增加利率惠及客户;二是民营银行都是些年轻的新银行,要想拉倒更多的存款,充实资本规模,必须在利率上优于其它银行,才有竞争的资本。

第三,客户目前的反映。目前客户多为一线二线城市的年轻客户,中老年人和基层地方的理财者还是持观望和怀疑态度,怕民营银行风险大,而且又是互联网金融产品,周围更多的客户接受不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存款产品,宁愿去银行利率低一点也不敢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


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被广大投资理财者广为接受,余额宝从问世到热捧只经历了三五年的时间,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需要给客户一定的时间去适应。现在还不好说整个银行业会不会发生天翻地覆地利率上浮,只能说客户多数认可了,银行业利率水平和类似存款的产品就被带动起来了,客户不认可,利率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降下来的,毕竟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有成本的,客户不买账也是有亏本的。


财富公元


小车说理财认为智能存款会再次搅动银行业,对于整个理财市场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不仅仅可以如同活期存款一样灵活,还可以和传统银行定期存款一样具有高额的理财收益率,小车说理财也认为可以替代余额宝成为下一代理财市场的枭雄。


智能存款是什么呢?

可能部分人对于智能存款不了解,我在这里也说一下,智能存款是银行新设计的一种创新的存款方式,按照存款日期来划分收益率,存款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如果提前支取,则是按照那一档的银行存款利率计算,也叫做靠档计息。

比如某个银行的一款智能存款产品,50元即可起存,存款门槛低,满期是五年,可以随时支取。

如果存款时间不足一个月,则是按照2.8%的利率计算利息。如果存款时间在一个月至3个月之间,则是按照3%的利率计算。如果存款时间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则是按照3.2%计算,存款时间越长,那么对应的支取的利率则是越大。

智能存款会搅动银行业

推出智能存款这样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对于吸收存款的愿望更加强大,所以设置了这样的智能存款,极大提高了民营银行吸储的竞争力,银行之间对于存款的争夺更加激烈,储户也可以从中受益,得到更高的理财收益。

智能存款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灵活,利率高,独特的理财产品设计制度也是满足绝大多数人对于存款既需要有灵活性又需要有高收益性的要求。在这样的操作下,我认为银行业会被再次搅动,如同余额宝当年搅动银行业一样。

打字不易,点个赞吧,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吧,欢迎关注小车说理财,更多理财内容等着你。


小车说理财


其实民营银行推出的这种智能存款,在工商银行等很多大型国有银行,早已经实践过。比如工商银行的节节高产品。

所谓,智能存款,实际上是一种服务。将在个人账户中结余的闲置资金,按存款时间计算利息。

比如:我存了一年时间,那么就按一年期该存款规定的利息计算;如果是三年,就按三年期的利息计算。

如果是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第一年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计算,后面三个月按照三个月定期存款利息,一个月按照一个月定期存款利息。最后多余的几天,可能就按照活期利息计算了。

本身各大民营银行的吸储压力比较大,真正里面有结余的也不多。推行这种业务,并不会对他们造成多大的利息压力。一般要用户去申办相应的产品才可以。

这实际上是一款非常理性化的产品了,而且比定期存款要更加合适一些,因为定期存款,我们不一定能卡到时间点去使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实际上智能存款的利息尽管会高到4%,也绝对比银行的最高存款利息低一些,毕竟银行需要准备风险准备金的,应对储户随时取钱。不少中小型银行大额存款利息能够达到5%以上呢。


暖心人社


“智能存款”将会引起银行巨变,更加合理规划银行储蓄以及更有利为沉淀资金进行创收,不仅仅是民营银行,国有大型银行也在积极发生着改变。为什么说会引起银行业巨变?

一、“智能存款”更加合理。

“智能存款”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是银行卡中的资金,如果达到一定的规定幅度额度,比如1000元、5000元、50000元等就能够靠档计息,年化利率能够实现不同档次的计收利息。一个月内银行卡中存在的沉淀资金为50000元以上,那么就能够按照一个月的年化利率进行执行付息。也是存在不同的额度,不同的期限。现在不仅仅是民营银行在开始进行“智能存款”,招行也在开始进行“智能存款”,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银行参与。

“智能存款”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会是更为合理的存款方式,因为将储户的资金有利的进行了升高利息,完全的靠档进行执行,一天有一天的执行利率,一年有一年的执行利率。

二、将会引起银行业巨变。

“智能存款”的推出,银行方面的悠闲日子可以说“一去不复回”,因为要进行更多的创收机会,将沉淀资金更好的利用起来,承担更多的风险。原来活期利率仅有0.35%,十分的低,但是现在靠档执行利息支付,需要更多的理财机会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息进行支付,需要更多的金融人才。所以,“智能存款”将会引起银行业巨变。当然,这样的存款方式可能对于货币基金进行“虹吸”资金,原来货币基金由于特别方便的存取,吸走了大量的活期储蓄,而当“智能存款”发生时,势必会有更多的投资者选择银行这种方式的储蓄,更为安全、稳定。


厚金说


所谓“智能存款”,实际是银行根据存款存期,靠档给予不同档期的利率。

4%的利率确实很高,微众银行只要存期超过一个月就能有这个收益。目前,在结构性存款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智能存款将取代结构性存款成为人们的新宠。与结构性存款相比,智能存款是纯粹存款,受保障程度更高。

现在不仅是民营的银行,中型商业银行也有自己的直销银行销售智能存款。相比之下,民营银行因为更侧重网上的营销,成本更低,因此给出的智能存款利率也相对较高。

高利率的存款产品推出,自然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蛋糕形成冲击。通常年轻人对于网上的存款产品接受程度更高一些,因此我想对这块的影响更大一些。不过,年轻人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把钱放在银行做存款,更多在余额宝等活期理财产品里,因此,我想智能存款对“宝宝”类的理财产品冲击更大一些。

总的来说 ,现在银行竞争会导致存款利率越来越高,民营银行只是走的更快一点。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是好事 ,但对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恐怕未来将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寒潭


或许可以吸引一部分喜欢线上存取款的年轻客户群体吧。


但是,虽然这些民营银行的智能化存款产品有较高的利率,但是,毕竟不同于传统银行,其信用和经营能力尚未得到全国人民的公认。加上传统银行网点众多,客户天然众多,而新兴的民营银行主要在线上吸引客户,对风险偏好趋向保守、喜欢在银行存款的客户来说,缺乏线下网点的民营银行机构,是一个挺致命的缺陷。


所以,短期来看,民营银行不会像余额宝等产品那样,对银行产生巨大的冲击。


一点银行


说到余额宝,我就想到支付宝,想到支付宝就不得不提马云这个人!我记得几年前马云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想办法改变银行!现在来看他做到了,虽然余额宝最近几年被打压的非常严重,但是我们看到了效果,那就是银行开始变了!!


曾经的银行一直是以单一模式,和低利率的产品来吸引投资,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们没有选择,但是马云的出现让这个行业打破了传统!让银行感觉到了竞争力,所以现在银行推出推出灵活、高收益的“智能存款”其实有马云的一份功劳,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是一个好现象!


余额宝是马云的一步棋,马云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让传统企业有所改变,让世界记住他!我觉得马云爸爸做到了!!


琅琊榜首张大仙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说的是市场化,实际在中国这几年金融衍生品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无论是余额宝,民营银行的高收益产品,还是p2p,基金,信托等等,都是市场化的产物,通过竞争给百姓带来更灵活,收益更高的选项,但是是否能影响银行业的发展这要打个问号,后面我也会说我的看法。

第一,在金融衍生品百花齐放的时代,怎么能进行有效的监管,这是目前很严重的问题,金融乱像层出不穷,而目前金融法律存在不完整性,不全面性,监管滞后性等,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第二,银行业综合的硬实力,软实力不是一些其他行业参与能轻易撼动的,而且在人才的引入,行业的规模,管理的规范等等,还是在业内有着稳定的地位,就跟盖楼一样,同样的楼盖一年和盖十年是不一样的。

第三,在社会认知度上,银行业存在强大的广知度和认可性,这种品牌效应,在老百姓的心里根深蒂固。

总而言之,无论各类的金融衍生品如果是合法的,规范的对于老百姓肯定是好的,但是这需要时间,竞争,法律各方面的考验,在这血雨腥风的金融变革时代,谁能脱颖而出,谁能推陈出新,谁能熬得住风吹雨打,谁才能走到未来,当然最好的就是和谐共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