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鏗鏘陶辭:吶喊老兵; 美編:紫妖;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最近,一則新聞觸痛了大家的神經。

在遼寧省鞍山市,二一九公園勞動湖中,有一位六旬老人“任性”地在結冰的湖面行走時不慎墜入湖中。而當日氣溫低到零下15攝氏度,寒風如刀割面,湖水似錐刺骨。

就在這人命關天、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23歲的消防戰士李鐵隨消防隊立即趕到了現場,就在他趴在冰面,試圖將落水老人救出水面的時候,不料冰面突然碎裂!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李鐵本來可以自保生還的,但他不忍心就此離去,誓要將可憐的老人救出來。由於天寒地凍,李鐵四肢快要凍僵,導致救人的進程一再拉長。

40分鐘!這是李鐵為救老人在零下十幾度的冰湖中浸泡的最後時刻——當他和他的戰友們終於不辱使命、救出老人後,他已經奄奄一息。戰友們立即將他送往醫院搶救,不料天妒英才,23歲的李鐵不幸犧牲。

就在鞍山市民、廣大網友紛紛為李鐵的英勇壯舉扼腕嘆息的時候,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卻傳了出來——

“明明有醒目的‘為了您的安全,請勿在冰面行走’的紅色橫幅掛在湖邊,而且早在事發前就有市民好言相勸,可老人置若罔聞,執意前往!任性的老人害死了消防戰士!”

“用23歲小夥子的生命,來換一條年屆六旬老頭子的命,太不值了!”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12月的寒冬,要跳進冰冷刺骨的湖中救人,考驗的不僅是寒徹透骨的冰封低溫,還有這個時代已經冷到極點的人性。

這樣的聲音,讓陶瓷君不禁想起了36年前的那一段塵封往事。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1982年的陝西西安,一個身穿空軍制服,揹著海鷗牌照相機的第四軍醫大學年輕大學生張華,正在西安康復路上採風拍照。

“救命啊!”微弱的呼救聲像一根針一樣,刺進了張華的心。

當他尋聲過去的時候,卻發現有一個老農掉進了糞坑——原來,這名叫“魏志德”的掏糞工,在作業時不慎被惡臭的沼氣燻暈倒在了近3米深的糞坑中。

這一幕就在眼前,尤其是看到老農那雙渴求生機的雙眼時,張華放下了相機、脫下了軍裝,在周圍圍觀群眾的幫助下,沿著竹梯爬下糞坑……最終兩人吸入過量的毒氣、不幸雙雙遇難!

一個是前途無量的空軍軍官,一個是垂垂老矣的掏糞工人,當時這樣的懸殊身份讓很多人問道“這樣值嗎?”

從天之驕子到消防戰士,面對群眾有難的危急關頭,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最美逆行”。

說句心裡話,誰都不希望這樣的英雄就此犧牲。對於廣大群眾而言,他是全世界的英雄;但對於他身後的父母妻兒而言,他就是世界的全部!

然而,為了祭奠緬懷英雄,而將公眾的情緒引向“一命換一命,性價比高不高”的歧途,是非常不厚道的。

36年光陰荏苒,時代在改變,我們的價值觀念理應今非昔比。假如仍然用“值不值得”的疑問去衡量生命,用身份地位的差值區別看待生命,難道不是對“眾生平等”的藐視嗎?

容忍少數人的憤怒,是時代在退步!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對於那些“勇披征衣”的英雄而言,“為了一切的生命,為了生命的一切”正是職責所繫、發心所為。

面對生死一無所懼、為了生命一無所求。當他們身處火海冰窟,面對隨時會碎裂的冰面,面對隨時會倒塌的危房,假如為了算計,作為正常人一樣,他們趨利避害是很理智的。

但別忘了,理智往往意味著貽誤時機。堅守本職崗位,服務國家百姓的信仰,才是超越理性的人性之光。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假如一切可以推翻重來,讓這些英勇犧牲的烈士重新選擇,他們會不會給出求生為己的退步呢?答案在風中飄揚。

當制服披上肩膀,當誓言縈繞胸膛,血性就從此注入了心房。這些英雄無需解釋,超乎常人的信念之下,是一顆堅定不移的心。

當然,英雄的壯舉可歌可泣,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犧牲就理所當然。任何一味地歌頌犧牲奉獻的行動,都會慢慢將輿論引向道德綁架的烤箱。

無謂的犧牲,不應該一再上演。當年輕的消防員靜靜地躺在國旗和鮮花中的時候,相信無論是他本人、他的家人還是公眾群體,都不願意再看到那些本可以避免的傷亡。

如今,義憤填膺的我們,固然可以打著“祭奠英雄”的大旗,對“任性在冰面行走”的老人評頭論足,但翻過這座山,走過那座橋,我們是不是也該捫心自問——

我們有沒有遵守規則?

我們有沒有嚴格自律?

我們有沒有任性之舉?

23歲消防戰士救老人犧牲: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


人們崇拜“超級戰士”,是因為他們總是不計小利、英勇逆行。

在為英勇吶喊助威之餘,請記住——

不讓自己身處險境,是對“超級戰士”的最好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