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面对一个负债120万,“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人才”的“三无”农机厂,相信很多人的选择是放弃。但有这么一个人,毅然接手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他就是亨通集团的创始人“崔根良”。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1958年,崔根良出生于苏州吴江,在部队复员后的他临危受命,接过“烫手山芋”,一家背负120万元债务濒临破产的农机厂,尽管没有资金、没有设备和没有技术人才,但崔根良毅然扛起这个企业。

他说:“我以‘无畏’来应对这个‘三无’企业。”

当时,崔根良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最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彻底改变农机厂使其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农机厂转型定位在电缆、光缆行业。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不过,崔根亮的处境并不好,全部“家当”只有几百平方米的破旧厂房、几台老掉牙的机器设备、120万元的债务和为数不多的员工。这并没有难倒他,没有技术没有资金那就寻求合作。

1991年,亨通与省通信电缆厂合作,组建了吴江分厂,崔根良带领着员工们一起奋战。终于随着第一根电缆成功下线,亨通年底实现大丰收,当年销售额达50万元,创利税87万元。

紧接着,崔根良敏锐地捕捉到了电缆市场的日趋饱和,于是将眼光放到光缆行业。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1992年,亨通与武汉邮电科学院合资兴建长江光缆联合公司,并派优秀员工前往学习新技术,一举填补省内该项目的空白,造出华东地区第一根合格的光缆,紧紧抓住全国有线电视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而随着全国电缆光缆行业的发展,亨通面临的“高手如云”,崔根良并没有被这一点成绩所影响,反而是居安思危,继续向前发展,不断与大企业、大院校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对内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配置,健全完善市场服务。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凭借着这样的努力,1995年亨通通信电缆“杀”出重围,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光缆年产量跻身国内同行前五名,从一无所有到声名鹊起,亨通用了5年时间,这样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崔根良的努力。

时代在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留下来,崔根良深知这个道理。在2003年亨通光电上市后,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主科技创新,自己生产光纤!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当时业内震惊了,还有嘲讽到崔根良“心”真大,要知道国外都研究20多年才造出光纤。

对于质疑声,他从不理会,只埋头做实事,他请来顶尖专家指导研发团队,在经过500多天苦战后,造出了世界同行水平的光纤产品。

除此以外,亨通还向江苏网信企业信用评价有限公司申请了“五星级诚信认证企业”。

如今的亨通集团连续九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跻身世界线缆前10强、全球光纤通信前五强,18年福布斯排行榜公布,崔根良财富高达112.5亿。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创立26年以来,亨通集团已成为光纤网络、电力电网领域规模最大的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作为“民营企业500强”、“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企业,已跻身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还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棒生产企业。

在制造业不断经历波折的大背景下,从乡镇企业起家的亨通的确创造了奇迹:5年成为全国通信电缆产销量第一;逆势发展,20多年始终保持25%以上复合增长率,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排名始终进位。

负债120万、濒临倒闭“三无”厂,他却能拼出一个世界十强企业!

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崔根良始终如一地关注和倾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他认为:企业或个人开展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动机应该纯粹,不能以行慈善之名,谋自身名利之实,将谋取个人利益行为包装成为慈善义举。

也因此,他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十大慈善家”称号、“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称号等荣誉,亨通慈善基金会也成为江苏省首家由民营企业发起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使亨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步入了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

90年代的传奇企业家仰融在产业和金融在不同发展阶段互为倚重,相互支撑,最终成就一段商业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