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麼不想生孩子|大象公會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生育率的回落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阿拉斯加隔壁的加拿大育空地區(Yukon),有一群「快樂」的極地松鼠(Spermophilus parryiiplesius)。

它們生活在人類操縱的科研保護區,一舉一動都受人類監控,生老病死、成家立業、甚至是否出軌,人類都一清二楚。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類似的科研保護區有許多,比如牛津的 Wytham Woods,英國的 Lundy Island等等。

在那裡,剛出生的雛鳥就會被戴上獨一無二的腳環,被抽取血液以確認親生父母,再輔以一系列的體格檢查。在它們鳥生的某些時刻,它們會再度被捕捉體檢。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 Wytham Woods

人類乾的缺德事可不止這些。出於某些實驗需要,比如探究基因還是後天環境對孩子影響更大,人類會悄無聲息地交換不同巢穴的鳥蛋,很多鳥並不能認清誰才是自己的娃,很多鳥也許發現異常卻假裝不知情。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在這現實版的楚門的世界裡,不僅親情是可疑的,它們的愛情也是可疑的,因為實驗人員或許只篩選了特定個體進行交配。

動物們的鄰居也可能是可疑的,實驗人員可能會安排特定的鄰居以誘惑雌性出軌。它們的奮鬥可能是可疑的,實驗人員悄悄投放了食物,它們卻以為是家裡有礦。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甚至連它們的敵人也可能是可疑的,品種和數量都受到了嚴格的把控。

回到那群松鼠,1987到1996年,它們的黃金時代,實驗人員把該地區分為四塊,兩塊有投食、有天敵,一塊兒有投食、無天敵,一塊無投食、有天敵。

和自然環境下的對照組(無投食、有天敵)比較,有投食的兩塊地區,松鼠種群密度從1.6個單位,上升到了5.9和11.6。

既有投食又無天敵的地區,密度上升到30.1,僅無天敵的地區,密度也上升到3.3。


有捕食者

無捕食者

有食物投放

(5.9+11.6)/2

30.1

無食物投放

1.6

3.3

可惜的是,十年後項目結束,額外的食物和保護撤離,松鼠的鼠口密度斷崖式下跌,十年繁盛竟潦草收場。

研究人員首先注意到,既有食物又無天敵的高密度種群中(30.1),雌性停止了生育。她們仍舊懷孕,可卻在某個階段終止妊娠。

食物是雌性生育意願的最大影響因素,自己的生存都成問題,更無暇顧及繁衍後代。

出生率驟減,死亡率卻驟升,逾八成的松鼠沒有活過第一個自力更生的冬天,而在有食物的情況下,一半的松鼠可以活下去。

低密度種群沒有這麼糟糕,高達60%-95%的松鼠熬過了冬天。也許是因為競爭壓力小,自然條件下的食物也夠大部分松鼠儲存夠過冬的脂肪。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則是,由於在黃金十年沒有過度放縱,那些體弱的早已被淘汰[1]。

蘇格蘭Rhum地區的紅鹿(Cervus eluphus)數量也受種群密度的影響(density dependent),種群密度越大,雌性越會推遲生育,晚出生的後代在冬天來臨之前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食物長身體,因而更容易在冬天夭折[2]。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 圖片來源:Photogallery

無獨有偶,高密度聚集的田鼠(

Microtus pennsylvanicus)會立即降低在生育上的投入,減緩種群增長的速率,先養活自己,再去生娃[3]。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不僅種群密度高會引發繁殖抑制,種群密度過低也會產生問題。低於一定數值時,種群密度和種群大小負相關,密度越低,繁殖抑制越明顯,因此更容易滅絕。

原因是,它們很難遇見配偶,所以出生率低,也無法形成有穩定結構的社會,覓食和防禦都單打獨鬥,所以死亡率高[4]。

生不生孩子,看似是一件你可以決定的事情,其實你的生育意願既和種群密度相關,也和非密度因素相關,比如天氣。

如果冬天雪厚,松鼠冬眠的雪被子保溫性能更好,熱量損失少,更容易存活[1]。

如果鹿誕生於一個溫暖的春天后,它們則將比寒冷春天后出生的鹿擁有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率[5]。

天氣越適宜生息,自然界的食物越多,可承載的種群密度也越大。

但是,如果種群密度超過一定限度,生物會抗拒生孩子,種內競爭加劇導致衰老體弱的個體死亡,種群密度降低迴平衡值。

控制、服從、與反叛

以上這些不生孩子的原因,無論是否與種群密度有關,至少每個個體都被生活一視同仁地壓榨著。但是,進化的核心是差異。

同樣的環境,有的個體能活,有的個體不能活,有的個體能生娃,有的個體不能。

雖然在多數場合中,拼爹的意義多於拼媽,一小群雄性佔有了大多數雌性,可有些時候,則剛好相反,只有一小群雌性擁有生育能力,如果你媽不厲害,你根本就沒有見到世界的機會。

在一些合作繁殖(Cooperative breeding)的生物中,甚至會有一個雌性壟斷生殖,此種情況下,雌性之間的競爭強於雄性,戰鬥能力爆表的雌性更可能留下來。

比如十分兇悍的雌性狐獴(Suricata suricatta),獲得生殖權後會二度發育,加長的體型有助於壓制其他雌性[6]。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研究發現,很多雌性表面看來很溫柔,一旦耍起手段來,雄性都自愧不如。

地位高的雌狐獴才有生殖的權力,為了維持生殖壟斷,她們制定了一系列規則,以懲罰越界的地位低的雌狐獴:

第一,如果低地位狐獴和女王的後宮男寵偷腥,會遭到驅逐,離開群體,單個個體無力生存,性和命,只能二選一。

有些低地位雌性強行賴在群裡,頑強地生下寶寶,這時候女王使出第二招,吃掉這些不該出生的孩子。

低地位雌性的孩子,只有50%的幾率活過出生後的24小時,殺嬰是一個重要原因。

但也別以為那些地位低的雌性都是吃素的,尋到機會,她們也會對女王的孩子痛下殺手,類似心態從宮鬥劇中可窺見一斑[7]。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雌侏獴(Mungosmungo)群體也有類似的規則,通常年長雌性地位更高,她們會限制年輕雌性的生育,就像某些工作單位女性生孩子需要排隊一樣。

沒有遵循長幼次序的雌性會被懲罰,她們的孩子也可能被吃掉[8]。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嗜蛋如命的母雞,也熱衷於吃掉低地位母雞的蛋。有繁重生育任務的雌性非常需要蛋白質,別人的孩子就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蟻群的生育法更為嚴格,蟻后會率領一群工蟻定期進行生育檢查(Reproduction policing),如果發現有工蟻擅自產卵,這些卵會被就地正法[9]。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圖片來源:Live Science

這種駭人聽聞的生育政策,竟然能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嚴格執行下去。

如果當權者可以很容易地壟斷一種資源,比如食物,極權主義就易於產生。

比如在雞舍,如果飼料槽和水源稀少,地位高的個體很容易霸佔資源,不允許某些地位低的個體進食,不需要戰鬥,它們就可以輕鬆地剷除異己。

如果在野外,食物分散在各個地方,地位低的個體找到食物,還等不及地位高的個體搶劫,就吞下肚了,不服從不等於死亡,地位低的個體就有了更大權力與頂層抗衡。

侏獴的食物很分散,高地位雌性對低地位雌性的控制並不完美,但她們仍舊不放過每一個可以打擊對手的方法。不甘心的高地位個體經常會「偷竊」低地位個體的食物,這種偷竊可能只是收保護費的一種形式。

有意思的是,雄性會無分別地偷竊雌性和雄性的獵物,雌性卻特別喜歡偷雌性。

吸引一隻公雞,只需要用一隻母雞,吸引一隻母雞,只需要一隻蟲子。而打壓一個雌性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搶走她的食物[8]。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更狠的鈕鈷祿·裸鼴鼠則釜底抽薪,省去了巡邏,少掉了算計,直接讓其他雌性沒有性慾+不孕不育了,後者的內分泌系統大變樣,既不排卵也不發情,是女王殿下忠誠的僕人。

這些僕人如果被單獨拎出來,獨處一段時間後,又能思春了,可惜一把這些可憐的思春少女放回女王身邊,立即就無慾無求了。

雄性也嚇得不輕,沒有被召幸的雄性自覺增加了精子的異常率,他們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下半身,絕不沾花惹草[10]。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為什麼她們寧願放棄自由也要留在群體裡?

有研究發現,相比獨立繁殖的生物,合作繁殖的物種更能適應極端環境,團結才能活下去[11],放棄生育權或許是為了融入集體所必須付出的代價[12]。

如果階級流動是可能的,今日的忍辱負重也許會換來未來的回報。

參考文獻

1. Karels,T.J. and R. Boonstra, Concurrent density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 in populations of arctic ground squirrels.Nature, 2000. 408(6811): p. 460.

2. Clutton-Brock,T.H., et al., Early development andpopulation dynamics in red deer. I. Density-dependent effects on juvenilesurvival. The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87: p. 53-67.

3. Ostffeld,R.S., C.D. Canham, and S.R. Pugh, Intrinsicdensity-dependent regulation of vole populations. Nature, 1993. 366(6452): p. 259.

4. Courchamp,F., T. Clutton-Brock, and B. Grenfell, Inversedensity dependence and the Allee effect.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1999. 14(10): p. 405-410.

5. Albon,S.D., T.H. Clutton-Brock, and F.E. Guinness, Early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red deer. II.Density-independent effects and cohort variation. The Journal of AnimalEcology, 1987: p. 69-81.

6. Russell,A.F., et al., Adaptive size modificationby dominant female meerkats. Evolution, 2004. 58(7): p. 1600-1607.

7. Clutton-Brock,T.H., et al., Infanticide and expulsionof females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B: Biological Sciences, 1998. 265(1412):p. 2291-2295.

8. Sharpe,L.L., J. Rubow, and M.I. Cherry, Robbingrivals: interference foraging competition reflects female reproductivecompetition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Animal behaviour, 2016. 112: p. 229-236.

9. Cant,M.A., et al., Policing of reproduction byhidden threats in a cooperative mamm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 2014. 111(1): p.326-330.

10. Faulkes,C.G. and N.C. Bennett, Family values:group dynamics and social control of reproduction in African mole-rats.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1. 16(4):p. 184-190.

11. Cornwallis,C.K., et al., Cooperation facilitates thecolonization of harsh environment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 1(3): p. 0057.

12. Grinsted,L. and J. Field, Market forces influencehelpingbehaviour in cooperatively breeding paper wasps. Naturecommunications, 2017. 8: p. 13750.

★我們建了一個生物興趣向的微信群,還會請王大可老師參與交流,有意者請加大象公會助手號:idaxiang2018 ,回覆「生物」二字,屆時邀請您入群

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动物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大象公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