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为什么取斜势呢?

那年那河那人那牛


笔势是以笔法的为基础,在按照一定的笔法具体的运笔过程中,形成的对时间感与运动状态的强调和书法点画精神性的表现。笔势在书法中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书法作品或书法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笔势和个性,当然也有共性的笔势,并不是单纯只有行书所有。

书法中点画特别是横向竖向笔画取斜势的情况的确存在,但不是特别明显的斜势。



在行书中取强烈斜势的也不多,只是出现在部分书法家的作品中。采取斜势的书法之于为什么如此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固然与书法家的审美情趣有关,甚至于个人的阅历、性格、学习书法的经历有关,但主要还是“得势” 。我们知道,书法的诸书体中,楷书、隶书、篆书是静态的书法,故以平整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则以变化错综、起伏跌宕为主。行草书的这种书势的形成一方面与书写速度有关,也和行书形成过程的行为、心态习惯有关。虽然匆匆不及但又与因某种原因的及时、急速条件环境有关。无意中到也成就了行草书独具非大美。


取斜势可是时书法的神采更加生动活泼、畅达灵动,使得字和作品处于一种强烈的动态之中。要想取得这种审美效果,就必须对点画线条采取斜势或不规则的处理如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就像“永字八法”中的“侧”的取势法则“如高峰坠石”。将这种斜势发挥的淋漓尽致的要属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了。而将斜势发挥的微妙至变幻莫测的经典书法莫过于《怀仁集王圣教序》了。


翰墨书道


斜势曰侧,侧以取媚。

侧,倾倒也,以笔画稳定之,动也。姿态足。


依依东望1688


楷书如同正面照,身份照,字的中轴线在中间。行书则是生活照,人可以扭胯摆臀,搔首弄姿,那么中轴线就复杂了。

无论楷书还是行书,字只要稳都是好的。行书对技法要求更高,行书如同玩杂耍,无论你摆多么惊险动作,只要有那么一点维持了你的平衡,就是好的。

普通人看不懂行书草书,看不准字的中轴是其中原因之一,闹不清为什么这么多变化。大众习惯了印刷的平正,赏楷自然有天然优势。行书的欣赏需要艺术鉴赏力的,是有艺术门槛的。

附今日所书。


王羲那个之


行书为什么取斜势,每一种书体都有其体势特征。楷隶在唐代称为真书,也称正书。因其字体端正,故称正书。而行书是正书的小伪,是在正书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书体。其特点为便于书写,因势就形。历史上善书者,多以行书得名。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李阳冰,颜真卿等人。

行书以斜生姿,不仅是便于快捷的书写,还因其顾盼倚斜的姿态,给人产生出意趣生动,形态活泼的动感美。把楷书的横平竖直,改变为斜势,这是一个对书法美追求的自然创造。如果不用斜势,还是和楷书平正如布棋一样的字势,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行书的斜势就是因为它有别于楷书的平正和草书的奔放而成为了独立的一种书体。并深受大家的喜爱,为书法大家园中异彩独放的竒葩。




子衿书法


我认为行书取斜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字更生动,更有活力,而要想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明白楷书和行书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行书的特殊性给搞清楚了,那么对于怎么样来理解行书的书法取斜势这个问题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了。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在写楷书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字写得横平竖直,而且我们在教导小学生或者说教我们孩子书写汉字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横平竖直这样写汉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写是不是书法呢?或者说这是写字还是书法?

我认为写字横平竖直的写就可以了,没有多少技巧可言。但是要想真正的成为一个书法家或者说要想让你的字显得有韵味,显得生动,那一定不能写的横平竖直,因为横平竖直就代表着呆板,就代表着没有生机和活力。

这个道理其实我们自己联想一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比方说我们去看名山大川,那到底是像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类似于一个房屋这样平坦的一个山川比较有吸引力,还是那种陡峭的、连绵不断的而且起伏很大的山更有吸引力呢?

答案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当然是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坦,而且形状非常奇怪的山川风景,更令我们着迷,更令我们感到美丽。

这就是我们在写书法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把一个字写的横平竖直的原因。

因为把一个字写得横平竖直了,就好像一座山没有了陡峭的、连绵不断的地方,变得平坦了,那么也就没有山应该有的味道、韵味了。

其实在书法中,每一个书体都不是横平竖直的,即便是楷书这样看起来非常端庄非常端正的书体,也不完全是横平竖直的。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楷书的横画,比方说欧阳询的楷书,他对横画的处理一般都是左低右高的,完全横平竖直的笔画,在欧阳询的书法中是没有生命力的。

那么这样写书法,这样的取斜势,到了行书和草书中就被完全放大了。尤其到了行草书中,一定要把这个字写的非常的生动、有活力,显得活泼,那么就一定要把这个字写的斜一点、写的崎岖一点,这样的才算是好看的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唐代的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经在《书谱》中说的一句话,大意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开始追求的,就是要把字写得横平竖直,追求的是分布平整,追求的是端庄、分布的匀称。

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呢,我们就要去追求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要把字写的斜一点,要把字写的不平坦,写的奇怪一点,这就是有了变化。

因此,不管是行书还是其他书体,这都是不变的法则。

另外一点我认为,书法作为表现人情感和人思想的艺术,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人性,而人性中很多的东西其实是猎奇性质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看到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那些东西,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毫无吸引力。尤其是在艺术中。

因此我们会看到,艺术中表现的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世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比方说对于字形的处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最常见、最广泛的是印刷字。印刷字被设计成横平竖直,我们平常接触的字形,大多数都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字,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但是一旦到了艺术,我们就要极力排斥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风格,把字写得横平竖直,这应该是我们在写书法过程中极力避免的。

因为人总是喜新厌旧的,总是想追求不一样的新奇的体验,如果你的艺术、你的书法和印刷字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虽然说你的字可能写得非常好,可能在基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艺术性不一定很高,比方说饱受人们质疑的田楷书法就有这样的毛病和弊端,但是,田楷书法其中蕴含了很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句有没有艺术性,或者说,田楷是不是印刷字就能说明白的。田楷还是有他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的。

因此,不管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以及书法的欣赏者在欣赏书法过程中的偏好这三个角度来看,写行书的时候都不能横平竖直,楷书也不可以!


松风阁书法日讲


首先纠正一下,行书中并不是所有字都取斜势,而是依据书写时的需要确定正斜。

有曾作过一个比喻,如果说楷书是立,草书是跑,那行书就是走。行书书写速度比楷书快,但又不如草书奔放。

行书的结体重心平稳,欹正相错。由于行书处于动势,是在相对的运动状态中保持重心平稳,正如人跑步时,身体前倾以助跑。同样书写行书时往往在正的同时,需要体势欹侧,纵横参差。

行书寓平于险,或寓险于平,平中求险,把握住字的重心,调动各种字的个性特点,既有夸张,又合情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袁昂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古今书评》中说: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

王羲之的书法因为不端正,才有了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就是一种书写感,这种书写感通过字体自然的左右摆动产生,这也是我们看很多书法家写的字很有动感的原因。

奇正相生

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很少把字写的很正,因为把字写正大部分人经过一定的训练都能够做到,而高明的书法家都在斜中取正,也就是我们说的“奇正”。

古人书论里的奇正相生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奇来自于看似非常的平正的字体下,不仅仅是行书,其它书体也能产生这种效果。

书势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柳公权的楷书,他的楷书没有一个笔画是水平的,我们今天练习用笔书法,第一天写横画,老师就会告诉你横画不是直的,一般会有5度的倾斜。

而这种倾斜,就能给人一种动感,就比如一根钢筋平平的放在地上是没有力量感的,而一旦把它折弯或者抬起一端就会给人一种力量感,给人一种势感,古代书法又叫“书势”就是从这里来的。

人手生理结构的限制

行书里的斜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人的手臂的动作幅度,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用右手写字,手臂、手腕、手指的动作幅度是一个半弧形。

所以你看很多书法家的字左边非常舒展,右边很紧张,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点苏东坡的书法表现的最明显。

尚意书风把齐整相生演绎到极致

尚意书风本质上是对唐代以来的尚法精神的一次反叛,主要特点是注重性情的表达,少了几分唐代书法的严谨,以意取胜,主要代表书法家是宋四家里的米芾、苏东坡和黄庭坚,其中又以米芾最为突出,后世学习米芾书法的王铎,又更进一步,不仅在单个字上倾斜,在整个章法上都写出了斜势。

这种以意取胜的心法,直接解放了书法家的手和笔,“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完全依靠手腕的自然运动来书写,由于手的活动范围的限制,自然字也就有了斜势。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但是作为书法的初学者,仍然要克服手的生理限制,开始练习书法,要尽量把字写正,我们现在的水平,很难达到古人那种信手拈来的程度,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训练。

这种基础训练就要求书写者能够做到各种情况的书写,不仅要能把字写正,还要能把字写斜,而写正的过程就是训练笔法和结构的过程。

就像我们学车,不可能直接上路学习,而要先从压离合器、倒库、坡道、s弯开始,经历了这些就对开车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再上路才会更简单一点,之前的这个铺垫就是基础。

总之,斜势一方面是书法家们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的手的生理结构的限制,斜的最高境界就是“奇正相生”,有斜势的书体不一定就是行书,楷书和草书也会有,但是作为初学者,仍然需要首先把字写正。


不二斋


行书的行成和楷书的行成几乎在同一时期,即东汉,都是由于隶书演变而来。所以,最初的行书并不取斜视。到了魏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备受推崇,但是此时并没有刻意取斜,平安何如俸橘三个装裱在一起的帖子诸位可以看一下,没有刻意取斜势,只有个别字在自然书写下是倾斜的。王羲之和王珉当时是两个有创新意识的人,并亲自实践,他们将新妍的书风加入行书。在其后来的作品中,斜之作品较多,如《兰亭序》。

那么,是谁夸大了这种斜势呢?当然是小王王献之啦。小王区别于大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斜。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一度追捧小王书法,古质今妍就是对大小王的评价,认为小王的字妍美,这也是当时的审美主流。至于《兰亭序》之斜势的呈现,也极有可能是大小王之间相互影响。梁武帝萧衍和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书法,贬斥王献之书法,很大程度是因为政治原因导致的审美意识,但是并不妨碍小王这种笔力虬劲,风格妍美的斜势美的广泛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