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釣魚高手們都願意用“活動”釣組呢?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有些釣魚高手在"必要"情況下,會將釣組上鎖住鉛皮座的太空豆打開一定距離,使之成為活動的鉛皮座。其實,釣組上可"活動"的部分,除了鉛座外還有標座。讓它們成為活動的,對實釣中魚訊

的反映及釣組自身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為啥釣魚高手們都願意用“活動”釣組呢?

在論壇上看到大夥兒對"活動鉛座"功能性的討論,一致得出"上牽力會使魚吸食釣餌難度加大"的結論來,本人也深表贊同。況且,這結論是大家經驗累積後的共同感受,必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釣組上可"活動"的部分,除了鉛座外,其實還有標座。我認為,這兩樣是可以放在一起思考的。不過在討論前,我們要先明瞭一件事,就是在"靜態"的狀態下或不涉及魚口變化因素時,鉛座或標座的活動,其影響力的確細微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活動鉛座不影響浮標反映靈敏度"之說,從某些角度來看,並沒有錯。但要體會活動釣組的差異性以及對實釣的影響程度,則與魚口直接關聯,因為不計魚嘴的拉力,純從靜態理論來談活動的鉛座與標座,意義不大。

其實,鉛座與標座活動與否,都算是控制"整體釣組殘存"的活用環節之一,各有正、負功能及適當的使用時機,並沒有孰好孰壞之說。簡單來說,二者對垂釣的影響,剛好是相反的:活動鉛座會增加釣組"殘存力";活動標座會減少釣組"殘存力"。在釣組上,另外一個也可以活動、卻易被大家忽略的東西,那就是鉤距的大小:鉤距小,會增加釣組的"殘存力";鉤距大,會減少釣組的"殘存力"。不過,此影響純是針對下鉤而言;至於上鉤,與調目有直接關聯,受鉤距的影響較小。

釣組"殘存力",是我早期研究懸墜釣組時習慣用來量化釣組之間關係的一個名詞,與靈敏度的觀念有點出入,但大夥容易將之混為一談,甚至簡化成物理學上的浮力。其實大家可以把"殘存力"抽象化為"魚吸食時對釣組存在的主觀感受力道"。因為個人覺得改成以魚嘴感應力為主的思考模式、換成從魚的角度來說,或許會比傳統的以人為主的靈鈍思維模式要好懂一些。既然以魚為主體,不以釣組調釣靈鈍來思考,則那些物理學的東西,大可拋諸腦後。

例如,大家都知道子線長短會影響魚咬鉤,遇魚滑時,改以長子線常有奇效。不過,此時若試圖以釣組的物理"靈敏度"來解釋子線長短與上魚率的關係,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如改以魚口角度的"殘存"來解釋則淺顯易懂些,甚至可悟出其使用時機與變化:長子線,釣組殘存力小;短子線,釣組殘存力大。

為啥釣魚高手們都願意用“活動”釣組呢?

事實上,關於活動釣組的正、負結果是可以同時利用的。它們與浮標調釣間也有互相消長的作用,可作為微調的工具。例如,調目過低(如調空鉤水平)、魚訊不夠活潑時,若輔以活動鉛座來增加殘存力,會讓魚訊更多些;此時則不宜再使用活動標座了,因為會更減低釣組的殘存力,使魚訊不明顯。反之,因調目過高(如調8目),造成魚訊過於活潑時,則可改以活動標座來降低釣組的殘存力,收到"剎車"的作用;此時,若盲目地將鉛座打開成活動鉛座模式,則會讓本已過大的殘存力火上澆油,魚訊必然跳動得更誇張,使魚戒心提高、吐鉤加快。同樣是使用活動鉛座,有人感覺變"靈"了,有人卻說變得更"鈍",之所以會有如截然相反的印象差落,主要就在於其原本慣用調目高低來解釋靈鈍狀態所造成。

再例如,冬天水寒,魚兒張不開嘴、訊號出不來或魚非常刁滑時,使用活動鉛座(太空豆打開約2釐米)與活動標座(打開約0.5釐米),或許效果就會改善很多(二者並用之"雙活釣法")。我們可以想象:魚兒在吸餌的前一秒,即使拉動線組亦未感受到浮標的存在(活標座的低殘存延遲作用),戒心自然會非常低;當魚吸入餌後,即使發現異狀欲吐鉤而逃,也常會因吸入過深而無法如願,且因魚訊動作變大(活鉛座之加大殘存作用生效),提醒釣魚人即時揚竿,自然提高了上魚率。這種活用組合,即是"整體殘存"的觀念妥善搭配浮標調釣方法,其手段可以變化萬千。至於殘存力大小控制以何為宜,則須到現場面對具體魚情和魚口後,才能見真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