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刷新徵遷速度

高鐵西站片區城徵遷順利 首次搬遷15天交房率達97%

蜀山區高鐵西站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僅用15天時間就讓3個村民組的506戶居民3114人,完成交房491戶,交房率達97%。在合肥高鐵西站片區城中村改造中,蜀山區井崗鎮項目建設指揮部發揮“黨建+”優勢,以黨建帶徵搬,以徵搬促黨建,首批搬遷刷新“徵遷速度”。 為火車西站建設釋放巨大土地紅利,助力合肥交通樞紐建設。

“決策民主,程序規範,結果透明。”井崗鎮鎮長、項目指揮部負責人李兵用這12個字總結概括他的經驗。讓‘黨建+’加速徵遷進度,確保關鍵崗位有黨員領著、關鍵環節有黨員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頂著。高鐵西站片區城中村改造首次搬遷取得“開門紅”。

“臨時黨支部”建到搬遷一線 百名黨員幹事熱情高

據瞭解,此次合肥高鐵西站片區包含井崗鎮十里店社區熊南、熊北、南劉莊、北劉崗、西新莊、東新莊等11個村民組。其中,首批搬遷的熊南、熊北和西新莊三個村民組,涉及506戶3114人,搬遷面積達26萬多平方米。

記者看到,城中村內私搭亂建情況嚴重,“親嘴樓”、“握手樓”屢見不鮮,存在安全隱患。“尤其熊南、熊北雨季還容易被水淹。”井崗鎮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道。

但是,複雜的人員結構和不盡相同的徵遷訴求,是擺在徵遷工作面前的難題。據瞭解,該城中村片區距離市中心較近,位置優越。“城中村形成時間早,熊南熊聚集有百年曆史,西新莊也至少60、70年曆史,聚聚居住居民多。”井崗鎮工作人員介紹。

徵地搬遷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如何取得群眾信任,打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顧慮。井崗鎮提出以“黨建+”理念為統領,在熊南、熊北和西新莊3個首批搬遷村民組設立“搬遷一線臨時黨支部”,將黨建工作延伸到搬遷一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讓“黨建+”助力征遷“加速度”。

蜀山區井崗鎮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在3個村民組都設置了臨時黨支部,還組建了8個黨員搬遷業務突擊隊,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搬遷工作的執行優勢和競爭優勢,是首批徵遷能夠順利推進的關鍵。”

據瞭解,臨時黨支部下設政策解釋、搬遷業務、信訪維穩、審核結算、現場監督、後勤保障等六個功能型黨小組,各負其責開展工作。為了讓徵遷群眾吃下了“放心丸”,8個黨員搬遷業務突擊隊,設崗定責,每位黨員聯繫5至10戶徵遷戶,挨家挨戶上門為居民講政策、做工作。

在徵遷中,井崗鎮政府還集中開展比態度看服務、比難度看擔當、比進度看成效等“三比三看”活動,全面調動黨員幹事創業熱情,贏得群眾信任。

“黨建+政策” “一把尺子量到底”促和諧徵搬

井崗鎮優先處理好徵遷“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重難點問題,而群眾最關心的“中間一公里”更是依法合規,陽光透明,形成了和諧徵遷的“蜀山範本”。

走進城中村改造的指揮部辦公室,最醒目的莫過於偌大一面牆上貼滿的拆遷政策。工作人員戲稱它為“總指揮”,在群眾眼裡,它就是一把“公平尺”。

“群眾最擔心的就是不公平,擔心自己的利益有損。”仍在徵遷一線調度指揮的李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面對徵地搬遷任務重的壓力,井崗鎮100多名機關和社區黨員幹部,將“辦公桌”搬到一線。全員按照“宣傳到位、幫助到位、解釋到位、處置到位”的方式,雙休日無休主動深入群眾家中宣傳動員,讓搬遷戶第一時間瞭解搬遷政策,及時掌握居民思想動態,與居民“近距離、面對面”。

為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從搬遷評估到搬遷補償,該鎮按規定嚴格執行,堅決不開“口子”,所有的事情都“敞開門”,相關事項一律上牆公開、公示,保障居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打消居民疑慮。同時,在測量評估、人口界定、協議簽訂等每一環節,始終嚴把“陽光搬遷”這一關,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政策搬到底”。從交房搬遷工作第一天起,指揮部就乘勢而上,簽訂一棟,騰地一棟,以騰地促搬遷。

在熊北住了十幾年的熊自保說:“政府徵遷是為了改善居住環境、提高城市品質,可是每家每戶情況不一樣,起初大家難免有顧慮,但徵遷一套流程走下來,發現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公平公正,人人一樣,就放心簽約了!”

“黨建+精準幫扶” 真情服務贏得百姓點贊

居住在熊北村的王奶奶今年已經80多歲了。老人雖然很支持徵遷工作,但又因為自己實際生活困難而擔心。原來,王奶奶的兒子長期患病需要照料,家裡的大小事都靠孫子在工作之餘抽時間張羅。“房屋徵收後去哪裡找新房子,房東會不會同意將房子租給高齡疾病老人,搬遷結束工作人員是不是就不管了”一系列的疑問,都是擺在王奶奶眼前的難題。

聯繫王奶奶的社區黨員楊麗得知了情況後,多次上門與她溝通,瞭解難處。王奶奶被工作人員的認真和責任心打動,敞開了心門。工作人員幫她在附近小區找到了一套位於一樓的出租房屋,方便出行。看著這一切,王奶奶心中的石頭落了地,高高興興地簽字同意搬遷:“多虧了政府貼心細緻的工作!”

李兵介紹道:“我們在堅持依法搬遷的前提下,用真情服務群眾,最大限度地滿足搬遷群眾的合理訴求,讓搬遷戶利益上有保障,感情上能接受。”

(朱琛琛 葛宜年 劉曉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