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注射乙肝疫苗還會得乙肝嗎?

小穆紫


這主要取決於:

1、是否接種成功,產生抗體

乙型肝炎疫苗第一次注射後,30%的人產生表面抗體,50-70%的人在第二次注射後產生表面抗體,第三次注射的90%的人產生表面抗體。

在許多人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認為一切都很好。他們沒有對乙型肝炎進行全面檢查,並不知道接種疫苗是否成功,以及抗體是否在體內產生。

通常,在注射疫苗一個月後,有必要再次檢測乙型肝炎的表面抗體。如果檢測結果顯示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呈陽性,則表明乙型肝炎疫苗成功。

2、體內抗體滴度多少

乙肝疫苗的保質期一般為3至5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的抗體滴度將逐漸降低。當抗體滴度降低到保護值(10mIU / m1)時,也就不再對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3、有沒有定期加強注射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需要在3至5年內再次檢查抗體滴度。在下列情況下,需要及時重新測試和重新植入:

1、如果最高抗體滴度僅為10~100mIU / m1,最好在6個月後重復1次。

2、當最高抗體滴度為101~1000mIU / ml時,應於首次接種後1~2年內複測。

3、如果抗體介於1001和10000 mIU / ml之間,應在2至4年內重新檢測。

4、當抗體大於10000 mIU / ml時,可在4至6年內重新檢測。

5、當發現抗體滴度小於10 mIU / ml時應複種,複種仍按初種的劑量和時間進行。

因此,在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有必要檢查疫苗接種是否成功併產生抗體。檢查並監測體內抗體滴的數量。如果滴數低於正常值,應及時補種,接種成功才能預防感染。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乙肝疫苗的幫助巨大,這個事實我們要知道。現在新生兒普遍接受了常規疫苗方案5μg(出生後0-1-6個月接種),目標群體HBsAg陽性率從10%下降到1%,甚至目前已經不足1%。乙肝疫苗功勞巨大。


但並非接種了乙肝疫苗就是100%不會感染乙肝病毒了,還是會有一小部分孩子接種疫苗後仍然感染了乙肝病毒,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有幾個:

1、孩子可能在媽媽體內的時候就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了(正常情況下媽媽的血液不會進入胎兒體內,但某些情況下,媽媽的血液可以進入胎兒體內,如果媽媽血液有乙肝病毒,那麼就可能導致孩子感染),這樣出生後即便是接種了疫苗,也已經晚了。這點大家能夠理解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出生後24h儘早接種第一針疫苗,12h內接種效果更好,如果媽媽有乙肝,那麼還要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


2、孩子雖然接種了疫苗,但是沒有保護性抗體(HBsAb)生成,換句話說,疫苗接種不成功,這樣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管怎樣,如果孩子檢測了乙肝兩對半,發現還沒有保護性抗體生成,那麼就要考慮補種。


有這樣的數據:孩子注射了疫苗後,一般在第1次注射後1個月出現保護性抗體的概率是30%,接種第二針後遞增30%(差不多是60%),全程免疫後(0-1-6三針)接近90%的孩子有保護性抗體,並非100%。


如果接種疫苗後產生了應答,產生了保護性抗體(HBsAb),也就是乙肝兩對半中的第二項是陽性的,說明疫苗接種是成功的。這時候是不會再感染乙肝的了,因為我們已經產生了專門針對乙肝病毒的抗體,這個抗體就是保護我們孩子的。


如果接種疫苗後沒有產生保護性抗體,稱之為疫苗無應答。大概會有5%-10%的健康人群、30%以上的免疫虛損人群是疫苗無應答的,表現為保護性抗體檢測不到或者滴度很低。如果是健康人,即便疫苗無應答,一般來說也不要緊,因為我們體內已經有了針對乙肝病毒的記憶性B細胞(雖然保護性抗體沒有表現出來),一旦再次遭遇乙肝病毒,多能快速增殖保護能力。但如果是高危人群,比如經常接觸乙肝患者,免疫虛損等,最好還是加強接種。一般來說,經過3輪的乙肝疫苗接種都可以很好應答(產生保護性抗體),如果3輪免疫還是不能產生保護性抗體,那就不需要再接種了,估計再接種也沒有效果,不會產生保護性抗體。即便如此,這類無應答人群也並不發生乙肝病毒感染,說明已經建立了乙肝感染的細胞免疫。


總的來說,乙肝疫苗非常有用,新生兒必須接種。是否有保護能力,去醫院抽個血化驗乙肝兩對半,看看有沒有保護性抗體(HBsAb)產生就知道了。如果有保護性抗體(HBsAg,乙肝兩對半中的第二項),就不會再感染乙肝,放心。如果沒有保護性抗體,那就看情況補種。


另外說一句,成人,即便沒有接種疫苗,在感染乙肝病毒後也基本上能幹掉乙肝病毒,而不會被乙肝病毒侵犯,說明乙肝病毒是欺軟怕硬的,成人的免疫力強悍,乙肝奈何不了我們。但仍有10%的成人可能會形成慢性感染,這部分人可能是因為免疫虛弱或者有某些慢性疾病,所以成人如果沒有保護性抗體的話,為了以策萬全,接種疫苗也是需要的。


熊貓醫館


  接種乙肝疫苗目前是防止被乙肝傳染的主要途徑,但是接種後有三個事項很容易被人忽視,導致很多人即使接種乙肝疫苗後,依然有很大風險感染上乙肝,具體是什麼呢?

  一、接種是否成功,產生抗體

  乙肝疫苗在注射第一針後,30%的人產生表面抗體, 第二針後50-70%的人產生表面抗體,第三針90%的人產生表面抗體。

  很多人接種完乙肝疫苗後,就以為萬事大吉了,並沒有做乙肝全套檢查,並不知道是否接種成功,以及體內是否產生抗體。

  一般在全程注射完疫苗一個月後,需要再次檢測乙肝表面抗體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乙肝表面抗體HBsAb呈陽性,是接種乙肝疫苗成功的標誌

  二、體內抗體滴度是多少

  一般而言,體內抗體低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降低,當抗體滴度小於10mIU/m1以下時,體內的抗體就不會對病毒產生免疫了,這種情況也很容易感染上乙肝。

  三、有沒有定期加強注射

  由於乙肝疫苗是有有效期的,所以一般接種3-5年後,如果抗體滴度很低時,這時患者需要去醫院再加強注射,抗體滴度數值越高,對病毒的免疫力就越強。

  如果你害怕被傳染,你可以做好上述事項,定期檢測體內抗體,抗體滴度低加強注射,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同時,患者也要做好定期複查,如果體內病毒數量多,複製快,儘快治療,降低傳染性,避免傳染給家屬及朋友。

  希望上述講解對你有幫助~


肝病醫生許玉華


主要分三種情況喔

首先第一種就是你打了乙肝疫苗然後你產生了乙肝表面抗體即乙肝五項中第二項是陽性的,不管怎麼折騰都沒有問題你都不會感染上乙肝。

即你的乙肝五項結果如下: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體(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體(抗-HBe)(-)、⑤乙肝核心抗體(抗-HBc)(-)

第二種是你打了乙肝疫苗然後你目前還未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目前所有項目都是陰性。這種情況會稍微複雜一點,說明你是健康人但是沒有抗體,再親密接觸的機會下有可能感染乙肝。

第三種就是你打了乙肝疫苗然後你未產生乙肝表面抗體,同時你的身體比較弱和,這時你的第1、3、5項或者1、5項是陽性,那麼說明你已經感染了乙肝了這時候你就要尋求積極的治療了。

簡單點來說就是儘快去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第二項是陽性就不必擔心;第二項不是陽性,其他項目也無陽性,就趕緊注射乙肝疫苗加強針,促使自己產生抗體;除了第二項以外的項目產生了陽性就上醫院積極治療。

乙肝傳播途徑:母嬰傳播、父嬰傳播、醫源性傳播、輸血傳播、密切生活接觸、性傳播等。

希望能給你解惑哈~


璀粥談健康


注射了乙肝疫苗並不一定會產生抗體,這就是為什麼要隔段時間注射乙肝疫苗的原因,即使產生了抗體也有強弱之分,抗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而減弱,如果抗體強,自然能抵抗乙肝病毒的入侵,不易被感染。如果抗體弱,還是有被感染的可能。


英勇的剩鬥士


如何正確看待接種乙肝疫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046096568702329682,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2593160398700536683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