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

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

上周,在美股暴跌、华为刷屏之后,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

12月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在电邮公告中表示,它会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

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影响却是不小。标普道琼斯指数这一番表态,意味着全球顶级指数公司都已经拥抱了A股。未来,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主流资金对A股核心资产的“争夺”也将越发激烈。

从2018年6月开始,全球第一大指数公司MSCI把A股正式纳入其指数;

8月31日收盘以后,MSCI把纳入因子从2.5%提高至5%。

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坐不住了,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2019年6月生效;

11月的时候MSCI又跳出来说计划A股纳入因子提升至20%;

上周,标普道琼斯指数终于也加入了“拥抱”A股的行列!

这些顶级指数公司的拥抱,对A股意味着什么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流入。由于被纳入MSCI指数之后,被动配置和主动配置A股资产的外资规模开始提升。截至11月30日,沪股通和深股通渠道的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2815.8亿元。外资,已经成为今年A 股市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增量资金。

而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外预计2019年外资净流入3500亿-4000亿元人民币。早先富时罗素CEO马克·梅克皮斯则公开表示,“未来5至10年,以跟踪指数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的被动资金可达到2.5万亿美元的规模。”

其次,由于外资的涌入,其实市场地位以及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股价的话语权都会增强,并对国内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形成影响。在这一过程中,A股“核心资产”有望获得更多的国内与海外资金关注。

“争夺”核心资产

那么,外资到A股市场里面,都买了什么呢?

从操作风格上来看,外资大都秉承的是“价值投资”理念,青睐A股市场上具有估值性价比的核心资产。可预见的是,随着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权重不断提升,一场有关“核心资产”的“争夺”已经拉开大幕。

很多人将目前的中国类比为美国的80年代,在寻找核心资产时盯住“漂亮50”居多的消费领域,但实质上“核心资产”指的是中国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优质上市企业,既包括2017年表现强势的消费龙头,也包括周期、制造业、金融、地产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优势、进口替代优势或逐步走出去在全球扩张能力的行业龙头,长期来看还包括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技术龙头。

此前,中国先后启动 QFII、RQFII、互联互通等制度的完善,并在2017年A股闯关MSCI成功,金融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海外资金加速流入中国资产,自2014年以来海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同比增长25%,持有总市值达到1.28万亿元。

类似于中国台湾、韩国市场开放,海外投资者比例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核心资产的提前锁仓有“前车之鉴”,国内资金未来对于龙头筹码也不会轻易放弃,有望逐步影响甚至改变A股的游戏规则。举个例子,在加入MSCI期间,台湾科技龙头股台积电被国外机构投资者超买,市值不断创下新高,且出现了“基金跑不赢指数,指数跑不赢台积电”的怪相。

今年以来,陆港通资金增持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银行、建筑材料、非银金融、钢铁、房地产;QFII增持前五大行业为房地产,银行、钢铁、医药生物、电子,从海外增量争夺核心资产而言,上述行业成为资金的“宠儿”。

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

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

首先是跟踪相关指数的外资被动配置的结果。作为指数编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MSCI其实为中国编制了一整个指数体系,但其中针对A股市场的指数主要有三只:MSCI中国A股本地指数(也叫在岸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和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

而这其中又属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为A股入摩受益最多的指数!因为它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一只:能够完整地反映A股逐步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过程,反映A股国际化进程的 “实时跟踪版”A股指数。

该指数的行业分布以金融、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生物等为主,占比为35.76%、9.17%、6.06%、5.66%。这也意味着跟踪该指数的海外金融机构旗下的产品,必须配置相关行业的A股资产。

全球顶级指数公司“拥抱”A股,核心资产“争夺”拉开大幕

其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上述行业的业绩表现还是不错滴,再加上分红比较大方的上市公司大多在这集中在这个行业之中,从而吸引部分主动资金的增持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从长远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行业(互联网)、传媒(影视娱乐)以及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可能是未来核心资产“争夺”的关键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