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兒有女,老伴去世了有必要再找個老伴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兒有女,老伴去世了有必要再找個老伴嗎?

在農村老伴去世後剩下一方獨居的不在少數,特別是有以些獨居的女性老人,是不是再找個老伴成了這些老人心中的糾結的問題。

其實,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雙方中誰先離世,要想再婚是誰都無權干涉的!也不是有誰可以束縛的。但是,有些農村老人再婚問題偏偏受到了世俗和兒女還有多種因素的干涉和束縛。

先看世俗的束縛,在農村因喪偶想再婚,特別是那些六十多歲以上的老人,一旦萌發了找個老伴的打算,就會在村裡被人議論或嘲笑,再找老伴就成了村子裡茶餘飯後的談論閒資。什麼老不要臉了,守不住寂寞了,兒女閒累贅了等等,這種談資對於男性獨居老人來說還能好點,但對於那些女性的獨居老人,那些風言風語就會讓做兒女感覺臉上掛不住了,感覺母(父)在找老伴是件很丟人的事情,寧願讓自己的父母遭受慢慢歲月的蹉跎,也不願讓父母在找老伴。

另外的一些因素,農村男性的獨居老人,如果再想找個伴兒也是難上加難,原因在於農村基本保障不到位,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哪個女人願意來和你共患難啊。因為再婚都很現實,大多女人都為了能晚年有個保障,找一個能陪伴後半生的人。但不乏有些人為了各自的利益,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幸福。其實人類都有自私的心理兒,這也是難免的事情,畢竟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各自的兒女嘛。

我認為,農村的那些獨居老人很有必要找,不僅是60歲以上的老人,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必要找。現在社會壓力大,子女們為了生活都在忙於各自的工作,自然而然對父母的生活就有所忽略。當父母身體還算強壯的時候,還不怎麼能顯現出來,但一旦父母身體有恙,就暴露出了短板。尤其是與子女分居的老人,更是孤獨無援,找個老伴兩個人可以相互照應,生活也不寂寞了,還能減輕雙方子女的負擔。還有那些以資論嫁的那些老人,再找老伴並不能只看重資源,晚年的生活開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老丈人生活在農村,丈母孃去世以後,有人給老丈人撮合,找了一個老伴兒。起初,兒女也是想不開。後來,看到老丈人吃住有人照料,並且活的很是開心,慢慢忘記了喪偶的悲痛,也就理解了。這樣,平日裡也不用兩頭掛,兒女們也能安心工作。抽空回家看看兩位老人就行了。

大家作為兒女,對於老人喪偶後再婚,持有什麼態度?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建行漸遠


就“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兒有女,老伴去世了有必要再找個老伴嗎”!

首先說說,我國解放都快到七十年了,可以說國家,包括人民的生活狀況,基本上是“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夫妻生活和諧,若一旦雙方中,誰先離開了。

至於說再婚問題,從來就沒有誰能干涉得了!國家法律法紀沒有規定,憲法也未規定。而傳統的,現代的習俗,也都未明確規定。所以,依我看的話,家裡人尤其是兒女們,宜鼓勵或積極支持,總體說不應干涉,也無權干涉。

但老人必須公正處理好家庭內部事情;若再婚的話,老人可以適當與子女酌情商量,達成共識最好!

總而言之,如今無論老少,婚姻是自由的!戀愛也是自由的!

鑑於以上這些理由,你雖有兒女,既然老伴走了,確實需要人陪伴.慰籍,再找個老伴絕對是允許的!這些看法,僅供參考!





zc榮


我的一位堂伯,早年因妻生子得病,拋下三男一女走了。在那艱難的日子把四個孩子培養成人,個個成家立業。老了老了,卻鬧起了矛盾。兒子不高興,女兒也不快活。原因就是看上本村一位寡婦,相差十幾歲。堂伯在農村也算一個識字先生,人聰明會做小生意。在兒子勸說無果,甚至不認這個爸的情況下,依然去了寡婦家。為這事整個村鬧得沸沸揚揚,褒貶不一,成為笑談。光陰不讓人,半路夫妻生活的很幸福。堂伯對錢看得很重,經濟各自獨立。這麼多年過來了,半路夫妻的子女慢慢認可了。老有伴,互依靠,健康身體老有愛。生活中,如果雙方都能看中,肯定是好事。我們旁人無權說三道四,畢竟我們還沒到那把年紀,不懂得沒人嘮嗑是一種什麼心情?我想:愛是不分界線,不分年齡,不分貴賤吧。





浙北布衣


農村60歲以上老伴去世的老人,應該再找個老伴共度晚年。

改革開放後,農村人生活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不缺吃不缺穿,多數低保、貧困家庭也能得到政府的生活補貼,絕大多數人的壽命都能奔到85以上,在這種美好的環境下,老伴過早的去世是人生一大遺憾。但生活還得繼續,因此,有必要再找個老伴一起說話,相互照顧。互相陪伴。

老年人再找老伴時應該考慮以下問題:

1、要從自身的身體性格情況考慮,體弱多病,性格古怪,疑神疑鬼,心胸狹小,應該放棄找老伴的念頭。執意找老伴,兩人很難伴在一起,人生一世都不容易,老來時沒人願意找氣受;

2、要從給老伴做些什麼去考慮。多數人找老伴的目的是,希望有個人為自己做飯、洗衣粉、暖被窩、沏茶、護理。這就很自私很片面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自己不付出,哪能得到對方的照顧關愛呢,媒婆常說的一句話:你適合找個保姆;

3、必須尊重子女的意見。找老伴應以子女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為前提,尤其要考慮兒媳婦的意見。現代社會,兒媳婦是家庭的老大,是家庭生活的核心,這是現實,老年人做事必須考慮這個核心因素。一意孤行,帶回老伴,勢必出現門難進、臉難看、飯難吃、事難辦的尷尬局面,其結果必然是繼續孤獨,理想破滅;

4、老年人應該考慮家庭經濟狀況。現實生活中,當老人有找老伴意願時,農村的子女們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的看病住院花費問題,這是情理之中的事。農村人經濟來源很少,沒有固定的收入,全靠外出打工掙錢,累死累活,一年只有8到10個月的掙錢時間,多數家庭年收入不到3萬元,小孩上學的生活費、輔導費、陪讀房租費一年至少需要1萬2千元。面對家庭拮据的經濟狀況,開銷兩位老人的看病住院費用,就有些困難了。

子女們應該體諒老年人的孤獨生活:

1、子女們應該為孤寡老人的幸福生活著想。當老人提出找老伴的意願時,應該考慮老人今後20多年該怎麼過,而不是考慮自己該怎麼過。在思想深處要替老人著想。

2、子女們應該正確對待老年人看病花費問題。人老了病多,是正常的身體反應,子女們應該理解。對於老年人看病住院花費,更要看到政策的優越性,縣醫院住院報銷比例都在60到70%,住一次院,個人消費一般在5000元左右,一般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特大病另當別論。

3、子女們要主動解決老年人的孤獨問題。兩代人的思想、生活習慣都有鴻溝,信息網路時代,這種鴻溝顯得更深,造成老年人更加孤獨,比如晚上,多數家庭為了照顧小孩做作業,關閉了電視,年輕夫妻手持手機各自娛樂,小孩靜靜的做作業,家庭鴉雀無聲,孤獨老人呢?不會玩手機,沒有電視看,沒人陪聊天,靜靜的呆坐3個多小時,在思想一片空白後,無奈的上炕睡覺。面對這樣長期的孤獨,子女們應該積極支持老人找老伴,免得自己在外打工時操更多的心。


時代軒評


作為一個男人老了最希望的,身邊有個伴有個知涼知熱的老伴,度過那難熬,最孤獨的下半生,錢多錢少已沒那麼逼切了。有最多錢,沒了伴那就不是完整的人生,老伴走了,男人六十歲要不要再找個伴,從男人角度來講百分之99希望有個伴。希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農村老人前半生為兒女做馬牛,又沒養老保險,自身下半生生活都成問題,當今社會以錢為重,女人會給你又老又醜農村老人作免費保姆?想都別想,人情淡薄之風巳由城市吹向農村,所以農村失伴老人晚年生活是淒慘的,那怕有幾個有錢的,因塵世間太多矛盾也很難邁出這一步。現在的女人,不是從前女人。現在農村不是從前農村。



團羊


兩人相守共度一輩子,“少來夫妻老來伴”,那是前生修好的緣分和今天修好的福氣,常言道:姻緣前世生、種子隔年留。但多數夫妻倆老口拉開了去見“閻王爺”的距離,先走的一路走好,後者活著孤苦伶仃一個,陷入了人生晚年的尷尬處境,年大年細年好過,日子卻不好過。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兒有女,老伴去世了,我認為有的有必要、有的沒必要再找老伴。

如果身體健康,本人確實又想再找,經濟條件好,子女性格開放,又與異性情未了,我國人平預期壽命是76.7歲,還有十餘年的路要走,再找個老伴又何妨?在與兒女溝通、商量和理解的基礎上,再走在一起為宜。自古常言說得好:滿堂的兒女趕不上半路的夫妻。現在比較開放的農村子女,對自己的失伴大人再找的心態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順其自然。不支持的想法是:當一個家庭舊的平衡被打破後,家庭新的矛盾就會發生。家庭矛盾解決好的暫且不論,有些確實無法解決,有的也解決不好,造成一個騎虎難下的局面;不反對的想法是:老人又有老伴不孤單、不寂寞,其精神自然舒暢,其心情自然快樂,其生活自然充實。同時又可以減輕子女的擔心、負擔和精力。

客觀現實的來說,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果身體欠佳,經濟條件差,子女又不贊成,或再找的另一半有所投(如錢),不付出真實的情感來……那就不要再找了,無非子女多行行孝道罷了。農村不照城市,如殘留的封建思想、晚輩的臉面、旁人的說三道四和指手劃腳,其實對子女的心身是有影響的。面對現實的講確實沒必要再找了。


大王19966


很需要的。

雖然有兒有女,有孫子孫女,還會有外孫外孫女。但是現在的人忙啊。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孫子輩們也是有工作的,上學的,倍伴老人的時間是有限的。

所以再找個老伴很需要。

再說老人獨自在家,有許多的不方便。如果是男老人不善做飯,吃飯是吃不好的。女老人在農村需要體力活幹不了,象是劈柴,擔水都困難。所以男女單身老人都需要再找老伴。

還有人老了病就多,再找上個老伴,能互相照顧。如有個頭疼腦熱,能互相找個醫生,打電話通知兒女們。給兒女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有個別兒女們擔心老人財產的分割問題,和繼承問題。這個問題是雙方兒女們需要發揚風格的問題。做到互尊互讓。也可讓雙方老人只是人在一起,財產不合起來,各方的兒女還是繼承原財產。這樣就避免了財產糾割問題。使雙方老人很順利的在一起生活。到百年後,各自再去和原配人合葬在一起。

我出的主意是否能行?i




農家評述122


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76歲多了,城市老人都注意養生了,農村老人每天都在田裡幹些力所能及活,比城市老人打太極效果還要好,農村空氣新鮮,沒有汙染,能吃到新鮮蔬菜水果,通常農村老人壽命要比城市老人壽命長,再過十年中國人平均壽命可能在80歲,農村老人差不多都能活到90歲。

農村60多歲老人老伴去世了,還有30年路要走,很有必要找一個,但是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而且農村宅基地確權後老人必須給兒子住在一起,想找伴太難了。

農村60多歲男老人去世,女老人願意嫁大一個大點城市單身男老人,是有希望的,城市老人都有養老金,差不多都有三四千元,城市老人也願意找農村老人為伴,農村老人勤快r,不去跳廣場舞,每天都能陪伴在身邊,況且老人們生活都很簡單,願意吃些清淡東西,一個月也花不幾個錢,城市老人老伴走了,找到農村老人為伴侶,是明智選擇。農村老人必須注意,要和城市老人登記結婚,不然城市老人走你前面,小心他家孩子把你趕出家門。

農村老太太去世了,老頭想到城市找一個很難,城市有退休單身不大可能要你,沒有一個城市女老人願意養你,農村老人老伴走了要孤獨幾十年了,兒女孝順不會餓著你。

國家富強了,多關注一下農村吧,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老來難,老伴去世會更難。


江湖80860202


這個問題要看怎麼講了,老伴兒去世了,有必要沒必要再找個老伴兒,這要看他自己的意願,自己的心情,自己需要不需要,遇到沒遇到了。

找老伴兒,應該同年輕時找對象是一樣的,有時是特定的去找,有時又是無意間的遇到。

按說60多歲了,雖然說老伴去世了,還有著兒女們的照顧也不為孤單,老伴不找也罷。

可是人總是有七情六慾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是時間久了,日子長了,老人一旦又遇到了合適的理想伴侶,在想找一個老伴兒重新安排生活的話,那麼也不難理解,做兒女的也不應該阻攔,也應該祝福才是。

因人世間也有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之說,兒女再好,有的老人仍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滿足自己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做兒女的恰恰又是給不了的。

所以當兒女的也應該體會老人這想法,當然,做老人的也應該照顧做兒女的心情,聽從一下兒女的意見才好。

由此可見,老人們找老伴兒不是什麼應該不應該,有必要沒必要的問題,而是要看他們自己是否遇到沒遇到,是否願意不願意的問題。



白雪姐姐


就“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兒有女,老伴去世了有必要再找個老伴嗎”!

首先說說,我國解放都快到七十年了,可以說國家,包括人民的生活狀況,基本上是“翻天覆地”的大變化!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夫妻生活和諧,若一旦雙方中,誰先離開了。

至於說再婚問題,從來就沒有誰能干涉得了!國家法律法紀沒有規定,憲法也未規定。而傳統的,現代的習俗,也都未明確規定。所以,依我看的話,家裡人尤其是兒女們,宜鼓勵或積極支持,總體說不應干涉,也無權干涉。

但老人必須公正處理好家庭內部事情;若再婚的話,老人可以適當與子女酌情商量,達成共識最好!

總而言之,如今無論老少,婚姻是自由的!戀愛也是自由的!

鑑於以上這些理由,你雖有兒女,既然老伴走了,確實需要人陪伴.慰籍,再找個老伴絕對是允許的!這些看法,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