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伦语说历史。

历史演义的小说、电视剧中,经常性会有一个角色,这个角色通常会有至高的权力,对皇帝还要忠心耿耿,对忠诚极力的支持与保护,对奸臣坚决的抵抗和消灭。这样的角色往往是老百姓心目中惩恶扬善,消除奸佞的美好愿望的幻化。比如在《薛刚反唐》中的程咬金,而在关于宋朝的演义《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

当中,有一个人物也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这个人就是八贤王。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历史演义中的八贤王名叫赵德芳,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仗义执言,往往力挽狂澜于将倾,拯救忠良与为难,与庞太师、潘仁美等奸臣机智争斗,配合包拯、杨家将等极力辅佐皇上。演义中的八贤王的身世一直没有细细交代,只在一些篇幅中说明他是皇帝的弟弟。在《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对八贤王的身世多少做了下介绍。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公元960年宋太祖黄袍加身,在陈桥驿称帝建立宋朝,到了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赵光义进了万岁殿后,摒退左右,其余人等不可以听他们兄弟讲话,所有侍者、卫士只能在屋外候旨。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之后就没有了动静,赵光义宣布皇帝驾崩,并且临死之前传位给他,于是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史书上描述的这段兄终弟及的故事因为存在太多值得揣测的内容,所以各家野史纷纷演绎,著名的有一段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因为叔叔继位的事情上殿与其理论,被赵光义批驳,羞愤难耐,撞柱而亡。赵匡胤的正妻贺氏带着刚出生不久的次子赵德芳上殿辱骂赵光义,赵光义自知理亏,于是许下承诺,赐赵德芳为八大王,一个人享用八个王的俸禄,另外赐给他金锏一副,许其可以上殿不参君,下殿不辞主,这才了解了这件事。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是后来的八贤王。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但是小说演义终究是人们想象出的美好,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确有其人,在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先灭北汉,然后想要乘胜收复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在高梁河之战大败,朝中一度失去太宗生死的消息,在这时有人便提拥立赵匡胤长子赵德昭为帝,后来太宗平安归来,知道后心中非常不悦,然后未赏赐一同征伐北汉与辽国的大臣,赵德昭进言劝太宗赏赐,但太宗生气道:“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封赏他们也不迟”。结果赵德昭因为这句话被吓得自杀。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他的弟弟赵德芳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

、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981年太平兴国六年),病逝,时年23岁,因为年少暴毙,被野史皆记载成被宋太宗害死,更不可能活到真宗、仁宗朝去手拿金锏,维护忠良。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而在赵德芳死后四年后以后,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赵元俨诞生,这个赵元俨史书记载“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既有政治才能,又爱好藏书、书法富有才华,口碑相当的好,在朝廷上下,以及百姓当中都非常的出名,人称“八大王”。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民间对于赵光义“谋夺”哥哥赵匡胤的江山多有不满,所以不可能把太宗的儿子描绘成“八贤王”,只好用死去的赵德芳“借尸还魂”这样才能充分满足百姓对赵匡胤一家的同情,以及对奸臣当道的痛恨。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赵德芳虽然23岁就去世了,但是还是留下了三个儿子。

其中第二子赵惟宪的五世孙赵昚,在南宋高宗赵构无嗣后被收尾养子,最终继承了皇位,大宋皇位最终又传回了太祖一脉,也算是很有戏剧性了。

《包公案》《三侠五义》《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真的存在吗?

自古人人都喜欢忠臣,而讨厌奸臣,但往往历史演义中都有奸臣当道,而忠臣总是被欺压,“手拿金锏”的人在一定程度代表了皇权的代言人,皇上为了保证自己的至高无上,往往喜欢用忠臣与奸臣相互制衡,而这样的皇权代言人正是皇帝用来加秤用的砝码,扶持忠臣也好,打击奸臣也罢,最终还是维护的他自己的江山社稷。


本期伦语说历史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图片来源:互联网,感谢各位的拍摄者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