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评」没有遗憾和悔恨,利物浦那不勒斯这场比赛的伟大就不完整

这是一场还未开始,就注定伟大的比赛。

从上轮巴黎在王子公园完成自我救赎开始,利物浦和那不勒斯这场比赛基调既定。不管铺天盖地的造势和渲染下这场被赋予无数特殊含义的对决多么令人翘首,到头来一细想,无非是老掉牙的生死战设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球员和教练们还见得少吗?这并不是国足的专利。

甚至把这称之为自己作出来的强行生死战也不为过。上届欧冠亚军,从半程小组第一掉落至第三,全靠利物浦自己作。三个客场无一幸存,把本无意外将提前、甚至提前头名出线的局势强加难度,利物浦可能从未如此想念安菲尔德。

「球评」没有遗憾和悔恨,利物浦那不勒斯这场比赛的伟大就不完整

生死战有两个特点,一是两队实力相当、胜算均等,二是众人往往在赛前就已将所有潜在结果都推演上千遍。这次也不例外。谁都能想象到利物浦满足所有或复杂或烧脑的出线条件后跪地捶胸的场景,谁也都能想象到顽强的那不勒斯人在斯科米纳哨响后的喜极而泣,但你永远不知道比赛会按哪部剧本展开。

就像每部史诗巨著中都有英雄,萨拉赫就是利物浦今夜的英雄。重回熟悉的右路,法老王焕发活力,全场触球75次,队内仅次于两位边后卫(罗伯逊81、亚历山大-阿诺德91)。过世界最佳中卫之一库里巴利如逛菜市场,对位的前罗马“露水兄弟”马里奥·鲁伊更不在萨拉赫眼里。

不仅萨拉赫被“生死战”这一噱头激得斗志昂扬,利物浦全队22次关键传球,22次破门良机——那群野兽又回来了。信奉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克洛普告诫弟子: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要射就射,要传就传,切勿多带半脚!

追求简单直接的红军,打出冲动,打出狂野。和那不勒斯把主要心思放在中后场传导不同,利物浦的中场触球、传球比是三条线里最低的,讲究的是后场和前场的直接连线,中场快速通过,以快封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在中间哪怕多一个点都会减慢整体速度。

「球评」没有遗憾和悔恨,利物浦那不勒斯这场比赛的伟大就不完整

但同时,或许克洛普还严格遵守着雅致原则,即凡事欲成其至佳,留一破绽足以。天天把观赏度挂在嘴边,以取悦球迷观众为执教宗旨的渣叔始终深信,相较于极致掌控的完美主义和极致功利的实用主义,只有不断出其不意才是唯一不会让人审美疲劳的:要么惊喜,要么惊吓。

虽然狂轰22脚射门,但利物浦全队只有4次中靶,喂而不吃,在红军帐内已蔚然成风。最后时刻连连吐饼的马内成为众矢之的,殊不知脱靶比塞内加尔人还多的维纳尔杜姆(3次射偏)更可恶,一到门前就脚软得离谱。

但这正是雅致原则的精髓。犯错,就是利物浦留的破绽。不断的犯错背后其实容易忽略掉的是不断有错可犯。不管进攻犯错还是防守犯错,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手放松防、放手攻。从这个层面来说,门前不断浪射的马内就是利物浦留的破绽,之前的另一个破绽是卡里乌斯。

犯错,悔恨,遗憾,本就是一场比赛不可缺少的部分。马内单刀射失后转身的苦笑是,米利克最后成就阿利松的射门也是。1比1和2比0就差了两分钟,却是天堂到地狱一班快车的速度。但不管最后是1比1还是2比0,抹去这两个瞬间中的任意一个,这场比赛的伟大都不完整。

人们都喜欢有选择地记忆。都说安菲尔德是个以弱胜强、逆势而上的圣地,却只记住漫漫长河中几次成功上演的奇迹,不愿承认那些暗淡的、失败的演出正加速被遗忘,不愿承认那些消沉的、灰色的悔恨和遗憾才是大多数。

「球评」没有遗憾和悔恨,利物浦那不勒斯这场比赛的伟大就不完整

一个广受认同却未经证实且绝对经不起推敲的结论是,历史只记住成功者。可以预见的是,萨拉赫和阿利松会长久接受世界的歌颂,但你不能否认马内和米利克的“失败”也同样充满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因巴乔孤独的背影而想起玫瑰碗,为什么人们想到莫斯科雨夜就想起特里,为什么人们记住的是齐达内而不是马特拉齐。

两个月前在圣保罗球场,克洛普还在为周末和曼城的榜首大战举棋不定,既上了全主力又想踢养生球,0比1就是最好的报应。这次在双红会面前,克洛普没再犹豫。

但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一旦在前一场大战中消耗太大,紧接着的下一场大战等待你的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痛快地赢,要么直接崩盘。那么利物浦,就请拿这场伟大的比赛为双红会壮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