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过去农村人结婚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吗?

乡味视频


我们农村人那时候最大的习俗,是不要未婚把孩子生下来!结果,快点,再快点,来不及了!

一、快点

有一天,我姑来我家说,表哥结婚提前了,本来是5月16日,现在提到3月16日。

定好的日子怎么说改就改了呢?我姑说:“嗨,c她娘的!媳妇怀孕了。”

姑姑解释:“前天亲家母来,说是看闺女的肚子不是回事。我看了看,可不是吗?娘那个b的,媳妇的肚子都鼓了!”

我们农村那时候封建,不像现在的城市人,结不结婚照样生孩子,也不管孩子爹是谁。那时候只要不结婚生孩子,被视为最大的丑事!

表哥的新房盖起来,墙还没泥好,因为天冷上冻误了工期。现在姑姑赶着回去,家里姑父已经找人开始泥墙了。别管冻不冻了,得快点!


二、再快点

过了一个月,姑姑又来了,说是表哥结婚又提前了一个月。我妈问怎么又提前,不是已经提前俩月了吗?

姑姑说,现在天暖和了,表嫂已经脱了大衣,那肚子像小瓢,已经出怀了。能早点就早点吧!别再出了洋相。

过了些日子,妈领着我去姑姑家,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一进门,姑姑和姑父正在吵架,就听到姑父说:

“你都生了四个孩子,怀孕肚子这么大你都看不出来,瞎眼吗?”

姑姑说:“你才瞎眼呢!你都看着老婆生了四个孩子,你怎么看不出来?”

姑父气得站起来,瞪着俩牛眼说:“您都听听,我一个公公,能端详儿媳的肚子吗?”

原来,表嫂虽然脱了大衣,可是她用布裹着,那肚子没有尽情展现。现在可能是裹不住了,也难受,索性把布解了。这会看清了,肚子一下成了篓子,屁股像个鸭子腚,翘得都能放上马扎坐人。

吵归吵,,闹归闹,事情得赶快解决,再把日子提前呗!

三、来不及了

表哥结婚的那天,我早早来到姑姑家,一是看娶媳妇,二是捡哑炮。

结婚都放鞭炮,有些断了引信的鞭炮,捡来从中间折断,对齐,中间一点火,“嗤”的一声,火苗把鞭桶推出好远,很刺激。我们叫它老太太疵老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叫老头疵老太太,或许是老头都有前列腺疾病,没劲!

我在门外等新媳妇,一等不来,二等不来,鞭炮自然也不放,中午了,妈拽着我胳膊去吃饭。吃完饭又要去门外,妈说,新媳妇已经来了。我想,这倒霉催的吧!一上午等不着,吃顿饭她来了。不对啊!怎么没听到放鞭炮呢?

既然来了,我得赶紧去看新表嫂。表哥新房和姑姑走一个门,实际就是一个院子隔开的,边上一个小门。

我走过去一推,门关着,这什么事?还有娶媳妇不让人看的!我开始“咣咣”踹门,院子里摆满了餐桌,大人们正在喝酒,听到踹门,都把眼转移到我身上。我爹赶紧揪着我耳朵往回拽,我就像杀猪一样叫着不走。这时候,表哥新房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大家都把眼睛看着我姑父。就看我姑父低着头,脸像猴屁腚坐在牛粪上,一片红一片黑……

原来定的今天结婚,还是来不及了,昨晚表嫂娘家眼看闺女就要生在家里,就用梯子铺上被子抬着,后面跟着接生婆,还带着成热水的大盆,打包送到婆家,来到就生了儿子。


这是那个年代农村娶媳妇最有趣的事件,故事一传传了好多年,但愿我的文章别让表哥看到(谁也别转发),看到我得挨揍!

大家也在下面留言区说说你们的故事呗!


倾情相随


农村人结婚,有趣的风俗挺多的,就是现在年轻人都时兴新作派了,很多风俗能省则省,能免则免了。

在陌上花的记忆中,在农村老家有一个婚嫁风俗由古至今一直还在沿袭着,那就是新娘自出了娘家门,直到进入洞房,脚都不能沾地。而娶新娘和嫁新娘,脚不能沾地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记得早些年陌上花的一个农村老家的本家叔叔结婚,那会儿迎亲的车子还是拖拉机。新娘子由娘家兄弟从家中背到车上,车上还铺着麻袋,新娘子的脚得踩在麻袋上,寓意“代代相传”。到了村口后,再由媒人从车上背至新娘家中。从新郎家大门口到洞房的这一路也是铺着麻袋的,借此祝愿新娘能够早日为男方家开枝散叶,代代相传。

我们那一带的风俗是认为“平地”和“贫地”谐音,迎娶的新娘如果在出嫁当日踩了平地,就好像会把贫穷带入夫家,为避免不吉利,所以才会有迎娶当日新娘不能脚踩地这一做法。说到嫁女儿时,新娘脚不能踩地的说法。前几年,陌上花在农村的堂妹结婚,堂妹有一米七多的个子,长得微胖,稍稍瘦一点的新郎实在吃不消将新娘一口气从房中抱到车上。即使这样,也不能把新娘放下地歇一歇,而是专门有人拿了张凳子跟在身边,当新郎抱不动了,就让新娘踩在凳子上歇一会儿。

因为我们当地对于出嫁的新娘不能脚踩地的说法是:出嫁的女儿,脚底不能带走娘家的尘土,如果带走了,就会把娘家的福气和财气都给带走了。所以出门前,新娘还要换上一双从未落过地的新鞋,把原来穿过的鞋子留在娘家。


陌上花开且缓归


应该是在八十年代,那时间我们豫南地区大部分结婚前一天都是女方先在家中待客(也就是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第二天男方家里待客,女方有抬嫁妆的劳力(俗称“歪脖”),还有长辈等组成的送亲队伍(俗称“送客”),开始是由扁担等抬嫁妆过去,而后几年条件好一点的用拖拉机拉嫁妆。

说起结婚当天更是热闹喜庆,男方一早由家里出发娶亲(本地人叫娶新媳妇),有犟子嘴(负责放炮,协调娶亲),娶妮客(一般有男方嫂子或者近门婶子)两人或者四人成双,再有一个近亲小伙子骑自行车带新娘(那时间新郎不随车去新娘家),(再后来有头有脸的用吉普车娶亲,已经算是最高级的)一般都是六个人或者八个人(需成双寓意好事成双),一路鞭炮,十里八村听到都知道有人家娶媳妇啦。

至于娶亲还有很多规矩风俗,不能一一言表,但那时风俗纯朴,人性简朴,由于没有其它更多娱乐,所以每当村里有人结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礼品送过去,(譬如,单子,毛巾被之类),主家也摆宴席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于是村里便一派喜庆,热闹起来了……


春风暖阳11


新娘新郎要系红裤带,男方塞多少女方也要塞多,寓意腰缠万贯。

在婚礼上男方的父母要给女方包一个大红包,如果里面是一千一,意思就是千里挑一,如果是一万一,就是万里挑一。当然,谁都希望红包越大越好!


晴天1225801602


在我们这边,结婚最重要的是男方家要祭祖!因为家里添人了要让先人知道。忌祖回来才办婚宴!也是对先人的尊敬吧!



逆流沙鱼


我们这里是土家族,婚俗特别,在女方出嫁吉期前一天有哭嫁的风俗,陪十姊妹。男方陪十弟兄,行酒令唱歌,铺喜床布置洞房占四句子。结婚当天男方过女方去行喜礼,抬嫁妆。女方嫁妆后再发亲,陪新娘到男方去的为送亲客,新娘出行穿的娘家的鞋离开娘家门庭后须换男方买的鞋,到男方后举行婚礼仪式,新郎新娘拜堂行礼,礼成同入洞房抢床,谁先座到床上谁当家,后续亲朋好友占四句闹起房来……陪女方送亲客,陪小亲家。洞房三天唱歌说笑,一家人不分尊辈长上无大小,公公都可摸媳妇的脚。新娘三天下厨房。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称回门,新郎新娘要注意吃饭时不能把碗中的饭吃光,称吃回门饭。再接爹娘一路到男方去,女方给女儿一把雨伞(寓意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当然路隔十里,各有乡风,形式大同小异,内容也有区别,从古至今,记载这些土家族风情的《竹枝词》和《竹枝词》的姊妹篇《五句谣》数不胜数,实乃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华山论剑139028571


一说这事好激动,以前娶媳妇,桑塔纳在前面带着大红花,后面是小面,进村好多人等着看新媳妇,抢红花,小朋友要喜糖。中午招待客人,在大号的敞篷吃饭,尤其是在冬天,虽然有点冷,专人烫酒,照顾来宾,露天灶台烧菜做饭,大铁锅炒菜,八大碗四大件上笼屉蒸,笑谈中有亲朋好友,乡里乡亲最真诚的祝福。现在生活好了,好多东西也简便了好多,以前老的传统也逐渐淡化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是社会的潮流,是社会的进步。再也回不去童年的我们,但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致童年的我们


三哥土特产


一九五七年前后,姑娘出嫁,都是坐太平车(即大车),太平车上用花席扎个拱形车棚,车棚上面再搭上花布幔子,幔子上缀有彩色流苏,出嫁的姑娘头戴凤冠,身着彩裙,凤冠霞帔是花钱租的,用一次大约几毛钱。姑娘由陪女婆照顾上车后,需由两个男童手持火把绕车转一圈送行,打完火把后,人家给二分钱。然后套上牲口随唢呐队伍浩浩荡荡,慢慢地向婆家送去,此时车内姑娘必须大声哭泣,以表示恋恋不舍的心情。太平车笨重,车速每小时约8华里。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逐渐变快,这一风俗现已淘汰,代之而来的是高级轿车。


岳陽樓記


农村结婚习俗其实也没怎么变,现在貌似还是这样

我是苏北的,我们这里结婚,通常结婚前几天女孩家的近亲都会请女孩过去吃饭。男孩家近亲会给男孩钱,俗称洗澡钱。选个吉日女方家会安排车子把嫁妆都送到新房,称送嫁妆。这个习俗现在还在

结婚前一天男方家就有客人了,暖房,给新人暖房,会有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帮忙布置新房,当晚会找一个小男孩睡新娘床,寓意早生贵子。这个习俗现在还在

结婚当天,男方会在下午选个吉时去女方家接新娘,进门开始就吃点心,从元宵到蜜枣茶差不多六道到八道,寓意圆满、甜蜜。新娘一直坐床上,然后舅舅来床边背着新娘上车,晚上新娘接回来这边才开席,进门的时候跨火盆,新娘出来敬酒时会闹公、婆,公公抗灰扒,婆婆戴一副眼镜一只眼睛蒙起来,绕场一周,让大家闹个够。寓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习俗现在还在,不同的是,现在接新娘都是一大早就去了,当天就回门,快节奏嘛。


懒散的鱼941


很怀念从前参加婚礼的热闹。记得很小的时候参加了一些姐姐的婚礼,婚礼办得很热闹,也很有仪式感。

一般会办三顿席,会专门杀猪,大部分都有二十多桌,一般亲戚朋友还有村上的人都会来参加,席上会有瓜子花生糖,厨师的手艺很好,有各式各样蒸菜,像蒸酥肉、蒸咸烧白、蒸夹沙肉等很多很多。现在都吃不到了,好可惜。

记得嫁女儿的前一天就开始热闹了,晚上吃完饭后就开始坐歌堂,在堂屋里摆上几个大桌子,新娘坐正中间,两边都坐满年轻的姑娘,其余人都围坐在周围,开始唱歌。亲戚朋友还要给红包,直到夜深。

第二天一早新郎要来接亲,新娘这边亲戚还要送嫁,新娘一般会有很多台嫁妆,一般都是柜子、梳妆台、被褥等等。

去参加婚礼的人走了还会送一些小礼物,小孩子还有红包,哈哈小时候特别期待参加婚礼,是最热闹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