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與張治中是不是一個人?

剪影素月


這兩個人從名字來看就不是一個人,可以從一文一武來區分這二位將軍。

文: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張治中(文白)

安徽巢湖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之後跟隨孫中山參加了護法運動,歷任駐粵滇軍連長、營長、駐粵桂軍總部參謀、師參謀長和桂軍軍校參謀長等職。曾經擔任過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教育長,1928年又擔任了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淞滬抗戰時任第5軍軍長,支援了19路軍的抗戰。淞滬會戰時任國民黨軍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次年作為湖南省軍事最高指揮者發動了“焦土政策”,由於長沙的文夕大火,張治中被革職留任處分。解放戰爭中,沒有同共產黨做過戰,被稱為“和平將軍”。

武:抗日名將—張自忠(藎忱)

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字藎忱,畢業於天津的北洋法政學堂。後來加入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張自忠當營長的時候曾經救過毛澤東第一師範學院的校長孔昭綬。中原大戰之後馮玉祥的西北軍改編為第29軍,張自忠任第38師師長,長城抗戰時給日軍部隊重創。由於種種原因,盧溝橋事變之後,張自忠背上了“漢奸”的罵名。為了洗刷自己“漢奸”的罵名,張將軍為由積極抗日來證明自己。抗戰全面爆發後,張將軍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徐州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等,是日軍眼中的悍將。1940年,張將軍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

張治中是蔣介石的嫡系,軍銜是陸軍二級上將;張自忠是西北軍,也就是地方軍,張將軍以身殉國的時候是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張將軍的陵墓在重慶北碚,也就是西南大學旁邊。


歷史軍魂


張自忠和張治中當然不是同一個人,雖然兩人的名字有點像,但是兩個人的人生卻有著天壤之別。

張自忠

張自忠將軍是國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犧牲時的軍銜是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死後被追封為陸軍二級上將。

張自忠將軍本是馮玉祥手下的將領,但是在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一敗塗地,張自忠被南京國民政府收編。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張自忠當時正在北平養病,日本方面多次派人接觸張自忠,均是無功而返。北平淪陷後,張自忠逃離了北平。但是,因為這件事情,很多人認為張自忠是漢奸。

就這樣,張自忠將軍揹負著漢奸之名,踏上抗日戰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在抗日戰場上,張自忠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多次阻擊日軍,被日軍稱之為“活關羽”。最終在棗宜會戰中張自忠將軍壯烈犧牲。

我一直以為張自忠將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上戰場的,以死明志,洗脫自己揹負的漢奸之名。




張治中

張治中在蔣介石心中的地位顯然不是張自忠可以比的。

張治中畢業於保定軍校,後來在黃埔軍校任職,因此也算得上是黃埔嫡系,是蔣介石的心腹之人。

蔣介石手下有“八大金剛”,分別是:何應欽、劉峙、顧祝同、蔣鼎文、張治中、陳繼承、錢大鈞、陳誠。

張治中能和何應欽、陳誠這樣的大佬並列,可以說蔣介石非常非常信任的人。

在抗日戰爭時期,張治中作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參與了淞滬會戰。隨後擔任過湖南省主席,任期1年2個月。

在擔任湖南省主席期間,發動焦土抗戰,最終因為一次失誤,釀成了慘劇“11·13長沙大火”,大火燒了5天5夜,導致長沙古城毀於一旦,張治中也因此被撤職。

作為蔣介石的心腹,張治中的主張和蔣介石卻不那麼的一致,蔣介石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張治中卻主張和平。但是奇怪的是,蔣介石一直都是對張治中信任有加。

在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時刻,張治中作為蔣介石的代表,與我黨進行和談。出於和平的考慮,張治中沒有再回到蔣介石身邊,成為了著名的“和平將軍”。


胡史亂翔


兩個將軍自然不是一個人,張自忠將軍一生主要是馳騁疆場;張治中將軍是蔣介石集團核心人物之一;都是抗日名將,國家英雄。

1、張自忠將軍

在抗戰前,因為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問題,張自忠將軍背了一些汙名,尤其是抗戰開始後,留在北京,一度被輿論界認為是“漢奸”。在九月逃離北京,去南京見了蔣介石,獲得首肯,並拿到了軍權,即第五十九軍。

(張自忠)

在接下來的池淮阻擊戰中,與日軍兩個師團血戰;在臺兒莊戰役中,更是長時間阻擊坂本支隊與臨沂。在武漢會戰中,死守潢川達十日,圓滿完成任務。

(徐州會戰)

隨棗會戰中,擊潰日軍輜重部隊,保障了戰役勝利;棗宜會戰中,主動進攻,戰死在南瓜店,舉國悲痛。

(棗宜會戰)

2、張治中將軍

在抗戰初期,張治中即指揮國府最精銳的德械師在上海向日軍發起攻擊,重創駐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在淞滬會戰大打後,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兼左翼軍總司令,與日軍血戰兩月。

(張治中)

之後擔任湖南省主席,積極為前線徵調兵源;在1938年,武漢丟失後,日軍偏師南下,未戰而受謠言影響,燒燬長沙,問責被撤職。

(文夕大火)

這之後基本不在一線指揮部隊與擔任地方行政長官,主要在國府中樞與徐永昌一樣,處理重要軍政事務。並且對中共談判。

兩個將軍履歷很不一樣,但都是民族棟樑。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張自忠和張治中不是同一個人,兩個人同時生活在一個時代,同時國民黨重要的將領,同樣抗擊過日本帝國主義,兩人都為為中華民族的事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兩個人的命運還是有所不同的。

張自忠著名的抗日將領,也是中國抗日過程中犧牲的官銜最大的一個將領。

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在北平養病,那時候張自忠的大名已經在外了,日本試圖聯繫他,但是,被他依然決然的拒絕了。不過隨著中國軍隊在北方戰場上的失利,張自忠還是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算計了,他們說張自忠是賣國賊。



張自忠鐵骨錚錚的熱血男人,從小就立志報效祖國,他最為欣賞的就是岳飛,文天祥那樣的人物,他怎麼可能會做日本人的漢奸呢?

雖然被人誣陷很痛苦,但是,他更清楚的是,現在中國的現狀是內憂外患,小日本太囂張了,他要和日本人在戰場是兵戈相見。

那時候張自忠的身影幾乎踏遍了中國所有的抗日戰場,臨沂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最終在1940年的棗宜會戰中壯烈犧牲了,年僅四十九歲。

張自忠去世後,周恩來對他的評價是:“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今天各大都市都有張自忠路,就是以此來表達對他的敬意。



張治中為促成國共合作做出過巨大的貢獻。解放戰爭後,為了表彰他對中國和平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和平將軍。”

抗日戰爭時期,張自忠參加過淞滬會戰,當時他任第五軍軍長,主要在上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是蔣介石最為信任和倚重的將領之一。

國共對峙期間,無論是雙十二事變之後,還是抗戰勝利之後,他的觀點始終是建議國共兩黨合作,並且為此奔走效勞。

毛澤東和蔣介石在重慶簽訂的雙十協定,就是在他的家中完成的,雖然這個協定最後被蔣介石給毀掉了。但是,張治中為中國和平做出貢獻的影響是深遠的。

毛澤東對他的評價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周恩來對他的評價是“這個人很複雜,又很簡單,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史學達人


肯定不是同一個人啊!

張自忠


別名:字藎臣,後改藎忱

籍貫:山東臨清唐園村

國籍:中國

出生地:山東臨清唐園村

民族:漢族

性別:男

出生日期:1891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1940年5月16日

職業: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星座:獅子座

畢業院校:天津政法學堂

信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棗宜會戰為國捐軀 參與喜峰口戰鬥 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軍銜: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

字:藎忱

張治中


別名:張本克

籍貫:安徽巢縣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去世年月:1969年4月6日

職業:陸軍二級上將,湖南省政府主席,軍人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政黨:中國國民黨

代表作品:張治中回憶錄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

服役軍隊: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時間:1928年——1949年

軍銜:二級上將

參與戰役:中原大戰,淞滬抗戰,徐州會戰

勳章:青天白日勳章,總統自由勳章


zhdgdghsns


不是一個人!張自忠,山東臨清縣康園村人。(1891——1940)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將領!民國二十九年在湖北省棗宜縣對日作戰中光榮殉國!一九八二年被追認為"抗日革命烈士!


張治中,安徽省巢縣

(1890——1969)抗日將領。因反對內戰,譽為“和平將軍”!建國後,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丶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亞聖七十四代孫孟凡思


這個問題簡單得讓人驚訝,看來還真有朋友不瞭解張自忠和張治中,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

可以肯定地說,張自忠和張治中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兄弟倆,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兩人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張自忠是山東臨清人,原西北軍馮玉祥的部下。盧溝橋事變大家都知道,國民革命軍第29軍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張自忠就是29軍的師長。後來張自忠相繼參加了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並擔任了第33集團軍總司令。

張自忠將軍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在棗宜會戰中戰死,成為在抗戰中犧牲的中國軍隊最高將領。關於張自忠戰死沙場的情景,《日本陸軍兵變史》中這樣寫道:

第三中隊長堂野君射出一顆子彈,命中了這個軍官的頭部,他臉上微微出現了難受的表情。與此同時,藤剛一等兵像是被槍聲警醒,也狠起心來,傾全身之力,舉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軀狠狠扎去。在這一刺之下,這個高大的身軀再也支持不住,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

張自忠長眠於北碚梅花山,這張照片是我用手機拍攝的

日本人筆下的這位中國軍官就是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天晚上,中國軍隊組成敢死隊,拼命將張自忠遺體搶回。將軍靈柩運回陪都重慶時,中國最高統帥蔣介石親到碼頭迎接,在船上扶棺痛哭,其情其景令人動容。張自忠後來被國民政府安葬在美麗的重慶北碚梅花山,陵園與今天的西南大學相距不遠,我曾多次去陵園瞻仰。

與張自忠名字相像的張治中是安徽巢湖人,字文白,保定軍校出身,曾任黃埔軍校教官,是國民黨黃埔系高級將領。張治中是國民黨內有名的儒將,素有“和平將軍”之譽,與中共關係很好,曾多次去延安。抗戰勝利後,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到延安迎接毛澤東主席的就是張治中。

張治中(左起第一)與毛澤東、赫爾利和周恩來

抗戰勝利後,張治中擔任了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主持西北工作。1949年春,又作為國民黨首席談判代表到北平與中共談判,談判破裂後留在北平。1949年後,張治中受到新政權的重用,先後擔任過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1969年去世,享年79歲。


民國年間那些事


名字都不一樣怎麼會是一個人這兩人還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大敗張治中,中原大戰後西北軍名存實亡黃河以北被編入東北軍,黃河以南的如韓復榘等,張自忠將軍先後任察哈爾省主席,天津和北平市市長,北平淪陷後張自忠繼續軍旅生涯屢次重創日軍,棗宜會戰中陣亡,是同盟國陣亡軍銜最高的軍官,日軍也被其民族氣節所震撼,蔣介石不顧一切代價奪回張將軍遺體



而張治中呢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在軍校帶兵,雖說也在治學中也曾指揮過軍隊,一二八淞滬會戰時任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在國民黨任職期間受到蔣介石的認可和重用;但是他堅持國共兩黨和平共處。解放戰爭後,鑑於張治中對中國和平做出的貢獻,被稱為“和平將軍”。有張治中故居留作紀念。



夢淚孤舟


中國人一向對於名字是非常講究的,一個名字總是有著好的寓意。但寓意好,大家都想用,這就難免會出現名字相同或相近。民國時期就有兩個非常著名的將軍,他們的名字非常相似,這兩個人就是張治中和張自忠。

治中、自忠,如果不去看文字再加上普通話不好,平舌翹舌不分的話,確實會誤認為是同一個人。但是,明確要告訴你的是他們的確不是同一個人。他們不是同一個人,人生軌跡也自然不同了。

首先說一下張自忠,張自忠就如他的名字一樣,一生盡忠,所以最後他也是馬革裹屍,犧牲在了抗日的戰場上。

張自忠的人生軌跡和現在的人也差不多,都是先讀書之後再謀得一份工作。所不同的是由於他少年時代中國的特殊環境,所以也就造就了他的民族正義感,後來,他也參加了革命運動,在軍閥混戰時期他加入了馮玉祥的部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北軍。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積極抗戰,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棗宜會戰等,並擔任過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總司令等職務。不過就是這樣一位將軍,在當時卻遭到了人們的白眼,一度被人們誤解為漢奸。原來,在抗戰初期他一直與日本人斡旋,為了證明清白,他參加了對日戰爭,最後在棗宜會戰中以身殉國。張自忠犧牲後,被追認為二級上將,他也是抗戰中中國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

張治中生於1890年,比張自忠大了一歲,同是90後,抗日愛國將領,但教育和待遇卻是完全不同的。張治中畢業於鼎鼎大名的專業軍事學校——保定軍官學校。之後,他一直受蔣介石重用,可謂是蔣介石黃埔系的骨幹成員,蔣的嫡系,同時還是“八大金剛”之一。而張自忠只是雜牌部隊的成員之一。張治中也是二級上將,但不同的是張治中是生前就得到了這個頭銜。

人們認識的張治中,似乎是談判方面的多一點,例如重慶談判中國民黨的代表人員之中就有他,此前的西安事變中他也極力促進和平解決。張治中對於兩黨也是主張和平,所以他也有了一個“和平將軍”的稱號。在“忠”方面,張治中可能差點,但在中國內政和兩黨問題上,的確是有“治”的。治理中國可謂對得起“治中”的名字了。最後,他也是留在了大陸,並擔任過多種職務,於1969年逝世。不過,張治中一生中也有一個汙點,那就是“文夕大火”中,他有著很大的過失。

這就是兩位將軍的主要生平。二者都是有著民族大義的真正的英雄。今天的我們更不能忘了英雄。


協虎戰爭史


這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不過搞笑的問題正經的回答,接下來我們好好的分辨一下張自忠將軍和張治中之間的區別。

二人都是抗日名將,都是值得我們欽佩的抗日英雄,首先在出身上,他們就非常不一樣了。

蔣介石心腹八大金剛的張治中

張治中是蔣介石手下鼎鼎有名的八大金剛之一,與陳誠、何應欽等人並列在這個排行中,可謂是受盡了蔣介石的重用以及信任,是蔣介石真正當成了心腹的人。


我們都知道,在西安事變之前,蔣介石全力的貫徹著“攘外先安內”的政策,在他的打算中,只要哪一天沒有將紅軍剿滅完,哪一天就不會跟日本人打起來。

當他調集所有力量展開大圍攻的時候,有一個人卻站了出來,和蔣介石唱起了反調,他不僅拒絕了蔣介石的命令,還公開勸誡起了蔣介石,想讓蔣介石放棄同室操戈的舉動,好精誠合力的抵抗日本人的侵略。

這個敢於當面觸蔣介石黴頭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張治中將軍,不是開玩笑,要是在國民黨中有其他人敢這樣跟蔣介石說話,那絕對會被蔣介石打發到不知道哪個角落去度假了。


而面對張治中蔣介石不僅沒有懲罰他,還對他越加重用了起來,因為在他的眼裡,張治中、陳誠這樣的心腹,無論說什麼,只要不是背叛自己,他都是可以原諒的。

抗日戰爭中的張治中和內戰中的張治中

張治中的一生沒有和我軍打過仗,這並不是說他軍事才華不行,而是因為他不忍對自己的同胞動手,無論是國民黨早期的大圍剿活動還是抗日戰爭結束後戰聲擂天的內戰,他都沒有對帶領過一次和我軍之間的戰爭。


但在抗日戰爭就不一樣了,他彷彿一隻沉睡的猛虎一般甦醒了過來,在他的帶領下國民黨部隊如利刀一般跟日本人拼搏了起來,抗日戰爭中的張治中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精力,甚至還將他在國外留學的女兒召喚回到國內做起了戰爭醫護。

無論從哪一點來說,在面對真正的外敵侵略之前,張治中將軍都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這個時候的他為國家奉獻出了自己的所有精力。

但在1949年的時候,他卻背叛了蔣介石,背叛了對他信用有加的蔣介石,蔣介石當時派張治中前往北京準備和談,因為他手下的部隊兵敗如山倒,如山洪一般無可挽救,所以他就抱著僅有的一小絲希望,想讓張治中這個國內有名的和平將軍為他爭取到僅存的可能。

但是在來到北京之後,張治中就再也沒有回到蔣介石的身邊,他選擇留在了北京,並最終發表了討伐蔣介石的聲明,希望國民黨各將領放下手中的槍支,和平的起義,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同胞之間的鮮血橫流,在張治中的努力下,新疆和平起義了。

被流言所困擾的張自忠將軍

張自忠將軍就不一樣了,張自忠原本是馮玉祥手下的西北軍將領,在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之後,馮玉祥手下的部隊並沒有如其他的軍閥一樣保持著自己的獨立,而是被蔣介石和張學良收編了,張自忠所在的部隊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平淪陷後,張自忠將軍因病躺在床上無法出來主持公務,而在醫院中,又有日本人想來說服張自忠將軍變節,不過張自忠並沒有同意,日本人悻悻只能而去,而外界在看不到張自忠將軍的同時,在加上一系列原因,最終導致了當時全國各地都以為張將軍已經成為了一個漢奸,所以輿論大潮轟然漲起,將張自忠將軍徹底的淹沒了起來。

張自忠將軍身為堂堂七尺男兒,內心擁有著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哪裡承受得住這樣的流言,所以他只能通過用行動來證明自己,他身為一介將軍,卻屢次的將自己置身於戰火的最前鋒,跟日本人浴血奮戰了起來。

但即使張自忠將軍做出了再多的努力,當時的輿論仍然還是將張自忠當成了是漢奸。

其實這說來也不奇怪,因為往往許多人都是有腦無眼的,即便用事實跟他們說話了,他們還是不相信,就比如前段時間我在網上還看到有人抹黑張自忠將軍,列出了一系列莫須有的罪名,就是想說張自忠將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就算過了這麼多年,都還有這樣的流言,在當年,這樣的流言有多可怕就可想而知了。

用生命來證明自己清白的張自忠

所以最終張自忠將軍選擇了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尊嚴,他帶領著2000多名銳士殺進了日本人的大本營,經過整整七天血液噴灑的瘋狂戰鬥,張自忠將軍將自己的生命留在了戰場上,他到死的最後一刻都在證明自己,很多事情就是這般的可笑,在張自忠將軍犧牲後,各種流言才徹底的退去,在朗朗青天白日之下,還給了張自忠將軍一個清白。

對於張自忠將軍,不僅是國人佩服,就連跟他誓死奮戰的日本人都對他感到了由衷的敬佩,他們用莊重的禮節將張自忠將軍下葬了,他們雖然為了能剷除這樣的一個大敵而歡欣鼓舞。

但是對於張自忠將軍英勇的精神,他們卻是發自內心敬佩的,甚至在後來,張自忠將軍遺體被國軍搶回後,日本人甚至還在張自忠將軍遺體迴歸的路線停止了飛機的轟炸,以免炸到張自忠將軍的遺體。

最後在重慶,無數的百姓悲愴的為張自忠將軍送行,以表達對這位愛國將領的萬分欽佩。蔣介石的主持下更是為張自忠將軍舉行了重大的葬禮,在葬禮中,蔣介石表現出了十分的悲愴,他在為痛失這麼一個良將而感到深深的不捨,也為張自忠將軍悍不畏死的精神感到了十足的感動。

所以說這就是張治中和張自忠之間的區別,張治中雖然反叛了蔣介石,但只是失了小節重大義,在他的努力下,同胞之間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流血,減少了很多無謂的傷亡,有一句話很適合形容張治中將軍,“勇於外戰,怯於內戰”,說的就是他。而張自忠將軍的經歷卻是讓人感到心痛的,他雖然證明了自己,但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兩位將軍都是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