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科研成果可以與楊振寧的成就並肩嗎?為什麼?

時間史


顯然比不過楊振寧,錢學森學得是工程,楊振寧搞得是理論,前者只能造福中國,後者是造福全人類。

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楊振寧的瞭解都僅限於“沒有回國”和“82歲時娶了28歲的姑娘”,其實如果過楊振寧是為白種人科學家或是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美國替換,楊振寧很可能會成為牛頓、愛因斯坦一樣的人物。

以剛過世不久的科學家霍金為例,如果拋開他勵志的個人經歷不談,只論科研成果來說,他在楊振寧面前就是小學生的水平。霍金僅是在前人的框架下做研究,楊振寧正是那個“開山祖師”式的人物,專門給後人搭框架,指引研究方向。

楊振寧的最大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論”“楊-巴克斯特方程”。楊振寧沒有靠這兩項成果獲諾貝爾獎,但這兩項成果的“楊家將們”卻壟斷了諾貝爾獎此後60年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此外還產生了6個號稱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

所以經常有科學家說:別人是靠諾貝爾獎而光榮,而諾貝爾獎卻因楊振寧而光榮。

楊振寧沒有和錢學森一樣回國,對中國來說是遺憾也是幸運。楊正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後,中國立刻向他們發出了邀請,這二位對國家也是念念不忘,很爽快地就答應了。

可是國內很快發生了一些運動,導致他們遲遲不敢回國。筆者認為尤其是他的恩師葉-企-孫的遭遇阻礙了楊回國的決心。

楊振寧如果回國,會像錢學森一樣立刻發揮作用嗎,筆者認為絕對沒有可能。楊搞得是理論,說難聽話就是用錢堆出來的成果。中國當時迫切地需要改變“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沒有多餘的錢去養這些理論家,這一點周總理看的很明白。

1971年楊振寧首次回國訪問後,每年都在回國好幾次,對中國大學的物理學建設提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清華的物理是中國離世界頂尖大學水平最近的學科之一,而這很大程度都要歸功於楊振寧。清華物理系主任朱邦芬院士說:“楊振寧幫助清華物理系從根本上改變了面貌。”清華前校長王大中評價說:“清華物理系的今天,楊教授功不可沒。”

楊振寧在中國大學授課經常分文不取,光為清華就拉來上億美金的科研經費,捐出的獎學金數以百萬計,為中國培養了至少十個院士,五個大學校長,用個人關係請來的外籍專家更是數不勝數。國家幾代領導人都感激楊振寧的奉獻,就是不知道網友為何就看不慣人家。


史料不輯


錢學森的科研成果顯然無法與楊振寧相比!

首先,錢學森是一個力學專家,其成果與實際生產實踐聯繫更緊密!這是毋庸置疑的!其對我國兩彈一星的我卓越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的!但是,由於其成果不是劃時代的成果,因此並不能算作20世紀最偉大的科研成果!因此,錢學森不要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比諾貝爾物理學獎低得多的獎項的提名也沒有獲得!

其次,楊振寧則不僅和李政道一起因為發現宇稱不守恆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等等方面還有高達13項諾貝爾級別的發現!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就曾評價:20世紀物理學屆的三大發現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玻爾、狄拉克、薛定諤等量子力學和楊振寧等規範場論!所以,楊振寧可以說是當世最偉大物理學家!


地震博士


顯而易見的答案:不能。我們首先要知道,錢學森和楊振寧是幹什麼的。錢學森是導彈專家,著作是《控制論》。錢學森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應用科學。而楊振寧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理論物理,比如冷原子,統計力學,凝聚態,超導等,涉及領域是基礎科研。應用科學和基礎科研,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如果光從這方面考慮,無法做比較。比如,一個石油鑽井隊的隊長,和一箇中學的物理教師,你認為他們誰對社會貢獻大?由於缺乏量化的標準,所以難以直接比較。

不過,由於題目說一定要比較,所以我就勉為其難的比較一下。還以石油鑽井隊隊長和中學物理教師做比較,我認為教師的貢獻更大。教師是傳授基礎知識的,沒有知識,這個石油鑽井隊的隊長就無法勝任工作。沒有基礎科研,何來應用科學?所以,基礎科研比應用科學更加重要。

還有一點,一切應用科學都有【時效性】。比如,錢學森研究的導彈,可以在60年代算比較先進,70年代也算可以,到了80年代已經顯得落後。而楊振寧的基礎科學研究,就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牛頓力學定律發明了幾百年,落後了嗎?


懷疑探索者


這個問題拿兩位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來比較科研成果是很不合適的。

就科研成果來講,楊振寧先生是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之後更有多項諾獎級成就,是當世物理學界第一人,楊振寧的理論物理研究,會一直影響後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同時楊振寧一直對國內的科研和教育給予大力支持,迴歸國內後,更是全力推動國內基礎理論物理的發展。

而錢學森先生的主要領域在應用科學,在空氣動力以及系統工程方面見長,單論科研成果無法和楊振寧在理論物理中的地位相比較。但是,錢學森先生在那個艱難的時期毅然回國,利用他在空氣動力,火箭推進和制導控制等多系統的淵博見識,引領我國迅速在導彈,火箭以及衛星等研製上取得突破。

錢學森先生對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貢獻,是無人可以比擬的。後來,錢學森先生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和航天部門的技術領導者,他在導彈航空,航天技術,工程控制論等系統科學方面有重大的貢獻,是兩彈一星的元勳功臣。

對於這兩位先生,我們都應該給予深深的尊敬和愛戴,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代表,一位奠定中國的航天大國地位,一位註定要閃耀人類物理學史千年。


量子實驗室


如果只考慮科研成果,那錢老和楊老不在一個級別上。

錢學森主要是實踐物理學,而不是理論物理。

錢老主要是研製導彈的,其中用到最多的是空氣動力學。其理論貢獻最早可追溯到歐拉,馬赫。錢學森的老師是馮.卡門,也更多被看作是航天工程學家,而不是科學家。

科學家主要分為理論型和實用型。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並不怎麼會做實驗,但是人家大腦很靈活,可以提出新理論,用理論指導實驗。比如1919年的驗證廣義相對論的日全食實驗。

還有許多科學家更偏向實驗型,比如法拉第,奧斯特,楞次。他們根據實驗現象總結一般規律,進而提出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等。

第一梯隊的科學家是對基礎理論做出創新性貢獻的人。不管是靠頭腦,還是靠實驗,都是做出過理論貢獻的人。

第二梯隊的科學家或許並沒有最基礎的理論貢獻,但是可以在前人的理論上創造新的理論或成果。

比如霍金的黑洞輻射就是結合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提出來的新理論,這就是在基礎理論上提出的二次理論。

第三梯隊的科學家指的是既沒有基礎理論貢獻,也沒有二次理論貢獻,同時也沒有發明出創新性成果,事實上,大部分科學家都是此類。

說句實在話,錢老更像是工程師。因為研製導彈的理論基礎西方早就有了。我們只是在西方的基礎理論上獨立摸索,變理論為成果。


而楊老就完全不同,楊振寧主要的貢獻還不是獲得諾獎的宇稱不守恆,而是楊米爾斯理論。這是標準模型中的基本框架。100%純理論的東西,許多科學家在此框架內研究的東西都獲得了諾獎。楊振寧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科學家。

可以說,楊老的理論是諾獎得主的孵化器,在他的理論基礎上已經培養出六位諾獎得主了。

就單憑理論貢獻,錢老沒有獲得諾獎,而楊老的理論至少可以獲得數次諾獎。

其實,我們這樣比較並沒有多大意義。他們對中國來說都是寶貴的人才,在不同領域做出的貢獻沒有高低之分。他們都是偉大的中國人,值得後人永世敬仰!


科學認識論


這種比較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錢老和楊老都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側重點是不一樣的,錢老的成就主要是在應用物理方面,而楊老的成就主要是在理論物理方面。

錢學森當年回國時,新中國剛剛成立,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錢學森毅然帶領我國科學家開展研究,讓我國從此有了火箭、導彈和自動化控制技術,這對於我國的國防至關重要。有了火箭,再加上後來研製成功的原子彈和氫彈,我國在國際上才能挺直腰板。所以錢老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他為我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另一方面,有些人會因為楊振寧當年沒有選擇回國而對他頗有微詞。但問題是,楊振寧是搞理論物理研究,當時國內根本就沒有條件讓他施展才華。如果楊振寧當年回國,那真的是浪費了物理學界的天才。搞理論物理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轉做應用物理,要知道,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泡利人稱走到哪個物理實驗室,哪個物理實驗室的儀器就會出故障。

楊振寧留在國外,確實在理論物理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所創立的理論是開創性的。沒有楊振寧,這將是理論物理學的一大損失。

後來,楊振寧回來之後,他也努力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培養了一批人才。當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就在我國,這也應該令我們感到驕傲才對。


火星一號


"還不都是抄來的。"何澤慧院士的這句真話,應證了我早先的一個觀點:錢學森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裡,是偉大的科學家,但是在我的觀點中,如果把錢學森放在世界科學史上來看,他只能算三流的科學家。原子彈的科學原理主要是基於: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 2,以及德國核物理學家哈恩的鏈式反應。他們倆個的理論叫科學發現。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叫技術發明。中國的原子彈叫技術應用。因為,原創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都不是錢學森他們搞出來的。一流的科學家指的是象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楊振寧這樣的,有獨樹一幟,獨一無二的重大的科學發現的。二流的科學家,指的是那些用觀察和實驗證實一㳘的科學家們的理論假說是成立的、並進一步完善他們的學說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的。三流的科學家指的是運用科學發現的原理而從事技術發明或技術應用的,如錢學森他們。我無意來貶低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的豐功偉跡。但是,科學講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任何誇大其詞的說法,都是違背科學精神的。向勇於說真話的何澤慧老科學家致敬!


仁通康復


作為一箇中國人,錢老比楊的貢獻大多了!可以說幾百年後,很多老百姓還記得錢學森。可能不知道楊是誰?不知道我這回答能否讓你高興?


ABCD歪果仁


就科學研究方面,錢學森先生的成就確實不如楊振寧!

這跟錢學森先生和楊振寧先生的研究方向有著巨大的關係,錢學森先生所研究的領域為空氣動力學,是屬於應用物理學的一個分支,而楊政寧的研究方向則屬於理論物理學。儘管都是物理學,但是從二者畢業的院校就可以看出,錢學森先生本科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前身),隨後前往美國留學並且畢業於世界工程師的搖籃——麻省理工學院,而楊振寧則本科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期間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私立南開大學聯合招生、共同辦學而來)其後赴美國留學,最終畢業於芝加哥大學(二戰時由於“曼哈頓計劃”美國芝加哥大學聚集了一大批美國物理學家)。其後楊政寧進入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是世界上著名的理論研究機構。

對於兩位偉大的科學家的青年時期的求學歷程介紹之後,想必很多人都已經能夠理解,為何錢學森先生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地位是不如楊振寧先生的。物理學作為了一門古老而現代的科學,實際上研究領域和方向又著很多劃分,因此不能因二人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便習慣性將兩個人拿來直接對比,那是高中生的思維。包括我們沒有辦法對比錢學森先生和袁隆平先生的貢獻一樣,因為兩個人是在不同的領域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錢學森和楊振寧的對比也是如此。

但是就科學研究而言,楊政寧先生的研究為物理學的發展有著建設性作用和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其地位可以比肩物理學先驅牛頓、伽利略、愛因斯坦等人。這點是不容否認的。

當然,中國的兩彈一星功勳、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能力也十分的突出,倘若不是懷著家國天下的愛國情懷,毅然決然的回國並且投身入中國的國防航天事業之中,憑藉他的天賦和能力在美國的科研環境下也會做出更大的科學研究,這點也是毫無疑問的。

其實無論是錢學森先生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進步做出的卓越貢獻,還是楊振寧先生為世界物理學的發展做出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貢獻,都是我們的中國人的驕傲!


珞珈山的貓


小編提這個問題是弱智的表現。楊振寧拿什麼和錢學森比?科研成果?什麼是科研成果?就是這個成果給我們帶來什麼。別和我們說什麼科學是世界的全人類的,我不喜歡聽,也不相信這個論段。如果是這樣人家幹嘛轟炸你大使館?人家幹嘛無故扣留你公民?扯這些無國界的事情都是無稽之談一廂情願痴人說夢,簡直就是混淆視聽!錢老在祖國危難的時刻義無反顧,造就了我國的兩彈一星,在當時對鏹褓中中國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中國能夠屹立世界東方傲視群狼,離不開錢老那一輩科學家的無私奉獻。告訴我那個姓楊的那個時候在幹著些什麼?所作所為對得起誰?對中國人民的奉獻還趕不上那個我尊敬的杜聿銘將軍。別拿什麼科研成果作對比,因為,作為一個公民來講,最終體現在對祖國的貢獻上。否則,討論這些都沒有意義。你說他在美國是學術大牛,跟你中國有什麼關係。我不說是其他的就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