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沒有那種很懶惰、沉迷酒色、每天工作時間很短但國家卻很富強的皇帝?

談文論史


接近這個表述的皇帝,只有一位,就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他曾經三十年不上朝,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懶的皇帝。但萬曆皇帝不上朝,是他善於用人的結果,朝政並未荒廢。萬曆主政前期,他將內政交給馮保,“大柄委以張居正”,也就是宰相當家。而張居正是一個明朝的賢相,張居正改革在歷史上和王安石變法齊名,正是萬曆年間進行的。張居正改革讓明朝一度出現國富民強的局面,明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國家。張居正去世後,萬曆親政,但親政後的萬曆帝竟然三十年不上朝,雖然不上朝,但此時無宦官之亂,無外戚干政,無奸臣當道,萬曆三大徵都取得了軍事上的重大勝利,堪稱奇蹟。萬曆時的制度建設,是許多史家研究的對象。


陸棄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懶惰卻又最幸運的皇帝,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老兄;以下是這位老兄的簡介:


明神宗朱翊鈞,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三代龍頭,掌管著全天下的生殺大權。他在自己的父皇,大明王朝第十二任掌權人明穆宗朱載垕壽終正寢之後,年幼無知,年僅十歲的朱翊鈞小朋友懵懵懂懂地從他父皇的手中接過權杖,在著名的政治家張居正的輔佐下,就此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終其一生,在他執政前期,他任用張居正為大明王朝的內閣首輔,大刀闊斧地對大明朝由內而外進行改革。促使原本百廢待興的社稷重新步入軌道,煥發生機。這是大明王朝最後一段國富民強,堪稱盛世的時期。史學家稱之為“萬曆中興”。


在他執政中期,他的老師,那位真正享受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待遇的一代權臣;那位被人戲稱“當朝可不取皇帝,但不得不取張首輔”的張居正驟然離場。使這位原本叛逆的青年,剛剛執政十年的朱翊鈞開始放縱自我,逐漸沉迷酒色,日夜笙歌。本來就身體不適的他更是創下了千古唯一的帝王記錄,“二十餘年不上朝”。

在他執政的後期,雖然有著“萬曆三大徵”的豐功偉績,鞏固了漢家疆土,維護了大明王朝最後的顏面。但朱翊鈞開始反覆無常,荒唐處理政事;致使朝廷日漸腐敗,國家幾乎無法週轉。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他要負很大的責任。



總的來說,在萬曆皇帝的執政時期,中國的經濟地位仍處於主導地位,甚至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而人文方面開始出現了“西學東漸”,例如利瑪竇來華傳學,還親自覲見過萬曆皇帝。明朝社會也在萬曆時期開始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解放個人天性的精神文化層面,堪比先秦以及民國時期的文化活躍面貌。


寄壹安


不得不再次提名“十全老人”乾隆。沒事兒就微服出巡去浪,把雍正爸爸留下來的充盈國庫,揮霍的差不多了。

可以說只幹了一件正事,就是平定了準格爾之亂。

有人可能要說《四庫全書》,這書修出了多少文字獄,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因為編纂這本書,就折騰出了130多起,是其餘歷代文字獄總和的兩倍。

正經事不幹,估計都用來寫詩了。總計四萬多首詩可不是吹牛的,只不過,這個詩的水準就很有問題。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我覺得我們現在發的朋友圈,都比這個文藝多了。

國庫裡面都沒啥錢了,但是他的印章卻多達1000多個,有點兒閒錢幹啥不好。

而且吏治也很差,最有名氣的就是攢了和珅這麼一個巨大的貪官。

閉關鎖國更是在乾隆這裡,達到前無古人的境界。

而且到了六十多歲不捨得退位,還搞出了一個太上皇來。


在下三十三


怎麼都說萬曆啊?萬曆沒有沉迷酒色好吧,而且也不懶,自己都要當大將軍,每天工作時間很短,更不可能,萬曆為了同文官集團鬥爭,肯定是個工作狂。

在中國不可能有這樣的皇帝的。在英國等其他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才有可能有,因為這樣的皇帝除非沒有權力,不然必然影響到國家。


鋤木


沒有一個皇帝想做昏君,國勢、性格、成長經濟、身邊環境等等,決定他的歷史表現!


王學偉359


都符合可能比較難,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比較懶,沉迷酒色的朱載垕,即明穆宗,據說他比較喜歡吃媚藥,也就是壯陽藥,所以早早就駕崩了,兒子就是萬曆皇帝。所以明穆宗算是一個吧,而且那個時候張居正輔政,國家出現了難得的中興局面,相對嘉靖朝來說富強一點,個人見解不一定正確,歡迎補充。


喜歡歷史的學生


我覺得吧,古代當皇帝其實真不容易,畢竟要麼是亂世,要麼是人口爆炸後,雖名為治世實則暗流湧動殺機四伏,比如唐玄宗,明神宗他們。要做到不理朝政而國政不廢,那肯定要有其他人幫他理政,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高宗,前有長孫無忌後有武則天,此外宋真宗也可以算一個。


趙進卿


齊桓公啊!可惜餓死了!


偉1357556


中國你又不是不懂,古代是家天下,你只要看看後宮就知道了。雖然說後宮不能幹政,但是後宮最有權勢的妃子,不是大官的侄女,就是國公的女兒,爭寵爭權爭利,真的不管不亂才有鬼。所以古代的皇帝大都活不過三十五歲,都是累死的。


雪地葬花被盜號了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明朝嘉靖皇帝算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