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手機屏幕還需要貼鋼化膜嗎?

科技小報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你可以不貼的,很多人都不貼鋼化膜了。

貼鋼化膜的好處

①手機落地的時候能夠緩衝一點,但是不是主要的。還是看你落地的高度和角度,如果高度和角度過於致命的話,貼了鋼化膜也會碎屏的。鋼化膜就是緩衝一下,比沒有好一點而已。

②防止刮花的。雖然現在的手機屏幕的保護玻璃已經很硬了,但是還是很多東西可以把它刮花,這種情況下,有鋼化膜的話,能夠不被刮花。這樣的話,即使手機用到淘汰了,屏幕依然會很光亮,好像新買的一樣。

如果你是貼膜和帶著軟殼的,即使到了換手機時候,手機都會非常新的,外表非常新的話能夠賣一個好一點的價錢。

不貼鋼化膜的好處

屏幕的素質更好。因為工程師花了很多時間才能調教出屏幕的色彩、亮度、色準等屏幕素質。一張鋼化膜毀所有工程師的努力。

如果不貼膜當然能夠享受到手機本來的屏幕的素質,是一個非常美妙的事情。


我的手機使用時間都比較長,感覺這麼長才換手機,舊手機已經發不怎麼值錢了,然後我就算了,不貼膜算了,用得挺快樂的。雖然在燈光下某些角度能夠看到很多劃痕,但是實際使用上真的需要很細心才能看到,平時不怎麼注意到。


太平洋電腦網


首先土豪請無視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貼膜有利有弊,小編整理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有必要的觀點:

第一,貼膜能有效的保護手機屏幕不被刮花。手機是我們日常使用較多的一款設備,帶在身上放在口袋裡或者放在桌面上都會產生輕微的摩擦,久而久之屏幕就會出現刮痕,會顯得非常難看。

第二,貼膜能防汙垢。現在大多數手機屏幕都是觸屏的,使用時我們手會直接接觸,當手有汗或油時會容易吸納灰塵產生汙垢,久而久之會很難清洗,如果有貼膜換張膜就好了。

第三,貼膜防藍光。我們知道市場上有很多鋼化膜是有防藍光功能的,能有效的保護視力。

鋼化膜如何選:

第一,選擇全覆蓋鋼化膜。大家在貼膜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全覆蓋還是非全覆蓋,這差別很大看圖:

第二,選擇軟邊膜。軟邊鋼化膜是一項突破性技術,鋼化膜周邊採用納米柔性邊柔軟不碎邊,真正的不碎邊鋼化膜;

第三,納米電鍍膜;

第四,9H硬度。9H的鋼化處理,硬度是普通PET貼膜的3倍,足以抵擋尖銳物體對屏幕的刮傷;

第五,防藍光膜。藍光大量存在於電腦顯示器、熒光燈、手機、數碼產品、顯示屏、LED等光線中,所以時刻會對我們的眼睛照成傷害。現在市面上就有一種防藍光手機膜,在玻璃膜表面上增加一層抗藍光塗層,可以削弱短波藍光的通過,從而保護你的視力。

沒必要貼膜的觀點:

1.貼膜的目的是保護手機屏幕,防刮傷。現在的手機基本都是電容式玻璃屏,硬度都不低,生活中多注意保護,裝手機的口袋或包只裝手機,基本沒有東西可以刮傷屏幕。

2.如果說你貼了膜,就自認為安全了,就可以放心大膽使用了,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手機膜上肯定會有劃痕。這時你是接著用呢還是換個膜呢?

你若換個膜,又會有劃痕,那買個手機得換多少個膜,浪費多少不該花的錢?

你若接著用說明你可以接受刮傷的屏幕,那有何必浪費錢再貼膜呢?這其實是心理作用。

你可以對你過去使用過的一部手機做個統計:裸機總共花了多少?使用過程中用的所有手機配件(膜,套,支架,小配飾,耳機,修理費等)花了多少?對比一下,你會發現什麼?

3.現在手機更新都很快,一般用不到兩年就換了,何必為了貼膜而放棄使用的手感呢?

4.現在大多數手機都是弧邊玻璃,膜都會比屏幕小一些,貼上去又厚,又重,又不好看。

5.貼膜不利於手機散熱。

6.有人說貼鋼化膜可以防止摔碎屏。我認為這話不完全對,當撞擊力度達到某一臨界值時,即使貼了鋼化膜,也會帶屏一起碎,所以重點還是留心保護。就像一個小故事裡說的,瞎子和正常人走坎坷的路,正常人摔了幾個跟頭,瞎子卻完整地走了下來。有時候,人的最大的缺點就是人的優點。

7.至於藍光膜,說是保護眼睛。我認為不完全正確,即使貼上了藍光膜,每天不停地刷手機,眼睛能得到保護嗎?我覺得自己應該提高自制力,合理使用手機,多去運動,讀書,乾點有意義的事,眼睛自然就保護了。人是手機的主人而非奴隸。


玩客幣


我來說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安全和手感之間你更傾向於哪一個。

首先,說下選擇手機貼膜人的幾個心理,


1,剛買了一個新手機,肯定會疼愛有加,前面貼膜,後面帶套,恨不得組裝到牙齒。就是怕在日後的使用過程中手機收到一點點傷害。

2,有的是手機發燒友,一塊手機最多用一年就更換新款了,所以手機貼上膜,保護好屏幕,為了在以後的銷售中能夠賣到一個比較好的價格。

3,沒有這麼多考慮,看到別人貼自己也就貼上了,也不在乎什麼手感,而且貼的都是幾塊錢包郵的,說實話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大都是個心理安慰吧。


對於手機不貼膜,裸奔的,肯定是體驗手感大於安全了,畢竟膜再好,和手機的自帶屏幕玻璃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現在手機大都是曲面屏,一般的手機膜很少能完全貼合,往往都有白邊,影響手機的美觀。

所以,具體貼不貼膜,看你的自己選擇了,其實購買手機的時候可以買個碎屏險,安全有保障,還不會影響使用。


天馬行空230781883


從我的個人經歷來說是需要貼鋼化膜的

有一段時間我曾經把鋼化膜揭掉,的確手機顯示的效果和感覺立馬提升了一個檔次,有的時候索性把手機殼也拿下來體驗一下裸機的感覺…但是在此期間我也會時不時仔細觀察屏幕看有沒有因我的使用而產生了劃痕。之間也曾經摔過幾次,因為都是背面著地,所以屏幕還是完好的。直到有一次騎車從口袋裡掉出來,屏幕著地滑了一段距離,我就發現了在屏幕上出現了細小的劃痕。從那之後,我就又重新貼上了手機膜…

所以得出結論:手機在對付正常使用的過程中,是不需要貼鋼化膜的!!!除非你想預防手機被摔屏幕著地的這種特殊情況!現在對於一般人來說…掉手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不到時候後悔還是貼上為好…


襲係奚


我先說貼膜的好處吧

貼上膜之後,無疑是給手機加了一層保護,手機的屏幕也加大了,防滑防摔。等手機屏幕劃了之後,把膜揭掉,再花十幾塊錢,幾十塊錢,從網上買一個新的鋼化膜再貼上,就又像新的一樣了

那麼我開始說貼膜的壞處

貼上膜之後,或多或少的會加厚手機,我說的是真的,我的手機加了膜之後就能夠明顯感覺出來,手機厚了許多。並且手機的鋼化膜也並不是百分之百的透光率,或多或少,甚至是不明顯的影響手機的顯示。

在我看來,手機膜貼不貼的都是可以了,我用的是小米五,小米五前後都是大猩猩第四代玻璃,看這個配置來講,毫無疑問,就算不貼手機膜也沒有什麼的,但實際上我錯了,大猩猩第四代玻璃硬度很高,摔了很多次,兩面都沒有摔碎過,但它的抗滑能力並不是太好,裸奔了兩年半,已經有很多劃痕了,都是小劃痕,在正常距離下幾乎可以說是看不到。

我曾經看到我們聽課的老師,他的魅藍五就沒有加膜,大概用了半個月吧,一直光亮如新!當時我很是震驚

你現在手機的更換速度來看,我覺得不加膜是比較好的。但也,這也讓在手機玻璃硬件非常高的前提之下,在正常的情況下,手機玻璃上的劃痕都是挺小的。



這大概是鹹魚的日常


其實現在的手機屏幕,也就是一塊玻璃而已。有業內專家指出鋼化玻璃的一般硬度為6.5,而金屬鑰匙的硬度為5.5,如果金屬鑰匙和鋼化玻璃摩擦的話破損的只會是金屬鑰匙,當然不排除合金鑰匙硬度大於6.5,如此情況下就會對手機屏幕有所損傷。 所以一般情況下,金屬是不會對手機屏幕產生損傷的。因為我們平時使用手機時,手指甲是與屏幕接觸最多的,那麼手指甲會對屏幕產生損傷嗎?其實我們人的手指甲硬度連3都不到,所以用戶日常使用並不會對屏幕產生影響。

那麼日常使用中就不會有任何東西可以傷害到屏幕嗎?當然不是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砂石中就存在一種比手機屏幕更硬的物質-石英。石英的硬度為7,要高於手機屏幕的硬度,所以如果手機摔落地面,並滑行一段距離的話,那麼就極有可能對手機的屏幕產生傷害了。

從以上的數據就可以知道,只要平時注意保護,手機是完全可以不用貼膜的。那麼還有必要貼膜嗎?其實手機貼膜對於保護屏幕的作用並不是很大,而且手機貼膜後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屏幕的顯示效果,儘管有些貼膜產品宣稱其透光率可達到99%,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目前透光率最高的是光學玻璃,其透光率也僅為97%左右,而採用塑料材質製成的手機貼膜,其透光率根本不可能達到99%的數值,廠商在這方面明顯是在誇大其辭。據專業眼科醫生介紹,雖然目前手機屏幕本身的亮度已足夠,但屏幕貼了膜之後一方面其顯示效果還是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貼膜本身經過長期使用也會存在較大的磨損從而進一步影響其顯示效果,這無形中就會增加用戶長時間盯看手機屏幕所帶來的視覺疲勞,久而久之也會對用戶的視力造成損害。

總而言之,用戶只要在日常使用手機時保持一個良好的習慣,憑藉目前現有的手機玻璃屏保護技術,用戶毋須過度擔心屏幕被劃傷或者刮花。但有些人會覺得都花了幾千元買個手機,就不在乎多花幾十元乃至上百元給手機貼膜。


小二歷史講堂


手機貼膜對於大家來說或許已經習以為常了,很多人在手機剛買回來的時候都會選擇自己動手或者去手機店給手機貼上一片膜,以免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導致屏幕刮花掉了,尤其是處女座的小夥伴們,好好的屏幕上多出來一道劃痕,那不得心裡難受的要死。

不過從個人角度來說,我是不太支持貼膜的,首先目前至少高端機是不用額外貼膜的,這類手機都在屏幕上面花了不少功夫研製,採用了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面板的手機基本上可以避免日常生活上存在的小摩擦,只要不是刻意去拿砂紙去打磨屏幕,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劃痕的。但千元機就可能在這一方面存在一些差異,畢竟人家成本在那裡,好的屏幕也不一定會用在上面。

其次,鋼化膜這類東西在不同價位上差別不大,諸如什麼抗藍光護眼之類的,僅憑我們肉眼是難以看的出來的,必須要在專業的儀器檢測下才能檢測出來,而且如果膜的質量不過關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手機清晰度和顯示色彩,原本的1080P屏幕一下子就變720P了,顯示色彩也變了樣,豈不是得不償失,另外如果給手機裝上劣質膜在長時間的看手機容易導致視力疲勞,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視力。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小夥伴會問了,就算我手機屏幕不會被磨花,但萬一哪天掉地上了屏幕碎了動不動上百上千,不得心疼到吐血,的確現在手機屏幕摔碎了基本就是大出血,要麼換手機要麼換屏,在這裡還是建議小夥伴們買手機的同時(諸如iPhoneX、華為P20pro這類中高端機)買一份意外保險,就算哪天沒留意摔碎了也可以得到一份保障,如果實在是有貼膜的需求建議一定要購買正規高質量的膜,為了手機,也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切不可貼劣質膜!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歡迎各位小夥伴們在評論區討論,點擊關注一波,我在PaPi科技社區等你!


我叫破爛


其實我覺得對於強迫者患者、普通用戶來說還是有必要的貼膜的。

目前我正在使用了蘋果iPhone X手機,也購買了官方的1688元 Apple Care +保險服務,可以提供2次優惠的屏幕更換服務,按道理來說,我根本沒有必要貼膜,到時候去換個屏幕就好了,而且一張好的3D全覆蓋膜也要68塊。為什麼要貼?

原因很簡單,我是比較有強迫症,追求完美的事物,iPhone X正反兩面都是玻璃,放在口袋裡面很容易被一些沙子刮出一道道刮痕,不貼膜的話看著就很難受了,但是貼了膜以後就可以隨時換一張膜,這樣手機看起來就像剛買的一樣。

有人就可能反駁說,現在的手機普遍都比較抗刮花,你以為用的康寧大猩猩玻璃都是吃素的嗎?真不好意思,目前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雖然更加抗摔碎了,但是有個更加嚴重的毛病,就是比以前更加不耐刮,隨便刮一下就是一個引子,而且不容易鍍膜,讓其耐磨性也不好。國外暴力測試媒體JerryRigsEverything實測表明,採用了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的Galaxy Note 7,只能經受得住3級莫氏硬度的刮擦,而四代大猩猩玻璃卻能夠頂住5-6級莫氏硬度。所以你說要不要貼膜?

此外貼膜除了可以抗刮花以外,全覆蓋貼膜還能一定程度保護手機屏幕不會掉下碎裂,起到雙重保護作用。


超能網專注於優質內容創作,致力於有價值傳播,歡迎點擊關注。


超能網


雖然現在的屏幕都很結實,,用手去劃是很難出現劃痕,但是現在的屏幕碰到細沙子就會被刮出痕跡了,細沙子在衣服口袋還是經常有的,所以貼鋼化膜還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手機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掉落的,意外經常發生,雖然鋼化膜並不能完全使屏幕一點事沒有,但貼個鋼化膜總比沒貼的沒那麼容易碎屏,至少多了一層保障,總的來說,貼個鋼化膜手感也沒怎麼變化,色彩通透度也沒差多少,還能給手機一層保障,價格一般也就十來塊錢,花十來塊錢能給你的手機一層保護是非常划得來的



孤獨浪人18


如果讓我選擇手感跟安全只能選擇一個的話,我寧願選擇手感,是的,我認為貼膜的手機與手裡拿著磚頭有什麼分別。有些偏激了,但是就目前的技術與人們換手機的頻率而言,不貼膜是完全可取的。

貼膜保護力度太小,僅起個緩衝作用

單從鋼化膜抗刮花這一個特徵來說,我們看到市面上的鋼化膜都宣稱自己的鋼化膜是9h的表面硬度,這個硬度的標準與我們常說的莫氏硬度其實是有區別的,9h其實不過是用9h的鉛筆在材料表面劃不留痕跡,可想而知鋼化膜的防刮性能。

簡單給大家貼一下維基百科中對莫氏硬度的解釋

具體的莫氏硬度表如下

其實只要是玻璃膜,莫氏硬度都不會超過7,也就是5-6左右,大於金屬,小於石英,也就是說一般的鑰匙或者小刀都無法劃傷玻璃膜,但這跟表面塗層沒有關係,它還是會被石英(即日常生活中的粉塵和細小顆粒的主要組成部分)所磨壞。

要是想靠鋼化膜來防止手機跌落受到的損傷就更是痴人說夢了。

鋼化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但這個程度很小,比如說你從很低的高度不小心跌下時,鋼化膜碎了,屏幕沒事很正常,但如果你從1米以上的地方跌下,恕我直言,真正想要選擇安全的還是買個保護殼或者保護套更加可行點。

鋼化膜種類繁多,但多是噱頭而已

什麼高清防爆防裂防指紋,天哪,一個鋼化膜而已,簡直要挑花眼,其實這些說起來都只是商家的炒作而已,一個小小的鋼化膜能做的實在是有限,而那些比較貴的和1塊錢的鋼化膜比起來差距其實不大,成本也相差不大。他們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能夠抓住大多數消費者的心而已。

手機更新換代越來越快,貼鋼化膜只是徒增煩惱

人們對換手機這個事越來越重視,買手機前後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總體來說人們對手機的換代時間大約在2年時間,只要你個人平時使用手機習慣良好,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且貼了鋼化膜,實在是無法享受手機本身屏幕的酸爽,希望你們再看了我的回答,敢於嘗試一番不貼膜的作為,或許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你對貼膜有何見解?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