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F15升空监视俄军侦察机,返回后发现导弹弹翼没了,是怎么回事?

宋燕儿


题主说的应该是2017年十月的时候,航空自卫队F15J战机升空监视俄军侦察机,返航归来后发现所载导弹的弹翼缺失的事件。 航自目前所使用的F15J型战机是79年自美国引进的生产线进行生产的,所有飞机在2000年前后全部交付完毕,最新的战机也已经使用了十余年,也需要进行中期的维护升级。



航自曾在本世纪初的几年中对机龄较大的部分战机进行了延寿升级维护,但是日本在整个90年代和21世纪初都受困于经济低迷的影响,对自卫队的装备维养和升级投入不足,很多战机都是超期服役或状态不佳的情况,甚至航电设备和系统都没进行升级,在这种状态下还要经常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军队,以及从来不让日本安生的俄罗斯军队的巡航侦察。


可想而知,在本身状态就不佳的情况下,还要频繁升空执行任务,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战机进行系统的维养升级,航自的战机想不频繁出问题都不行。


李三万的三万里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此次事件: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0月5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一架F-15战斗机当天从北海道千岁基地紧急起飞监视一架俄军侦察机。但F-15返回基地后,却发现飞机挂载的一枚导弹弹翼竟然不见了。

面对这样的消息的时候,其实并不算太奇怪,因为F15战斗机类似的事故已经发生了很多起,并不是只有一两起。

今年7月26日日本空自F-15战斗机前起落架指示灯在起飞时破碎。《朝日新闻》表示,涉事战斗机原定起飞前往冲绳附近海域训练。

今年1月一架F-15在起飞时前轮脱落,部署在冲绳那霸基地的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15飞机加满油完成准备后进入了跑道,准备起飞。但当其开始滑跑后没多久,前起落架的轮子竟然飞了出去不见了踪影!

据权威的数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5年的7年时间,仅日本空自的F-15J战机就发生坠机和掉零件等严重事故70余起。

类似的事故,驻日美军也曾大量发生,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14年12月19日上午9点半左右,驻日美军一架F-15战机因训练时零件脱落而紧急着陆,未造成人员伤亡。

更严重的是据日本《朝日新闻》2014年3月4日报道,驻日美军嘉手纳基地的一架F-15战斗机4日在训练时,驾驶舱的挡风玻璃掉落。驻日美军其他飞机的类似事故也很频繁。

日本《朝日新闻》2015年3月18日报道,驻日本冲绳美军嘉手纳基地(位于日本冲绳县嘉手纳町)的一RC-135V侦察机,据冲绳县防卫局消息,在2015年3月16日的美军飞行训练后的整顿检查中,发现其中一架侦察机的嵌板坠落。该嵌板长约25厘米、宽约20厘米、重约900克,具体坠落时间及地点尚不明确。仅仅3个月时间,在日本境内的美军各型战机至少发生6起飞机部件坠落事件。

比起这些事故而言,日本这次的弹翼掉了才可怕,它可能会让导弹也掉了跟着出事的,历史上可发生了不少导弹在飞行中掉落的事故。

2015年7月16日,一架英国空军的“狂风”GR4战斗机在执行军事任务后返航时,机上两枚导弹脱落,砸中英国设在塞浦路斯南部的一座军事基地。

在2015年7月6日,一架伊拉克军队的苏霍伊战机在巴格达东部由于“技术故障”发生炸弹脱落事故。官员称该炸弹引发的爆炸导致至少8人死亡。

2014年4月29日10时30分,韩国一架F-4战机在起飞时,挂载的一枚AIM-9“响尾蛇”短程空对空导弹意外掉落。韩国日前发布该事件调查结果称,导弹掉落原因是电线短路。

最厉害的就是当年的美国了,1957年5月22日,空军奉命运输一枚马克17氢弹,不知道什么原因,固定核弹的保险带突然松开,巨大的马克17氢弹瞬间从轰炸机上掉落下去,然后立即发生了爆炸,据后来测量,地面被炸出一个深3.5米的大坑,辐射污染了附近一公里的地方。

据了解,这起事故只是造成了一头牛死亡,因为这枚核弹并没有装载核爆炸的主要装置钚核,并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它的爆炸威力达1000万吨当量至1500万吨当量。


阿尔法军事


据息,近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15紧急起飞监视俄侦察机,返回基地后发现飞机挂载的一枚导弹弹翼不见了。

结合日本航空自卫队提供给媒体的图片,可以断定导弹是日本国产的99式空对空导弹(AAM-4)。该型导弹是一种中距离空空导弹,是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主力装备。战机携带的导弹弹翼在飞行中飞没了,这在各国空军中都是不多见的。主要原因还是弹体老旧,出动频繁造成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航空自卫队开始装备以美国麦道公司F-15C/D战机为蓝本生产的F-15J战机,总共接收了213架。目前仍有201架在役。尽管在高水准的维护保养下,F-15J始终保持着惊人的90%以上的出勤率,但其“年龄问题”已不容回避,最年长的一架已经3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服役20年。

图为2017年1月空自F-15在冲绳那霸起飞时前轮脱落

近年来,空自F-15J机体老化的现象开始渐渐凸显出来。从2008年至2015年,空自F-15J共发生坠机、零部件坠落等严重事故70余起,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虽然空自一度停飞了所有F-15J,但事故却根本甩不掉。今年1月和7月,F-15J战机先后发生前轮脱落、前起落架指示灯破碎等多起事故,导致冲绳那霸机场一度关闭。

日本防卫省2012年订购的首批4架美式F-35四代隐形飞机,从去年年底才开始交付,全部42架完全服役成军至少要等到2025年,而且这一数量对日本的防空需要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思远军事


原来是机体老化

根据日本新闻媒体报告表示日本航空兵一架F-15战机当天从北海道的空军基地紧急起飞监视一架俄军的侦察机,但是F-15返回基地之后却发现飞机挂载的一枚飞弹弹翼竟然消失不见,后来仔细查询事故原因之后是因为F-15战机老化,弹体老旧,压力大,被迫频繁出动而造成的,第二则是仓促上阵失误造成的,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事情是这也不代表日军的战机作战能力下降,F-15是航空历史上首次设计趋于完美的第3代战机,在设计之初就注重高推重比,低翼负重,它的设计是替换越南战场上的F-4,并要求对1975年之后出现的任何敌方的战机保持绝对的空中优势,针对夺取制空权和维持制空权而诞生的F-15战机,设计之初表示没有任何一点重量用来对地,但是1986年的F-15E证明了F-15在对地支援的战斗中也有着十分不错的表现。


总而言之,F-15是一款十分优良的多用途航空器,F-15服役到目前为止40年,总生产数量1200多架,各种改进型号高达几十种,向外销售给许多个国家,是沙场老兵,击落敌机很多架,不存在在战场上被击毁的记录,F-15目前 仍然是日本空军的服役的战机,并且还要继续服役下去。

在近日日本空军发现不明航空器正从日本附近海域方向接近日本,接到报道之后日本空军基地一架F-15战机于凌晨的时候紧急升空,向日本极北地区的北部方向飞去,阻止该机侵略日本空中领土,经过约一个小时的飞行之后这架F-15返回基地,实际上这是俄国的侦察机来日本示威,日本又一次被戏耍了而已,而日本飞机飞弹弹翼没了只是机体老化的责任,和俄国侦察机无关。


利刃军事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10月5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在一架F-15战斗机当天从北海道千岁基地紧急起飞监视一架俄军侦察机。但F-15返回基地后,却发现飞机挂载的一枚导弹弹翼竟然不见了。

我看主要原因,一是F15战机老化,弹体老旧,压力大、被迫频繁出动造成的;二是仓促上阵失误造成的。

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日军战机作战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们从此就碾压日军,只是一次偶然事故而已!对小日本的军事实力千万不小觑!!!

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6年4月,美国空军指定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北美·洛克韦尔和

F-X计划中NASA提出的4种战斗机气动布局方案

F-X计划中NASA提出的4种战斗机气动布局方案

费尔柴尔德·共和三家公司参与F-X计划竞争。

波音F-15“鹰”(英语:Boeing F-15 Eagle)是美国麦道公司(现波音)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中优势战斗机。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型交付美国空军使用。

F-15是世界上第一种成熟的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之初便强调高推重比、低翼载荷,它的设计思想是替换在越南战场上问题层出的F-4战斗机,并要求新F-15对1975年之后出现的任何敌方战斗机保持绝对的空中优势。针对夺取和维持空中优势而诞生的F-15战斗机,设计之初要求其“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但1986年诞生的F-15E证明了F-15在对地作战中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总的来说,F-15是一款极为优秀的多用途战斗机。


F-15服役至今近40年,总生产数量1,200余架,各种改型数十种,外销六个国家。参加大小战争100余场,击落敌机100余架,没有一架在战场上被击落的记录。F-15目前仍是美国和日本空军的主力空优战斗机,并且还要继续服役下去。




5日早,空自发现一架“不明军机”正从日本海方向接近。接报后,北海道千岁基地一架F-15战斗机于当地时间8时22分紧急升空,向北海道北部稚内方向飞去,“防备该机侵犯日本领空”。经过约一个小时的飞行后这架F-15于9时27分返回基地。事后判明,这次又是空自的“老朋友”——俄军的一架苏-24MR战术侦察机。

  俄军战机飞行路线:没有北上靠近北海道,而是向南逼近佐渡、能登方向(日本统合幕僚监部通报附图)


  但基地地勤在事后例行检查时发现,F-15挂载的一枚导弹弹翼怎么不见了?媒体介绍,缺失的弹翼为金属制,呈三角形,长约45厘米,高约40厘米,重约4.5千克。初步推测大概是在飞行过程中掉在半路了。


  虽然日本媒体在报道时并未提及导弹具体型号,但据《朝日新闻》描述:“导弹全长约3.7米”。结合空自提供给媒体的一张局部资料图片,可以断定导弹是日本国产的99式空对空导弹(AAM-4)。该型导弹是一种中距离空空导弹,1994年开始研制,1999年定型,用于取代之前的AIM-7,是目前空自主力装备。

  在执行类似任务时,空自F-15战斗机一般都会挂载两枚中距弹和两枚格斗弹。近年挂载的中距弹一般都是AAM-4。这型导弹定位与美军AIM-120导弹类似,但空自并未跟随美军大规模引进AIM-120,而是选择自研导弹。

  空自还特别强调,本次战斗机主要在山区上空飞行,目前并没有地面人员物资损失的报告。至于掉的那片弹翼,将“会同飞行路线上的地方警察共同搜寻”。


  AAM-4虽然是空自F-15的主战装备,但最新装备的F-35战斗机又将使用美制的AIM-120。美国国务院国防合作局本月4日发布,美国务院已经批准向日本出售56枚AIM-120C-7导弹,项目总价约1.13亿美元。此前美国在2014年12月还向日本军售过17枚同型导弹。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导弹弹翼不见了,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不代表日军战机作战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们从此就碾压日军,只是一次偶然事故而已!对小日本的军事实力千万不小觑!!!



只要我们坚持战略发展定力,攻关突破发动机,中国的空军一定会走在世界最前沿!


祝福祖国,天佑中华!


冬日暖阳素纸一张


掉弹翼主角AaM4B先进中距弹,并非落后武器

因为是弹翼掉了,所以我不去分析战机只说弹翼。空空导弹由制导装置(分相控阵制导,远红外制导、复合制导等,用以跟踪锁定目标)、战斗部(装药摧毁目标)、动力为产生推力推动导弹飞行(多采用冲压喷气式)而弹翼用以产生升力,保证导弹飞行稳定。如果这次发生空战,没有弹翼,结果就是通电后脱离挂架一头扎入海中而已,F15的结果你也懂得。

拦截对象为俄制苏24“击剑手”战术侦察机

那弹翼为何会掉。这与质量把控有关。又和后勤维护过程有关,战机导弹由地勤维护挂载,飞行员只负责检验正常后驾机起飞。另一方面与使用次数有关。导弹挂飞次数和通电数都有限制。有挂载寿命,战机飞行时过载、温度、压力变化,空空导弹挂载多次后即使没发射也会报废,只要通电即使没发射也属使用寿命。基于上述原因,空空导弹药柱会产生裂纹,弹体也会产生疲劳。更别提高昂的精密电子元件损耗。因此大都是挂载十几到二十多次左右,就打靶消耗掉。



相比于日本F15战机东海空中解体,以死列F15战机飞行中掉机翼。日本这次掉弹翼实属正常可控范围。美国战机还连氢弹整体掉到地上呢…

这次事件,按


日本人秉性大呼小叫无非是在国际上制造日本可怜“装备落伍”的假象,为自卫队变型为进攻型军队做舆论铺垫而已。炒作“中俄危胁论”来提升购买更先进进攻性武器做借口。别忘了日本还有更先进的AAM_5,已借此事件购买了美制F35及ATM120C先进中距空射导弹。并与英国以世界先进的英制“流星”导弹为基础,合研更先进制空导弹。而这些导弹要对付的则是中俄。

以色列F15I机翼掉落,维修后又正常使用。日本只不过掉个弹翼,国人莫太过兴奋。正常可控



擦亮眼,别为小日本的假象迷惑,掉个弹翼就是日军装备落后!兴高采烈!在美日联合军演中,日军制导导弹发发命中目标,连在场的美军高官目瞪口呆…


闭花落雨


小小防务观察来回答,喜欢请关注作者。答案很简单,99式导弹性能不过关,F-15也快报废了。小小把这件事跟几天前的F-4事故联系一起说。

对于日本F-15战机来说,最近饱受嘲笑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据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F-4EJ战机准备进行常规飞行训练(注意是常规飞行训练,载荷不大),结果在起飞滑跑时候突然起火,起落架折断,所幸,机场保障比较到位,消防部门马上控制住火势,飞行员也没啥事。

F-15这回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前不久,自己在跟俄罗斯苏-24MR战术侦察机玩耍时候,把挂载的99式空空导弹的尾部弹翼整没了,这下很多人都让自己背锅,明明是导弹性能不行好不?你99式空空导弹纸面战技指标很高,却无法实现,日常接触你的地勤人员对你的可靠性叫苦不迭,再说,你的固体燃料药柱难以保存,环境控制稍不如意就会脱胶起缝,自己掉零件,还能怪到我头上。

行吧,毕竟是我带你出去玩耍的,有监管责任,可我容易吗?81年3月,我首次飞抵岐阜基地,到99年12月最后一架特许生产的出厂,20年时间,构建除美军之外最庞大的202架F-15机群,当时在亚洲很强势啊,进入新世纪后,85年后生产的还进行了升级,换装了APG-63火控雷达,任务计算机,自己的数据链,99式中距、04近距空空导弹,也算勉强可用。可是,这些年小伙伴越来越强大,我也陪不好,先不说他们的苏-30MKK、歼-10C、歼-16、苏-35,就是歼-11B我也不是一个档次啊,最过分的是,人家出动个无人机你也让我去陪,当F-15是啥啊!反正我都30来岁了,要报废了,是陪不了了,2007年以来,113次从空中掉零部件,甚至有一架直接喂鱼了。

F-4老哥也不容易啊:F-4于1956年开始设计,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机试飞,生产型则于1961年10月开始正式交付美国海军使用。1963年11月开始进入空军服役。F-4EJ/改战机,日本从1969年就开始装备,目前约有92架。这岁数比我还大十多岁,别说寿命到了,初始性能也不咋地:几十年前跟踪米格-25,都能跟丢了。

F-15其实对今后也很憧憬:F-35列装后,特别是56枚AIM-120C7空空导弹到货,自己真该退了。

可现实也很无奈:一共就引进42架,部队主体还是我,而且我只有七成的弟兄能发射中程空空导弹,这日子咋混啊......

其实,小小想给F-15一个忠告,混不下去,就别混了,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你也别来惹我!

对了,听说F-15最近把故障传染给自己的直升机了,甚至还感染了驻日美军,F-16十天内发生3起故障。

尤其是三哥听说后,果断决定,你这摔飞机速度都快赶上我了,等着,看谁摔的快。


种花家的军事兔


这件事真怪不到俄罗斯的身上了,只能怪日本自己。日本这导弹的弹翼没了,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武器装备老化。二、地勤人员疏忽。三、缺乏有效的后勤保养、维修。弹翼没了不算什么事,我只想知道,如果它要是发射了出去,它的飞行轨迹会是什么样子,估计应该是“神仙难测”。




这是发生在去年的事情,2017年10月5日,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当天,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架F—15战斗机,从北海道的“千岁基地”起飞对一架俄罗斯的侦察机执行监视伴飞任务。在F—15返回基地后,地勤人员发现该机挂载的一枚导弹的弹翼竟然没了。

这几年,日本航空自卫队多次爆出“战机发生故障”等消息,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确实是日本装备的战斗机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战机老化、出动频繁、后勤保障压力大等。另一方面就是日本为扩大航空自卫队规模、增购新式战机找借口、做宣传。想要获得日本民众的支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日本国土安全”,无疑就是最好的借口。说白了就是:为日本扩军找个理由,为增加军费开支找个借口。
应该是日本的AAM—4导弹

实际上,日本媒体多次报道过F15战机的类似消息:比如在2017年1月,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一架F15战斗机,在那霸基地起飞时就曾发生过故障——前轮脱落。好在不是发生在降落过程,否则……2017年7月26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一架原定前往冲绳附近海域的F15战斗机,前起落架指示灯在起飞时破碎。日本媒体的大肆报道,无疑是有为其政府“背书”的目的:提高日本的军费开支。
咦,哪去了?是谁偷走的??

根据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2008—2015年期间,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机就发生了70余次严重事故。装备老旧、出动频繁,使得战机使用寿命降低、问题不断,再加上地勤人员疏忽大意、后勤保障压力大等原因,就造成了此次事故。




此次监视、伴飞俄罗斯战机,日本航空自卫队是“防备该机侵犯日本领空”,事后证明该机确为俄罗斯的一架苏—24MR战术侦察机,俄罗斯侦察机并未进入日本领空。所以说,与俄罗斯没什么关系,即便是俄罗斯侦察机未到日本周边,这架F15也会迟早出问题——总归是要飞上天。


儒道之主


其实,这就要涉及到整个日本的航空制造业的工业水平了。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八九十年代可以算得上是亚洲霸主,因为其引进生产的F-15J战机在当时的亚洲国家来说的确是难以匹敌。但时间到了现在,中国空军的实力已经崛起,这样一对比其实日本空自问题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日本航空工业根本就是漏洞百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航空工业是受到极大限制的。现在很多小伙伴们都以为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其实日本这位美国“盟友”受到的限制一点也不必中国轻。

他们虽然能够买到许多美国的成熟军工技术,但是都是阉割版,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虽然自己能够造战斗机,但是大多只是美国战机的日本“复制”版,故障率也高。

比如“著名”的F-2战机。本来空自雄心勃勃要搞一架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战机,但是结果搞来搞去还是造了一架日本版的F-16。这家伙虽然看上去和F-16几乎一模一样,但性能可是差了不少!

再者,由上述原因导致日本空自可以用来应付中俄战机的飞机少之又少,而中俄方面战机出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导致飞行员和战机高频率出动,机体寿命达到上限,飞行员疲于奔命,后勤保障又跟不上,这些个原因下来,只是掉个导弹弹翼都已经算是轻的了!


军事帝


导弹因为其装备电子系统暴露在空气中,也就是有氧环境,造成焊点氧化等诸多原因,会出现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而军备很多时候都不允许出现状态,比如你在拦截对方的核打击飞机,导弹飞出去逗逼了,就好笑了,所以导弹的弹体存放很多时候会独立存放在充填无氧气体的容器里,这就要求导弹尽量密集摆放,所以导弹的存放其实是将弹翼拆开的,这个问题估计很多装备迷都不一定知道,我也是很多年前看到一本台湾的装备书籍讲述一型导弹时顺带提到的,弹型是什么都忘记了,偏偏这个点我卡到了,记住没忘,日军战机升空伴飞俄军抵近战机一般是陆上雷达发现不明飞机抵近,属于紧急升空的,通常要求好像是五分钟起飞,而通常日军是有两个编队,四架飞机执行这种战备值班的,这种起飞都是应激状态的,所以很匆忙,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原因导致导弹脱翼,(导弹拼装失误,或者紧急起飞挂掉)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代表日军装备起飞整备的失误,如果后续没有这类奇怪的失误,这只是一个奇怪的特列,没什么好喜大普奔的,这既不代表升空日军战机作战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们从此就碾压日军,该怎样还怎样,就是一趣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