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来源:潘幸知(ID:sharpshow)

成长有疑难 我爱问幸知

M+幸知:

我今年30岁了,到现在还没结婚。今天早上,56岁的爸爸给我发来他的恋爱对象的视频,视频中在跟我打招呼。

但是我禁不住泪如雨下,因为妈妈才病逝不过3年,他竟然就一直在频繁相亲,还企图得到我的祝福,门都没有!

当初,要不是他和妈妈经常吵架,妈妈也不会病犯了就走了。他之前也不帮妈妈做家务,两个人还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他脾气也不好,我真的是烦死了。

理智告诉我,他找谁谈恋爱是他的事情,但是从感情上,我是不会祝福他的。所谓善恶有报,就是这样。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该祝福他吗?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感受的错位,让痛苦加倍

你好,收到你的来信,首先感受到的是你当下的痛苦。当人还沉浸在悲伤之中,视频的对面却在兴高采烈的分享他的快乐,这种感受上的错位确实让我们难以接受,甚至感觉难过、气愤。

这时候面对父亲,内在可能有很多声音: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失去了她,永远失去了她,我非常非常地痛苦。所以,

我需要你陪我一起痛苦,我的痛苦需要被看见。我无法承受一个人沉浸在痛苦之中,而你们都已经开开心心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如果全世界只有我记得妈妈,我会感觉特别孤独。我需要你忏悔,需要你补偿我所失去的妈妈对我的爱。妈妈走后,我的爱被剥夺了太多,我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那里面空落落的感觉怎么都填不满。我希望你补偿我,希望你给我更多的关注和爱。


我不知道这些感受你心里有没有,我只知道如果有的话,这些感受需要被自己看见,需要被该看的人看见。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一切都是因为悼念,一切都是因为不想接受

跟这个读者交流的时候,她还补充说:

“妈妈患上了心脏病,病逝的前一晚,因为爸爸做错了事,妈妈对爸爸非常失望,半夜就心脏病突发猝死了,而我当时就在妈妈旁边。”


清晰的描述让人感觉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而实际上,可能感受真的就锁死在了这天晚上。

“妈妈走了,爸爸,如果你不气她,她本可以不走的!所以我无法接受,也不想接受!”这可能就是你过不去的原因。

问题中,你还提到了“妈妈病逝三年”,这个“三年”不禁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位来访者。她跟你的情况类似,只是当时离开的是她的父亲。父亲跟她很亲,无话不谈,对比之下妈妈和她关系很疏远。

父亲离开后,她一蹶不振。直到三年后的一天,她来找我做咨询。我将一把空椅子放在她面前,我帮她唤醒了记忆中的父亲,面对空椅子上的父亲,她一下子泣不成声。

我跟她建议:

“跟爸爸说说吧,我们现在这样,是想告诉他什么?”


那一刻她紧紧的抓住椅子的两个扶手:

“爸爸,我想你,我想告诉你,离开你,我什么都做不好。爸爸,我想告诉你,我只想你陪在我身边。”


原来工作做不好,感情谈不好,实际上是在悼念父亲。没有你,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身边的位置,我想一直给你留着。

这厚重的情感没有被面对过,而三年了,她终于把它说了出来:

“爸爸,如果我开始新的生活,你会怪我吗?”


那个空椅子上的爸爸,摇着头,也泣不成声:

“宝贝,怎么会,我怎么会怪你呢。爸爸相信,你是不会忘记我的,所以开始你的生活吧,爸爸希望看见你好好的活着。”


她花了三年的时间,放下了,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可能你也到了这个结点上了,是吗?三年了,你问“我该不该祝福他”,或许这也是你想问妈妈的吧:

“妈妈,我们可以原谅他吗?妈妈,我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吗?”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每一段关系都值得被珍惜,被了解,被疗愈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我个人觉得,这三年其实不是一种礼,而是一种情。

它不是某型形式用来证明我孝顺、我感恩,它就是一颗心,因为他们的离去而辗转、而惆怅,它就是一段真实的情感。

守丧期间,因为丧父母之痛太深,所以,君子不忍心吃稻米,穿锦绣的衣服,即使听到音乐,不仅不会感到快乐,而且会更增悲痛之情。这是在《礼记·杂记下》中的详细说法。

三年,这就是接受父母离去所需要的时间,这样的情感,需要被珍惜,需要被看见。

失去妈妈,你很悲伤,那就尽情悲伤吧,不要转移它,不要转化它。

你不会因为记恨爸爸,而让这种悲伤减轻一丝毫;不会因为和爸爸纠缠,而让心中的痛苦减少一丝毫。你的情感是跟妈妈的,这与爸爸无关。

你需要面对的,就是告诉妈妈,失去你我很难过,非常的难过。想珍惜她,就和她好好地连接。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同样,任何一段关系的结束,也需要被了解。需要了解,失去她,等于失去了什么?

在问题中,你说“妈妈才病逝不过3年,他竟然就一直在频繁相亲,还企图得到我的祝福,门都没有!从感情上,我是不会祝福他的,所谓善恶有报,就是这样。”

“门都没有!我不会祝福他!”多么坚定的表达啊,那为什么最后还要问该不该呢?

可能你需要一些支持。如果老师也说,你不该祝福他,你都那么痛苦了,为什么还要为难自己呢?自己得到了理解,认同,会感觉舒服一点。

而实际上,这就说明你在寻找指导生活的方向,你需要一个肯定的声音告诉自己,你是对的。

那这个告诉自己该不该的人是谁呢?可能曾经,就是母亲。母亲不在了,自己便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好不好了。

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路。有的人找了一个老公,让老公告诉自己对不对,好不好;或者养了一个孩子,让孩子告诉自己,对不对,好不好。

也有的人了解了自己内在的缺失,内化了一个好的母亲,从此面对为难时,扪心自问,我这样对不对,好不好。


妻子病逝才三年,这个男人就开始频繁相亲……



最后,面对一段关系的结束,你还需要疗愈。

任何关系的结束,都会或多或少的给我们造成一些创伤,母亲的离去更是如此。可能你觉得一切都是不可控的:

我爱的那么深,但是她竟然突然就离开了我。那个痛太痛了,所以我不敢对一段感情投入太多,谁也不能让我爱了,我也不敢再爱谁了。


也可能因为母亲离开的方式,我觉得男人都是可憎的。我不愿意再相信男人了,我害怕他也不做家务,他也因为鸡毛蒜皮跟我吵架,我怕自己被气死,我怕自己像妈妈一样死的那么轻易,那么不值得。

当然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只想说,确实每一段关系都值得被珍惜,被了解,而这段关系造成的创伤,也更应该被我们看见,重视和疗愈。

受伤时停一停,整理后再出发,妈妈在天上看,在等你好起来。

— 咨询师推荐 —


戴喆, 幸知在线高级情感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亲密关系团体讲师,情感专栏作家。专注婚恋关系多年,有丰富的授课经验。

擅长婚恋情感、管理情绪及个人成长等问题。生命的连接是最高的疗愈。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费获取文章,学习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