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孩子上奧數,結果可能是——噢……輸!

你讓孩子上奧數,結果可能是——噢……輸!

一早,看到了上頭這張截圖。首先,我覺得可能是謠言,但不管是不是真的,我眼前是真的浮現出這每句話後頭那些家長焦慮的臉。我絕對相信,他們的焦慮並不是來自於奧數班被取締後那些可能退不回來的學費。那他們在焦慮啥?沒了奧數班,學生減負了,還有啥可焦慮的?他們在焦慮——這要是沒了奧數班,他們的孩子該學啥。

上奧數班,幾乎就是中國人功利主義最集中的體現。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主席、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曾經接受採訪時說:“奧數培養不出一流數學家。”進而他說出中國最奇葩的現象以及背後的本質:

(中國家長)他們喜歡奧數,是因為有保送機會,但又認為學數學沒前途,於是不要孩子學數學。

是啊,沒了奧數班,他們的孩子還能憑什麼保送?憑什麼擇校?

有人會說:這是制度造成的。就特想反問:制度還讓你自動報稅呢,你報了嗎?制度還不鼓勵買二套房呢,你咋還假離婚去買?……

也對。制度有漏洞,總有人是要去鑽的,某種意義來說,也算是制度造成。但本質不就是鑽空子成性,打擦邊球上癮,沒佔到便宜就算事故的心理在作祟?

坦率說,對於奧數我是很無所謂態度的。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排斥。因為道理很簡單,我不認為上了奧數班,我的女兒就因此數學能學好,甚至都不認為她去了能獲得什麼保送或者更好的學位機會;同樣,我也不認為,不去上奧數,我孩子就能成為一個有創造力,思維活躍的人,就此走上文學家、藝術家、發明家之路。不會的,這兩種結果都不那麼確定。但有一個態度是明確的,上不上奧數班,讓孩子自己決定。

又有人會說,孩子懂什麼?他們只想玩,怎麼可能想去上奧數班?但我親身觀察的結果卻並不是這樣。我孩子幼兒園的同學裡,就有孩子主動要求去上英語班、數學班……因為他最好的朋友在那,所以他也要去。

而且這樣的現象並不是個別,之前就有朋友讓孩子去上奧數,我們還挺嗤之以鼻的,但朋友說,不是我逼他去的,是他自己想去。當時我們也不相信,但朋友給出的解釋也是如此:因為孩子的同學都在上奧數班,都沒人陪他玩兒,還不如去奧數班,和好朋友一起上課,還能順便一起玩兒。

所以,在我看來,奧數班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也有它的好處,比如他是個不錯的社交場所,孩子在這樣的小社會環境當中,能夠感受競爭,見識牛逼老師和傻逼老師,權當社會實踐了,真挺好的。

但我反對家長以升學為目的,以物質利誘讓孩子上奧數班。都不知道這些家長咋想的,自己不愛學習卻特別愛給別人報班。養條狗都給報個培訓學握手……咋想的?你是要讓它去物業上班還是咋滴?

你讓孩子上奧數,結果可能是——噢……輸!

中國式養孩子有個特別詭異的現象——就是感覺孩子都不是親生的,養到十八歲就要趕個早市賣掉一般。所以在十八歲之前,各種添加劑、瘦肉精瘋了一樣灌,不夠分量的,家裡再想想辦法注注水,彷彿高考結束,這個人就和自己沒關係了,就解脫了。

但可能嗎?真要是這樣,我們也就見不到那麼多為了給孩子找份工作四處送禮求人的父母;也不會看到在公園相親角躊躇滿志的爸媽;還有為孩子買房點燈熬油的雙親。這當然不能怪罪於奧數班,但如果是以走捷徑,隨大流的想法去上的奧數班,則是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整個縮影。你指望孩子在那學會知識,適應課堂,但孩子更可能會從家長的這種行為過程當中學會依賴和取巧。之所以這麼說,就因為逼著孩子去上奧數班,孩子自然就會認為這是家長的事兒,從而擴大為學習就是家長的事兒;而那些所謂的奧數班,說得好聽點是個學習班,可那教授的全是答題的伎倆罷了,別說學習方法,連辦法都算不上,全是雕蟲小技的得分術而已。

有人也許會說,不高考,孩子哪有前途?高考不就是需要得分術嗎?

能問出這話的人,估計是家裡沒通網,你們是準備讓孩子去參加1978年的高考嗎?

前兩天看到個新聞,說的是高考改革的。其中有一點是很值得家長們去注意的。裡頭說,未來高考的試卷,要大量增加閱讀量。所謂大量增加閱讀量是什麼概念?現在的高考語文卷子的文字量是七八千字,而未來的語文卷子的文字量要增加到一萬字以上。現在的理科卷,比如數學,物理,化學……試卷文字量只有不到三千字,未來要增加到五到七千字。有命題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說,未來的高考試卷,要讓15%的考生做不完。

啥意思?就是一個孩子如果閱讀理解不行,可能高考時連卷子都看不完,別說還要答題了。

敲黑板,劃重點——閱讀理解。

不光是閱讀,還得理解。這裡的閱讀,不僅僅是什麼古詩詞和名著,而是更為廣泛的知識涉獵;而理解,它不是簡單靠死記硬背或題海戰術能夠培養出來的得分伎倆,而是長期良好閱讀習慣和社會實踐的總和。

我這裡並不是要去說未來哪門學科更重要,而是要說,那些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家長,自己有沒有在好好學習呢?你們拿著學校招生簡章逐條對照,一一落實的時候有沒有抬頭看看未來世界真正的考試是什麼樣子呢?送孩子去奧數班……未來高考將要變成啥樣你都不學習,你讓孩子上再多的班不都是浪費自己的金錢和他們的時間?

今天寫這麼多,不是為了奧數班去鼓與呼,也不是因為要關閉或取締而喜大普奔,因為壓根兒就不是這個事兒。而是無論奧數班是否存在,都會有那麼一群家長希望找到一個辦法,為自己的懶惰和盲目去粉飾。

在職場常說的一句話叫做:戰略的懈怠是最大的懶惰。而對於一個孩子的培養來說,不去發現孩子特長,不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去塑造孩子的性格,是父母最大的失職。

說到底,這世界不是有太多平庸的孩子,而是有太多隨大流的父母,怨不得別人,更與制度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