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我國古代封建時期四大盛世漢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離現在最近的當屬“康乾盛世”。提到康乾盛世,就不得不提“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十全”指的是十項武功,也就是乾隆時期的十場戰爭。後世人對這十場戰爭,評價不一,甚至有的譭譽過半。用兵大小金川(四川大小金川縣)被認為是小題大做,窮兵黷武,彈丸之地,讓乾隆投入了60萬兵力,代價十分慘重。平定準噶爾和天山南部的大小和卓之亂,收復新疆,被認為是開疆拓土把新疆重新納入中國版圖。平安南(越南)被認為是維持正義,徵緬甸被認為是沽名釣譽,窮兵黷武。兩次抗擊廓爾喀(尼泊爾)得到了反擊侵略,雖遠必誅的讚譽。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乾隆對自己的“十全武功”十分在意,親自撰寫了《十全記》,還創造了十全縣以示紀念。他曾說“漢武帝統一了內地中原,蒙古帝國統一塞外和中原為一體的大中國,老祖宗所留下的疆土,到我這一寸也不能丟”。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從十全武功看,乾隆確實做到了,他在位時期的疆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之一,他所收回的領土,包括現在的新疆全部,外加清末割讓的西北地區領土(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的一部分)(44萬),外蒙古一部分,唐努烏梁海(17萬),緬甸江心坡(7萬)等等總共220萬多平方公里領土。果真是這樣的嗎?乾隆寸土不讓,為什麼送到手的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不要呢?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這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海外的蘭芳共和國!這也是乾隆送掉最值錢的一塊領土,如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在西太平洋國際貿易道上,能夠扼守馬六甲海峽。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蘭芳共和國。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明朝和大清期間,有不少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或者因為朝政原因,或者想要發家致富去海外淘金,都紛紛去了南洋。隨著華人越來越多,他們在海外互相照應,團結對外。1776年,在婆羅洲西北部,有華人建立了一個蘭芳共和國,羅芳伯任首任總統。經過幾任總統經營後,蘭芳共和國最大版圖面積有60多萬平方公里,擁有200萬人口。蘭芳共和國是海外華人建立第一個共和國,比美利堅合眾國還要早11年。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這個共和國帶著濃郁的中華文化色彩,國家元首叫“大唐總長”,當地人稱“坤甸王”。元首傳承採取的是中國古老的禪讓加選舉制,治國體制上吸收西方制度,實行共和體制。國家禮服為漢服,士兵服裝是大清綠色兵服,舉辦漢文學校,聘請大清儒士執教中華傳統文化。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蘭芳共和國建立後,蘭芳共和國總長就派陳伯蘭來到大清,向乾隆請求稱藩。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是華人念祖歸宗思想根深蒂固,能夠為祖國開疆拓土,被認為是光宗耀祖的榮耀。二是,當時荷蘭殖民者對蘭芳虎視眈眈,為了尋找靠山,想起了自己強大的祖國。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陳蘭伯來到大清後,乾隆並沒有親自接見他,只是讓兩廣總督接見了他。乾隆以“天朝棄民”海盜匪巢的理由拒絕了蘭芳共和國,但是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乾隆還是答應了可以進行貿易往來。陳伯蘭回去後,謊稱蘭芳已經是大清藩屬國,這一招果然鎮住了荷蘭,一百多年硬是沒敢侵略蘭芳。直到晚清時期,大清搖搖欲墜時,荷蘭才佔據了蘭芳。值得一提的是,羅芳伯去世後,交代國民任何時候歸順大清之心絕不改變,只是中國和蘭芳共和國都沒等到這一天。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乾隆時期對待領土的態度是一點也不能少,採取“零容忍”態度,為什麼送到手的蘭芳共和國,乾隆不要呢?乾隆沒有意識到蘭芳地理位置的戰略重要性,滿族遊牧民族是陸地上的王者,對海上領土和貿易很不感冒。乾隆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的王者至尊,內心深處根本對這些天朝棄民不屑一顧。蘭芳共和國是由抗清失敗的明朝餘部,不願意歸順大清的明朝遺民,明朝被朝廷通緝的人。乾隆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索性就沒要這塊領土。康乾盛世時期,物產豐富,應有盡有,那些海外貿易對於大清經濟無關緊要。乾隆實行了閉關自守政策,避免海外不必要的糾紛。

乾隆征戰五十年,收復200多萬領土,卻遺棄一塊最好的領土!

蘭芳共和國就是現在的西加里曼丹,這個地方在印尼、馬來西亞、文萊三個國家範圍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乾隆當時收下了這塊領土,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將向前推進。“十全老人”征戰五十年,折兵數萬,開疆拓土。對待領土一點也不能少的態度,到頭來,卻錯過了一塊最好的領土,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