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學生爆笑而又心酸的情書,讓所有扶貧幹部臉紅

我(小編)是一名公務員,也是一名基層幹部。我的妻子,是一名小學老師,鄉村小學老師。妻子的班上,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學生,有的學習很好,有的學習一般,但是最近妻子班裡,出了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班上的一個小男孩,給一個小女孩寫了一封情書,其實,現在的孩子,開竅早,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問題在於,情書的內容,讓人不知道怎麼說才好。他是這樣寫的:

這個小學生爆笑而又心酸的情書,讓所有扶貧幹部臉紅

“親愛的某某,我們現在還太小,要好好學習,然後我們一起出去打工,攢了錢回村裡生孩子……”

可能所有的人,看了孩子這樣的情書,都會哈哈一笑了之,但是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卻一點兒也笑不出來,我覺得,所有的基層扶貧幹部,都要看一看這封情書,然後反思反思,扶貧到底扶什麼?

這個小學生爆笑而又心酸的情書,讓所有扶貧幹部臉紅

扶貧幹部是不是應該反思,究竟什麼是貧窮?上面的這位小學生,貧窮嗎?可能物質上相對是比較貧窮,但是,還不至於吃不飽穿不暖,但他真正貧窮的地方,在於思路,一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能想到的出路,竟然只是讀完書出去打工,縱然和家庭環境從小耳濡目染有關,難道跟扶貧的思路就沒有關係?

這個小學生爆笑而又心酸的情書,讓所有扶貧幹部臉紅

扶貧幹部是不是應該反思,扶貧究竟應該扶什麼?思路決定出路,一點兒都沒錯,上面這位小學生,可能他的父母打了半生的工,都沒有能完全擺脫貧窮,但是卻把“打工就是終極目標”這個理念,原原本本的灌輸在了下一代的腦子裡,帶著這種思路,且不說他在讀書上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恐怕中學讀不完,就要去追逐打工的夢想了。所以,扶貧扶什麼?扶思路,扶價值觀。然而絕大多數地方,仍然在給錢養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