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01

要理解“道”,就要去观察“得道”的人


北海若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没有好没有坏,一切都是一样的,无贵无贱。

河伯问他,既然无贵无贱,大道很高级。那么,大道到底如何高级?

北海若说,尽管“道”无处不在,但明白“道”的人会有一个特点——“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什么意思?如果你是一个与道同齐的人,就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所有频率与宇宙的频率是共振的。它可以反映到一个得道之人的生活状态里面。

如果我跟你讲苹果公司的iOS操作系统,你很难真正理解。但是我告诉你,你每次购买APP应用花费的30%都会交给苹果公司,你可能就立马理解了iOS操作系统到底是做什么的。

新一季财报显示,苹果公司来自软件和应用的收入高于Facebook,这就是在它的层面上的道。

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不能理解无形无相的东西,你就可以透过其存在的应用来观察不同层面。

所以,你想要理解道,就去观察得道的人。得道的人通达于理,和世界背后的格物之理是联系在一起的。

“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是在说,“权”是一种权衡,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随顺状态——知权达变。

接下来, 北海若讲到“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把得道的状况用更加贴近于我们感受的方式来表达,最后落实在一件事情上——“不以物害己”,就是不会被外界伤害到自己。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02

“人心最接近于道”


不管世界经济怎样发展,在我们人生的大周期里面,股票指数应该会越走越高。但是从大概五年或十年的小周期来看,大概率事件是出现一次重大的振荡。

理解环形理论的人就会很刻意地发现一些很有趣的周期(圆环)性。

1987年至1988年出现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1997年至1998年出现过世界级的经济危机;2007年至2008年又是一次经济危机;2017年至2018年呢?

你见过人类历史上有价值五千亿至七千亿美元的公司吗?

二十一世纪初,在美国产生了一起很大的并购案。当年,新晋代表——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收购了一家代表权利和社会价值最高峰的媒体公司——时代华纳(Time Warner )。这两家公司的并购被称为“世纪交易”。

如今,Facebook是一家市值超过五千亿美元的公司;苹果公司是市值为七八千亿美元的公司。

美国最大的五家互联网公司(苹果、谷歌、亚马逊、Netflix和Facebook)的总市值约等于法国一年的GDP——两万五千亿美元左右。所以,这五家互联网公司的整个资产已经达到非常高的量级。

腾讯的市值为四千亿美元,比非常赚钱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值总和还要大。到这样的阶段,人们仍然会在内心里面产生摇摇欲坠的感觉。

《人类简史》里讲过,所有人间的事情都是人类共同想象的结果,不管这些公司的运营状况怎么样,当越来越多人觉得太高的时候,就会出现崩塌。

最近,腾讯发布了第二季财报,是50%~60%的增长,收入云服务和支付服务同比增长177%。而腾讯发布这么强劲的财务数据之后,股票居然才涨了不到2%。

这个细节充分说明,不是腾讯的业务能力有多强,而是能买这只股票的人全都把钱砸进去了,没有更多的钱来了。

这才是问题。

这就需要知权达变,知道事情已经走到需要回来的地方,就要知道权衡。当它达到一定点的时候,天秤的筹码就会发生反转。

我相信,就算是不懂腾讯和Facebook的业务以及互联网的人,根据对于此道理的洞察,也会知道一场巨大的、全球性的资本动荡正在酝酿。

我看到过一个数据显示,全世界做空谷歌、Facebook、苹果的公司越来越多。按道理说,它们的PE(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的简称)才三十多倍而已。

可能和它的业务真的没有关系,而是与大家觉得“应该回来了”有关。

也就是说,这种趋势与所谓真正的业务关联性已经越来越远,而和人们心里的共同认识越来越近。

这个心理认识的变化恰好是符合某种圆环周期性的。所以,“人心最接近于道”,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读《庄子》读到这里,你难道不觉得风雨欲来吗?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03

一切有利于你睡好觉的事就做


一些朋友问我怎样看待比特币这件事情。我实在是不敢讲。但是,从读过《庄子》的角度来看,能够涨得多疯狂,就会跌得多猖狂。

幸好我认识的绝大部分人不知道怎样购买比特币。不过相信在我节目里面的朋友,总有上百个人已经或者蠢蠢欲动购买比特币的。

也许买比特币最大的乐趣在于疯狂,但最大的伤心和痛苦也在于它的疯狂。这种疯狂会让你血压不稳,无法专注。

上月十五号,一个比特币才一万三千元人民币,现在已经接近三万。如果你买一百个比特币用了一百三十万,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赚了一百七十万。

如果你用三百万购买了比特币,跌到一百万,损失了两百万的话,你也一定也觉得很刺激吧?

小心脏可一定要护着,护完心脏还要护小心肝。因为肝也是一个情绪器官。

对此,我的态度很明确,不要被这件事情伤到。

“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不会被忽高忽低的价格伤害到内心的恬静和自在。突然暴涨很高,你睡不好觉;突然暴跌很快,你也睡不好觉。真正聪明的投资者不会购买让自己睡不着觉的股票。

为一只股票的升跌而睡不好觉,实在是太不划算,因为睡不好觉会伴随很多其他疾病:雌性激素分泌紊乱、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情绪暴躁、抑郁、肥胖、暗疮、脱发、等等,你想得出来的一切疾病都和睡不着觉有关。

庄子借北海若的口说出“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他是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伤害到自己的。做还是不做一件事情的标准就是,如果这件事让你睡不好觉了,就不要再做。

我常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任何事情反过来看都是挺有趣的。

比如我们认为睡好觉是为了能够让你第二天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如果沿用之前讨论的话题,白天所做的一切,可不可以成为你睡好觉的标准呢?

有利于你睡好觉的事就做,不利于你睡好觉的事就不做,能够让你睡好觉的人就结交,让你睡不好觉的人就远离,这就叫“合于道”。

它既符合“反者道之动”的原理,又符合“知权者不以物害己”的精髓。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梁冬|一件事让你睡不好,就不要再做;一个人让你难以睡好,就不要交


——今日互动——

你做过让你睡不好觉的

投资/事吗?

那是一个什么样经历?

期待在留言里看到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