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碧水长流“三江源”

福建龙岩:碧水长流“三江源”

青山绿水 华荣丽摄

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洲国家湿地公园,葱绿群山怀抱的汀江,碧如翡翠,蜿蜒流淌,孩童老人惬意滨水而行,垂钓者悠闲释然,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曾经的汀江边,是脏乱差的泥塘、沼泽地,因为河长制,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河湖治理期间,我们改变为了治理而治理的工作理念,充分考虑人文、自然等元素,在荒废的湖泊和沼泽地上建成了湿地公园,还变废为宝在废弃捞沙场上建成沙滩公园、古码头等。”三洲镇党委书记廖飞告诉记者,“曾经无人问津的沼泽地、湖泊、捞沙场,如今成为游客络绎不绝的旅游景点。”

作为全国的样板,长汀生态治理模式,也是龙岩市河长制深入推进,带来生态嬗变的缩影。近年来,龙岩市结合河长制,打响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的战役,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实践中交出了一份令群众满意的答卷。

河长制助力革命老区生态嬗变

有“客家母亲河”之称的汀江,发源于龙岩境内,蜿蜒流经长汀、永定等4县,进入广东省。除了汀江,九龙江、闽江也从龙岩发源,“三江源”由此得名。

龙岩,也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如何保护“三江源”碧水长流,让其更好地润泽下游?龙岩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持续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役及“清水翻身仗”。针对“三江源”的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系列举措,在当地河长制工作中落地生根。

河道问题,表象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

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群山因为没有植被而裸露,一度被称作“火焰山”。当地痛定思痛,把脉河流山川,下大力气抓源头治理和生态修复,精准治理。

“结合‘三江源’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县政府出台了封山育林的命令,在全县河道蓝线保护区内禁止炼山造林,暂停天然阔叶树采伐,实施河道沿线生态断弱点修复、矿山植被恢复等项目建设。”长汀县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刘睿隽介绍道,“对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裸露林地,采用乔灌草立体同步治理模式,在短时间内覆盖林地,遏制水土流失,涵养林地水源,改善林地质量,促进上层乔木生长和生态快速恢复。”

茂密的森林植被截留了丰富的降水,每年能够涵养4000万立方米的水源,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高,河道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美化。

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当地下大力气解决养殖业污染严重的问题。全县生猪总量控制在61万头以内,推进限养区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关闭拆除禁养区内生猪养殖场,完成升级改造379家,关闭拆除9.8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进城区及各乡镇污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行业水污染整治等工作。

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长汀县铁腕整治,结合生态护岸建设、河流综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境内大小河流得以像汀江一样,再现昨日碧波。以三洲镇为例,原来的“火焰山”变为“花果山”,境内有万亩杨梅林,悠悠汀江水环镇而过,山清水秀。

小流域治理让河流华丽易容

“小溪河水质差,鱼虾绝迹,泥沙沉淀,市民不堪其害。”家住小溪河畔的龙岩市市民詹鄞森说,“这些年,除了春节期间偶然见过小溪河水清之外,从来都是‘一江浊水向东流’。站在桥上,常常能见到小溪河与龙津河的交汇处是‘泾渭分明’的状态!”

小溪河是龙岩市中心内河、龙津河上游的重要支流。随着城市发展,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小溪河付出了惨重代价。多年来,“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尴尬局面持续存在,河水污染“久治不愈”,2016年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反馈的突出环境问题。

整治小溪河迫在眉睫。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龙岩市委市政府将小溪河的治理作为头号工程来抓。

龙岩市委、市政府和新罗区委、区政府成立整改领导小组,立下了“军令状”:2017年5月底前初见成效,6月底前水质明显改善,8月底前基本完成,12月底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治理河道污染,源头是关键。经检测,铁、锰污染是小溪河的主要污染源,这与周边的采矿产业密切相关。龙岩市建立专门微信群,召集当地记者与政府工作人员组成暗访小组,每天24小时暗中记录污染源排放情况。两个月后,终于完成了两线污染源的调查,摸排出了20多个企业污染源线索,以及河道倾倒垃圾、弃土乱堆乱放等10多个问题。

发现“症结”,立即“治疗”。龙岩市市长、市级总河长亲自调度,并开展联合执法。分管副市长、九龙江流域河长“每月一协调、每半月一调度”。高位推动下,去年小溪河流域共行政处罚企业19家,查封扣押10家,刑事移送3家,行政拘留9人,以污染环境罪判刑2人;关闭拆除企业38家,取缔非法洗砂点26处,整改企业41家;处罚金额合计66.8万元。

2018年1—7月,小溪河流域出动检查200次,检查企业40家,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9起,处罚金额85万余元,实施查封扣押3起,行政拘留1起,关闭拆除企业2家,限期整改企业14家。

通过强力有效整治,小溪河终成盛大易容——铁、锰多次实现“双达标”,水质20年来由Ⅴ类首次达到Ⅱ类。

“除重点抓好小溪河整治外,我们还对市里的其他25条重点小流域进行全面整治,每条流域都成立了指挥部,制定专门整治方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打好小流域整治翻身仗。”龙岩市河长办主任林旭介绍道。

治理不易,巩固更难。为此,市政府印发《小溪河流域治理长效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参照执行,形成了“以市河长办总牵头,县(市、区)、乡、村各级河长和市、县(市、区)、乡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可复制、可推广的重点流域治理模式。

今年上半年,龙岩市制定了2018年“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方案,重点实施19条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19条的小流域中劣Ⅴ类小流域有15条。全市小流域“省为民办实事”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一半。

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2018年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役实施意见,把34条重点小流域列入实施水质提升工程,16条劣Ⅴ类小流域均被列入。根据9月份环境监测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整治,目前已无劣Ⅴ类小流域。

“河道警长”亮出利剑

联动机制步履统一

长汀县三洲镇派出所所长林波,负责一方治安,2017年开始,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河道警长”。除了打击水事犯罪,在巡逻过程中,他们还担负起向群众宣传破坏、污染水环境等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及其法律后果的任务。

三洲镇派出所还构建了镇、村两级“河道警长”体系,以对应全镇河长体系,所长任镇级“河道警长”,各责任区民警任村级“河道警长”,派出所辅警对应任村级“河道辅警”。

“保护生态环境永远不能松懈,这是民心所向。以前都是接到报案才出警,自从以‘河道警长’的身份加入河长制工作以后,我们变被动出击为主动出击,管理效果更好了。”林波介绍道。

2017年2月,龙岩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并结合“红土地生态警务”建设,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与河长体系相配套的“河道警长制”。对应河长体系,专门配置了市、县公安局和乡镇(街道)派出所三级河道警长。

利用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职能,龙岩市强化对涉水污染犯罪和阻碍治水工作行为的打击,为河长制工作保驾护航。目前配备市级“河道警长”2名、县级“河道警长”57名、乡镇(街道)“河道警长”275名,共开展巡查3000余次。

河道警长履行巡河职责,对涉河涉水案件不再依赖其他部门报案,公安机关从事后介入变为事前参与,通过联合执法发现违法排污等行为直接立案侦查,在环保、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下,能迅速、高效地取得足以运用于刑事司法的犯罪证据,促进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良性互动。

“河道警长”协助河长做好所辖江河湖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他们不仅是“巡逻员”“宣传员”,还是“信息员”“调解员”。

作为“信息员”,就是发挥公安基层单位在情报收集、研判、会商等方面的机制优势,对收集到的涉水矛盾纠纷、案件线索,及时通报、移送,适时介入,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作为“调解员”,“河道警长”能够将涉水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苗头期,防止涉水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

自2017年设立“河道警长”至今,全市公安机关配合开展河道整治1042次,配合开展环境整治执法行动846场次,受理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破坏水生态行政案件58起,行政拘留57人,查获破坏水生态刑事案件数6起,刑事拘留4人,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

执法为基础,机制更灵活。借助龙岩市探索建立健全的县域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工作机制、联动执法机制,以及实施的区域联合、异地交叉执法制度、交界区域联合治污制度等,公安机关主动靠前,并与各部门长效联动,长期保持对涉水案件的高压打击态势。

曾几何时,许多生态环境的治理,由于没有强硬的执法保障,常常疲软乏力,或虎头蛇尾,或半途而废,最终反弹升级,后患多多。“河道警长”的加入,助力河长制打出声威,显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治实效。

信息平台迅捷高效 社会各界齐显神通

胡文强是上杭县旧县镇镇级河道专管员。按照要求,每天他都要对旧县河及其他小溪流进行巡查,发现河道垃圾,他都要及时通知专业的保洁公司人员进行清理。若发现河道污染等重大问题,要第一时间通过“龙岩市河长制信息平台”App,拍摄现场图片进行上报。

除此之外,依靠“e龙岩”平台,市民也可同时随手拍摄照片上传,随时随地反映河道问题,这成为群众涉河诉求答复的主要渠道。

市民在“e龙岩”《随手拍》栏目发起涉及河道的投诉件后,投诉件将分发转办到接入“e龙岩”的“龙岩市河长制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根据GPS定位按“属地管理”原则,直接派发给挂钩的河道专管员,同时短信通知河道专管员、河长、信息平台管理员等人,确保投诉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人,保证投诉件得到有效跟踪落实。

河道专管员队伍作为投诉件处理流程的第一个环节,由其确认并认领后,属地河长办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协调组织相关成员单位进行现场处理。整个诉求件处理流程只有一个转办环节,即“e龙岩”转办至河长制信息平台,平台第一时间点对点发给所在地河道专管员和流域河长,从而有效减少了部门间分流转办环节,提高了投诉件办理效率。

上半年,龙岩市河长办办建立了7×24小时执勤及快速响应机制,尤其是春节期间受理的5件投诉件,平均现场确认响应时间1.6小时,办结时间23小时,真正实现信息平台扁平化设计高效运作目标。

“平台上线至8月23日,共收到‘e龙岩’转办涉河涉水诉求件120件,120件涉河涉水诉求件均在第一时间得到跟踪督办,各河道专管员平均认领时间为2.82小时,平均办结时间为46.3小时,群众评价满意度达99.2%。”龙岩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介绍道。

河长制的强力推进,除了政府部门的联动合作,还要依靠社会力量。

龙岩市政府出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河道巡查奖励相关措施,鼓励群众举报周边发现的河道污染问题。《闽西日报》、龙岩电视台刊登播放全市河长名单,公布举报热线,开设“河道问题曝光台”,接受群众投诉和自媒体曝光。

同时,龙岩市组织“民间河长”开展护河活动,以县、乡河长办为单位,吸收退休老同志、老年人协会、妇女代表为“民间河长”,管好身边的河流。市妇联联合市河长办开展了“巾帼护河·共建生态家园”主题活动,上杭县成立青少年生态环保联盟并开展“小手拉大手、共护母亲河”志愿活动,连城县揭乐乡成立统一服装的女子劝导队助力河长制,激发了群众参与河湖治理热情。

流水泱泱白鹭飞,水清岸绿生态美,随着河长制工作不断推进,闽西大地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了昔日波光粼粼、杨柳依依的模样,越来越多的群众为河长制点赞叫好。龙岩市从全面推行河长制演变到了“合而长治”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效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让每一条溪流真正实现绿水长流。

来源:中国水利报2018年12月1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