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絕頂的諸葛亮,一身本事眾人皆知,卻為何不做皇帝?

顓治國


帝王所需要的能力:

1、識人之明、用人之能;

2、御下之道,恩威並施。

三國裡那些人能做到?曹操、劉備!

曹操青梅論酒,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

能夠符合一個優秀帝王特徵的只有這兩個人而已。

孫十萬如何?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十萬只是兒子級別的!

那麼聰明絕頂的諸葛亮具備這兩點本事嗎?

1、劉備死前曾說馬謖誇誇其談、不可重用,諸葛亮不然,用之。馬謖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並不具備識人之明。至少不具備合格的識人之明。

2、劉備生前魏延、李嚴、廖立等人都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得到發揮才能的機會。之後、諸葛亮執政,魏延、李嚴、廖立等人被排擠孤立,打擊了不少政敵。自己雖然博得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名,但這並不是帝王應該鞠躬盡瘁的。帝王,看著臣子幹活就是了。諸葛亮並不具備合格的用人之能。

3、諸葛亮是否懂御下之道,恩威並施?我認為是懂的,但為什麼做不到?性格使然!諸葛亮的性格就不是做帝王的性格。

其他原因:

1、環境。忠於劉備劉禪的老臣還是很多的,譬如、魏延、趙雲、簡雍等人,對劉備、劉禪都是忠心可鑑的,諸葛亮毫無機會。

2、諸葛亮的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古有諸葛亮、近有周總理。都是極偉大的人,叛亂上位?這根本就是對他們這種清澈透明的心的玷汙!


由此可知:諸葛亮即不具備帝王的能力,也沒有做帝王的想法,環境也不允許。怎麼會去想著做皇帝?


皮落痕


以我看歷史的體會,沒有人不想當皇帝,小官爭利,大官爭權,當了大官,富貴已極,日享尊榮,自然不愁吃喝,那為什麼歷來朝堂爭鬥,都是那些權牟人主,位極人臣者在爭奪權力,歷史上被殺的,被滅族的都是巨擘,方孝孺被滅十族,另一個叫景澄的被活剝皮,武后當政時殺了多少高官與宗親,這還不是為爭奪權力所致?

爭奪權力是極為殘酷的,失敗者往往株連九族,曹操就經常把謀反的朝臣全家上下數百口,牽至河邊挨個砍頭,河水不流。劉備加入了衣帶詔一黨,嚇得日夜不安,以種菜迷惑曹操,曹操不是青梅煮酒,試探劉備,讓劉備用打雷唬弄過去了,這些人富貴已然到手,為什麼還冒著極大的危險去奪權呢?因為權力對人誘惑太大了,如果可能,我敢說每個人都會選擇當皇帝,不但武則天想當皇帝,連她女兒太平公主,媳婦兒,外甥女,乃至女秘書上官婉兒,都想當,更何況是男人👨呢?尤其是達到權力頂端的男人。

當皇帝不過是熱愛權力的表現形式,歷史上有很多權臣就乾脆廢了小皇帝,自己當皇帝,這正是從曹操開始的,南北朝時,五代時都是這種模式,都學的是曹家與司馬家,為什麼曹操和司馬懿二人掌握了權力,自己不當皇帝,那是因為當不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是不會讓他兩個廢了少帝自立的,人家吃的是漢家的飯,當的是漢朝的官,是漢帝提拔起來的,豈能讓你曹操稱帝?司馬懿也是如此,同朝的一批老臣都是曹睿任用的,都在監視著司馬懿。

什麼時候就可以稱帝了呢?當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是你提拔起來的,或是你已爭取過來了,當然他們只擁護你,不接受那個早已無用的皇帝,所以不用曹丕動手,手下人自然給他把一切都弄妥當了,他就等著當皇上吧!這都是曹操給他安排好的。司馬炎當皇帝也一樣,朝堂上都是司馬家的人,自然非得司馬炎當皇帝不可,還有趙匡胤,少帝繼位後,滿朝都是趙匡胤的人,按以前的辦法,趙匡胤早就廢了小皇帝了,但為子孫後代的江山考慮,他假裝不肯,結果手下人想了個陳橋兵變,強迫他當皇帝的計,他才表示勉為其難,你不得不佩服,趙匡胤手段高明,把自六朝以來的篡位之風給破解了。

再說到諸葛亮,從他那篇《出師表》來看,他確實是個比較可靠的人,滿篇憂國憂民的情懷,為官也勤勉正派,為了北伐,積勞成疾,他還遠不到稱帝的地步,一者朝中都是同殿之臣,互相監視,二者他沒建什麼功業,荊州不能恢復,國仇未報,北伐又不成,三者他的北伐總是讓內部人所破壞,怪他窮兵黷武,空耗國力,連北伐都有很多人反對,又怎麼能夠得上稱帝呢?話又說回來,如果他稱帝的各方面條件都具備的話,他也會當仁不讓的,那個後主劉禪,有什麼用呢?


用戶58617410289


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非要當皇帝?

劉封想當皇帝結果怎樣?魏延想當軍政老大結果怎樣?司馬氏當了皇帝結果又怎樣?還不是禍及子孫!到頭來連普通人都當不了,況且曹家對司馬家也不薄,雖然削了權,還照樣有官當。真的還不如當士族吃香喝辣,不管城頭變幻什麼大王旗,照樣穩坐釣魚船。看看曲阜老孔家,誰能比得上?

其實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貢獻,比什麼都來得重要。至於誰做老大,誰做老二,有這麼重要麼?整天用誰有皇帝的氣質,誰沒有來評價一個人的成就高低,有價值麼?


南虢先生


第一: 名不正言不順。 劉禪即為以來一直都沒犯什麼大錯,只是在宮裡享樂為主。如果就這樣把他廢了,肯定會有人不服。想那些忠於劉家的人(五虎將的後代),或者地方士族(像譙周等人)都是不會服他的,甚至會起兵反抗。

第二: 託孤在前。 劉備死前,曾託孤與諸葛亮和李嚴。雖然李嚴最後被諸葛亮扳倒了,但是由於劉備已經託孤與你,你不好再去搶他們家的江山(像司馬懿這種人是特例)。何況,那個時候劉禪只是有名無實,當不當皇帝差別不大。但是如果諸葛亮真的把劉禪廢了,那這個篡漢的罪名就得他來背。到時候魏吳起兵伐之,擋得住麼?

第三: 諸葛亮沒有野心。諸葛亮要是真想當皇帝的話,有兩個很好的機會。第一個就是在劉備逝世的時候。他大可以假傳遺詔(當時房間裡只有劉備和諸葛兩人),把自己的嫡系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再設個陷阱把那些忠於劉家的人一網打盡,比方說假傳劉禪召見他們,再與途中設下伏兵一局殺之。除此之外,憑諸葛孔明的腦袋肯定有比筆者還好的方法,可是他沒有這樣做。 第二個機會是在剷除李嚴之後。當時諸葛亮的威望,實力以上身到頂點。如果他真的想當皇帝的話,一聲令下,就可以廢了劉禪。但是他還是沒有這樣做。除以上的困難意外,最重要的還是他沒有野心。

第四: 一生忠義 諸葛亮的忠義是所有人都認可的。他忠於漢室,忠於劉家。他在出師表寫得很明確,他這一生的目的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所以他不會像曹丕那樣篡漢。古人的心中,一個朝代,只能是一家的。漢朝是劉家的,諸葛亮不可能自己把他的人生目標給廢了。


k並非感同身受


對於諸葛亮來說做蜀漢的權臣比做皇帝要好得多了,對於三國老百姓的瞭解都停留在關於三國演義的影視劇中,而演義終究是演義,影視劇也是藝術加工過的。陳壽的《三國志》有些內容還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蜀國的前期發展路線幾乎可以說是是按照隆中對帶我策略再走的,可是到了中後期發展起來就比較乏力了,曹魏統一北方,儼然已成正統。最重要是的是曹魏人口土地比蜀國多的多,蜀國後期的發展實際上已經進入了死局。諸葛亮當不當皇帝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他知道按照這種趨勢下去,蜀國早晚會被兼併,而且他在蜀國中的的勢力可以說一人下萬人上,劉禪儼然已成傀儡。做一個即將亡國的帝王有什麼意義呢?


人文與社會吧


原因一: 他開始本無意參政,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得出他。學識眼界高了不一定要有野心,內心豐富的反而能不在乎那些權利富貴。

原因二: 請參照曹操,曹操也是權利滔天,他那麼有野心不也沒做成皇帝嗎,怕落人口實失了民心,更何況諸葛亮。


小酒君談歷史


1.淡泊名利,劉備去請了他三次,可見他對這些事不感興趣。

2.還有就是劉備死後留下趙雲,給趙雲很大的權利,為的就是防止諸葛亮稱帝。


笑笑實驗室


那做皇帝可不是隻拼智力,還拼的是人心,雖然諸葛亮後期大權在握但是朝內朝外還是有很多忠心於蜀漢的,就像司馬懿在叡帝的時候還是隱忍個,等真正的把諸葛亮除了才握住兵權,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他不想在後視留下一個奸臣的名聲。


華源說


愛因斯坦怎麼沒做美國總統?當領導不需要聰明,更需要勇氣,堅毅,有擔當


托馬斯熊


諸葛孔明是謀士,與做皇帝具有一定差距,而且這差距還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