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探讨教育时政,分享教育观点。全新栏目“教育简答”今日上线啦,小西将会搜集各位朋友关心的教育问题,将有价值的观点分享出来。

让我们从本周开始,每周三相遇教育简答,共话教育未来。

今日话题: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你觉得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内容吗?

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这个问题是反映了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有的老师职级高,工资高,但是工作量少。这是普遍现象。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单位也是普遍现象。原因是职级高的几乎都是老教师,他们的职级是靠自己十几年或二三十年努力一级一级晋升上来的,职级高的都老了,他们的精力,体力都不满足要求了。难道你让他们去干最多,最重的工作吗?刚参加工作几年的人就可以跟老员工比工资,比工作量吗?

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按职称安排工作内容,是一种理想状态,职称制度的设计上,就是按照职称安排工作,也就岗位设置,高级教师在高级教师岗位上,中级职称在中级岗位上,初级职称在初级岗位上。

但是,现实从来都跟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可能还很难找到一所学校,完全按照岗位设置来安排职位。99%的学校,只能按照现有教师和岗位需要,进行职位安排,拉郎配式的安排比比皆是。

比如,本来是音乐美术专职教师,但是语文、数学岗位缺人,直接去教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多出来了,去教语文数学,也是正常现象,这不是校长的事,就这么些人,不这样安排,总不能让有的岗位上好几个人,有的岗位上没有人吧?

总之,理想是理想,计划是计划,现实是现实,一切从现实出发,就是真理。整天嚷嚷着职称如何不合理,岗位如何不合理,不如去适应,不如去把工作干好,这才是正道。抱怨是一种病,会让你一事无成!

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动物除了人都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那么,它们为什么还要含辛茹苦甚至不惜生命哺育着下一代呢?因为它们承载过老一代的福祉,就必须承担起抚养下一代的责任,这样才能维持物种的延续。

人类也是如此,没有老一代的辛苦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历史的传承。老人也曾经年轻过、奉献过。我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带来四-六个班的物理课,一周最多上十六课;四十几岁时带四个高三班的物理课,一周十二节课,还要带班主任。当时,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都比我代课少,我也从来没有觉得不公平。相反我觉得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你总不能让年老体弱的父母冲在前,你也不可能让羽翼未丰的儿女勇挑重担吧。就这样我们迎来了学校的大发展,从高中三十六个班发展到六十六个班,看着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的涌入,我们无比欣慰。同时,当我因病退出一线时,年轻的教师仍给予充分的关心与尊重。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一味地让年轻人无私奉献。所以,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在优化改革,比如提高课时津贴,提高班主任待遇,绩效考核按工作量发放,破格晋职晋级等等,这样体现都在努力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也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学校年轻教师的绩效工资是我的二三倍,我也没有觉得失落,尽管我们年轻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这是历史造成的,在许多时候我们不仅要为年轻人让路,更应该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而且,我始终认为学校完全不同于企业,在企业如果你有个专利发明能为大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老少都可以得到你带来的实惠。而在学校即使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干两个人的工作,即使你带的班级年年第一,其他老师也不可能跟你得到额外的利益。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现在的社会更加开放,年轻人可选择的路子也越来越多,如果你认为这里不公平,你可以努力去创建一个公平的环境,或者需求更加公平的环境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指桑骂槐怨天尤人绝不是一个有志青年应该做的事。

以上只是个人看法,希望各位同行及热爱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一些中小学教师按职称发工资,这些教师应该按职称安排工作吗?

1.反对把工资与职称挂钩的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特别是以“论文”为标准的职称,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是中国九十年代以来最摧残教育的恶举。

2.传帮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医疗战线尤为重要。教学时间长,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是年轻人的师长,年轻人应该尊老讨教。

3.不管怎么样,教龄的长短水平的高低是教师的评价尺度,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多带课,既是提升业务能力的需要,也是年纪轻精力足学习和付出同在之时,如果斤斤计较,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吃亏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