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曲》。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表达了一种不舍和凄凉的感情。那么,王维口中的“阳关”指的是哪里?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公元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阳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唐朝中后期,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了?


昔日的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