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配有槍嗎?

萌萌影視集中營


飛行員飛在天上,飛機就是他最強大的武器,有了飛機他就能對敵人的艦艇坦克雷達甚至是敵人的戰機進行攻擊,威力可比槍械大多了,那麼飛行員就不需要配槍了嗎?事實上飛行員都是有配槍的,而且一般都是手槍,而戰鬥民族的飛行員甚至會攜帶短管突擊步槍上飛機。

飛行員配槍這件事情其實從一戰時期飛機剛剛登上戰場就出現了,當時的飛機普遍都非常輕量化,難以掛載武器,最多就帶幾個手榴彈甚至迫擊炮彈進行對地攻擊,但是敵我雙方戰機遭遇往往互相拿對方沒有辦法,於是有的飛行員就靈機一動帶上了手槍,不帶更大威力的槍是因為機艙裝不進去了,總之最早期的空戰就是飛行員互相遭遇後拔出手槍互射這個模式。

這也是飛行員配槍最開始的用途。但是隨著封閉式機艙的出現和機載機槍的出現,飛行員不必在用手槍進行空中互射了,但是與此同時降落傘出現了,飛行員被擊落後往往選擇跳傘,跳傘後的飛行員往往位於敵後,被大量的敵軍所包圍,要麼就是落進了狼蟲虎豹橫行的森林。

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和兇狠的野生掠食動物,手無寸鐵的飛行員生存幾率顯然不高。要是配備了手槍,飛行員在面對這些威脅的時候生存的幾率就明顯大得多了,不提手槍對猛獸的傷害,單單說手槍的槍聲都足以嚇退很多的野生動物了。

而到了現代,飛行員仍然面臨上述的這些跳傘後可能出現的威脅,配槍就依然還有必要,而且就算降落點沒有猛獸和敵人,手槍還能用於打獵和引起搜救人員的注意。所以飛行員依然還是攜帶配槍的。

而且不同於我國的手槍,國外很多飛行員甚至會配備衝鋒槍,例如UZI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火力強大體積又不比手槍大多少。事實上戰鬥民族甚至還會給飛行員配上短管突擊步槍等兇殘火力。由此可見,除了民航客機的飛行員,軍方的飛行員基本都是配有手槍的。


水鏡曉先生


先來看下面兩張圖。






這是“飛豹”殲擊轟炸機飛行員,瞧瞧,他們是不是都在腰間佩戴著槍啊。

再來看一張圖。



這是2016年3月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訓練基地首次組織全體空勤人員開展11式手槍訓練。這說明飛行員不僅要帶槍,平時也得練習射擊本領。

其實,世界各國的軍用飛機的飛行員,是必須配備防衛武器的。包括宇航員也是配自衛武器的。

為啥?

不怕千萬,就怕萬一。

萬一宇航員返回地球出了事故,例如飛船沒有降落在預定區域,這時宇航員的自衛武器就是在救援部隊趕到前的唯一救命稻草。同理,飛行員執行任務發生事故跳傘成功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飛行員配槍可以在戰時在敵方區域被擊落時與敵人對抗。

還記得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擊落俄軍在敘利亞空襲恐怖組織的蘇-24戰鬥轟炸機的事嗎?

2名跳傘逃生的俄軍飛行員1人生還,另1人卻遭地面上的武裝分子射擊而陣亡。為防止此類事件發生,俄軍開始為敘利亞執行任務的飛行員裝備更強的自衛武器——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和AKS-74U短突擊步槍。



俄軍在敘利亞的飛行員配備了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



手持斯捷奇金衝鋒手槍的俄羅斯飛行員,為了增加射程和全自動射擊時的精度,斯捷奇金衝鋒手槍採用了可充當槍托的硬式槍套



圖為揹著狀態的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當年的蘇軍飛行員,還揹著AKS-74U短突擊步槍

當然,對飛行員到底要不要配槍,也存在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認為,飛行員跳傘被俘的可能性極高,帶不帶槍並不重要,你要是抵抗,換來的就是陣亡,這對國家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為什麼美國飛行員跳傘後投降,因為交換戰俘後他們還能上戰場。

飛行員跳傘後應該利用地形環境等隱藏自己,同時向友軍報告方位座標,絕不能暴露自己,更不要嘗試與敵方的武裝人員交火,如果敵方發現,此時救援隊伍尚未到達,飛行員的抉擇應該是拖延時間,保證自己的生命,等待救援或者交換戰俘。

尤其是像衝鋒槍之類的,掛在飛行員身上會影響飛行操作,彈射跳傘時還可能增加飛行員負擔和大過載受傷風險。

不過話說回來,飛行員帶不帶槍,帶什麼樣的槍,還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一般而言,手槍是必備的,發果對付恐怖分子這幫毫無人性與道理的亡命之徒,基本沒有生還機會,所以抱著能殺敵就殺敵的想法,還是要配更強火力的自衛武器,像短突擊步槍等。要是對付正規軍,也就沒必要配備突擊步槍之類的。飛行員是高價值目標,只要你的對手不是野蠻人,一般不會槍斃或虐待飛行員的。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通常會配備手槍,據說俄羅斯的飛行員還會配備短的突擊步槍。

飛行員配槍不是讓他們在天上對射,而是萬一飛機出了問題必須跳傘時用於自衛防身。因為即使是在本國跳傘,飛行員也有可能降落在無人區,比如原始森林裡。這時候如果有槍在手,就不害怕猛獸襲擾,而如果飛行員赤手空拳或者只有短刀,危險性要大得多。


周志宏glee


曾經和飛行員常打交道,有關飛行員的一些情況是知曉的。現在,我國戰鬥機飛行員配有77式手槍,小巧玲瓏,士兵們擦拭槍支時都喜歡把玩,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飛行員配槍是有規定的,不是時刻帶在身上,但飛行登機前必須隨身攜帶,其他攜帶槍支根據時機和上級指示配帶。

至於用途,77式手槍射程短,殺傷力小,主要用於防身。如果遇到飛機失事跳傘成功,也可以鳴槍呼救,還有一種呼救方式,就是傘包裡的信號槍。

戰爭期間,可以作近距離開火,子彈太少,射程又短,但沒有太大實際意義。自殺一般不成立,是軍迷臆想。


兵民情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飛行員大致可以分為民用和軍用,後者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戰鬥機飛行員、運輸機飛行員、轟炸機飛行員、特種飛機飛行員和直升機飛行員。除了民用飛行員以外,軍用飛行員都會配備槍支,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

飛行員配備的槍主要作用是自衛。飛行員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很有可能被迫跳傘落入敵後,這個時候槍就起到一定作用了。2018年2月3日,俄羅斯一架蘇-25戰鬥機被敘利亞當地武裝擊落,飛行員成功跳傘之後,遭遇了多名武裝分子的包圍。他用手槍擊斃了幾名敵人,無奈周圍武裝分子太多,最終拉響手榴彈為國壯烈犧牲。儘管這位英勇的飛行員最後還是犧牲了,然而手槍對於戰鬥機飛行員依然還是很重要。

曾經有專家甚至還提出過為飛行員配備衝鋒槍,隨後這一想法被多國所採納。在美國軍隊中除了戰鬥機飛行員是手槍,其它飛行員既擁有手槍,又配備了衝鋒槍。中國的飛行員主要裝備的是手槍,剛開始以64式手槍為主,後來配裝了11式手槍。


兵說


這個問題肯定問的是軍隊的空軍飛行員會不會佩戴手槍,答案是通常情況下一般都會佩戴,甚至特殊時段,部分飛行員可能還會攜帶便於攜帶的自動步槍衝鋒槍等遠射槍支。

在和平年代雖然無戰爭發生,但在日常訓練,尤其是在邊疆海疆日常巡防中,也仍然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性,一旦由於突發事故甚至臨時的軍事摩擦而導致飛機墜毀,飛行員跳傘,在這種突如其來的事故中,無論是飛行員還是機場塔臺都無法提前預料飛行員落地的位置,也有可能是人員眾多的城區鄉村,但也有可能是人跡罕至山谷沙漠雪山等危險地段,跳傘的飛行員一旦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落入了危險的地段,在救援短期之內不會到來的情況下,身上必須要配備相應的武器以作防備。



而在戰爭年代就更不用說了,跳傘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甚至落入敵佔區的幾率也會相應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對飛行員的武器配備再發生空戰之前就要提前進行武裝,拿最近幾年的敘利亞戰爭來說,參加戰爭的俄羅斯空軍飛行員,不但開始裝備了自動手槍和衝鋒槍,甚至還配備了必要情況下可以用於自衛甚至自殺的手雷,可以說完全考慮到了飛行員在戰鬥期間的實際性。



而目前的我國空軍飛行員,雖然已經幾十年沒有參與戰爭,但和平期間日常飛行中通常都會裝備手槍,例如2016年光榮犧牲的空軍飛行員餘旭,儘管是參與飛行表演但隨身也配備手槍,上世紀80年代叛逃臺灣的多位空軍飛行員,在臺灣進行記者招待會時也曾經重點展示過自己的手槍,但是值得說明的是,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中光榮犧牲的海航飛行員王偉,當時的報道是他隨身並沒有配備手槍,只有一把匕首。


遼寧資深球迷


飛行員配有槍嗎?戰鬥機飛行員都是有配槍的。解放軍戰鬥機飛行員一般配備自衛手槍。

戰鬥機飛行員一旦跳傘,降落地區大多是野外,或者是敵佔區,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要想保護自身安全,必須配槍。降落到野外,有可能遇到野豬、熊等猛獸,雖然手槍的威力有限,但是總比赤手空拳要好得多。試飛員徐勇凌曾經給我講過他一次跳傘的經歷:飛機墜毀在山區,有野獸威脅,墜機地點附近荒無人煙,這個時候有一支手槍不僅能自衛,而且能給飛行員的心理上提供安全感。

對於跳傘降落到敵佔區的飛行員來說,一支手槍的火力顯然太弱了,前不久俄羅斯飛行員在敘利亞跳傘後拉響手雷,再次證明了跳傘至敵佔區的風險。據說,俄軍有為飛行員提供突擊步槍的,但解放軍空軍的飛行員主要還是依靠手槍。

解放軍飛行員裝備的手槍型號有五九式手槍,目前大多已經換裝11式手槍,這是在92式5.8毫米口徑手槍基礎上改進的軍官自衛手槍。美軍飛行員裝備M9手槍,這是一型世界著名手槍,威力強大,動作可靠。據資料顯示:海灣戰爭期間,一架美軍F-14被擊落,兩名飛行員跳傘,後座飛行員落地後就被俘虜,前座飛行員顧忌手槍火力弱,未敢開槍,而是選擇了就地隱藏,直到被營救。美軍已經開始為飛行員裝備類衝鋒槍等作為自衛武器,更大程度上保證跳傘飛行員的安全。


叫我金主編


被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擊落的俄羅斯空軍СУ25攻擊機飛行員 菲爾波夫的“斯捷帕金衝鋒手槍”,採用自動射擊方式、彈匣裝彈20發,槍套可以安裝在槍上抵肩保持射擊穩定性……可以把它理解為現代版的“盒子炮”。

軍隊的飛行員是軍人,這就需要他去打仗,要打仗就有可能被敵方擊落,並且飛機是工業生產出來的機械製成品,在和平年代的訓練巡邏有可能出現故障而迫降或者棄機跳傘,既然是跳傘就可能降落在敵佔區或者野外荒原,這種陌生的環境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就必須給飛行員配備自衛武器以防止不測!就算是沒有敵人和猛獸的存在,飛行員手裡有武器那麼他的心理狀態就會相對穩定,所以配備自衛武器給飛行員是必要的,哪怕是拿槍打野味保證野外生存需要也是合適的。


哈利王子在阿富汗服役期間,駕駛“阿帕奇”直升機執行過任務,圖中可以看到駕駛艙內有一支L85突擊步槍。

但是,戰爭期間飛行員不僅要配備手槍,配備步槍也是應該的(甚至還有手雷)!因為手槍再怎麼火力強大終歸還是手槍,與步槍相比不論火力持續性和射遠、威力都差了許多,特別是直升機駕駛員低空超低空飛機,被擊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更是需要用衝鋒槍、步槍去自衛,而且直升機的座艙相對比固定翼飛機大一些,放一隻長槍不礙事…攜帶長槍自衛都是越南戰爭期間和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飛行員血的代價總結出來的!


MP9衝鋒槍,荷蘭空軍已經將其列為飛行員的自衛武器。

直升機飛行員可以攜帶長槍上陣,固定翼飛機的艙室確實更狹小一些,各種開關、儀器、顯示屏也多不宜帶長槍,但是手槍顯得過於單薄,目前歐美國家正在物色威力超過手槍,長短體積小於卡賓槍的微型衝鋒槍作為固定翼飛機飛行員的自衛裝備,衝鋒槍射程100米的距離肯定要比手槍管用的多。

我軍空勤人員正在使用11式5.8㎜手槍進行訓練,和平時期在國內進行訓練這種手槍作為自衛武器已經是夠用了,真的有一天去戰場,那麼我軍也必然會給飛行員配備適當的武器,這個問題不必吐槽。


皇家橡樹1972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舉個例子,2018年2月,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蘇25強擊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遭到敵方武裝分子的伏擊,飛行員跳傘落地以後使用一把全自動手槍與敵鏖戰,但是最終因為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從這個案例我們就能得出答案,飛行員是配有槍的。

圖為戰死的俄羅斯飛行員

然而,作為天之驕子的飛行員們,為什麼要配槍,配的又都是什麼槍呢?首先,即便戰機飛行員的本職工作是駕駛飛機作戰,這也在戰略層面上這就決定了飛行員要比普通步兵具有更高的價值,為了保護飛行員,設計者在飛機上弄出了一系列諸如抗荷服、彈射座椅、降落傘這樣的設施來保證飛行員在遇到危險時的安全。

飛行員還有手槍射擊訓練

但是這都僅僅停留在載具上,當飛行員成功脫出,跳傘著陸後,又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呢?即使有專門的搜救隊伍,但是在作戰空域如此廣闊的情況下,飛行員跳傘後可能在任何一塊地方著地,如果著陸點是友軍區域還好說,要是像那位不幸的俄軍飛行員一樣,降落在敵佔區,赤手空拳的飛行員面對敵方“武裝到牙齒”的步兵,當真是沒了眼淚。所以飛行員配槍的意義就在於在極端狀況下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圖文飛行員配槍

但是,關於飛行員配的都有什麼槍,這句有的說道了。有人說,那為什麼不給飛行員配一套步兵裝備,這樣就是在戰機上是駕駛員,跳傘了不就是步兵了麼?這種想法應該是遊戲玩多了,現實裡,戰鬥機狹小的駕駛艙,飛行員要是長得高可能伸個腿都沒地擱,哪來的空間給你攜帶步兵武器呢?而且普通槍械的長度會影響到跳傘動作,危害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所以,一般情況下,飛行員只能攜帶體積小巧的手槍作為個人武器,俄軍飛行員配的全自動手槍在同行中都算是“重火力”了。


軍事新觀察


飛行員當然有自己的配槍,畢竟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赤手空拳是難以生存的。

早在一戰時期,飛機正式進入軍隊中使用,但是此時的飛機可靠性差,很容易出現故障,不過當時沒有什麼健全的搜救體系,所以很多時候都要依靠飛行員自己帶的武器了。而到了二戰時期也是如此,飛機一旦墜毀,飛行員就只能依靠自己的自衛武器了,並立即找到友軍或者盟友尋求幫助。

不過此時飛行員一般只有手槍可用,同時帶一把刀具,畢竟步槍、衝鋒槍等武器尺寸太大,而且當時沒有出現微型衝鋒槍等武器,帶到轟炸機運輸機這些機艙較大的大飛機倒有可能,但是根本不可能放到狹小的戰鬥機機艙中。

冷戰中,各種自動手槍、微型衝鋒槍開始出現,這些武器慢慢也開始成為了飛行員的武器裝備。越南戰爭中,有的美軍直升機飛行員甚至拿的是M16等步槍,不過固定翼戰機飛行員往往還是手槍。阿富汗戰爭中,蘇軍的直升機飛行員就常使用AKS74U短突擊步槍,還要帶幾個彈匣,一旦被擊落還能有效保護自己。而如今,西方國家不少飛行員使用的除了常見的微型衝鋒槍,就是卡賓槍(常見於直升機飛行員),比如美軍的一些AH64武裝直升機飛行員就會攜帶M4卡賓槍(下圖英軍飛行員攜帶的就是L22卡賓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